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13.020.01 Z06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 1173 2015 山区河流水文地貌评价导则 Guidelines for hydromorphological assessment of streams in mountainous area 2015-01-28发布 2015-05-01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11/T 1173 2015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术语和定义.1 3 监测.2 4 评价.3 附录 A(资料性附录)河流水文地貌监测方法.5 附录 B(资料性附录)河流水文地貌各级参考实景照片.8 附录 C(资料性附录)河流水文地貌调查成果.9 参考文献.10 DB11/T 1173 2015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北京市水务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北京市水务局组织实施。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水土保持工作总站、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北京市水文总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进怀、段淑怀、叶芝菡、吴敬东、杨 元辉、毕勇刚、袁爱萍、李 京 辉、黄 振芳、王奋忠、杨 华、胡宗明、贺鸿 文、路炳军、常国梁、彭海燕、刘金瀚、张满富、陆大明、杨 坤、化相国、阳 文 兴、赵宇、宿敏、苏醒、张超、刘佳璇、季吉、胡晓静、尹玉冰、焦一之、苏利茂、李 世荣、包美春、贾瑞燕、王光武、钟莉、刘大伟。DB11/T 1173 2015 1 山区河流水文地貌评价导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 了山区 河流水文地貌监测、评价的 因子 和方法。本标准 适用于山区 河流的评价 与生态恢复 工作。2 术语和定义 下列 术语和定义 适用于 本文 件。2.1 水文地貌 hydromophology 河流水文、地貌和 连 续 性 状况。2.2 河床 riverbed 平 水 期 河水 淹没 的河 槽。2.3 河漫滩 floodplain 汛期洪 水 淹没而平 水 期露 出水 面 的河 床两侧 的 滩 地。2.4 底质 substrate/substratum 河 床 的 物质 组成。2.5 纵向连续性 longitudinal connectivity 河流水 体在纵向上 的 自 由流 动 性,河流 上 下 游 的水 体 连 通状况。2.6 横向连通性 lateral connectivity 河流水 体在横向上 的 自 由流 动 性,河 床、河 岸 与 河 漫滩 的水 体 连 通状况。2.7 DB11/T 1173 2015 2 垂向连通性 vertical connectivity 河流水 体在垂向上 的 自 由流 动 性,地 表 水 与 地 下 水的 连 通状况。3 监测 3.1 应对 河流 全程开展 监测。3.2 全 市范围 内 的监测 建议每 10年开展 1次,为某个项目或 工 程服 务的监测 应当在项目(工 程)实施前、后 各监测 1次。宜在汛期及其 前 后(5月至 10月)开展。3.3 应徒步 监测,监测 之 前 宜 利用 航 片提前 辨识 河流的位 置 与 概况。3.4 从 河口 开始、沿 下 游向上游 监测。3.5 划分 监测单 元,划分原 则 如 下:a)自 下 游向上游 连 续划分,编号为 0,1,2;b)单 元 内 水文地貌要 素均匀、基 本 一 致;c)最短不小 于 10m,最长不 大于 500m;d)遇横向拦挡建筑物,宜取跨建筑物上 下 游 的 50m河段 为 一 个 单 元。3.6 应开展每个 单 元 的起 始点 定位、路 线 跟踪 与 特征记 录。3.7 每个 单 元 监测 因子 的 选择 应 按 表 1的规定。各 因子 监测方法参 见 附录 A。3.8 宜 采 用 地 理信息系统(GIS)手 段 完 成监测 数据 的 输 出 与 整理。表 1 河流水文地貌的监测因子 编号 类 因子 属性 河 床 1 几何形 态 平面 形 态 直 的;交错、辫 状 的;弯曲、蜿蜒 的 2 底 质 人工 化 硬 质 化(浆砌石、混凝 土 铺底等),非硬 质 化 保持 自 然 岩石,砾石,卵石,粗砂,细砂,淤泥等 3 植被 人工/半 人工 化 植被受到 不 同 的 程 度 的 破坏 或 人工 改造 保持 自 然 无 或 较少 人 为 干扰,自 然、种类多样,外来入侵 种少 4 水文 径 流 时间 常 流水,间歇 性 径 流,干枯 5 人 为 影响 下 的河流 连 续 性 影响径 流、泥沙 和 生 物 连 续 性的工 程或 行 为 堰,坝,闸,涵洞等 工 程或 人 为取 水 等 河 岸 6 河 岸 的 改造 保持 自 然 无护堤 工 程,保持 自 然 受宽型护堤 工 程 的 束窄 一 岸或两岸建 有护堤 工 程,距 水 体 较 远,部 分 束 窄 河流 空 间,但 影响较 小 DB11/T 1173 2015 3 表 1 河流水文地貌的监测因子 编号 类 因子 属性 受窄型护堤 工 程 的 束窄 一 岸或两岸建 有护堤 工 程,距 水 体 近,明 显 束窄 河流 空 间,影响较 大 河 漫滩 7 土地 利用 及 相 关属 性 土地 利用 类型 及 社会经济 发 展程 度 自 然 河 滩 地(有 水 体 恢复 空 间)耕 地、果 园 等(水 体 恢复 空 间有 限)道 路、房屋 等(没 有 水 体 恢复 空 间)其 他 8 外 界胁迫 因子 取 水 有/无 污 水 排放、垃圾倾倒 有/无 河 道 侵 占 有/无 采砂 有/无 跨 河 桥/路 有/无 4 评价 4.1 分 级标准 见 表 2,各级 对应 的照片 图示 参 见 附录 B。表 2 河流水文地貌分级标准 级别 特性 参考实景照片 I 级:优 保持 自 然,沟道 连 续,无 污 水、垃圾、采砂采石等,无 人 为 干扰 参 见 图 B.1 级:良 接近 自 然,水流 与 泥沙输 移畅 通,河 道 一 岸 被束窄,河 底 与 地 下 水 连 通,无 横向拦挡建筑物 参 见 图 B.2 级:中 河 道 水流 与 泥沙输 移 受 中 等 程 度影响,河 道 两岸 被束窄,河 底 连 通,有 一 些 小 型 跌 水 或横向拦挡建筑物,但 不 阻碍 河流 连 续 性 参 见 图 B.3 级:差 河 道 水流 与 泥沙输 移 受较 大 影响,河 道 两岸 被束窄,河 底 连 通,有 横向拦挡建筑物,在 一 定 程 度 上 阻碍 河流 连 续 性 参 见 图 B.4 V 级:劣 河 道 两岸 受束窄,河 底硬 质 化、不 透 水,与 地 下 水 无 连 通 参 见 图 B.5 4.2 根 据 附录 A表 A.1的 数据,按照 图 1所示 流 程对 各单 元 进 行 水文地貌 分 级。4.3 整理 河流 所 有 单 元 的 分 级 结 果,统 计 每 一 级 别 水文地貌 对应 的河段总 长 度 及其 比例,填写 附录 C表 C.1。4.4 绘图,显示 河流水文地貌 分 级成果。宜 使 用 以 下 颜色模式:I级-蓝色,级-绿色,级-黄 色,级-橙色,V级-红色。成果 图可 参考附录 C图 C.1。4.5 宜 使 用 地 理信息系统(GIS)手 段 完 成评价和 制图。(续)DB11/T 1173 2015 4 图 1 水文地貌评价和等级确定流程图 DB11/T 1173 2015 5 A A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河流水文地貌监测方法 A.1 河流水文地貌监测 记 录 表 见 表 A.1。表 A.1 河流水文地貌监测记录表 河流 名称:;单 元 数 量:单 元编号 基 本 数据 水文地貌 特征 植 被 特 征 岸 边带 土地 利 用 特征 外 界胁迫 因子 情 况 地 理 位 置 能否 到 达 照片 编号 单 元 长 度 地 质 状况 河 床 底 质 平面 形 态 径 流 时间 宽型护 堤 工 程 窄型护 堤 工 程 横向拦挡 建筑物 河 底 状况 左 岸 右 岸 污 水 垃圾 采砂 取 水 跨 河 桥 或 路 侵 占 河 道 其 他 填 表 人:校核 人:填 表 日 期:DB11/T 1173 2015 6 A.2 监测方法 及 填 表 说 明:A.2.1 地 理 位 置:单 元 起 点 的 经纬 度 或 北京地方 坐 标。A.2.2 能否 到 达:选择 能 或 否,并 填写 原 因。A.2.3 照片 编号:单 元 的照片 编号,照 相 时 人 应面向上游。A.2.4 单 元 长 度:利用 软 件 计算,单位 为 米。A.2.5 地 质状况:查 阅 当 地水文地 质 资料。A.岩浆岩,B.沉积 岩,C.变 质 岩,D.第四 系 松散 沉积 物。A.2.6 河 床 底 质:目 视判 别。A.卵石/砂砾,粗 糙,B.砂砾/泥沙,中 等,C.泥沙,较细,D.无 自 然底 质。A.2.7 平面 形 态:目 视判 别。A.直 的,B.交错、辫 状 的,C.弯曲、蜿蜒 的。A.2.8 径 流 时间:采 用 询问 或 经 验判断。A.常 年 有 水,B.季 节 性河流 6个月,C.季 节 性河流 6个月,D.仅 在 暴雨 后 有 水,E.干 沟、全年 无 水 A.2.9 宽型护堤 工 程:指 与 水 体 间距 大于 3倍 水 面 宽 的 护堤,部 分 束窄 了 河流 空 间,对横向 连 续 性 影 响较 小;目 视判 别,填写 工 程 数 量 与 类型,类型 填写 干砌、浆砌 或其 他。A.无,B.一 岸 有 工 程(类型),C.两岸 有 工 程(类型 左 _右 _)。A.2.10 窄型护堤 工 程:指 与 水 体 间距 小 于 3倍 水 面 宽 的 护堤,工 程 明 显 束窄 了 河流 空 间,对横向 连 续性 影响较 大;目 视判 别,填写 工 程 数 量 与 类型,类型 填写 干砌、浆砌 或其 他。A.无,B.一 岸 有 工 程(类型),C.两岸 有 工 程(类型 左 _右 _)。A.2.11 横向拦挡建筑物:目 视判 别,填写 工 程 数 量 和 类型,类型 填写 干砌、浆砌 或其 他。A.无,B.有,坝 高低 于 30cm,为小 型 跌 水,C.有,坝 高低 于 30cm,非 跌 水(数 量 _道,类型 _),D.有,坝 高 不 低 于 30cm(数 量 _道,类型 _)。A.2.12 河 底 状况:目 视判 别。A.自 然、透 水,B.硬 质 化、不 透 水。A.2.13 植被特征:目 视判 别,以 是 否 受 人 类干扰 为 主要 判断 原 则。A.自 然 或 近 自 然 状 态,植被种类、数 量 基 本 无 人 为 干扰 或 干扰少;B.半 天 然 状 态,受 中 等 人 为 干扰,因 污 水 排放、农业、放 牧 等 人 为 活 动 引 起 植被种类、数 量 的 减 少 或 改 变;C.人工 状 态,受 人 为 干扰 严重,植被受 强烈 破坏 或 改 变 为 以 人工 抚育 种 为 主。A.2.14 左 岸 和 右 岸:指 岸 边带 土地 利用 情 况,目 视判 别。A.天 然植被(天 然 草地、灌木林、乔木林 等);B.耕 地、园 艺 或 坚 果 类 树木(水 体 恢复 的 空 间有 限);C.道 路、房屋、城镇 等(没 有 恢复 水 体 的 空 间)。A.2.15 污 水:指 各 种来 源 的 生 活 污 水、养殖 污 水、工 业废 水 等,目 视判 别。A.有 B.无。A.2.16 垃圾:指 各 种来 源 的 生 活 垃圾、建筑 垃圾 等,目 视判 别。A.有,B.无。A.2.17 采砂:指 采砂、采石、挖 土 等 各 种破坏 河 道 的 活 动,目 视判 别。A.有,B.无。A.2.18 取 水:是 否 有 水 井,目 视判 别。A.有,B.无。DB11/T 1173 2015 7 A.2.19 跨 河 桥 或 路:目 视判 别。A.有,B.无。A.2.20 侵 占 河 道:河 道 内 是 否 有 违章 建筑、养殖鱼池 等,目 视判 别。A.有,B.无。A.2.21 其 他:除 以 上 各 因 素,河 道 还存 在 的 对 水文地貌 有影响 的 因 素 说 明。DB11/T 1173 2015 8 附 录 B(资料性附录)河流水文地貌各级参考实景照片 B.1 河流水文地貌各级参考实景照片 图 B.1(I 级)图 B.2(级)图 B.3(级)图 B.4(级)图 B.5(V 级)DB11/T 1173 2015 9 附 录 C(资料性附录)河流水文地貌调查成果 C.1 河流水文地貌调查成果 河流水文地貌各级 长 度 及其 比例填写 表 C.1,河流水文地貌 分 级成果 图示 见 图 C.1。表 C.1 河流水文地貌各级长度及其比例 河流 名称 河流总 长 度(km)I级 级 级 级 V级 长 度(km)比例(%)长 度(km)比例(%)长 度(km)比例(%)长 度(km)比例(%)长 度(km)比例(%)填 表 人:校核 人:填 表 日 期:图 C.1 河流水文地貌分级成果图示 DB11/T 1173 2015 10 参 考 文 献 1.Walter Binder,Albert G ttle,Birgit Wolf,Ye Zhihan.Guideline:Biological and Physico-chemical Monitoring;Assessment of hydro morphological features(Consult report of GFA).2011.8 2.Ulrich Kamp Walter Binder Konrad H olzl.River habitat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in Germany.Environ Monit Assess(2007)127:209 226 3.Technical Committee CEN/TC 230.Water quality-Guidance standard on determining the degree of modification of river hydromorphology(European standard).20 _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