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孢蘑菇生产技术规程DB41/T 947-2014.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双孢蘑菇生产技术规程DB41/T 947-2014.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双孢蘑菇生产技术规程DB41/T 947-2014.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双孢蘑菇生产技术规程DB41/T 947-2014.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双孢蘑菇生产技术规程DB41/T 947-2014.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双孢蘑菇生产技术规程DB41/T 947-2014.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 9472014 双孢蘑 菇生 产技 术规 程 2014-07-30 发布 2014-09-30 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41/T 9472014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 起草。本标准由河南省食用菌协会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夏邑县食用菌办公室、夏邑县蓝天食用菌有限公司、夏邑县程鑫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夏邑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商丘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河南省经济作物推广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伟、张艳军、程鑫、司桂敏、马亚宁、郑明立、陈文予。DB41/T 9472014 1 双孢蘑 菇生产 技术规 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双孢蘑菇生产的术语和定义、栽培环境和栽培基质、菌种、生产季节、菇房建造、培养料配制、播种和发菌期管理、覆土、出菇期管理、病虫害防控、采收和贮藏、生产档案建立和记录。本标准适用于河南省双孢蘑菇的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749 生 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安全使用准则 GB/T 12728-2006 食用 菌术语 GB 19171-2003 双孢蘑 菇菌种 NY/T 393-2000 绿色食 品 农药使用 准则 NY/T 528-2010 食用菌 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NY 5099-2002 无公害食 品 食用菌栽 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NY 5358-2007 无公害食 品 食用菌产 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GB/T 12728-2006界定的 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菇房 用于生产的房屋及设施。3.2 堆料 将培养料按一定规格堆制发酵的过程。3.3 前发酵 也称一次发酵或室外发酵。培养料在室外堆制自然发酵的过程。3.4 后发酵 也称二次发酵或室内发酵。经过一次发酵的培养料,在室内控温条件下进行巴斯德消毒发酵的过程。4 产地环境和栽培基质 DB41/T9472014 2 4.1 产地环境 应符合 NY 5358-2007 的规 定。无污染和生态条件良好,周围 3 km 以内没有 污染企业。地势高燥平坦,交通便利,空气清新,水质良好,排灌方便。4.2 栽培基质 应符合NY 5099-2002 的规 定,生产用水应符合GB 5749的要求。5 菌种 5.1 品种选择 选用优质、高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状好的品种。5.2 菌种生产 按GB 19171-2003和NY/T 528-2010 的 规定执行。6 生产季节 根据双孢蘑 菇生长发育 的特性,利 用自然气温 安排生产,7 月下旬8 月 中旬堆制培 养料,9 月上 旬前后播种,9 月中旬9 月 下旬覆土,10月初12月中旬为秋菇 生长期,12月下旬翌 年3 月上旬为 越冬期,翌年3 月 中旬4 月下 旬为春菇生长期。7 菇房建造 7.1 菇房建造 建议菇房规格为:宽9 m,长20 m,边高不低于4 m,砖瓦结 构,安装有通风、喷水、光照等设施,内设5 7 层 床架,床架用竹竿、水泥柱搭制。床架宽1.1 m,层间距45 cm左右,床架 与菇房两端墙之间及相邻床架中间留60 cm80 cm 管理 通道,菇房栽培面积约500 m2。7.2 菇房消毒 在进料前4 d 将菇房清理干净,并封闭所有通气孔,用50%咪 鲜胺可湿性粉剂1000倍 液喷洒床架和地面进行消毒。8 培养料配制 8.1 原辅料配方 每一百平方 米栽培面积 用稻草或麦 草3000 kg,干牛粪1500 kg1750 kg,棉饼或菜 籽饼100 kg,过磷酸钙50 kg75 kg,石膏粉50 kg,生石灰25 kg。8.2 堆制场所 应选择在菇 房附近,地 面应平整、硬实,附近 水源充足,排水畅通,通风向阳。建堆前1 d 用石灰粉进行场所消毒。DB41/T 9472014 3 8.3 培养料发酵 8.3.1 草粪预湿 建堆前将稻草、麦秸预湿5 d6 d。预湿方法为:逐层预湿,每层厚20 cm 30 cm,堆 高不超过2 m,浇水持续2 d 3 d使草充 分吸水。草预湿同时,将晒干的 牛粪加适量 水后堆起来,牛粪含水 量60%左右,加水后的牛 粪手握成团、松手即散即可。8.3.2 建堆 将预湿过的草料和粪肥,按照先草后粪的顺序,层层堆高,每层厚约20 cm,草厚15 cm,粪厚5 cm,堆成宽1.5 m 2 m、高1.6 m1.8 m长 度不限的堆。四边上下基本垂直,堆顶呈龟背形,饼肥在建堆时加入,分别撒在堆料的中间几层。在建堆的同时,观察草粪的干湿度,可适量补水,以建堆完后以有少量水渗出堆外为原则。雨天用塑料薄膜覆盖,严防雨淋,雨后及时掀开薄膜通气。8.3.3 前发酵 建堆后第5 天 至第6 天当堆 内温度上升 到65 后进 行第一次翻 堆,将上面 的料翻到下 面,外面的 料翻到中间,要求充分拌匀、抖松,同时掺入过磷酸钙。继续发酵6 d后 进行第二次翻堆,堆成宽1.5 m、高1.8 m的梯 形堆。5 d后进行第三次 翻堆,同时 掺入石膏粉,再经过4 d发酵后进行 第四次翻堆,并掺入生石灰粉。继续堆制 发酵3 d,即可完成第一 次发酵。翻 堆时调节好 料堆水分是 关键,第一、二次翻堆可适量补水,紧握料指缝间有4 5 滴水下滴为 宜,第三次以后一般不加水,如料缺水应加5%石灰水调节。8.3.4 后发酵 前发酵结束 后,趁热迅 速将培养料 均匀堆放到 床架上,铺 放平整,厚 度35 cm左右,根据培养 料干湿度适当补水。封闭菇房,采用蒸汽加温,在24 h 内使温度 升到58 60,维持20 h 24 h,开 窗通风降温,逐步将温度降到50 52,维持48 h 后,停火 自然降温,降到40 45 可以开 窗 降温,根据料面干湿度适当补水,待料温度降到28 30 播种。9 播种和发菌期管理 9.1 播种时间及方法 当下层床架 内培养料温 度稳定在28 30 时进行播种,播种量为每 平方米1.5瓶(750 mL)。先将菌种总量的40均 匀撒在培养料上,五指伸入料内轻轻抖动,使菌种颗粒渗入培养料内,然后将剩下的60菌 种均匀撒在料面上,用消过毒的木板轻轻拍压,使菌种与培养料紧密接触。9.2 发菌期管理 播种后关闭门窗,菇房温度控制在22 25。播种 5 d内 菇房管理应以控温保湿和微通风为主,以保持料面和菌种块的湿度,促进菌丝在培养料上迅速定植生长。播种7d8 d后,菌丝蔓延整个料面,可适当加大通风,促进菌丝向料深层生长。发菌期料温应控制在28 以下,如果温度偏高应通风降温。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0%75%,避光 培养。播种12 d 13 d 后,若培养料水分过大,可采用“撬菌”或“打钎”等方法 加强通风透气,促进菌丝生长。10 覆土 DB41/T9472014 4 10.1 覆土时间 播种后20 d 25 d,菌 丝长透培养料即可覆土。10.2 覆土材料及配方 覆土材料提倡采用草炭土。也可选用吸水、持水、透气性强的中性壤土或淤土,将土壤制成粗土颗粒直径1 cm 1.5 cm,细土颗粒直径0.5 cm 0.8 cm的覆 土材料。按每立方米覆土材料加稻壳16 kg,生石灰8 kg,将土粒、稻壳、生石灰混合后加水调湿,使混合土达到手握成团、落地即散的标准,均匀撒铺在培养料面上,厚度3.5 cm 4 cm左右。覆土材料要提前准备,一般100m2栽 培面积用土3 m3。10.3 覆土的消毒与杀虫 覆土中喷洒 杀虫剂和杀 菌剂进行杀 虫杀菌(建 议选用1.8%阿维菌素乳 油4000倍液、50%咪鲜胺可湿性粉剂1000 倍液喷洒),然后覆盖薄膜密闭熏蒸48 h,揭 去薄膜散去药味后备用。10.4 覆土方法 草炭土采用一次覆土,覆土厚度3.5 cm4 cm。普 通覆土材料,一般采用二次复土方法,第一次先覆粗土,厚度2.5 cm左右,7 d后待 菌丝爬满整个料面后覆细土,厚度1.5 cm 左右。11 出菇期管理 11.1 秋菇管理 11.1.1 水分管理 水分管理的原则是菇多时多喷,菇少时少喷;前期多喷,后期少喷。具体做法是:秋菇前期,一、二、三潮菇土层内有米粒大小原基时,开始喷“出菇水”,每平方米喷水1 kg,连喷2 d 3 d,当原 基长到黄豆粒大 小时,喷一 次重水,每 平方米1 kg 1.2 kg,每天1 2 次,连续喷2 d,使覆土层 含水量保持在1820。喷水时 间掌握在早、晚温度较低时进行。第四潮出菇期,喷水采取轻喷、勤喷,逐渐减少喷水量,每次每平方米0.5 kg左右。不打“关门水”,即每次喷水后要通风20 min 30 min 后 才能关闭门窗。菇房内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晴天要向地面、走道、四周墙壁及门窗上,每天喷水2 3 次;阴 天可开窗让湿空气进入菇房,增加空间湿度。11.1.2 温度管理 出菇阶段温度控制在15 左右。11.1.3 通风管理 秋菇前期,加大通风量。气温较高时,采取早晚或夜间通风;气温较低时,中午通风。秋菇中后期,适当减少通风。11.1.4 光线管理 出菇房内以弱散射光为主,避免强光直射。11.2 冬菇管理 12月翌2月气 温较低,打开门窗及通风洞,保持料面干燥。DB41/T 9472014 5 11.3 春菇管理 3 月份菇房内 温度达8 以上时,晴 天中午喷出 菇水,第一 次每平方米 喷水1 kg1.5 kg,第二 次每平方米喷 水1 kg,第 三次每平方 米喷水0.5 kg,连续喷水3 d。喷后及时关闭门窗 及通气洞,提高菇房湿度。喷水后10 d 左 右即可出菇。以后每出一潮菇,喷一次出菇水。早春应以提高菇房温度为主,选择每天中午气温较高时通风。中后期则应尽可能避开短暂高温袭击,白天少通风,夜间多通风,维持菇房温度l3 15,相 对湿度保持在85%。12 病虫害防控技术 12.1 病虫害防控策略 坚持以防为主,防控结合,搞好环境消毒和清洁卫生;加强管理,合理协调温度、湿度和通风三者关系。按GB/T 8321和NY/T 393-2000 的规定使用农药,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12.2 病害防治方法 12.2.1 搞 好环境卫生,减少杂菌感染。12.2.2 发 菌期培养料发现有石膏霉及其它霉菌感染时,及时将污染物清理出菇房,并加大通风量,或喷洒奥绿宝活力菌 100 500 倍液喷雾。12.2.3 出 菇期发现子实体细菌性病害时,清除病菇,并喷洒 0.1%漂 白粉或 3 mg/L 5 mg/L 农用链 霉素水溶液。发现霉菌性病害时,用 50%咪鲜胺1000 倍液喷雾。12.3 虫害防治方法 12.3.1 搞 好周围环境卫生,减少虫源。12.3.2 在 门窗和通风洞处安装防虫网,严防害虫进入。12.3.3 出菇期发现菇 螨危害,用1%食醋、5%糖水和10%敌敌 畏混合拌入 麦麸中,制 成毒饵,撒 在地面进行诱杀,或用1.8%阿 维菌素乳油3000 4000 倍 液喷雾。13 采收和贮藏 13.1 采收 在未开伞前及时采摘。采摘时先向下稍压蘑菇,再轻轻旋转采下,避免带下周围小菇。13.2 贮藏 鲜菇在1 5 冷库 中贮藏。14 生案建产档立和记录 应建立生产档案,记录原辅材料来源、生产过程操作规程、药剂及产地、病虫害发生和防治、采收等相关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