栝楼种苗生产技术规程DB34/T 368-2015.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栝楼种苗生产技术规程DB34/T 368-2015.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栝楼种苗生产技术规程DB34/T 368-2015.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栝楼种苗生产技术规程DB34/T 368-2015.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栝楼种苗生产技术规程DB34/T 368-2015.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栝楼种苗生产技术规程DB34/T 368-2015.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ICS 67.080.10 X 24 DB34 安 徽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4/T 3682015 代替 DB34/T 261-2002、DB34/T 262-2002、DB34/T 368-2003 栝楼种苗生产技术规程 Technoiogical standard for seedling breeding of mongolian snakegourd 文稿版次选择 2015-12-30 发布 2016-01-30 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34/T 3682015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 DB34/T 261-2002栝楼种根、DB34/T 262-2002栝楼种根育苗技术规程、DB34/T 368-2003栝楼越冬技术规范。本标准与被代替标准相比,主要内容有以下变化:删除了育苗地准备中的施肥要求(见 DB34/T 262-2002 的 3.4);删除了种根采收前管理中的控制不定根要求(见 DB34/T 368-2003的 2.2);增加了种根采收前的冬后管理要求(见 5.5);修改了种根选择要求(见6.1,DB34/T 261-2002的 4.1);修改了种根切口处理要求(见6.4,DB34/T 262-2002的 4.2);修改了种根育苗中覆盖细沙厚度要求(见 7.3,DB34/T 262-2002的 5.2);修改了病虫害防治要求(见9,DB34/T 262-2002的 5.5.2);将被代替的3项标准整合成1项标准,对文本内容进行了重新编排,并重新拟定了标准名称。本标准由池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池州九华野葫芦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池州市农业委员会、池州市质量技术协会、池州新野生态农业合作社。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双喜、王金龙、吴义春、李志成、林邦宜、伍先旺、吴瑾、杨军、邱祥松、王呈祥。本标准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34/T 262-2002、DB34/T 2622002、DB34/T 3682003。DB34/T 3682015 1 栝楼种苗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栝楼种苗生产的术语和定义、育苗地准备、种根采收前管理、种根采收与处理、种根育苗、出苗后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本标准适用于栝楼的种苗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本文件。3.1 种根 栝楼地下的块根部分。4 育苗地准备 4.1 育苗地选择 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排水条件好的旱地或水田。4.2 育苗地整理 在育苗地四周开挖宽 50 cm 左右的围沟,中间做畦,畦高 15 cm 左右,畦面宽 100 cm 左右,畦沟宽 40 cm 左右。4.3 苗床消毒 用 60 g80 g 80多菌灵或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的 800 倍1000 倍液,喷洒畦面。4.4 铺设苗床 在畦面上均匀铺上 5 cm 左右厚度的细沙。DB34/T 3682015 2 5 种根采收前管理 应重视种根采收前的管理(冬前假植直接进入第 6 章)。5.1 抹芽剪枝 果实收获后,剪除其残茎,抹去基部新生芽。5.2 除草培土 果实收获后及时去除杂草并培土。5.3 覆盖越冬 入冬前,用稻草或厩肥覆盖畦床 10 cm15 cm,加土压实。如冬季气温低于 10,宜在根茎周围加盖秸杆、灰土。5.4 清沟排水 地下水位较高易积水的田块应注意清沟排水。5.5 冬后管理 惊蛰前后,刨开种根茎部培土后,按每 667 撒施草木灰 1000 kg。6 种根采收与处理 6.1 种根选择 选取结果 1 年2 年、根径 3 cm5 cm、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断面呈新鲜白色的栝楼块根。6.2 种根采收 果实采收后至立春前,将选定的种根全部挖出,并按雌雄株分开整理好。6.3 种根切段 将种根切成 5 cm10 cm 长小段。6.4 切口处理 将切成小段的种根置 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的 200 倍500 倍液中浸泡 60 s,取出后再将种根切口蘸取粘土、草木灰及钙镁磷肥(1:1:2)混合物并晾干备用。7 种根育苗 7.1 时间安排 冬春两季均可。冬季假植宜在每年 12 月至翌年 1 月;春季假植宜在 3 月下旬至 4 月上旬。7.2 种根移栽 在苗床上,按行距 20 cm、株距 5 cm 有序排置经切段处理的种根,注意将雌雄株分别育苗。DB34/T 3682015 3 7.3 覆盖细沙 在排置种根的畦面上均匀铺盖 5 cm 厚的细沙。7.4 浇水保湿 在苗床上浇透水。7.5 大棚保温 冬季应建塑料大棚防冻。8 出苗后管理 出苗后及时除草,并适时浇水,保持畦面沙的湿度为 85。9 病虫害防治 应按照 GB 4285、GB/T 8321 的相关规定进行。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