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草莓栽培技术规范DB63/T 1321-2014.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温室草莓栽培技术规范DB63/T 1321-2014.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温室草莓栽培技术规范DB63/T 1321-2014.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温室草莓栽培技术规范DB63/T 1321-2014.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温室草莓栽培技术规范DB63/T 1321-2014.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温室草莓栽培技术规范DB63/T 1321-2014.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ICS 67.080.20 B 31 备案号:43273-2014 DB63 青海省地方标准 DB 63/T 13212014 温室草莓栽培技术规范 2014-09-22发布 2014-11-01实施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63/T 13212014 I 前 言 本规范符合GB/T 1.1-2009规则起草。本规范由青海省农牧厅提出并归口。本规范起草单位:大通县蔬菜技术推广中心。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李长帅、李满才、郭国寿、李宏茹、仇琳玉、邢成德、王文清、吴彦让。DB63/T 13212014 1 温室草莓栽培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节能日光温室草莓的产量指标、产地环境、品种选择、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技术及采收等操作规范。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095 空气环境质量标准 GB 4285 农药使用准则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NY/T 444 草莓 NY/T 496 肥料使用准则 NY 5104 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3 产量指标 产量22.500吨每公顷(1500.00千克每亩)30.000吨每公顷(2000.00千克每亩)。4 产地环境 4.1 空气质量符合 GB 3095规定的二级大气标准。4.2 土壤环境质量符合 GB 15618 的规定。4.3 灌溉水质符合 GB 5084规定的二级标准。5 栽培技术 5.1 品种选择 选用经审定的优良品种。如甜查理、鬼怒甘等。5.2 育苗 5.2.1 母株选择 选择品种纯正、健壮、无病虫害、未产果、经越冬的植株作为繁殖生产用苗的母株。5.2.2 母株定植 DB63/T 13212014 2 6月下旬至7月上旬定植母株。5.2.3 苗床准备 做宽120.00cm150.00cm,深25.00cm的苗床,苗床底部平整,苗床间作宽30.00cm的走道。5.2.4 移栽方法 宽120.00cm的苗床中间定植一行,株距80.00cm100.00cm;宽150.00cm的苗床两旁各种一行,株距100.00cm150.00cm。栽植深度是苗心茎部与地面平齐。5.2.5 苗期管理 5.2.5.1 肥水管理 定植后浇透定根水,成活后进行中耕除草,追施2次3次提苗肥,采用浓度0.2%0.4%的尿素叶面喷施。水分管理以土壤湿润不积水为宜。匍匐茎苗扎根后,每隔15天20天浇一次经无害化处理的人粪尿或撒施尿素0.150 吨每公顷(10千克每亩)。以后增加磷、钾肥,用0.2磷酸二氢钾溶液作根外追肥,以促进植株的花芽分化。5.2.5.2 植株管理 匍匐茎发生后,将匍匐茎在母株四周均匀摆布,并在生苗的节位上培土压蔓,促进子苗生根。整个生长期及时人工除草,去除花序,疏去过多过密小苗,促进壮苗形成。5.2.5.3 假植育苗 作假植苗床宽150.00 cm(其中沟宽30.00 cm,沟深25.00 cm),假植时选择23片展开叶、植株健壮、根发达的幼苗,带土移植,栽植行距为15.00 cm,株距为20.00 cm,栽植后立即浇水。5.2.6 壮苗标准 5片7片展开叶,叶色浓绿,叶厚,苗高20.00 cm25.00 cm,根茎粗度1.00 cm以上,根系发达,无病虫害。5.3 定植 5.3.1 施肥 施腐熟的优质农家肥75.000吨每公顷(5000.00千克每亩)90.000吨每公顷(6000.00千克每亩),纯氮0.103吨每公顷(6.90千克每亩),五氧化二磷0.113吨每公顷(7.56千克每亩),氧化钾0.077吨每公顷(5.10千克每亩),农家肥符合NY/T 496的规定。农家肥卫生标准参见附录A,推荐使用肥料参见附录B。5.3.2 整地作畦 深翻30.00 cm40.00 cm,耧耙整平地面起垄,垄宽70.00 cm,垄间距30.00 cm,垄高25.00 cm。5.3.3 定植期 9月下旬至10月上旬。5.3.4 定植密度 DB63/T 13212014 3 按大小行定植,大行70.00 cm,小行30.00 cm,株距10.00 cm15.00 cm。定植幼苗时新茎弓背朝向垄外,定植后浇透定根水。定植密度120000.000株每公顷195000.000株每公顷(8000.00株每亩13000.00株每亩)。5.4 田间管理 5.4.1 棚膜、地膜覆盖 定植前揭去温室棚膜,当外界气温降至8 10 时扣棚膜。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顶花芽显蕾时覆盖地膜,并立即破膜提苗。5.4.2 温湿度管理 显蕾前日温26 28,夜温15 18;显蕾期日温25 28,夜温8 12;花期日温22 25,夜温8 10;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日温20 25,夜温5 10。整个生长期降低棚室内的湿度,开花期白天的相对湿度保持在5060。5.4.3 浇水 定植时浇一次定植水;缓苗后采用膜下滴灌,每隔5天7天浇一次水。5.4.4 追肥 顶花序显蕾时,第一次追肥;顶花序果开始膨大时,第二次追肥;顶花序果采收前期,第三次追肥;顶花序果采收后期,第四次追肥。追肥与浇水结合进行,每隔15天20天追肥一次,追施纯氮0.023吨/公顷(1.50千克每亩),五氧化二磷0.030吨每公顷(2.00千克每亩),氧化钾0.030吨每公顷(2.00千克每亩)。推荐使用肥料参见附录B。5.4.5 植株调整 及时摘除匍匐茎和黄叶、枯叶、病叶。在顶花序抽出后,选留1个2个方位好而壮的腋芽,采果后的花序及时去掉,每个花序保留2个3个果实。5.4.6 授粉 花前一周在温室中放入12箱蜜蜂。5.5 病虫害防治 5.5.1 主要病虫害 5.5.1.1 主要病害 白粉病、灰霉病、根腐病。5.5.1.2 主要虫害 蚜虫、红蜘蛛。5.5.2 农业防治 DB63/T 13212014 4 忌连作,选用抗病品种,培育壮苗,加强水肥管理,清除前茬残株落叶集中处理,拔除中心病株,及时用石灰粉撒穴消毒,随时摘除病叶、老叶、病果于田外深埋。5.5.3 物理防治 用20.00 cm30.00 cm的黄板每亩挂30块40块。在温室放风口处设防虫网、挂银灰色地膜条。5.5.4 化学防治 符合GB 4285中的规定。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以烟熏剂、粉尘剂为主,交替使用农药,采收前7天15天禁止用药。农药使用参见附录C。6 采收 产品达到商品性适时采收,产品质量符合NY/T 444中的规定。DB63/T 13212014 5 A A 附 录 A(规范性附录)农家肥卫生标准表 表A.1 农家肥卫生标准表 项目 卫生标准及要求 堆肥温度 高温堆肥达5055,持续57天。蛔虫死亡率 95%100%粪大肠菌期 10-110-2 高温堆肥 苍蝇 有效控制苍蝇孪生,堆肥周围没有活的蛆、蛹或羽化的成蝇密封贮存器 30天以上 高温沼气发酵温度(532),持续2天。寄生虫卵降率 95%以上 血吸虫卵和钩虫卵 在使用粪液中不得检出活的血吸虫卵和钩虫卵 粪大肠菌值 普通沼气发酵10-4,高温沼气发酵10-110-2 蚊子、苍蝇 有效地控制 沼气发酵肥 沼气池残渣 经无害化处理后方可用作农肥 DB63/T 13212014 6 B B 附 录 B(资料性附录)温室草莓栽培推荐使用肥料表 表B.1 温室草莓栽培推荐使用肥料表 施肥时期 肥料名称 用量(亩)氮、磷、钾含量 基肥 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尿素15.00千克、过磷酸钙63.00千克、硫酸钾10.00千克纯氮46%,五氧化二磷12%,含氧化钾48%追肥 尿素或磷酸二铵、硫酸钾尿素3.30千克,磷酸二铵4.40千克,硫酸钾4.20千克 尿素含纯氮46%,磷酸二铵含纯氮18%,五氧化二磷46%,硫酸钾含氧化钾48%。备注 追肥时按不同生长阶段交替使用肥料 DB63/T 13212014 7 C C 附 录 C(资料性附录)温室草莓病虫害防治推荐使用农药表 表C.1 温室草莓病虫害防治推荐使用农药表 防治对象 防治适期 推荐农药及每667 m2用量 安全间隔期(d)4%农抗120水剂400倍喷雾 7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喷雾 7 白粉病 灰霉病 开花、座果、采摘期 可选择凯泽1200倍加、百泰1500倍喷雾 10 50%抗蚜威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喷雾 11 蚜虫 点片发生期 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1.5g2g/亩喷雾 10 5头/株 石硫合剂 0.20.3Be(波美度)喷雾 20(花期不能用)螨类 5头/株 50%哒螨灵1500倍液、70%克螨特2000倍液喷雾 20 注:如有新型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生物、化学农药,应优先选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