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65.020.20 B 05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 34/T 17782019 代替 DB34/T 17782012白花菜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production of Gynandropsis gynandra 文稿版次选择 2019-07-01发布 2019-08-01实施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4/T 17782019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 DB34/T 1778-2012白花菜生产技术规程。与 DB34/T 1778-2012 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将标准英文名称修改为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production of Gynandropsis gynandra;删除了原标准第 2 章“GB 4285、NY 5089”2 个引用文件,增加“GB/T 23416.6、NY/T 473、NY/T 1276”3 个引用文件。将原标准的“6.2 防治原则”、“6.3 防治方法”合并为本标准“6.2 防治原则及方法”,并增加了“防治方法参照 GB/T 23416.6 规定执行,农药的使用应符合 GB/T 8321(所有部分)和 NY/T 1276 的规定”。增加了第 8章“生产档案”,参见附录 A”。本标准由广德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广德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宁国市农产品质量监管局、芜湖市土壤肥料工作站、广德县第三中学、广德县种植业管理局、广德县农委蔬菜办公室、宣城市农村生态能源局、宣城市种植业局、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本标准起草人:宁会琴、杨振林、张爱国、孙开照、杨生华、李开良、方忠坤、吴纪忠、张剑、吴险峰、宫能领、王振、朱培蕾。DB34/T 17782019 1 白花菜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白花菜(Cleome gynandra L.)的产地环境、肥料与农药的使用原则和要求、生产管理措施、病虫害防治、采收及生产档案。本标准适用于白花菜的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23416.6 蔬菜病虫害安全防治技术规范 第6部分:绿叶菜类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743 绿色食品 绿叶类蔬菜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 产地环境 宜选择排灌方便、疏松肥沃、近两年未种过山柑科作物的地块,环境质量应符合 NY/T 5010 的规定。4 肥料与农药使用的原则和要求 4.1 肥料使用按 NY/T 496 的规定执行。4.2 农药使用按 GB/T 8321(所有部分)、GB/T 23416.6 和 NY/T 1276 的规定执行。5 生产管理措施 5.1 品种选择 宜选择香气优于绿梗类型的红梗类型。种子质量要求,纯度95,净度97,发芽率80,水分8。5.2 整地作畦 播种前整地翻耕,施足基肥,每 667m2 施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 2000 kg4000 kg。整细耙匀后作畦,畦宽 90 cm120 cm,畦面平整,沟宽 30 cm、深 15 cm。DB34/T 17782019 2 5.3 播种 5.3.1 播种期及播种量 4 月下旬7 月下旬均可露地直播,每 667m2 用种量 0.3 kg0.4 kg。5.3.2 播种方法 主要采用撒播,用适量细沙拌匀种子,均匀地撒在畦面上,耙平,再用喷壶将畦面浇透水,覆盖地膜等保温保湿;夏季高温季节播种,覆盖草帘、遮阳网等保湿降温。5.3.3 间苗 播种后 3 天4 天即可出苗,要及时揭除畦面覆盖的地膜、草帘或遮阳网。苗高 2 cm3 cm 时,间苗,拔除瘦弱苗,留下健壮苗;出苗后 15 天、4 片真叶时,按株行距 10 cm10 cm 定苗。结合间苗,拔除杂草。5.4 肥水管理 分次追肥,第 1 次追肥在定苗后 5天7天,结合中耕除草,每 667m2 施稀薄的经无害化处理的家畜粪尿 1000 kg1500 kg,或复合肥 5 kg、尿素 10 kg 和硫酸钾 1 kg;基肥不足的可过 5 天7 天再施 1 次;以后每采摘 1 批施 1 次肥,每 667m2 施 1000 kg1500 kg 经无害化处理的家畜粪尿,或复合肥 5 kg、尿素 10 kg 和硫酸钾 1 kg。夏季高温季节暴雨多,要及时排涝;秋季雨水少,干旱时要及时灌溉。6 病虫害防治 6.1 主要病虫害 病害主要为病毒病、白粉病、根腐病等;虫害主要为黄曲条跳甲、蚜虫等。6.2 防治原则及方法 防治方法参照 GB/T 23416.6 的规定执行,农药的使用应符合 GB/T 8321(所有部分)和 NY/T 1276的规定。7 采收 7.1 在主、侧枝的花蕾刚显露时采收。7.2 第 1 批是在出苗后 20 天25 天,株高约 20 cm时采收。采收时主茎留 2 片3 片叶,离地面约 3 cm 处折断。7.3 15 天后采收第 2 次,以后每隔 12 天即可采收一次。整个采收期约 2 个月。7.4 产品质量应符合 NY/T 743 的要求。8 生产档案 生产过程中应做好记录,档案资料应保存两年以上,档案记录参见附录A。DB34/T 17782019 3 A A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白花菜生产技术档案 A.1 基本情况 地点:省 县 镇 村 组、地块号 姓名:栽培季节:品种:种植面积:用种量:始花期 采收期 终收期 A.2 生产管理 A.2.1 播种及苗期管理 用肥品种及用肥量:kg、kg、kg、kg。覆盖方法:种子处理方法:土壤处理:播种日期:出苗日期:分苗日期:密度:苗期管理:天气(晴、雨、阴、雪、风)、生长状况及采取措施 月 日,天气 生长状况:采取措施:,效果 月 日,天气 生长状况:采取措施:,效果 A.2.2 间苗 间苗日期:月 日、苗高 cm、间距:cm A.2.3 田间管理 天气(晴、雨、阴、雪、风)、植物生长状况及处理措施(浇水、追肥等)月 日,天气 生长状况:采取措施:,效果 月 日,天气 生长状况:采取措施:,效果 A.2.4 病虫害防治(天气状况、植株长势、病虫害发生种类及情况、用药)月 日 天气 生长状况:,病虫害种类,危害情况,用药种类、浓度及方法,效果:。月 日 天气 生长状况:,病虫害种类,危害情况,用药种类、浓度及方法,效果。DB34/T 17782019 4 A.3 采收 采收日期:月 日,产量:kg,产值:元 品质(色泽,口感等):A.3.1 评价 对品种、种植时间、种植方式、田间管理、病虫防治等的体会:_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