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31.030 L90 备案号:DB42 湖北省 地 方 标 准 DB 42/T 1092 2015 锂离子电 池用电解 铜箔 Electrodeposited Copper Foil for Lithium Ion Battery(报批稿)文稿版次选择 2015-09-24 发布 2015-11-24 实施 湖 北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布 DB42/T 1092 2015 I 目 次 前言.III 1 范围.1 2 规 范性 引用 文件.1 3 术 语与 定义.1 3.1 锂离 子电 池用 电解 铜 箔.1 3.2 名义 厚度.1 3.3 斑点、色 带.1 3.4 表面 润湿 性能.1 3.5 表面 粗糙 度.2 3.6 Ra.2 3.7 Rz.2 3.8 实际 测量 厚度.2 3.9 单位 面积 质量.2 3.10 铜箔 厚度 均匀 性.2 3.11 针孔.2 3.12 渗透 点.2 4 产 品分 类及 型号 命名.2 4.1 产品 分类.2 4.2 型号 命名.2 5 要 求.3 5.1 原材 料.3 5.2 外观 要求.3 5.3 尺寸 及公 差.3 5.3.1 标 称宽 度及 允许 公 差.3 5.3.2 实 际测 量厚 度.3 5.4 理化 性能.4 5.5 拼接.4 5.6 铜箔 纯度 及有 害物 质 限量.4 6 试 验方 法.4 6.1 试验 环境 条件.4 6.2 外观 质量.4 6.3 尺寸.4 6.4 理化 性能.4 6.4.1 单 位面 积质 量.4 6.4.2 抗 拉强 度与 延伸 率.4 DB42/T 1092 2015 II 6.4.3 表 面粗 糙度.4 6.4.4 铜 箔厚 度均 匀性.5 6.4.5 铜 含量.5 6.4.6 针 孔及 渗透 点.5 6.4.7 润 湿性.5 6.4.8 抗 氧化 性.5 6.5 拼接.5 6.6 铜箔 纯度 及有 害物 质 限量.5 7 检 验规 则.5 7.1 组批.5 7.2 取样.5 7.2.1 外 观质 量.5 7.2.2 铜 含量 的取 样.5 7.2.3 尺寸.5 8 检 验方 法.6 8.1 检验 分类.6 8.2 型式 检验.6 8.3 出厂 检验.6 8.4 判定 原则.6 8.5 验收 与仲 裁.6 9 标 志、包装、运 输及 储 存.7 9.1 标志.7 9.1.1 每(单)卷 铜箔 标 志.7 9.1.2 每(单)箱 铜箔 标 志.7 9.2 包装.7 9.3 运输、贮 存.7 附录A(规 范性 附录)铜箔的 理化 性能.8 附录B(规 范性 附录)铜箔实 际厚 度测 量方 法(机械接 触法).9 DB42/T 1092 2015 III 前 言 本标准 按照 GB/T 1.1-2009 标 准化 工作 导则 第1 部 分:标 准的 结构 和编 写 给出的 规则 起草。请注意 本文 的某 些内 容可 能涉及 专利。本 文件 的发 布机构 不承 担识 别这 些专 利的责 任。本标准 由湖 北中 一科 技有 限公司 提出。本标准 由 中 国电 子材 料行 业协会 电子 铜箔 材料 分会 归口。本标准 起草 单位:湖 北中 一科技 有限 公司、华 中科 技大学、湖 北大 学、云梦 县质量 技术 监督 局。本标准 主要 起草 人:张干 成、文 孟平、曾 潮、韩建 涛、张 群朝。DB42/T 1092 2015 1 锂 离子电 池用电解 铜箔 1 范围 本标准 规定 了锂 离子 电池 用电解 铜箔 的 术 语和 定义、产品 分类 与型 号命 名、要求、试验 方法、检 验规则及 标志、包 装、运输 和贮存。本标准 适用 于锂 离子 电池 用电解 铜箔。并 作为 产品 的设计、制 造以 及质 量检 验依据。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对 于本 文件 的应 用是必 不可 少的。凡 是注 日期的 引用 文件,仅 所注 日期的 版本 适用 于 本 文件。凡 是不 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其最 新版 本(包括 所有的 修改 单)适用 于本 文件。GB/T 191-2008 包 装储 运 图示标 志 GB/T 467-2010 阴 极铜 GB/T 5121.1-2008 铜及 铜合金 化学 分析 方法 第1 部分:铜含 量的 测定 GB/T 5230-1995 电 解铜 箔 GB/T 6462-2005 金 属和 氧化物 覆层 厚度 测量 显 微 镜法 GB/T 8888-2003 重 有色 金属加 工产 品的 包装、标 志、运 输和 贮存 GB/T 22638.4-2008 铝 箔 试验方 法 第4 部分:表面 润 湿张力 的测 定 SJ/T 11363-2006 电子 信 息产品 中有 毒有 害物 质的 限量要 求 SJ/T 11364-2006 电子 信 息产品 污染 控制 标识 要求 SJ/T 11365-2006 电子 信 息产品 中有 毒有 害物 质的 检测方 法 3 术语与 定义 GB/T 5230-1995 界定 的以及 下列 术语 和定 义 适 用于 本 文件。为 了便 于使 用,以下重 复列 出了 GB/T 5230-1995 中 的某 些 术语和 定义。3.1 锂离子 电池 用电 解铜 箔 electrodeposited copper foil for Lithium ion battery 适合液 态锂 离子 电池(LIB)、聚合 物锂 离子 电池(PLB)以 及锂 离子 动力 电池 等性能 要求、使 用电解法制 造的 铜箔。3.2 名义厚 度 nominal thickness 电解铜 箔规 格的 代称。DB42/T 1092 2015 2 3.3 斑 点、色 带 dot ribbon 明显不 同于 铜箔 表面 颜色 的异色 斑点、异 色条 纹。3.4 表面润 湿性 能 surface wettability 浆料 沿铜箔表面 延展时附着的 倾向性,单 位:达因(mN/m)。数 值越大表示铜箔 表面润湿性 能越好;反 之表 示铜 箔表 面润 湿性能 越差。3.5 表面粗 糙度 surface roughness 指铜箔 表面 具有 的较 小间 距和微 小峰 谷不 平度,一 般用 Ra 或Rz 表示。3.6 Ra 在取样 长度 内,沿测 量方 向的轮 廓线 上的 点与 基准 线之间 距离 绝对 值的 算术 平均值。3.7 Rz 在取样 长度 内 5 个 最大 轮 廓峰高 的平 均值和 5 个 最 大轮廓 谷深 的平 均值 之和。3.8 实际测 量厚 度 actual measuring thickness 指铜箔 实际 的机 械厚 度。3.9 单位面 积质 量 mass per unit area 指铜箔 样品 单位 面积 的质 量。3.10 铜箔厚 度均 匀性 the copper foil thickness uniformity 铜箔样 品在 厚度 上的 均匀 性,表 现为 每卷 铜箔 的单 位面积 质量 公差。3.11 针孔 pinhole 贯穿铜 箔的 透光 微孔。GB/T 5230-1995,定义3.3 3.12 渗透点 penetrating point 不透光 的 孔 隙。GB/T 5230-1995,定义3.4 DB42/T 1092 2015 3 4 产品分 类及 型号 命名 4.1 产品分 类 本标准 分为 双面 光、单面 光、双 面毛。4.2 型号 命名 锂离子 电池 的型 号命 名 应 符合 表1 的 规定。表1 型号命 名 型号 特征 LBEC 01 双面光 LBEC 02 单面光 LBEC 03 双面毛 注1:LBEC 01 LB 表 示 为 锂 离子电 池 代 码,EC 表 示 为 电 解 铜箔代 码,01 阿 拉 伯数 字 表 示为 产品特征编号。注2:铜箔型号以单位面积 重量供货,标称厚度只作为规格的代称。注3:型号及性能有特殊要求的,可由供需双方协议。5 要求 5.1 原材料 原材料 要求 应符合 GB/T 467-2010 的 规定。5.2 外观要 求 5.2.1 铜箔表 面 应 光滑、平 整、颜色均 匀。不应 有褶 皱、毛刺、针孔、压 痕、尖锐 凹凸点、氧 化变 色;不应有 灰尘、污 物、腐蚀、盐类、油 脂、指印、铜 粉、外 来物 及其 它影 响铜 箔使用 寿命、加 工 性 或 外 观的缺陷;铜 箔边 缘应 整齐、无缺 口、裂 痕、折 叠、卷 偏及波 浪边。允 许有 不影 响负极 材料 涂覆 的电 镀条纹和划 痕,深度 不超 过铜 箔名义 厚度 的 5%。5.2.2 铜箔表 面不 允许 有尺 寸超 过 2 m 的异 物。5.2.3 不允许 有规 则间 隔重 复出 现的压 痕和 麻点,但 允许 有轻微 的软 纹。5.3 尺寸及 公差 5.3.1 标称宽 度及 允许 公差 除非另 有规 定,铜箔 标称 宽度按 供需 双方 协议。卷 状箔的 宽度 允许 偏差 为 0 mm+2.0 mm。5.3.2 实际测 量厚 度 铜箔的 实际 测量 应符 合 表2 的规 定。DB42/T 1092 2015 4 表2 标称 厚度 与实 际测 量厚 度对照 表 单位为毫米 型号 名义厚度 实际测量厚度 标称宽度允许偏差 LBEC 01 6 6.08.0 0 mm+2.0 mm 7 8.09.0 8 9.010.0 9 10.0 11.0 12 11.5 12.5 15 14.5 18.0 20 19.5 23.0 LBEC 02 6 6.58.0 7 8.09.0 8 9.011.0 9 11.0 12.0 12 11.5 13.5 LBEC 03 10 10.7 13.0 12 13.0 15.0 5.4 理化性 能 锂离子 电池 用电 解铜 箔的 理化性 能技 术要 求应 符合 附录 A(规 范性 附录)的 规定。5.5 拼接 每卷铜 箔拼接 个数 不能超 过 1 个。每 个拼接 位置 应 使用清 楚、耐 久的 标志标 明,标 志应从 卷筒 的一端伸 出 5 mm 左右。5.6 铜箔纯 度及 有害 物质 限量 5.6.1 未经表 面处 理的 铜箔 的纯 度 应 99.8%。5.6.2 经过表 面处 理的 铜箔,有 毒有害 物质 含量 应符 合 SJ/T 11363-2006 的规 定。6 试验方 法 6.1 试验环 境条 件 室温环 境是 指温 度为 25 5,湿度 小于 60%;高 温环 境温 度是 指温 度 为 180 2。6.2 外观质 量 在自然 光条 件下 用正 常视 力或校 正视 力为 1.0 的 视 力目检,对 于外 观缺 陷最 集中的 50 mm 50 mm 区域,用10 倍的 放大 镜检 查。划 痕深 度按 GB/T 6462-2005 规 定进 行。6.3 尺寸 铜箔宽 度采 用 卡 尺、千分 尺 测量,测 量准 确 至 1.0mm,样 本幅 宽尺 寸为1m。实际测 量厚 度实 际测 量厚 度按本 标准 附录 B 规定 进 行。DB42/T 1092 2015 5 6.4 理化性 能 6.4.1 单位面 积质 量 单位面 积质 量 按GB/T 5230-1995 附录 B 规定 进行。6.4.2 抗拉强 度与 延伸 率 抗拉强 度与 延伸 率 按 GB/T 5230-1995 附录 D 规定 进 行。6.4.3 表面粗 糙度 表面粗 糙度 按GB/T 5230-1995 附录E 规 定进 行。6.4.4 铜箔厚 度均 匀性 在样本 铜箔 宽度 方向 上,依据样 本尺 寸从 左到 右,裁成尺 寸 为 100mm 100mm 的若干 块试 样,试 样应平整 无折 皱和 其它 外观 缺陷,切取 试样 的位 置和 试样数 按有 关规 范的 规定。按 GB/T 5230-1995 附录B 检测 方法 测量 试样 的单 位面积 质量。计 算试 样公 差=max min,公差 要求应 符合 本标 准附 录A 的规定。6.4.5 铜含量 铜含量 按GB/T 5121.1 的 规定进 行。6.4.6 针孔及 渗透 点 针孔及 渗透 点 按GB/T 5230-1995 中的 附录 F1.2 规定 进行。6.4.7 润湿性 切取三 块100 mm 100 mm 的试样,试 样表 面平 整、干净、无污 染、无皱 折。按 GB/T 22638.4-2008的规定 进行。6.4.8 抗氧化 性 在样本 的宽 度方 向左、中、右切取 三 块 100mm 100mm 的试样,用 不锈 钢钩 或夹 将试样 悬挂 于 180 2 的空 气循 环式 恒温 箱 中,15 min 2 min 后取 出,目 检试 样铜 箔的 两个 面是否 有氧 化变 色。6.5 拼接 箔材成 卷后,目 视检 查拼 接个数。应 符 合5.6 的规 定进行。6.6 铜箔纯 度及 有害 物质 限量 按SJ/T 11365-2006 的规 定 进行。7 检验规 则 7.1 组批 产品按 批进 行检 验,每批 应由同 一规 格、类别 和等 级组成,每 批重 量应 不超 过 3000kg。7.2 取样 DB42/T 1092 2015 6 7.2.1 外观质 量 进行逐 卷检 查。7.2.2 铜含量 的取 样 在每批 表面 未处 理箔 中任 取 1 个 试样,再 从该 批中 任取质 量不 小 于50g 的铜 箔,作 为样 本。7.2.3 尺寸 尺寸及 公差、单 位面 积质 量、实 际测 量厚 度、拉 伸 强度、延长 率、表 面粗 糙 度、润 湿性、抗氧 化性的取样 7.2.3.1 取样设 备或 方法 铜箔样 本单 位的 取样 用小 刀或其 他适 用器 具切 取。7.2.3.2 铜箔的 取样 铜箔的 取样应 从每 批铜箔 每1 0卷 中任 取1卷,在该 卷首部 至少切 除0.5m 后,取长1m 或最小 面积 为1的铜 箔作 为样 本单 位。铜箔的 取样 应边 缘整 齐,无毛刺、缺 口、撕裂。7.2.3.3 方向标 志 在所切 取的 样本 单位 上,作出纵、横 的方 向标 志。8 检验 方 法 8.1 检验分 类 产品检 验分 型式 检验 和出 厂检验。8.2 型式检 验 8.2.1 型式检 验样 品从 出厂 检验 合格 产 品中 随机 抽取,检 验项目 为本 标准 中 的 全部 项目。8.2.2 每6 个 月任 选进 行。8.2.3 型式检 验每 半年 进行 一次,有下 列情 况之 一时,亦 应进行:a)新产品 或老 产品 转厂 生产 试制鉴 定;b)正式投 产后,如 原料、生 产工艺 有较 大改 变,可能 影响产 品质 量时;c)产品停 产一(或 半)年以 上,恢 复生 产时;d)出厂检 验结 果与 上次 型式 检验有 较大 差异 时;e)国家质 量监 督部 门提 出要 求时。8.2.4 检验结 果如 有一 项不 合格,则判 型式 检验 不合 格。8.3 出厂检 验 8.3.1 每批产 品应 按本 标准 检验,检验 合格 并附 产品 合格 证方可 出厂。8.3.2 出厂检 验项 目包 括:外观 质量、尺寸 及公 差、单位 面积质 量、抗氧 化性。8.4 判定原 则 DB42/T 1092 2015 7 8.4.1 铜箔的 外观 质量、尺 寸 及 公差不 合格 时,判该 卷不 合格。8.4.2 当其它 项目 的试 验结 果中 有试样 不合 格时,应 从该 批铜箔 中另 取双 倍数 量的 试样(其中 一个 试样必须 取自 原检 验不 合格 的铜箔)进 行重 复对 比试 验,重复 对比 试验 结果 全部 合 格,则 判整 批产 品合 格。若重复 试验 结果 仍有 试样 不合格,则 判该 批铜 箔不 合格,或由 供方 逐卷 检验,合格 则交 货。8.5 验收 与仲 裁 8.5.1 铜箔由 生产 企业 进行 检验,以保 证产 品质 量符 合本 标准的 要求,并 填写 质量 证明书。8.5.2 需方应 按本 标准 对接 收到 的产品 进行 检验,如 检验 结果与 本标 准不 符时,应 在接收 到产 品之 日起,三 个月 内向 生产 企业 提出,由供 需双 方协 商解 决。8.5.3 如需仲 裁时,仲 裁单 位由 供需双 方共 同协 商选 定,仲裁方 法应 为本 标准 规定 方法,仲裁 样品 由供需双 方共 同选 取,仲裁 结果为 最终 质量 判定 结果。9 标志、包装、运 输及 储存 9.1 标志 9.1.1 每(单)卷 铜箔 标志 每卷铜 箔内 只能 装同 一规 格、类 别和 相同 质量 等级 的铜箔,每 卷铜 箔标 识上 应标明:a)开卷方 向;b)规格型 号;c)卷号;d)接头个 数;e)净重;f)检验日 期及 印记。9.1.2 每(单)箱 铜箔 标志 每一包 装箱 内只 能装 同一 规格、类别 和相 同质 量等 级的铜 箔,每箱 铜箔 标识 上应注 明:a)规格、类别 和等 级;b)生产日 期、毛重 和净 重;c)生产单 位、厂址;d)批号、箱号;e)质检印 记、保质期;f)产品标 准编 号。g)单位面 积质 量、宽度。9.2 包装 9.2.1 铜箔应 紧实 地卷 在芯 轴上,先用 保鲜 膜密 封,再用 珍珠棉 裹好,最 后用 保鲜 膜再次 密封 后放 入箱内并 放置 干燥 剂,保 证 其性能 在出 厂后 三个 月内 符合本 标准 规定;单卷 净 重应满 足供 需双 方要 求。每卷的接 头数 不应 超 过1 个,接头 应有 清晰、耐 久的 标识。9.2.2 包装箱 上应 有防 潮、防晒、防碰 撞、防翻 滚、堆码 和向上 标识。包 装标 志符 合 GB/T 191-2008要求。每个包 装应 足以 保证 在运 输过程 中不 被损 坏。DB42/T 1092 2015 8 9.3 运输、贮存 铜箔的 运输 贮存 按 GB/T 8888-2003 的规 定执 行。铜 箔应原 包装 贮存 于常 温、清洁、干燥、无 腐蚀性气体、无 化学 药品 及潮 湿物品 的库 房内。在包装 完好 及符 合贮 存的 条件下,产 品的 有效 贮存 期为 3 个月。超 过有 效贮 存期按 本标 准检 验 合 格仍可使 用。DB42/T 1092 2015 9 附 录 A(规范 性附 录)铜箔的 理化 性能 表A.1 给出 了 铜 箔的 理化 性能 指 标要 求。表A.1 理化性 能 项目 要求 双面光 单面光 双面毛 名义厚度(m)6 7 8 9 12 15 20 6 7 8 9 12 10 12 单位面积质量,g/m2 52 55 61 64 70 73 84 88 100 105 128 133 175 181 52 55 61 64 70 73 84 88 100 105 95 100 105 110 抗拉强度,MPa 室温 294 245 245 180 196 147 147 延伸率,%室温 3.5 3.0 3.0 180 3.0 2.5 2.5 表面粗糙度 m 光面Ra 0.3 0.3 0.5 毛面Rz 3.0 3.0 6.0 厚度均匀性,g/m2 2.0 铜含量(包括银含量),%99.8 针孔及渗透点,个/m2 5 个 润湿性,mN/m 32 抗氧化性 180/15min,铜箔两面应无氧 化变色 DB42/T 1092 2015 10 附 录 B(规范 性附 录)铜箔实 际厚 度测 量方 法(机械接 触法)B.1 试样 在样本上切取一块尺寸至少为 100mm100mm 的 试 样,试 样 应 平 整 无 折 皱 和 其 它 外 观 缺 陷,切取试样的位置和试样数按有关规范的规定。B.2 装置和 材料 B.2.1 小刀或 其它 适用 的器 具 B.2.1.1 带接 触面 的测 厚仪,其 主要参 数符 合表B.1 规定。表 B.1 测厚 仪参 数 项目名称 参 数 值 测 量 面 积,mm2 50 测 量 精 度,m 1.0 两 测 量 面 不 平 行 度,m 5 接 触 压 力,N 5 测 量 误 差,%5 B.2.1.2 测厚仪 应有一 个表 面为平 面的下 测量面 和一 个表面 为平面 的上测 量面,所有 测量面 就是 抛 光处理过 的。B.2.2 厚度基 准 h)1/2oz 面铜 标样,检 定公 差 不大 于5%。B.2.3 压缩空 气。清理样 品测 量面 和测 厚仪 测量面 的灰 尘及 异 物 等。B.3 程序 B.3.1 测量前 应检 查测 厚仪 零点,并用 适当 的厚 度标 样校 准测厚 仪。B.3.2 确保试 样和测 厚仪 的各测 量面无 油污、灰尘 等污染。测量 时应平 缓放 下测厚 仪测头,避免 试 样变形。每个 试样 至少 在不 同的点 测量5组 数据。B.4 计算 计算在 试样 不少 于5 个部 位 所测量 结果 的平 均值。DB42/T 1092 2015 11 B.5 报告 厚度的 算术 平均 值,准确 至0.1 m。B _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