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纤维用汉麻栽培技术规程DB23/T 2328—2019.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盐碱地纤维用汉麻栽培技术规程DB23/T 2328—2019.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盐碱地纤维用汉麻栽培技术规程DB23/T 2328—2019.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盐碱地纤维用汉麻栽培技术规程DB23/T 2328—2019.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盐碱地纤维用汉麻栽培技术规程DB23/T 2328—2019.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盐碱地纤维用汉麻栽培技术规程DB23/T 2328—2019.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19-04-18实施 2019-03-19发布盐碱地纤维用汉麻栽培技术规程DB23黑 龙 江 省 地 方 标 准ICS 65.020.20 B 05DB23/T 23282019DB23/T 23282019I前 言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的编写规则起草。本标准由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黑龙江省科学院大庆分院、黑龙江省纤维检验局、黑龙江汉正火麻科技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晓楠、孙宇峰、张晓燕、赵立涛、曹焜、于国良、董瑞林、韩承伟、王云云、阴玉华、夏尊民、聂迪、高宇、王威 DB23/T 232820191盐碱地纤维用汉麻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环境条件、播种前准备、品种选择和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及建立生产技术档案。本标准适用于西部盐含量在0.5%以下、pH9.0以下盐碱地纤维用汉麻的种植。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3252.2 工业大麻种子 第2部分:种子质量 3 环境条件 环境空气质量条件应符合GB 3095规定的标准。土壤环境选择具有一定生产规模、排灌方便、土壤含盐量在0.3%0.5%、土壤pH8.59.0之间、中等肥力以上的土地。4 播种前准备 4.1 选茬 前茬为苜蓿、大豆、玉米和蔬菜为宜。4.2 整地 宜采用秋整地,耕深20cm25cm,秋季翻耙、旋耕、镇压,或春季耙、耢、压连续作业。可在播种前采用盐碱土调节剂调节土壤酸碱度,用法与用量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5 品种选择和种子处理 5.1 品种选择 根据当地积温条件,选择国家和黑龙江省登记或认定的、适宜当地种植的耐盐碱汉麻品种为宜。种子质量应符合NY/T 3252.2的规定。5.2 种子处理 天气晴朗条件下将种子晾晒2d3d。播种前拌种可选用多福克或炭疽福美。DB23/T 2328201926 播种 6.1 播种时间 同期播种。当 5cm8cm 土壤温度稳定达到 78时,适时播种。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 4 月 20日30日;第二积温带4月25日5月5日;第三四积温带5月1日15日。6.2 播种量 汉麻有效播种粒数450粒/m2。可按公式(1)计算每公顷播种量。(1)G=W QF J 100式中:G播种量,kg;W每平方米有效播种粒数,粒;Q千粒重,g;F发芽率,%;J净度,%。6.3 播种方法 平播密植,采用 1248 行谷物播种机播种,行距 7.5cm15cm,播种深度 3cm5cm,播种后视墒情及时镇压。要求播种均匀,不重播,不漏播。7 田间管理 7.1 灌溉 苗期和快速生长期发生旱情及时灌溉。7.2 施肥 宜测土施肥,适当提高氮肥、磷肥施用量,每公顷深施磷酸二铵275kg300kg、硫酸钾110kg160kg或玉米长效复合肥375kg450kg。进入快速生长期喷施腐殖酸叶面肥12次。施肥料按照NY/T 496的规定执行。8 病虫草害防治 8.1 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使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必须使用化学防治时,农药应符合GB/T 8321和NY/T 1276的规定。8.2 防治方法 8.2.1 病害防治 DB23/T 2328201938.2.1.1 大麻褐斑病(或称大麻斑点病):可采用波尔多液进行防治。8.2.1.2 根腐病:可采用甲基托布津、恶霉灵、多菌灵进行防治。8.2.1.3 霜霉病、秆腐病:可采用百菌清进行防治。8.2.2 虫害防治 8.2.2.1 麻叶甲:可采用戊酸氰醚酯、瓢甲敌、高效氯氰菊酯进行防治。8.2.2.2 玉米螟、天牛:可采用高效氯氰菊酯进行防治。8.2.3 杂草防治 8.2.3.1 苗前:封闭除草,可采用氟乐灵、乙草胺、异丙甲草胺或都尔进行防治。8.2.3.2 苗后:除草宜选用拿扑净、精稳杀得或精喹禾灵进行防治。9 收获 9.1 收获时期 工艺成熟期收获,此时期的主要特征是田间雄株花粉散尽,植株下部叶片开始变黄。控制在7d内收割完毕。9.2 收获方式 机械收割,割茬高度5cm15cm左右,收割后成趟铺放,整齐均匀,便于田间雨露沤麻处理。10 生产档案 应建立生产档案,做好记录。内容包括:环境条件、播种前准备、品种选择和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