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91.080.40 P 25 DB34 安 徽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4/T 22332014 预制混凝土砌块护坡工程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applied for Slope protection project of precast concrete block 文稿版次选择 2014-12-17 发布 2015-01-17 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34/T 22332014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安徽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安徽水安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继、刘长顺、王龙华、张成银、叶礼宏、冯立孝、刘磊、朱田生、代世军、赵守义、孙述彬、张亚涛、武允超、徐伟、秦岭。DB34/T 22332014 1 预制混凝土砌块护坡工程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预制混凝土砌块护坡工程的材料、设计、施工及验收的一般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平均水深不大于 20 m 的江河、湖泊、水库和渠道的护坡工程。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0164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CECS 361 生态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DL/T 5144 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 DL/T 5151 水工混凝土砂石骨料试验规程 SL 176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 SL 223 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 SL/T 225 水利水电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 DB34/T 1930 预制混凝土护坡砌块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预制混凝土砌块precast concrete slope block 以水泥和普通混凝土用骨料为主要原材料、经振动或振动加压成型的各种形状的非配筋类混凝土块体。3.2 普通型预制混凝土砌块 general precast concrete block 较为常见的不具有特殊生态功能的非植生预制混凝土砌块。3.3 植生预制混凝土砌块 precast concrete block for vegetation 一种由骨料、水泥和功能性添加剂组成,采用特殊工艺制作,具有生态系统基本功能,满足生物生存要求的开孔或多孔混凝土砌块。DB34/T 22332014 2 3.4 铰接式预制混凝土砌块 precast concrete block Hinged 预制而成的可以用一系列绳索相互连接而形成整体的砌块。3.5 联锁式预制混凝土砌块precast concrete blocks of Interlocking 每个预制砌块被相邻的数个预制砌块锁住,以保证位置准确并避免发生侧向移动的砌块。3.6 预制混凝土砌块护坡precast concrete block revetment 预制混凝土砌块作为护面层单元,用以防止波浪对坡身破坏的一种铺筑式斜坡保护结构。4 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护坡的角度,;b 波浪与护面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系数,取 2/3;D 预制混凝土护坡砌块厚度,m;D10 反滤料的粒径,小于该粒径的土重占总土重的 10,mm;D15 反滤料的粒径,小于该粒径的土重占总土重的 15,mm;D90 反滤料的粒径,小于该粒径的土重占总土重的 90,mm;d10 被保护土的特征粒径,即土中小于该粒径的土质量占总土质量的 10,mm;d15 被保护土的特征粒径,即土中小于该粒径的土质量占总土质量的 15,mm;d60 被保护土的特征粒径,即土中小于该粒径的土质量占总土质量的 60,mm;d85 被保护土的特征粒径,即土中小于该粒径的土质量占总土质量的 85,mm;GR 梯度比;H 有效波高,m;Hd 设计波高,m;Kd 稳定系数;Kr 相对容重;kg 土工织物的渗透系数,cm/s;ks 被保护土的渗透系数,cm/s;L 平均波长,m;m 边坡系数;n 与被保护土的类型、级配、土工织物品种和状态有关的经验系数;O95 土工合成材料的等效孔径,mm;R 系数;c 混凝土砌块的重度,kN/m3;w 水的重度,kN/m3;W 混凝土块体的质量,t;破波参数;DB34/T 22332014 3 c 预制混凝土护坡砌块密度,kg/m3;w 水的密度,kg/m3。5 材料 5.1 一般规定 5.1.1 应按 DB34/T 1930、SL/T 225、DL/T 5151 规定的检验方法对预制混凝土砌块护坡工程的构成材料进行性能检验。5.1.2 预制混凝土砌块护坡工程的构成材料除应符合本章规定的指标外,当某一构成材料具有国家或行业强制性标准时,必须满足相关强制性标准的要求。5.2 预制混凝土砌块 5.2.1 分类 预制混凝土砌块按照不同的方式可分为以下几类:a)按外观形状分为棱柱体预制混凝土砌块(LZ)和异型体预制混凝土砌块(YX)。b)按有无贯穿孔洞分为实体预制混凝土砌块(ST)和开孔预制混凝土砌块(KK)。c)按护坡作用效果分为普通型预制混凝土砌块(PT)(抗动力预制混凝土砌块(KD)和植生预制混凝土砌块(ZS)。d)按护坡之间连接形式分为松散预制混凝土砌块(SS)、联锁式预制混凝土砌块(LS)和铰接式预制混凝土砌块(JJ)。e)按生产方式分为预制场预制混凝土砌块(YZ)、现场预制混凝土砌块(XC)。5.2.2 规格尺寸 预制混凝土砌块的常用规格尺寸见表1,其他规格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确定。表1 预制混凝土砌块的规格尺寸 项目 规格尺寸(mm)边长(长、宽)100,200,300,400,500,600 厚度(不含防滑条)80,100,120,150,200,220,250,300 注:以上为常见预制混凝土砌块的规格尺寸,对于部分不规则的异型体预制混凝土砌块规格尺寸,可参照相关的企业产品标准。5.2.3 外观质量 预制混凝土砌块的外观质量、尺寸偏差应分别符合表2、表3 的规定。表2 预制混凝土砌块外观质量 项目 技术指标 正面粘皮及缺损的最大投影尺寸不大于(mm)5 缺棱掉角的最大投影尺寸不大于(mm)5 DB34/T 22332014 4 表 2(续)项目 技术指标 裂 纹 非贯穿裂纹长度最大投影尺寸不大于(mm)5 非贯穿裂纹长度的投影尺寸累计不大于(mm)5 贯穿裂纹 不 允 许 分 层 不 允 许 色差、杂色 不 明 显 抗动力砌块正面麻面 深度小于 2.0 mm 累计面积小于 1 表3 预制混凝护土砌块尺寸允许偏差 项目 规格尺寸范围 允许偏差 边长(长、宽)mm 100 2 100600 4 600 5 厚度 mm 80 1 80300 2 300 3 对角线(圆形、矩形、正方形)mm/2 注:根据工程需要,对于部分不规则的异型体预制混凝土砌块规格尺寸允许偏差可参照相关企业标准执行或通过各方协商决定。5.2.4 力学性能 预制混凝土砌块抗压强度应符合表4 和表5 的规定。当砌块长度不小于 5 倍厚度时,应增加抗折强度试验,其抗折强度应符合表4 和表5 的规定。表4 普通型预制混凝土砌块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 表5 植生预制混凝土砌块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 抗压强度等级 抗压强度平均值(MPa)抗压强度单块最小值(MPa)抗折强度平均值(MPa)抗折强度单块最小值(MPa)Cc15 15.0 11.3 4.0 3.4 Cc20 20.0 15.0 4.5 3.9 Cc25 25.0 18.8 5.0 4.3 Cc30 30.0 22.5 5.5 4.7 抗压强度等级 抗压强度平均值(MPa)抗压强度单块最小值(MPa)抗折强度平均值(MPa)抗折强度单块最小值(MPa)Cc20 20.0 17.0 4.5 3.9 Cc25 25.0 21.3 5.0 4.3 Cc30 30.0 25.5 5.5 4.7 Cc35 35.0 30.0 6.0 5.1 Cc40 40.0 34.0 6.5 5.6 DB34/T 22332014 5 5.2.5 物理性能 预制混凝土砌块的物理性能应符合表6。表6 预制混凝土砌块的物理性能 5.3 土工合成材料 5.3.1 分类 水利工程预制混凝土砌块护坡工程中用土工合成材料分为:无纺织物和有纺织物。5.3.2 性能 土工合成材料的性能指标应包括下列内容,并应按工程设计需要确定试验项目,其性能指标应符合相应的标准要求:a)物理性能:单位面积质量、厚度、等效孔径(EOS)(及其与法向压力的关系)等;b)力学性能:拉伸强度、撕裂强度、握持强度、顶破强度、胀破强度、材料与土相互作用的摩擦强度等;c)水力学性能:垂直渗透系数、平面渗透系数、淤堵等。5.4 砂、石垫层料 5.4.1 砂、石料的级配应符合设计要求。5.4.2 其他性能应符合 DL/T 5151 相关规定。6 设计 6.1 一般规定 6.1.1 护坡工程设计应具备水位、流量、流速、波浪、风速、风区长度等气象、水文资料。6.1.2 护坡工程设计应具备与工程有关地区的水系分布、水域分布、河势演变和冲淤变化等资料。6.1.3 预制混凝土砌块护坡的结构、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a)坚固耐久,抗冲刷、抗侵蚀性能强;b)适应变形能力强;c)便于施工、修复、加固;物理性能 类别 普通型(PT)植生型(ZS)干密度(kg/m3)2000 吸水率()8.0 抗冻等级 非采暖地区 F25 F15 采暖地区 一般环境 F50 F25 干湿交替环境 F75 F50 抗渗性 可参照相关标准执行,应符合设计要求。注1:非采暖地区指最冷月份平均气温高于-5的地区;注2:采暖地区指最冷月份平均气温不高于-5的地区。DB34/T 22332014 6 d)就地取材、经济合理。e)满足消浪、防滑、排水等安全要求。6.1.4 受水流冲刷或风浪作用强烈的坡段,临水侧坡面宜采用铰接式、联锁式等预制混凝土砌块护坡形式。其他特殊情况,必要时可进行试验论证确定。6.1.5 应根据当地的气温、环境条件等,合理设计预制混凝土砌块的强度、抗冻等级。6.2 结构型式 6.2.1 堤(岸)坡防护的结构型式由下至上为:护脚、护坡(含分格埂、踏步)、封顶。其中坡面铺设材料结构层由下而上为:基层、(土工合成材料)、砂石料垫层、普通型预制混凝土砌块。6.2.2 对于有特殊生态功能的植生预制混凝土砌块护坡工程的结构型式及设计要求,应按照 CECS 361的相关规定执行。6.2.3 垫层、反滤层材料应根据基层土性条件,合理选用。6.3 土工合成材料 6.3.1 应根据护坡工程需要,合理选用土工合成材料。6.3.2 护坡工程反滤层宜选用无纺织物,土工织物应具有保土、透水、防堵等性能。6.3.3 土工织物的保土性能应符合公式(1)的条件:O95 nd85.(1)式中:O95 土工织物的等效孔径,mm;d85 土的特征粒径 mm,按土中小于该粒径的土粒质量占总土粒质量的 85确定;n 与被保护土的类型、级配、土工织物品种和状态有关的经验系数,按表7 规定采用。表7 系数 n 被保护土细粒(d0.075)含量 土的不均匀系数,或土工织物品种 n 值 50 2Cu1 4Cu2 8Cu4 1 0.5Cu 8/Cu 50 有纺织物 无纺织物 O950.3 mm 1 1.8 注:预计所埋土工织物连同其下土粒可能移动时,n 值应采用 0.5。土的不均匀系数 Cu,应按公式(2)计算:1060ddCu.(2)式中:d60、d10 土中小于该粒径的土质量分别占总土质量的 60和 10,mm。6.3.4 土工织物的透水性能应符合以下条件:a)被保护土级配良好,水力梯度低和预计不致发生淤堵(净砂、中粗砂等)时:kg ks.(3)b)排水失效导致土结构破坏,修理费用高,水利梯度高,流态复杂时:DB34/T 22332014 7 kg 10 ks.(4)式中:kg、ks 土工织物、被保护土的渗透系数,cm/s。6.3.5 土工织物的防堵性要求其孔径应符合以下条件:a)被保护土级配良好,水力梯度低,流态稳定,修理费用小及不发生淤堵时:O95 3d15.(5)式中:d15 被保护土的特征粒径,即土中小于该粒径的土质量占总土质量的 15,mm。其余符号见本规范公式(1)。b)被保护土易管涌,具有分散性,水力梯度高,流态复杂,修理费用大时:1)被保护土的渗透系数 ks 10-5cm/s 时:GR 3.(6)式中:GR 梯度比,试验方法见有关规程。2)被保护土的渗透系数 KS 10-5cm/s 时,应以现场土料进行长期淤堵试验,观察其淤堵情况,试验方法见有关规程。6.3.6 在坡面上铺设土工合成材料应进行抗滑移稳定分析,安全系数应符合有关规范要求。6.3.7 土工合成材料上应设砂砾料保护层。6.3.8 坡顶和坡趾应将土工合成材料埋入锚固沟,沟深应不小于 30 cm;未设锚固沟时,在坡脚处,应将土工织物延长回折,做成压枕,压枕应达冲刷线以下。6.4 砂、石料垫层 6.4.1 预制混凝土砌块护坡与土体之间应设置垫层。垫层可采用砂或砂石,垫层厚度不应小于 0.1 m。风浪大的坡段的护坡垫层可适当加厚。6.4.2 砂、石垫层粒径的选择宜按照以下两种情况:a)选用土工织物作为反滤材料时,垫层料中砂料采用中粗砂,碎石或卵石粒径范围宜为 10 mm20 mm,最大粒径不宜超过 50 mm;b)未选用土工织物时,砂、石料垫层级配设计应根据土性条件同时考虑滤土和排水要求,满足0.1 mmD150.3 mm,砂、石料 D90(下包线)和 D10(上包线)的粒径关系宜符合表 8 的规定,应不采用间断级配的砂石料。表8 防止分离的D90(下包线)和 D10(上包线)的粒径关系 D10(mm)D90(mm)0.5 20 6.4.3 铺设的砂、石垫层应平整、密实。6.5 预制混凝土砌块 6.5.1 预制混凝土砌块的最大边长与厚度之比宜控制在 4:1 之内。6.5.2 应根据工程条件、环境要求等,选择预制混凝土护坡砌块的几何形状。6.5.3 预制混凝土护坡砌块类别的选择,宜按照以下几种情况:a)位于弯道顶冲处、风浪冲蚀严重处,选用铰接式、联锁式等普通型预制混凝土砌块。b)有水环境要求时,选用植生预制混凝土砌块。DB34/T 22332014 8 c)位于设防水位以下时,选用实体预制混凝土砌块。d)位于设防水位以上时,选用开孔预制混凝土砌块或植生预制混凝土砌块。e)无特殊要求的水利工程,选用实体预制混凝土砌块。6.5.4 应根据基层土性条件,选用带有排水孔的预制混凝土护坡砌块,排水孔一般设于预制砌块中心部位,圆孔直径 80 mm。6.5.5 对有防浪或抗船行波要求的边坡临水侧预制混凝土砌块宜设置消浪坎。消浪坎一般为三角体状嵌于预制砌块面层,坎高约 150 mm。6.5.6 应根据护坡工程坡面防滑要求,选择表面带防滑条的预制混凝土砌块。防滑条一般平行于预制块长边通长或交错式布设,条痕呈半圆式,半径一般为 30 mm,高度约为 5 mm;或条痕为矩形,宽一般为 20 mm,高度约为 8 mm。6.5.7 预制混凝土护坡砌块的质量选择应按公式(7)计算:W=0.133C ddHK K m.(7)其中:K=cw-1 式中:W 混凝土块体的质量,t;w c、混凝土砌块、水的重度(kN/m3);Hd 设计波高,m;Kd 稳定系数,对选用的混凝土砌块,取值为 10;K 相对容重;m 边坡系数。6.5.8 预制混凝土护坡砌块的厚度选择可参考公式(8)计算。根据安徽省各地区水文气象资料所得出的理论计算成果和多年来工程实践经验,预制混凝土砌块护坡的技术及结构尺寸宜按照表 9 选用,其结构尺寸分析成果见附录A。D/H=R0.5.(8)其中:=tan/H L;=(c-w)/w 式中:D 预制混凝土护坡砌块厚度,m;H 有效波高,m;R 系数;对于实体砌块取值为 0.26,工程条件较复杂时,宜考虑 1.1 的安全系数;开孔砌块取值为 0.168,垂直联锁开孔砌块取值为 0.120.14,工程条件较复杂时,宜考虑 1.31.4 的安全系数。破波参数;护坡的坡角,;L 平均波长,m;c 预制混凝土护坡砌块密度,kg/m3;DB34/T 22332014 9 w 水的密度,kg/m3。表9 预制混凝土砌块护坡技术及结构尺寸选用参考表 6.5.9 对有特殊生态功能要求的异型体预制混凝土砌块,应结合水动力条件分析论证选用。6.6 分格梗、踏步、封顶 6.6.1 一般情况下,分格梗和封顶尺寸宜为宽 400 mm,厚 600 mm,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宜不低于C20。6.6.2 预制混凝土砌块与分格梗、踏步、封顶交接处,宜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 C20 的混凝土进行封边处理。6.6.3 特殊情况下,分格梗、踏步、封顶应结合工程实际情况,依据相关规范进行设计。7 施工 7.1 一般规定 7.1.1 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对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砌块的预制及护坡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审查批准后方可实施;施工单位应对施工作业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必要的实际操作培训。7.1.2 预制及堆放场地应少占耕地,不妨碍行洪和引排水,并做好现场勘定工作。7.1.3 应根据工程工期要求、水文气象资料合理安排施工计划。7.1.4 施工时应有专人随时检查,每完成一个单元工程应按设计要求及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个单元工程。7.1.5 应根据施工要求,埋设必要的观测设备。7.1.6 对于有特殊生态功能的植生预制混凝土砌块护坡工程的施工,应按照 CECS 361 的相关规定执行。7.2 准备 序号 河流性质 防护对象 结构类型 砌块厚度(mm)1 大江、大河 迎流顶冲 铰接式预制混凝土砌块 150220 一般堤坡防护 实体、联锁式预制混凝土砌块 120150 2 重要 支流河道 山区型支流河道 联锁式预制混凝土砌块 120150 平原型支流河道 实体预制混凝土砌块 100120 3 水库 大中型水库 铰接式预制混凝土砌块 150220 联锁式预制混凝土砌块 120150 小型水库 联锁式预制混凝土砌块 120150 实体预制混凝土砌块 100120 4 中小河流 山区型河道 联锁式预制混凝土砌块 120150 丘陵区河道 实体预制混凝土砌块 100120 平原型河道 实体预制混凝土砌块 100120 5 人工渠道 渠道抗冲刷 联锁式预制混凝土砌块 80120 6 城镇河道 水环境治理 植生预制混凝土砌块 80120 DB34/T 22332014 10 7.2.1 材料进场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a)对坡面铺设材料的品种、规格、外观、尺寸及材料的技术性能指标和质量证明文件进行检查验收,并经监理工程师和建设单位代表确认,形成相应的验收记录,纳入工程技术档案。b)应按本规程的规定,在施工现场对材料进行抽样检验,检验应为见证取样送检。7.2.2 施工应准备好合适的辅助工具及检测器具。7.3 工艺流程 普通型预制混凝土砌块护坡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如图1 所示:图1 普通型预制混凝土砌块护坡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图 7.4 测量 坡面修整前,应根据设计要求对坡面进行全面控制测量,布设施工控制网,应加以保护,将测量成果上报监理工程师批准。7.5 清基修坡 施工时应按设计要求对坡面进行修整,确保护坡外观平顺,压实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分为:a)坡面修整,清除坡表面腐殖土、草皮树根等杂物或可能损伤土工织物的带尖棱硬物。开工准备 测量放样 清基或修坡 基槽开挖 铺设砂石垫层 护脚 铺设预制混凝土砌块 封顶 现场清理、竣工验收 铺设土工合成材料 浇筑分格埂、踏步 DB34/T 22332014 11 b)填平坑洼,进行坡面压实,使坡面平顺。7.6 护脚、(浇筑分格埂、踏步)、封顶 7.6.1 基槽应按设计尺寸开挖,宜采用人工开挖的方法,开挖土料除用基槽回填外,其余作弃土处理。7.6.2 用浆砌石砌筑时,应合理选用块石材料,宜采用坐浆法分层砌筑,铺浆厚 3 cm5 cm,灰缝厚度一般为 2 cm3 cm,较大的空隙用小块石填塞;砌缝用砂浆填充饱满,砌缝内砂浆采用扁铁等插捣密实,浆砌石勾缝采用较小的稠度,砌筑完成后 12 h18 h 之内及时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 7 d。7.6.3 采用混凝土浇筑时,应符合 DL/T 5144、GB 50164 的有关规定。7.6.4 采用其他方式施工时,可参照相关标准进行。7.7 土工合成材料铺设 7.7.1 土工合成材料铺设应自下而上进行,与坡面密贴,不留空隙,铺设应平顺,松紧适度,不应有张拉受力、折叠、打皱等情况。7.7.2 发现织物有损,应立即修补或更换。7.7.3 相邻织物块拼接可采用搭接或缝接,搭接应不小于 50 cm。7.7.4 预计织物在工作期间可能发生较大位移而使织物拉开时,应采用缝接。7.7.5 有往复水流时,宜在织物下铺厚 5 cm10 cm 砂层。此时不宜用搭接,以免砂进入夹缝,使织物分离。有动力荷载作用时,宜应先铺砂层。7.7.6 流水中铺设时,搭接处上游织物块应盖在下游块上。7.7.7 坡面铺设一般应自下而上进行。坡顶、坡脚应以锚固沟或其他可能方法固定,防止其滑动。7.7.8 铺设土工布时工人应穿软底鞋。7.7.9 织物铺好后,应避免受日光直接照射,随铺随填,或采取保护措施。7.7.10 与岸坡结构物的连接处,不得留空隙,结合良好。7.8 砂石垫层铺设 7.8.1 砂石垫层铺设时,宜采用人工摊铺,应根据设计厚度定位控制线,先铺砂垫层,后铺碎石垫层,铺设应自下而上进行,不得从高处倾倒,铺设时考虑松铺系数,一般不应小于 1.2。7.8.2 分段铺筑时,应使接缝层次清楚,不得发生层间错位,缺段、混杂等现象。7.8.3 砂石垫层的铺设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碎石垫层应有较好的级配。7.8.4 砂石垫层铺设应保证平整、密实、厚度均匀。7.8.5 陡于 1:1 的垫层施工时,应采用适当措施铺设,确保垫层质量。7.8.6 下雪天应停止铺设,雪后复工时,应严防冻土、冰块和积雪混入料内。7.9 预制混凝土砌块铺设 7.9.1 护坡铺设应选用合格的预制混凝土砌块,不应有明显的色差和缺陷。7.9.2 预制混凝土砌块铺设时,应带线自下而上进行,应保证表面平整,稳固、缝线规则、缝宽均匀,不应有通缝。平直段水平缝宽不应大于 8 mm,其他缝宽应控制在 10 mm以内。7.9.3 预制混凝土砌块铺设时,不应直接用铁锤击打混凝土砌块,宜用橡皮锤敲击密实。7.9.4 预制混凝土砌块铺设时,不应破坏垫层的平整度和厚度。7.9.5 曲面砌块整形处底部应填筑密实,无架空。曲面砌块底部水平缝宽控制在 8 mm 以内,底部其他缝宽控制在 6 mm 以内。7.9.6 铰接式预制混凝土砌块铺设时,应使用专用锚索锚固。7.9.7 用于排水体的预制混凝土砌块护坡底部,应按设计要求做好排水孔出口的防护。DB34/T 22332014 12 8 验收 8.1 材料 8.1.1 进行材料质量验收时,应按规定实行见证取样。8.1.2 预制混凝土砌块护坡采用的材料,见证检验的主要性能指标应包括以下内容:a)预制混凝土砌块:尺寸、干密度、吸水率、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抗冻等级。b)土工合成材料:单位面积质量、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垂直渗透系数、撕破强力、CBR顶破强力。c)砂、石: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d)水泥:安定性、凝结时间、胶砂强度。8.1.3 用于预制混凝土砌块护坡的组成材料,其品种、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文件及本规程规定。8.1.4 工程中出现原材料、中间产品一次抽样检验不合格时,应按照相应标准对产品一次抽样不合格时的相关规定执行。8.2 单元工程 8.2.1 对于有特殊生态功能的植生预制混凝土砌块护坡工程的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应按 CECS 361的相关规定执行。8.2.2 平顺护岸的普通型预制混凝土砌块护坡工程,宜按施工段 60100 m 划分为一个单元工程。8.2.3 砂(石)垫层单元工程施工质量标准见表 10。表10 砂(石)垫层单元工程施工质量标准 项次 检验项目 质量要求 检验方法 检验数量 主控 项目 1 砂、石级配 符合设计要求 土工试验 每单元工程取样一个 2 砂、石垫层厚度 允许偏差为 15设计厚度 量测 每 20m2 检测一个点 一般 项目 1 垫层基面表面平整度 符合设计要求 量测 每 20m2 检测一处 2 垫层基面坡度 0.2 坡度尺量测 8.2.4 土工合成材料铺设单元工程施工质量标准见表 11。表11 土工合成材料铺设单元工程施工质量标准 项次 检验项目 质量要求 检验方法 检验数量 主控 项目 1 土工合成材料锚固 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 全面检查 一般 项目 1 垫层基面表面平整度 量测 每 20m2 检测一个点 2 垫层基面坡度 坡度尺量测 3 土工合成材料垫层连接方式和搭接长度 观察、量测 全数检查 8.2.5 预制混凝土护坡砌块单元工程施工质量标准见表12。DB34/T 22332014 13 表12 预制混凝土护坡砌块单元工程施工质量标准 项次 检验项目 质量要求 检验方法 检验数量 主控 项目 1 预制混凝土砌块 外观及尺寸 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 5 mm,表面平整,无掉角、断裂 观察、量测 每 50100 块检查一块 2 坡面平整度 允许偏差为 10 mm 2 m 靠尺量测 每 50100m2 检查一处 一般 项目 1 预制混凝土砌块铺筑 应平整、稳固、缝线规则、缝宽均匀 检查 全数检查 2 预制混凝土砌块铺筑 水平缝宽8 mm,其他缝宽10 mm,曲面砌块下底面缝宽6 mm。量测 每 50100m2 检查一处 8.3 分部工程、单位工程 预制混凝土砌块护坡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的检验批划分及施工质量的验收评定,应按照 SL 176、SL 223 的规定执行。8.4 竣工验收实体工程质量检测 根据竣工验收的需要,竣工验收主持单位可以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质量检测单位对预制混凝土砌块护坡工程质量进行抽样检测。护坡工程质量抽检要求见表13。表13 护坡工程质量抽检 抽检项目 抽检内容 抽检频次 备注 预制混凝土砌块砌筑工程质量 强度、厚度、平整度、缝宽 每 500 m1000 m 坡长至少抽检一组,每组三点;每个单位工程至少抽检一组。预制混凝土砌块厚度平均值应不低于设计厚度值。垫层(砂石、土工合成材料)工程质量 垫层厚度、垫层铺设情况 每 500 m1000 m 坡长至少抽检三点;每个单位工程至少抽检三点。/DB34/T 22332014 14 A A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预制混凝土砌块的技术及结构尺寸 表A.1 预制混凝土砌块的技术及结构尺寸 河流性质 风速 m/s 风区长度 m 平均水深 m Dmin(坡度1:3)mm Dmax(坡度1:2)mm 结构型式 中小河流、一般渠道、小型水库 21 100 3 52 81 联锁、实体预制 混凝土砌块 21 100 4 52 81 21 200 3 69 109 21 200 4 69 109 21 300 3 81 129 21 300 4 81 129 21 400 3 92 145 大江、大河、大中型水库、21 1000 4 135 212 铰接、联锁预制 混凝土砌块 21 1000 17 104 164 21 2000 17 139 219 21 1000 17 104 164 21 2000 17 139 219 人工渠道、中小河流 21 100 3 40 63 联锁、实体预制 混凝土砌块 21 100 4 40 63 21 100 5 40 63 21 100 6 40 63 21 100 7 40 63 21 100 8 40 63 21 200 3 53 84 21 200 4 53 84 21 200 5 53 84 21 200 6 53 84 21 200 7 53 84 21 200 8 53 84 支流河道 21 300 6 63 99 21 400 6 71 112 城镇河道(水环境治理)21 100 4 52 81 植生预制混凝土砌块 21 200 4 69 109 21 300 4 76 119 _ DB34/T 22332014 15 安 徽 省 地 方 标 准 预制混凝土砌块护坡工程技术规程 DB34/T 22332014 条 文 说 明 DB34/T 22332014 16 1 范围 本条规定了规程涉及的水利工程预制混凝土砌块护坡应用的内容和使用范围。2 规范性使用文件 本章列出了本标准的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 3.1 预制混凝土砌块的定义是依据安徽康特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B/KT 01-2003 及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 1930-2013 的相关规定提出的。3.23.5 从收集的文献资料看,目前安徽省水利工程中投入生产使用的砌块从护坡作用效果来看主要有抗动力预制混凝土砌块、植生混凝土砌块;从护坡的结构型式来看可包括铰接式预制混凝土砌块和联锁式混凝土砌块,因此本条对以上几种类型的砌块进行了定义。需要强调的是,在工程应用中普通型预制混凝土砌块一般为非配筋类混凝土,但当选择植生预制混凝土砌块的尺寸比较大时,考虑到强度较低,搬运时容易破损,可以在预制时适当进行配筋。3.6 对预制混凝土砌块护坡进行了定义。5 材料 5.1 一般规定 5.1.1 对于预制混凝土砌块护坡的构成材料中预制混凝土砌块的相关性能指标要求可以按照目前国内唯一的地方标准 DB34/T 1930 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检验;需要用到土工织物作为垫层及滤料时,由于相关的产品标准和试验方法比较多,采用不同的标准,可能会导致结果评定相差很大,因此规定其相关的性能指标应按照 SL/T 225 进行检验,砂石作为垫层或滤料及混凝土骨料,其相关的性能指标要求均可按照 DL/T 5151 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检验。5.2 预制混凝土护坡砌块 5.2.1 从现有的文献资料看,随着市场中新型预制混凝土砌块的不断涌现,国内尚无统一的分类标准,目前仅有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 1930 对预制混凝土砌块进行了简单的分类,因此本条在参考该分类的基础上,结合安徽省护坡工程实际,增加了按照外观形状、护坡形式(连接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分类方法,进一步完善了预制混凝土砌块的分类。目前安徽省护坡工程应用中几种典型的预制混凝土砌块见图2图8:DB34/T 22332014 17 图2 水平联锁式、普通型预制混凝土砌块(矩形条痕防滑条)图3 水平联锁式、普通型预制混凝土砌块(圆弧条痕防滑条)图4 垂直联锁式、开孔预制混凝土砌块(普通型)DB34/T 22332014 18 图5 松散、实体预制混凝土砌块(普通型)图6 松散、开孔预制混凝土砌块(植生型)图7 铰接式、开孔预制混凝土砌块(植生型)图8 实体预制混凝土砌块(异型体)5.2.25.2.5 本节主要参照 DB34/T 1930 对产品的相关性能指标进行了规定。其中表2、表3 中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均为考虑了一定的保证率后给出了具体的最小值。为满足 SL 634-2012 中对混凝土预DB34/T 22332014 19 制块护坡单元工程施工质量标准的要求,在原产品标准的基础上,对护坡工程中砌块的外观质量和尺寸允许偏差进行了严格规定。5.3 土工合成材料 5.3.15.3.2 产品分类及性能指标要求引自 SL/T 225。通过调研大量的已、在建护坡工程及查阅相关资料、文献得知,无纺织物、有纺织物是目前护坡工程中土工合成材料中常用的两种反滤材料,尤其以无纺织物最为常见,无纺织物具有良好的平面透水性,而且有一定的厚度,有利于基土的排水。无纺织物与有纺织物相比:加工简单、成本较低、性能优异。因此,在选择土工织物时,应优先选择无纺织物。5.4 砂石垫层料 5.4.1 砂、石垫层料作为反滤材料时,应根据基层土性条件进行计算粒径,合理设计级配。5.4.2 砂、石作为垫层料的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等应符合规范 DL/T 5151 相关规定。6 设计 6.1 一般规定 6.1.16.1.2 收集水文、气象等资料可为预制混凝土砌块种类选用、确定护坡上下限等方面设计和计算提供需要。6.1.3 护坡工程经常受水流、风浪的作用需要经常维修加固,甚至抢险维护,工程量大,又有时限性,因此对护坡工程在结构和材料方面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同时在安全运行上,提出了基本要求。6.1.4 临水侧坡面主要防水流冲刷、波浪淘刷、冰和漂浮物的撞击破坏,因此应选择标准较高的护坡形式,经实验论证,采用铰接式、联锁式预制混凝土砌块一般能够满足工程要求。但当水文、气象等条件较为特殊时,在选择护坡形式时,应经过实验论证进行确定。6.1.5 应综合分析当地的气温、环境条件等,合理设计预制混凝土砌块的强度、抗冻等级。6.2 结构型式 6.2.1 对护坡工程的结构型式及普通型预制混凝土砌块坡面铺设材料的结构层进行了规定。其中在护坡工程中垫层和反滤层的使用可以是土工合成材料和砂石料组合使用,也可以只选择砂石料作为垫层和反滤层,因此对土工合成材料加了括号。6.2.2 对于有特殊生态功能的植生预制混凝土砌块护坡工程设计应按照 CECS 361 的相关规定执行,本章中对普通预制混凝土砌块的设计并不完全适用于此类预制混凝土砌块。6.2.3 对于垫层和反滤材料的选用,应根据基层土性条件通过计算后,合理选用。6.3 土工合成材料 6.3.16.3.5 采用土工合成材料作为反滤材料和垫层时,基本要求如下:a)被保护的土料在水流作用下,土料不得被水流带走,即需要有“保土性”,以防止管涌破坏。b)水流必须能够通过织物平面,即需要有“透水性”,以防止积水产生过高的渗透压力。c)织物孔径不能被水流携带的土粒阻塞,即要有“防堵性”,以避免反滤作用失效。清华大学土力学家包承钢提出,土工织物的厚度和强度与工程条件和施工方法有关。从构造要求考虑,采用无纺土工织物时,其单位面积质量一般不应小于 400 g/m2,抗拉强度不小于 10 kN/m。织物的原材料以聚氨酯(PER)和聚丙烯(PP)为主。DB34/T 22332014 20 6.3.6 土工织物与坡面的摩擦系数较小,有滑动的可能性,对其稳定性应予以核算。6.3.76.3.8 为保证土工织物正常工作,必须加以保护。其端部应予以固定,防止位移。下端应妥加保护,不允许冲刷破坏。6.4 砂石料垫层 6.4.1 通常河道、渠道堤坡挡水时间短,波浪不大,护坡下做一般垫层即能满足要求。有些风浪大、挡水时间长的堤防,如部分湖堤防,加厚垫层对护坡安全非常重要。6.4.2 国外一些国家,在护坡工程建设中十分重视垫层和反滤层的设计,垫层和反滤层材料可为砂石或者砂石、土工织物二者相组合。在我国,对于护坡工程要不要设置垫层和反滤层是有争议的,特别是有关反滤层争议更多,由于对反滤层和垫层的必要性认识不足和不统一,再加上这部分属于隐蔽工程,很难检查,因此,反滤层和垫层是护坡工程质量很难保证的单元之一。从理论和实际应用来看,如垫层和反滤层设计不当或施工缺陷,护坡工程的质量就无法保证,反滤层缺失的不良影响不会在工程完工以后马上反映出来,但可能若干年后引起护坡塌陷和护面的滑坍而造成险情。因此本条提出垫层和反滤层选用条件:a)当选用土工织物作为反滤材料时,砂石垫层料的选择根据工程经验选择。b)当仅选用砂石料作为反滤层和垫层时,砂石料的粒径应同时满足滤土和排水要求。编制组通过对安徽省内 41 个较为典型的水利工程中(包括水库、河道、渠道等)护坡基层土进行取土试验,通过实验室颗粒分析,得知安徽省水利工程被保护土大多为粘性土。根据粘性土反滤层设计的计算公式 SL 274-2001(附录B)可得,当反滤料同时满足滤土和排水要求时,所选粒径需要同时符合以下 4 个条件:0.1 mmD150.3 mm;D100.5 mm(上包线);D90=20 mm(下包线);无间断级配,且级配较为良好(利用不均匀系数进行控制)。编制组还随机抽取三种工程常用的集料:石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