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育银鲫“中科3号”池塘健康养殖技术规范DB22/T 2375-2015.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异育银鲫“中科3号”池塘健康养殖技术规范DB22/T 2375-2015.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异育银鲫“中科3号”池塘健康养殖技术规范DB22/T 2375-2015.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异育银鲫“中科3号”池塘健康养殖技术规范DB22/T 2375-2015.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异育银鲫“中科3号”池塘健康养殖技术规范DB22/T 2375-2015.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异育银鲫“中科3号”池塘健康养殖技术规范DB22/T 2375-2015.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ICS 65.150 B 52 DB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 22/T 23752015 异育银鲫“中科3 号”池塘 健康养殖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healthy cultivation of 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CAS”in pond 2015-12-15发布 2016-01-25实施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22/T 23752015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吉林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艳辉、祖岫杰、刘铁钢、李改娟、李秀颖、王拥军、柳鹏、刘慧吉。DB22/T 23752015 1 异育银鲫“中科3 号”池塘健康养殖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异育银鲫“中科3号”池塘养殖的环境条件、机械设备、放养前的准备、鱼种培育、成鱼养殖、病害防治等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异育银鲫“中科3号”的池塘养殖。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NY 536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 SC/T 1008 淡水鱼苗种池塘常规培育技术规范 SC/T 1076 鲫鱼配合饲料 SC/T 7014 水生动物检疫实验技术规范 DB22/T 1879 水产养殖用微生物菌剂使用技术规范 DB22/T 1880 鱼类池塘安全越冬技术 水产养殖安全质量管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2003)第31号 3 环境条件 3.1 场地选择 应符合NY 5361的规定。3.2 水源水质 应符合GB 11607的规定。3.3 池塘条件 底质平坦,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电力设施完备。其它池塘条件见表1。表1 池塘条件 池塘类别 面积/亩 水深/米 淤泥厚度/厘米 鱼苗培育池 3 5 1.0 1.5 鱼种培育池 5 10 1.5 2.0 成鱼饲养池 10 20 2.0 3.0 10 20 DB22/T 23752015 2 4 机械设备 4.1 增氧设备 每亩池塘配备0.9 kw1.0 kw叶轮增氧机或0.3 kw0.4 kw微孔增氧设备。4.2 投饲设备 每5 亩10 亩配备150 w投饵机1 台。5 放养前的准备 5.1 修整 每年秋冬季排干池水,曝晒池底,清除池底过多淤泥及杂物,维修池坡、进排水渠,加固堤埂。5.2 清塘 应按SC/T 1008的规定执行。6 鱼苗培育 6.1 鱼苗来源 自繁或从省级以上水产良种场购买。外购苗种要进行检验和检疫。6.2 放养 6.2.1 调节水温 经运输的鱼苗,鱼苗袋内水温与放养池水温存在温差,放养前需要将鱼苗袋放入池水中浸泡20 分钟30 分钟,使温差小于3,再将袋口打开,把鱼苗下塘。6.2.2 放养密度 一般为每亩水面放水花鱼苗15 万尾20 万尾。6.3 投饲与施肥 应按SC/T 1008的规定执行。6.4 水质调节 鱼苗培育期间,每7 天10 天向池塘加注1次新水,每次注水5 厘米10 厘米。定期加施1次微生态制剂,施用方法和数量按DB22/T 1879的规定执行。6.5 出塘 6.5.1 时间与规格 鱼苗下塘后,经过15 天20 天的培育,全长达到3.0 厘米的夏花规格,应及时分塘进行鱼种培育。6.5.2 拉网锻炼 DB22/T 23752015 3 夏花分塘前要进行拉网锻炼,应按SC/T 1008的规定执行。6.5.3 筛选与计数 应按SC/T 1008的规定执行。7 鱼种培育 7.1 放养时间 6月中旬,当夏花全长达到3.0 厘米以上时应及时放养,进入鱼种培育阶段。7.2 放养方式 异育银鲫“中科3号”夏花放养10 天15 天驯化成功后,再搭配放养鲢、鳙夏花。7.3 放养数量和比例 表2 夏花放养品种、规格与数量 7.4 饲料投喂 7.4.1 饲料 以配合饲料为主,质量应符合SC/T 1076的规定。7.4.2 投喂方法 采用自动投饵机投喂,视鱼的摄食情况灵活掌握,以70%80%的鱼吃饱为止。7.5 施肥 应按SC/T 1008的规定执行。7.6 日常管理 应按SC/T 1008的规定执行。7.7 出塘 9 月下旬至10 月上旬水温降至15 以下,开始出塘出售或越冬。鱼种越冬应按DB22/T 1880的规定执行。8 成鱼养殖 8.1 鱼种放养 8.1.1 鱼种要求 品种 鲫 鲢 鳙 规格/厘米 3.0 3.5 3.0 3.5 3.0 3.5 数量(尾/亩)12000 15000 2000 2200 1000 1200 DB22/T 23752015 4 8.1.1.1来源 自育的大规格鱼种或从省级以上具有资质的苗种场购买。8.1.1.2质量 规格整齐,无传染性疾病,体形正常,鳍条、鳞被完整,体表光滑,色泽正常,游动活泼。8.1.2 放养数量 主养异育银鲫“中科3号”放养见表3。表3 鱼种放养品种、规格与数量 品种 鲫 鲢 鳙 规格/克 75 100 120 150 120 150 数量/(尾/亩)2000 2500 150 180 80 100 8.1.3 放养时间 秋季越冬前或春季进行。8.1.4 鱼种消毒 鱼苗、鱼种入塘前严格消毒,生产中鱼体消毒常用药物和用法、用量,生产中可任选下列之一:a)食盐水(1%3%)浸浴 5 分钟20 分钟;b)高锰酸钾 10 mg/L20 mg/L 浸浴 15 分钟20 分钟。8.2 饲养管理 8.2.1 驯化 鱼种下塘后,应进行投饲驯化,可人工驯化,也可用投饵机驯化。经过1 周左右的驯化,鱼会形成条件反射,在投喂时间会集中到投喂地点觅食。8.2.2 饲料投喂 饲料质量应符合NY 5072和SC/T 1076规定。采用自动投饵机投喂,每次投喂30 分钟40 分钟。应根据鱼体质量、天气、水色、水温、鱼的活动及摄食情况等酌情增减。阴雨天、发病期投饲量应减少。8.2.3 水质管理 8.2.3.1 加注新水 7 月8 月高温季节,每隔15 天20 天注入 1 次新水,注水15 厘米20 厘米。饲养期间出现水质老化,应换水,方法是排出总水量1/41/3再加至原水位。8.2.3.2 施生石灰调节水质 pH小于7.0时,每20 天25 天,用生石灰按20 mg/L用量,加水溶化全池均匀泼洒。8.2.3.3 开增氧机 DB22/T 23752015 5 6月9月晴天中午开机 1 小时2 小时;阴天早晨开增氧机 2 小时以上;闷热或连阴雨天气,夜间12 点后开机,一直开到早晨日出。傍晚不宜开机。8.2.3.4 施用微生态制剂 应按照DB22/T 1879的规定执行。8.2.4 巡塘 每天早晨、傍晚各巡塘1 次,观察鱼的摄食、活动、水质情况。清除杂草,捞出死鱼。夏季阴雨天气应加强夜间巡塘,防止泛塘。8.2.5 生产日志 养殖和用药记录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2003)第31号水产养殖安全质量管理规定中要求。8.3 出塘 9 月下旬至10 月上旬水温降至15 以下,开始出塘出售或越冬。成鱼越冬应按DB22/T 1880规定执行。9 鱼病防治 9.1 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发现鱼病应正确诊断,及时治疗。使用药物和休药期应符合NY 5071的规定。9.2 预防 鱼病的预防应采取以下措施:a)生产操作要小心谨慎,避免鱼体受伤;b)鱼苗、鱼种入塘前要严格检疫,检疫方法按 SC/T 7014 规定执行。c)鱼苗、鱼种入塘前严格消毒,按照本文件 8.1.4 执行 d)定期对食场进行消毒,高温季节每半月 1 次,消毒药物选择漂白粉或二氧化氯,采用挂袋或泼洒方法。e)及时捞出病鱼、死鱼,并进行无害化处理。f)与病鱼、死鱼接触过的用品、渔具要浸洗消毒,消毒方法可采用本文件 8.1.4 规定执行。9.3 主要病害防治 主要鱼病、症状及防治方法见附录A。DB22/T 23752015 6 A A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异育银鲫“中科 3 号”的常见病害、主要症状及防治方法 异育银鲫“中科3号”的常见病害、主要症状及防治方法见表A.1。表A.1 异育银鲫“中科 3 号”的常见病害、主要症状及防治方法 鱼病 主要症状 防治方法 车轮虫病 鱼鳍、体表或鳃黏液增多,鱼体暗淡,食欲不振,呼吸困难。用 0.2 mg/L 硫酸亚铁+0.5 mg/L 硫酸铜全池泼洒进行治疗。锚头鳋病 病鱼体表、鳃、眼上可见针状虫体,寄生部位有充血红斑,患处鳞片松动或脱落,粘液增多,组织发炎、溃烂。1、彻底清塘进行预防;2、发病时用4 mg/L7 mg/L 高锰酸钾全池泼洒。水霉病 菌丝覆盖体表,病鱼在水面漫游。1、操作中应仔细以减少鱼体损伤,避免感染;2、鱼种运输后放养前用3%的食盐水浸洗5 分钟10 分钟。竖鳞病 病鱼体表粗糙,鳞囊内积聚半透明或含有血液的渗出液,鳞片竖起。伴有鳍基充血,皮肤轻微出血发炎,脱鳞处形成红色溃疡。1、操作中应仔细以减少鱼体损伤,避免感染;2、用0.2 mg/L0.3 mg/L二氧化氯全池泼洒;3、用1.0 mg/L漂白粉全池泼洒。烂鳃病 病鱼鳃丝腐烂带有污泥,鳃盖骨内表皮常充血。严重的病鱼鳃盖部分内膜腐蚀成一个不规则的透明小窗(俗称“开天窗”)。1、操作中应仔细以减少鱼体损伤,避免感染;2、用0.2 mg/L0.3 mg/L二氧化氯全池泼洒;3、用1.0 mg/L漂白粉全池泼洒。细菌出血性败血病 上下颌、口腔、眼睛、身体两侧多处充血或出血。腹部膨大,有积水。1、彻底清塘进行预防;2、外用:0.2 mg/L0.3 mg/L二氧化氯全池泼洒。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