黔金荞麦1号种子生产技术规程DB52/T 1159-2016.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黔金荞麦1号种子生产技术规程DB52/T 1159-2016.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黔金荞麦1号种子生产技术规程DB52/T 1159-2016.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黔金荞麦1号种子生产技术规程DB52/T 1159-2016.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黔金荞麦1号种子生产技术规程DB52/T 1159-2016.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黔金荞麦1号种子生产技术规程DB52/T 1159-2016.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ICS 01.040.65 B 21 DB52 贵州省地方标准 DB 52/T 11592016 黔金荞麦1号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The seed of Qian Fagopyrum cymosum NO.1s rules of production-technique 2016-11-15发布 2017-05-14实施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52/T 11592016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栽培技术.1 5 种子收获.3 6 种子清选、包装和贮藏.3 DB52/T 11592016 II 前 言 为规范黔金荞麦1号种子生产技术,保持其纯度和优良种性,使其更好地应用于生产,特制定黔金荞麦1号种子生产技术规程。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贵州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提出。本标准由贵州省农业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贵州省畜牧兽医研究所、贵州省油菜研究所、贵阳市农业委员会、六盘水市农委、贵州省草原监理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邓蓉、向清华、陈燕萍、夏林、杨芳、张文、王安娜、张定红、罗启华。DB52/T 11592016 1 黔金荞麦 1 号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黔金荞麦1号种子生产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种植区域和种子地选择、栽培技术、种子收获、种子清选、包装和贮藏等各项技术规范。本标准适用于黔金荞麦1号种子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930.12930.112001 牧草种子检验规程 GB 42851989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61422008 禾本科草种子质量分级 GB/T 7414-1987 主要农作物种子包装 GB/T 8321.9-2009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20464-2006 农作物种子标签通则 GB/T 24866-2010 牧草及草坪草种子贮藏规范 DB 13/T 684-2005 草地鼠害预测预报及综合治理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金荞麦 金荞麦Fagopyrum cymosum(Trev.)Meisn是蓼科(Polygonaceae)荞麦属(Fagopyrum)的双子叶植物,亦称野荞麦、天荞麦、红三七。3.2 黔金荞麦 1号 以贵州省野生金荞麦为原始材料通过系统选育法培育而成的牧草新品种。2012年通过贵州省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黔金荞麦1号”,品种登记号:黔审草2012001号。4 栽培技术 DB52/T 11592016 2 4.1 种植区域种子地选择 适宜种子生产区域在海拔8001700 m地区种植。种子地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力中等且均匀、前茬作物一致、无严重土传病害、具有良好排灌条件的地块。自然隔离屏障或与其它金荞麦地间隔距离不低于500 m。4.2 整地与基肥施用 清除杂草后,翻耕深度2025 cm,耙平耙细,56 m开厢;施磷酸二铵200225 kg/hm2、硫酸钾210270 kg/hm2、厩肥2250030000 kg/hm2作基肥。4.3 种子要求 种子纯度95%、净度90%,发芽率85%,含水量13%。4.4 种子处理 播前对原种进行晒种,晒种时间3-5天,并用多菌灵杀菌剂700800倍液浸种。4.5 播种时间 春播4月底至5月初,秋播8月底至9月初,最佳播种时间春播。4.6 栽植方式 4.6.1 直播 4.6.1.1播种 穴播,播种量为10.515 kg/hm2,株行距 6070 cm,每穴56粒种子,播种深度1.52 cm,播种后覆土0.5 cm,播种深度在沙性土壤稍深,粘性土壤稍浅。4.6.1.2苗期管理 及时查苗补缺、除杂草,23片真叶时间苗,每穴留壮苗2株,浅耕除草,施用清粪水15000 18000 kg/hm2或施尿素4560 kg/hm2;45片真叶时定苗,每穴定苗1株,以磷、钾肥为主,追施过磷酸钙225300 kg/hm2和硫酸钾90120 kg/hm2。4.6.2 育苗移栽 4.6.2.1苗床准备 清除杂草后,翻耕深度1520 cm,耙平耙细,1.5m开厢;沟宽0.5 m。撒施腐熟厩肥10000 12000 kg/hm2和过磷酸钙225 kg/hm2作基肥。4.6.2.2播种 播种量30-45 kg/hm2,均匀撒播,播后用细土或草木灰土覆土0.5 cm,再用稻草或玉米等秸秆覆盖;浇水保持苗床土壤湿润。4.6.2.3苗床管理 DB52/T 11592016 3 待种子发芽、子叶伸出未展开时揭去覆盖物,23片真叶时间苗,剔除弱苗,苗间距5 cm,疏苗后追清粪水1500018000 kg/hm2或施尿素4560 kg/hm2。4.6.2.4移栽 57片真叶时移栽,带土移栽,每穴1株,株行距 6070 cm,栽后浇定根水。及时查窝补缺。4.7 大田管理 4.7.1 中耕除草 根据杂草发生情况,及时人工中耕除草。4.7.2 追肥 分枝前期追施尿素75120 kg/hm2。现蕾期追施过磷酸钙225300 kg/hm2和硫酸钾90120 kg/hm2。4.7.3 人工辅助授粉 盛花期间一天中大量开花时,用人工或机具于田地的两侧,拉一绳索或线网从草丛上部掠过,往返几次。一般人工辅助受粉12次,间隔时间34 d。4.7.4 病虫害防治 4.7.4.1病害防治 早春需防治蚜虫,可用20%的吡虫啉2500倍液或25%的抗蚜威3000倍液喷雾防治,其药剂使用量、方法等按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 42851989的要求执行。4.7.4.2病害防治 鼠害防治按照DB13/T 684-2005要求执行。5 种子收获 5.1 收获时期和方法 籽粒有三分之二呈现黑褐色时即可收获。选择无露水无雨天气,采用人工收获,及时脱粒。5.2 干燥处理 收获后及时晾晒使含水量达到14%以下。6 种子清选、包装和贮藏 6.1 种子清选 用风筛清选或机械清选,按GB/T 2930.2-2001、GB/T 2930.4-2001、GB/T 2930.6-2001、GB/T 2930.8-2001、GB/T 2930.9-2001、和GB 6142-2008执行。DB52/T 11592016 4 6.2 登证造册 包括品种名称、种子来源、种植年限、地块、收获时间、纯净度、发芽率、含水量、种子等级,登证者签名。6.3 种子包装 按GB/T 7414-1987执行,贴上标签,按GB 20464-2006执行。6.4 种子贮藏 种子贮藏库应防水、防鼠、防虫、防火、干燥、通风。贮藏按GB/T 24866-2010执行。_ DB52/T 1159-20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