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 S 65.0 20.20 B 31 备案号:DB42 湖北省地方标准 DB42/T 10122014 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f comprehensive control measures for the clubroot of cruciferous vegetables(报批稿)(本稿完成日期:20 14-05-0 5)2014-07-08 发布 2014-10-08 实施 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 42/T 10 1 2 20 14 I 目 次 前言.II 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 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 义.1 3.1 十字花 科蔬菜根肿病 club ro ot of cr uc i fe ro us ve g et ab l e s.1 3.2 抗病性 鉴定 id en ti f ic at io n o f di se as e re si st an ce.1 3.3 发病程 度 se ve ri ty of di se a se.1 3.4 抗病性 di se as e r e si st an ce.1 3.5 抗病品 种 di se as e-r es is ta nt v ar ie ty.1 3.6 安全间 隔期 sa fe ty in te rv al.2 4 品种抗性 鉴定方法.2 4.1 田间自 然鉴定.2 4.2 人工接 种鉴定.2 5 抗病性评 价标准.2 5.1 严重度 分级标准和病情指数计算.2 5.2 品种抗、感病性划分.3 6 综合防治 技术.3 6.1 防治策 略.3 6.2 实施检 疫.3 6.3 农业防 治.3 6.4 生物防 治.4 6.5 化学防 治.4 附录 A(规范 性附录)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病情分级标准.5 附录 B(规范 性附录)十字花科蔬菜品种对根肿病的抗性划分标准.6 附录 C(资料 性附录)湖北省主栽十字花科蔬菜品种对根肿病的抗感性鉴定结果.7 附录 D(规范 性附录)防治根肿病的化学农药及使用方法.10 DB 42/T 1 01 2 20 14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 00 9 标准化工 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 的结构和编写给出了起草。本标准由华中农业大学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华中农业大学、长阳县植物检疫站、恩施州植物保护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蔡丽、侯明生、张植敏、谷勇。DB 42/T 1 01 2 20 14 1 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的品种抗性鉴定方法、抗病性评价和综合防治技术。本标准适用于湖北省蔬菜种植区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的防治。可供长江中下游地区参考使用。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2 85 农 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 32 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标准 NY/T 12 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 c l ubro ot of cru c iferous ve get a bles 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由芸薹根肿菌(Plasmo dio p hora br assic a e Wo r.)侵染 引起。大白菜、小白菜、甘蓝、芥菜、菜薹、芜 菁、榨菜等十字花科蔬菜均受其害,主要危害根部,又称“天冬根”。发病初期植 株生长缓慢、矮小,下 部叶片常在中午萎蔫、早晚恢复,后期基部叶片变 黄、枯 萎,有 时整 株 枯死。病株根部出 现 肿 瘤 是 此 病最明 显 的 特征。感 病 愈 早,症状愈 重。白菜、甘蓝、芥菜的根部肿 瘤多 出 现 在主 根 或侧 根 上,一般为手 指 形或 不规则,大小不等,大 如鸡蛋,小 如米粒。主 根 上 肿 瘤 大 而 少,侧 根 上 小 而多。萝卜 及芜菁等根菜在 侧 根 上 生肿 瘤。造 成根部变 形,病根初期 光滑,后期 龟裂、粗糙。3.2 抗病性鉴定 id en tific at io n of d isease res istan ce 系 指 通过 对十字花科蔬菜品种在生长发 育阶段进行 自然鉴定 或 人工接种鉴定,以确 定十字花科蔬菜品种对根肿菌的抗感 反 应 类型 的 一系 列 操 作 过 程。3.3 发病程度 se verity of dis ea se 指病害发生的 轻 重程度,用发病 率、严重度和病情指数 表示。发病 率为 发病植株数 占调查 总株数的 百 分 率,以表示 发病的 普遍 程度;严重度 表示 病害 轻 重的程度,通 常用分级的方法 来表示;病情指数 是全 面 考 虑 发病 率与 严重度的综合指标。3.4 抗病性 dise ase resist an ce 十字花 科蔬菜品种 抵御 根肿菌的侵染 以 及侵染后 造 成 损 害的 能力。3.5 抗病品种 di sease-resista nt vari ety DB 42/T 1 01 2 20 14 2 经 田间抗病性鉴 定 或温室 人工接种和田间抗病性鉴定 相 结合,并 确认 抗病性程度 为 中抗 以上 的品种。3.6 安全间隔期 safety i nt erv al 农农农农农农农农农农农农农农农农农农农农农农农农农农农农农农农农农农,可可可农农农农农农农农品品品品品品品品品品品农品品品品。4 品种抗性鉴定方法 品种的抗性鉴定可 采 用田间自然鉴定和人工接种鉴定 两 种方法。4.1 田间自然鉴定 在根肿病的发生区 选择具 有 较好 生 态代表 性及发病均 匀 的地 块 作 为 鉴定 圃。直 接 将待测 品种按照小 区规划 播 种于 选择 的田 块,利 用 土壤 中 已 有的病 残体 自然接种,水肥管 理按常规 进行。每 小区 面积依据 作物不 同而 有所 差异,每 小区 面积约 6 m2 10 m2,并种植 当 地的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作对照。待 感病 品种发病后,对 每一 株根 据 分级标准 进行调查,记载 发病情 况。4.2 人工接种鉴定 4.2.1 菌土的制备 风干 草 炭土 用 筛子(孔径 0.5 cm)筛过 后,按照 30 0 g 风干 草 炭土加 15 g 菌根的 比例,确 定菌根 的 量,菌 根 放入打浆机 中 打 成 匀浆,然 后 与 草 炭搅拌 均 匀,其 含水量以手握 成 团、触之即散为宜,25 密 封 48 h 以上,此时 根肿病菌 休眠孢子浓 度 约为 4 10 7 个 g-1。4.2.2 播种及接种方法 培养土 按草 炭土珍珠岩=2 1 1 的 比例配 制,拌匀 后 装入穴盘。接菌前,先把穴盘 在 苗床上 摆好,灌足底水。然后用实 心棒 在 每穴 的中 央插一深约 3 c m、直径约 2 c m 的 圆洞,随 后 把 菌 土松散 地 放入圆洞里,并在菌 土上 用 手 指按 一个 略 凹一点 的 浅坑 等 待播 种。每个待 鉴定的品种 播 10 穴,每穴播 3 粒 种 子,种 子 要保 证播 在菌 土 的 浅坑上,播 种 时需加入 感病 对照品种。出 苗 后 每穴留苗 2 株。播 种后 苗床 地 温控制 在 25 左右,土壤 湿 度保 持 在 90%左右,pH 值 控制 在 4.55.5 为宜,为 植株 发病 营造良好 的 条 件。5 抗病性评价 感病对照发病 时即为 最 佳调查时 期,将 植株的根 洗干净进行 发病 调查。洗 根 时 不 能弄断 小的根,洗 净 后 进行 抗病性评价。5.1 严重度分级标准和病情指数计算 发病程度分级是按照菌根的大小和发病部位 相 结合 来确 定的。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病情分 为 0、1、3、5、7 级等 5 个 级 别(具体见 附录 A)。病情指数计算方法 如 下:100=(各级病株数 相对级数值)调查总株数 最高级数值病情指数 DB 42/T 1 01 2 20 14 3 5.2 品种抗、感病性划分 品种对十字花科根肿病的抗性,根 据 病情指数的 高低 划分 为 抗、中抗、中感、感和 高 感 5 个 等级,划分标准 具体见 附录 B。6 综合防治技术 6.1 防治策略 十字花 科蔬菜根肿病的防治,无 病区应实施检疫,发病区应 采取选 用抗病 良 种 为 基 础,培育无 病 苗、轮 作和合理施用 石灰,适 时 药 剂 防治防 控 等综合 措 施。6.2 实施检疫 实施检疫,严 禁从 病区 调运 种 苗 和蔬菜,保护 无 病区。病区使用 过 的农 机具也 应作 消毒处 理。6.3 农业防治 6.3.1 选用抗(耐)病品种 从 湖北省 各 十字花科蔬菜 产 区 搜集 的 85 个 蔬菜主栽品种,用 来 自长阳的 4 号 小种 和 枝 江的 1 号 小 种 进行 了抗病性鉴定,鉴定结果 见表 1。对 于 各类 蔬菜品种间的抗感性,小白菜最感病,其 次为 大白菜 和甘蓝,萝卜 抗性最 好。其中,有 些 蔬菜品种对 1 个 小种 表现 抗病,而 对 另外一个 供 试 小种则 表现 感病 甚至高 感。可根 据各 地的病 原 菌 优势 小种,因 地 制宜选择 适合 当 地栽 培 的抗(耐)病品种种植。抗(耐)病品种 具体见 附录 C。6.3.2 种子处理 即 使十字花科作物种 子 不 带 根肿病病 原 菌,但 附在种 子表面 的 泥土 可 带 菌 传 病,须 重 视 种 子处 理。播 种前可用 55 的 温水浸 种 20 min,或 用 70%百 菌 清 可 湿 性 粉剂 50 0 倍 60 0 倍液浸 种 30 min,晾干种 子 后用 0.4%种 子 重 量 的 50%异 菌 脲或 50%多 菌 灵或 75%百 菌 清或 50%福 美双 可 湿 性 粉剂进行拌 种 杀 菌。6.3.3 培育无病苗和苗床消毒 选 新 垦 地 或无 病地 育苗,移 栽定植 时 淘汰 病 苗,不用病区 污 染 水灌 溉。被 病菌 污 染的 苗床,实 行苗 床土壤消毒。条 件 好 的地方可 采 用基 质 穴盘育苗。6.3.4 实行轮作 实 行水 旱 轮 作 或与 非 十字花科作物等 至 少 轮 作 5 年。6.3.5 施用石灰 根 据土壤 酸碱 度,适 量 施用 石灰调 节 土壤 酸碱 度 至 7.2 以上。在蔬菜种植前 7 d 10 d 将石灰粉 均 匀 撒 施于 土面或穴 施;或 用 15 石灰 水,在 菜株 移 栽 时每 株 浇 施;或 在蔬菜地 开始 出 现 病株 时,用 15%石灰水 浇 根。6.3.6 栽培管理 选 晴 天定植,若 定植后下 雨,应 淋 施 2%石灰水,减 轻 发病。低 洼 地 高 畦 或 作 垄 栽 培,注 意排 水。DB 42/T 1 01 2 20 14 4 施用 粪 肥 应 充 分 腐熟;注 意氮、磷、钾 配 合使用,勿偏 施、过 施 氮 肥。同时,注 意 田间 卫 生,及 时 收 集 和 销毁 病株、病根,并用 石灰消毒 病 穴;彻 底清 除 病 残 根,铲除 田 边 十字花科 杂 草。6.4 生物防治 目 前,国内 已 登 记 的防治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的生物农药有 枯 草 芽 孢 杆 菌 制剂,田间 登 记号为SY2013 04 43 8。方法是 将 菌 液 用 清水 稀释 10 0 倍 50 0 倍液,浇 灌 于植株的根部,根 据 不 同 作物,每 株 每次 浇 灌 50 m l 100ml。一般 在作物 播 种 时 浇 灌 1 次,播 种后 每 隔 10 d 20 d 再浇 灌 1 次,整个 生长 季 连续 施用 4 次。6.5 化学防治 十字花科作 物根肿病化 学防治可 选 用的药 剂 名 称和使用方 法 见 附录 D。化学农药 的使用,应 符 合 GB 42 85、G B/T 83 21 和 NY/T 12 76 的 规定。6.5.1 苗床土壤消毒处理 10 0 g/L 氰霜 唑悬浮 剂(0.8 m l 10 土)或 75%百 菌 清 可 湿 性 粉剂(1.0 g 10 土)在 移 栽前,加 适 量水 喷雾 后 拌土,封 闭 2 d 后,制 备 营养 钵 播 种。6.5.2 大田土壤消毒处理 移 栽前 10 d 15 d,土壤 墒 情 足时,可 采 用 氰胺 化 钙 75.0 g/m2 分 两次 撒 施 两次 旋耕,然后起 垄覆 膜,移 栽前 2 d 破膜 定 穴,待消毒 气 体 充 分 挥 发后 移 栽 或播 种;或 50 0 g/L 氟啶 胺悬 浮 剂 1 000 倍液 对 土壤进行 喷雾(萝卜 田用 量 减半),然后起 垄覆 膜移 栽 或播 种。无 论 用 那 种药 剂,应 采 用 两次 旋耕,两 次 喷 药,尽 量 使药 剂与土壤 充 分 匀 合。6.5.3 苗期药剂灌根处理 直播 的十字花科蔬菜 播 种 时 用药 剂灌 根 一次,以 后 每 隔 7 d 灌 根 一次,共 处 理 3 次。药 剂 可 选 用 50 0 g/L 氟啶胺 悬浮 剂 500 倍液、50%多 福 可 湿 性 粉剂 500 倍液、75%代 森锰 锌 水 分 散粒剂 500 倍液 或 者 72%霜 脲 锰锌 可 湿 性 粉剂 50 0 倍液 等。DB 42/T 1 01 2 20 14 5 A A 附 录 A(规范性附录)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病情分级标准 A.1 给出了 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病情分级标准的 内容 根肿病人工接种和田间自然抗性鉴定,调查时 均应 拔 出植株 进行 病情分级,计算病情指数,评价品 种的抗感性。发病严重度分级是按照菌根的大小和发病部位 相 结合 来确 定的。具体 分级标准 如 下:A.1.1 根肿病 室 内 人工接种病情分级标准:0 级:根部 无 任何 肿 瘤;1 级:主根肿 大,其 直径 小于 2 倍 茎 基,或须 根有小肿 瘤;肿大部分 直径 在 4 m m 以 下;3 级:主根肿 大,其 直径为 茎 基 2 倍 3 倍,肿大 部分 直径约 4 m m 6 m m;5 级:主根肿 大,其 直径为 茎 基 3 倍 4 倍,肿大 部分 直径约 6 m m 8 m m;7 级:主根肿 大,其 直径为 茎 基 4 倍以 上,肿大部分 直径约 8 m m 以上。A.1.2 根肿病 田间单株分级标准:0 级:根 系 生长 正 常、无 肿 瘤;1 级:根 系 的 主根不发病,部分 侧 根、须 根 上 有 较 小的肿 瘤;3 级:根 系 的 主根发病 较轻,微微膨 大,部分 侧 根、须 根 上 有明 显 的肿 瘤;5 级:根 系 的 主根发病 较 重,异 常 膨 大,龟裂,大部分 侧 根、须 根有明 显 的肿 瘤;7 级:根 系上 几乎 无须 根,主根 异 常 膨 大,龟裂。DB 42/T 1 01 2 20 14 6 B B 附 录 B(规范性附录)十字花科蔬菜品种对根肿病的抗性划分标准 品种对十字花科根肿病的抗性,根 据 病情指数的 高低 划分 为 5 个 等级,具体 划分标准 如 下:抗病:0 病 情指数 5 中抗:5 病 情指数 10 中感:10 病情指数 20 感病:20 病情指数 50 高高:病病病病 50 DB 42/T 1 01 2 20 14 7 C C 附 录 C(资料性附录)十字花科蔬菜品种对根肿病的抗感性鉴定结果 表 C.1 十字 花科蔬菜品种对根肿病的抗感性鉴定结果 蔬菜种 类 品种 名 称 病情指数 抗感性 速 生 25 1.4 3 抗 NK213 8.5 7 中抗 六 和 塔 早 熟五 号 1 1.4 3 中感 精 选 早 熟五 号 F1(山旺)13.57 中感 CC-10 3 13.57 中感 极 品 二 号 13.57 中感 金鼎 一代 交 配 14.29 中感 JLSW-021 16.43 中感 CC-10 2 17.86 中感 丰 抗 70F1 20 感 春 光一代 交 配 20 中感 N234 20 感 N233 20.71 感 NK212 24.29 感 春极 品 2 号 24.29 感 希春 25 感 幕 田 佳 美 F1 25 感 浙 白 8 号 25 感 山 地 王杂交 25.71 感 精 选 早 熟五 号 F1(华 元)27.14 感 九龙春秋 29.29 感 新抗病 90 30 感 浙青 20 30.71 感 精 选 改 良 青杂三 号 32.86 感 一代 交 配 玲珑 黄 01 2 40 感 大白菜 19 号 F1 43.57 感 火锅 菜 44.29 感 优 新早 熟 5 号 45 感 浙青 19 52.14 高 感 山 地 王 3 号 F1 52.86 高 感 大白菜 菜 霸 10 0 53.57 高 感 DB 42/T 1 01 2 20 14 8 表C.1 十字 花科蔬菜品种对根肿病的抗感性鉴定结果(续)蔬菜种 类 品种 名 称 病情指数 抗感性 红丰 1 号 57.86 高 感 大 丰 1 号 60.71 高 感 鲁 白 六 号 83-2 62.86 高 感 大白菜 改 良 青杂三 号(中 茂)70 高 感 上 海 鸡 毛 菜 5.7 1 中抗 特选上 海五月 慢 17.14 中感 特选 苏 州 青 17.14 中感 特选 嘉兴 矮 脚青 20 中感 四季 中其 21.43 感 虹桥 矮 青 菜 24.29 感 原 种 上 海四月 慢 25 感 精 选上 海 鸡 毛 菜 31.43 感 白 马王 子 白 梗 白菜 35 感 四 倍体 矮 脚 黄 39.29 感 四季 白 雪公 主 40 感 农 普 奶 白菜 40 感 上 海五月 慢 40.71 感 农 杂 66 白 杆 特 矮 青 46.43 感 原 种 优选上 海青 47.14 感 黄 金 小白菜 47.86 感 白 梗 上 海青 51.43 高 感 原 种 四月 慢 54.29 高 感 四季王 上 海青 55.71 高 感 凯旋 优上 海青 58.57 高 感 小白菜 四季 黄 秧 64.29 高 感 20 09 70 6 1 棚 5 抗 韩式铁球 12.86 中感 精 选 京丰 一号 F1 13.57 中感 京丰 一号 F1 18.57 中感 YR 秋香 21.43 感 甘蓝 20 10 70 0 棚 55.71 高 感 洪山 御 菜 0 抗 鄂 蔬 靓红二 号 0 抗 大 股 子 0 抗 豹山红 菜薹 0 抗 菜薹 天 香 一号 0.7 1 抗 DB 42/T 1 01 2 20 14 9 表 C.1 十字 花科蔬菜品种对根肿病的抗感性鉴定结果(续)蔬菜种 类 品种 名 称 病情指数 抗感性 千禧红 60 0.7 1 抗 红杂 60 2.8 6 抗 精 选 十 月红 菜薹 7.8 6 中抗 新 选特 纯油青甜 菜 心 41.43 感 特 早 熟 白菜 苔 50 感 菜薹 华 红二 号 52.86 高 感 精 品 红帅 萝卜 0 抗 精 选 南畔洲 晚 萝卜 1.4 3 抗 短 叶 13 火车 早 萝卜 2.1 4 抗 创源七 叶 红 2.1 4 抗 天 津沙窝 萝卜 6.4 3 中抗 萝卜 圆 白 萝卜 7.1 4 中抗 润乌二 号 35.71 感 乌 菜 一号 39.29 感 润乌 一号 40.71 感 淮南黑 心 乌 42.14 感 耐 热 粗条 芥蓝 45.71 感 其 他 P168 51.43 高 感 DB 42/T 1 01 2 20 14 10 D D 附 录 D(规范性附录)防治根肿病的化学农药及使用方法 表 D.1 防治 根肿病的化学农药及使用方法 中中中中名 英 文 通 用 名 使中使使 安安安安期()d 五五五五苯 qui nt oze ne 五五五五苯五五五五五 倍倍倍倍倍倍倍倍倍倍 20%10 00 出出出出出 1 0 15 百百百 chl orot ha lo nil 百 75%百百五菌五五五倍倍倍 倍 倍倍倍倍 50 0 60 0 30,或倍或或或或 进进进倍,或或或出或或倍或 m in 0.4%每 1.0 g/10 倍或土土土土或土土土出进进进倍 7 10 异百异 ipro di one 倍或或或 或 异百异五菌五五五进进进倍 0.4%50%7 10 多百多 carbe nd azim 倍或或或 或 多百多五菌五五五进进进倍 0.4%50%1 0 15 福福福 thiram 倍或或或 或 福福福五菌五五五进进进倍,或 0.4%50%50 多 福五菌五五五 倍倍出出%5 0 0 1 0 15 氰氰氰 cyazofamid 10 0 g/L 氰氰氰氰氰五 倍倍倍倍倍倍倍倍倍倍出出出出出 20 00 5 7 氟氟氟 fluaz inam 50 0 g/L 氟氟氟氰氰五 倍倍出出或或倍 5 00 2 000 2 50 0g/hm 2 或中或进进倍倍土土 5 7 代代代代 m ancoze b 代代代代土代代代五 倍倍出出 75%5 00 3 5 氰异氰 代+代代代 cy moxanil+m anc oze b 氰异 代代五菌五五五 倍倍出出 72%50 0 3 5 甲五甲百多 thi op ha nat e-m ethyl 甲五甲百多五菌五五五 倍 50%50 0 100 0 倍液灌 根 10 15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