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65.020.01 B 64 备案号:49426-2016 DB15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 9672016 代 替蒙 DB 426 1987 林木育苗技术规程 2016-03-15 发布 2016-06-15 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15/T 9672016 目 次 前言.V 1 范围.1 2 规范 性引 用文 件.1 3 术语 和定 义.1 4 育苗 计划.2 4.1 基本 要求.2 4.2 制定 方法.3 5 土壤 管理.3 5.1 整地.3 5.2 土壤 检测.3 5.3 土壤 消毒.3 5.4 土壤 改良.3 5.5 施肥.3 5.6 轮作.4 5.7 连作.4 6 作业 方式.4 6.1 作业 方式 选择.4 6.2 床作.4 6.3 畦作.4 6.4 垄作.4 6.5 平作.4 6.6 地膜 覆盖.4 7 播种 育苗.5 7.1 土壤 选择.5 7.2 种子 质量.5 7.3 种子 消毒.5 7.4 种子 催芽.5 7.5 播 种期.6 7.6 播 种量.6 7.7 播种 方法.7 7.8 播 种后 管理.7 8 硬枝 扦插 育苗.7 8.1 扦插 基质.7 8.2 种条 质量.7 8.3 种条 采集.7 8.4 种条 贮藏.7 8.5 插穗 剪截.8 8.6 插穗 处理.8 8.7 扦插 时间.8 8.8 扦插 密度.8 8.9 扦插 方法.8 I DB15/T 9672016 8.10 扦 插后 管理.8 9 嫩枝 扦插 育苗.8 9.1 基质 处理.8 9.2 种条 采集.8 9.3 插穗 贮藏.8 9.4 插穗 剪截.9 9.5 插穗 处理.9 9.6 扦插 时间.9 9.7 扦插 密度.9 9.8 扦插 方法.9 9.9 扦 插后 管理.9 10 嫁接 育苗.9 10.1 接穗 采集.9 10.2 接 穗的 贮藏.9 10.3 接 穗的 处理.9 10.4 嫁接 工具.10 10.5 砧木 培育.10 10.6 嫁接 时间.10 10.7 嫁接 方法.10 10.8 嫁 接后 管理.10 11 埋根 育苗.11 11.1 适用 树种.11 11.2 根 条的 采集.11 11.3 根 穗的 截取.11 11.4 根 穗的 处理.11 11.5 埋根 时间.11 11.6 埋根 方法.11 11.7 埋 根后 管理.11 12 分蘖 育苗.11 12.1 适用 树种.11 12.2 分 蘖繁 殖圃.11 12.3 母树 切根.11 12.4 分株 方法.11 13 移植 育苗.11 13.1 移植 时间.11 13.2 移植 密度.12 13.3 移植 方法.12 13.4 大苗 培育.12 14 苗期 管理.12 14.1 撤除 覆盖.12 14.2 遮荫.12 14.3 苗期 施肥.12 14.4 灌溉.12 14.5 排水.12 14.6 除草 松土.13 14.7 间苗.13 II DB15/T 9672016 14.8 定苗.13 14.9 切根.13 14.10 抹芽.13 14.11 摘心.13 14.12 修枝.13 14.13 整形.13 14.14 平茬.14 14.15 定干.14 15 苗圃 灾害 防治.14 15.1 病 虫害 防治.14 15.2 鸟 兽害 防治.14 15.3 冻害 防治.14 15.4 日灼 防治.14 15.5 风害 防治.14 15.6 火灾 防治.14 16 苗木 调查.14 16.1 时间.14 16.2 内容.14 16.3 方法.15 16.4 要求.15 17 苗 木 出圃.15 17.1 裸 根苗 起苗.15 17.2 土 坨苗 起苗.15 17.3 检验 分级.15 17.4 打捆 包装.15 17.5 假植 贮藏.15 17.6 苗木 运输.16 18 科学 试验.16 18.1 目的.16 18.2 内容.16 18.3 要求.16 19 苗圃 档案.16 19.1 基 本情 况档 案.16 19.2 生产 技术 档案.16 19.3 经营 管理 档案.16 19.4 科学 实验 档案.16 19.5 归 档与 保存.16 附录A(资料 性附 录)苗圃育 苗计 划.17 附录B(规范 性附 录)苗圃常 用药 剂.26 附录C(资料 性附 录)苗圃常 用化 肥.30 附录D(规范 性附 录)常用树 种播 种方 法.31 附录E(规范 性附 录)常用树 种扦 插方 法.34 附录F(资料 性附 录)常用嫁 接技 术要 点.35 附录G(规范 性附 录)常用树 种大 苗培 育密 度表.40 附录H(资料 性附 录)苗圃基 本信 息表.41 III DB15/T 9672016 附录I(资料 性附 录)常用树 种拉 丁学 名对 照表.45 图F.1 T 形 芽接.37 图F.2 嵌芽 接.37 图F.3 切接.38 图F.4 腹接.38 图F.5 劈接.39 图F.6 插皮 接.39 表A.1 育苗 计划 汇总 表.18 表A.2 工作 量计 划表.19 表A.3 用工 量核 算表.21 表A.4 直接 材料 核算 表.23 表A.5 直接 成本 预算 表.24 表A.6 作业 定额 表.25 表B.1 土壤 和种 子消 毒常 用 药剂.26 表B.2 促进 生根 常用 药剂.27 表B.3 化学 除草 常用 药剂.28 表B.4 病虫 害防 治常 用药 剂.29 表C.1 苗圃 常用 化肥.30 表D.1 常用 树种 播种 方法.31 表E.1 常用 树种 扦插 方法.34 表F.1 常用 嫁接 技术 要点.35 表G.1 常用 树种 大苗 培育 密 度表.40 表H.1 苗圃 基本 情况 表.41 表H.2 新育 苗统 计表.42 表H.3 苗木 销售 统计 表.43 表H.4 在圃 苗木 统计 表.44 表I.1 常用 树种 拉丁 学名 对 照表.45 IV DB15/T 9672016 前 言 本标准 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 规则 起草。本标准 代替 蒙DB 426 1987 林 木育 苗技 术规 程,与蒙DB 426 1987相比,主 要 技术 变化 如下:增加 了范 围、规 范性 引用文 件、术语 和定 义、育苗计 划(见 本标 准1、2、3、4);删除 了苗 圃地 选择、苗 圃 的区 划、作业 设计(见 蒙DB 426 1987的1、2、3);删除 了施 肥(见 蒙DB 4261987的5),将施肥 的内容 修改并 移入 土壤管 理和苗 期管理(见 蒙DB 426 1987的4,本 标准5.5、14.3);修改 了 育 苗作 业方式、播种 育苗、移植 育苗、苗期管 理(见 蒙DB 4261987的6、7、9、10,本标准5、6、7、14)。删 除了营 养繁殖 育苗(见蒙DB 426 1987的8),修 改了 硬枝 扦插、嫩枝 扦插、根插、嫁接 育苗(见 本 标准8、9、10、11),增 加了 分蘖 育苗(见本标准12);增加 了大 苗培 育、土坨 苗 起苗(见 本标 准13.4、17.2);增加 了苗圃 育苗 计划 用表、常用 树种 播种 方法、常用 树种 扦插 方法、常 用嫁接 技术 要点、常 用树种大 苗培 育密 度表、苗 圃基本 信息 表、常用 树种 拉丁学 名对 照表(见 本 标准 附录A、D、E、F、G、H、I);本标准 由内 蒙古 自治 区林 木种苗 站提 出。本标准 由内 蒙古 自治 区林 业厅归 口。本标准 起草 单位:内 蒙古 自治区 林木 种苗 站、赤峰 市林业 科学 研究 院、赤峰 市林业 种苗 站、巴彦 淖尔市林 业种 苗站、乌 兰察 布市林 业种 苗站、内 蒙古 农业大 学、内 蒙古 和盛 生态 科 技研 究院。本 标 准主 要起 草人:王生军、白 玉茹、翟秀 丽、徐占 平、李晓 波、德 永军、鲁 智 丛、邵 文亮、张 宏伟。本标准 的历 次版 本发 布情 况为:蒙DB 4261987。V DB15/T 9672016 林木育苗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 规定 了内 蒙古 自治 区林木 育苗 的土壤 管理、作业方 式、繁殖 方法、苗 期管理、灾害 防治、苗木出圃 以及 苗圃 档案 等内 容。本标准 适 用于 内蒙 古自 治区 林木 露 地常 规育 苗。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 件对 于本 文件 的应 用是必 不可 少的。凡 是不注 日 期的 引用 文件,其最新 版 本(包 括所 有的 修改单)适用 于本 文件。GB 2772 林木 种子 检验 规程 GB 6000 主 要造 林树 种苗 木质量 分级 GB 6001 育苗 技术 规程 GB 7908 林木 种子 质量 分级 GB 10016 林木 种子 贮藏 LY/T 1209 营林 产品 分类 与代码 LY/T 1880 木本 植物 种子 催芽技 术 LY/T 2289 林木 种苗 生产 经营档 案 LY/T 2290 林木 种苗 标签 DB 15/374 内蒙 古自 治区 主要造 林树 种苗 木质 量分 级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3.1 作业方式 operation mode 苗圃大 田育 苗时 在不 同的 土壤整 地模 式上 进行 育苗。注:作业方式分为床作、畦作、垄作、平作等。3.2 繁殖方法 breeding method 利用繁 殖材 料产 生新 植株 所采用 的途 径、手段 和过 程。注:一般有播种、扦插、嫁接、移植、压条、埋根、分蘖、组培等。3.3 播种育苗 seeding grow seedlings 将种子 播在 苗床 上培 育苗 木的繁殖 方法。注:播种育苗分为撒播、条播、点播等。3.4 扦插育苗 cutting grow seedlings 1 DB15/T 9672016 从植物 母体 上切 取营养 器官 的一 部分 扦插 在土 壤中,在适宜 的环 境条 件下 促使 其成为 独立 的新 植株的繁殖 方法。注:包括硬枝扦插、嫩枝扦插。3.5 嫁接育苗 grafting grow seedlings 将准备 繁殖 的植 物体 营养 器官,接在 另一 株有 根植 物的主 干、枝条 或根 部,使两者 愈合 生长,形 成新的独 立植 株的 繁殖 方法。3.6 移植育苗 transplanting grow seedlings 将苗 木移 床后 继续 培育 的 育苗方法。注:苗圃购进苗木在本苗圃内栽植培育大苗的育苗方法也属移植育苗。3.7 苗木种类 seedling category 采用不 同的 繁殖 方法 培育 的苗木,包括 有 性繁 殖苗 和无性 繁殖 苗。注:苗木种类一般分为播种苗、扦插苗、嫁接苗、压条苗、根蘖苗、组培苗等。3.8 苗木类型 seedling types 出圃苗 木植 株根 部是 否具 有保护 性包 装措 施的 苗木 类别。注:苗木类型分为裸根苗、土坨苗、沾浆苗、容器苗等。3.9 留床 keep the bed 播种或 扦插 后生 长的 苗木,在原 生长 的 苗床 进行 跨 年继续 培 育的 生产 阶段,留床培 养的 苗木 也称 留床苗。3.10 换床 change the bed 将苗圃 中培 育的 苗木 从原 生长地 起苗 后进 行移 植培 育的生 产过 程,经过 换床 培养的 苗木 也称 换床苗。3.11 切根 root cutting 使用机具 在 生 长苗 木的 床 面下一 定深 度的 土 壤中,切 断苗木 的主 根和 其他 所有 超过这 一截 根深 度的根系的 一种 苗期 干扰 根系 的技术 措施。经过 切根 培育 的 苗木 也称 切根 苗。3.12 苗批 seedlings batch 将同一 树种(品 种或 无性 系),苗龄 相同,种 子(或 种条)产地 相同,繁殖 方法 相同,在 同一 苗圃培育并 按同 一标 准分 级的 苗木称 为一 批苗 木,简称 苗批。4 育苗计划 4.1 基本要求 2 DB15/T 9672016 根据苗 圃发 展规 划和 市场 需求,结 合苗 圃实 际,应 在上一 年度 末制 定下 一年 度育苗 计划。年度 育苗计划在 执行 过程 中发 生变 化时,应及时 调整。4.2 制定方法 应在苗 圃区 域划 分的 基础 上,编制 年度 育苗 计划,绘制苗 圃平 面图,并把 各 项育苗 生产 任务 落实 到苗圃地 块。育苗计 划制 定方 法参 见附 录A。5 土壤管理 5.1 整地 5.1.1 基本要求 苗圃在 育苗 前应 进行 整地。整地 内容 包括:平整、浅耕、深耕、耙地、镇压。应做到 清除 草根 和石块、平 整碎 土、精耕 细作、上松 下实。5.1.2 土地平整 新建苗圃 地 应进行 土地 平整,应 在雨 季深 耕、耙耱 后,秋 季再 深耕 一次,第 二年耙 平后 方可 进行 育苗。农田 改作 苗圃 地,秋 季农 作 物收 获后,灭茬 深耕一 次,第二 年耙 平后 即可进 行 育苗。苗木 出圃 后(留根除外)的 圃地,应 及时 进行深 耕,清除 草根、树 根及其 它杂 物。5.1.3 整地深度 一般为20 cm 30 cm。春 耕 宜浅,夏 耕 秋耕 宜深。播种 育苗 区稍 浅,扦插 育苗 区和移 植育 苗区 宜深。5.2 土壤检测 应对 苗圃 育苗 地土 壤,每3 年 进 行一 次全 面检 测。按土壤 检 测抽 样方 法和 技术 要求,采集0 cm 40 cm深的土 样,检测 其土 壤有 机质和 氮、磷、钾、钙、pH 值 等指 标。5.3 土壤消毒 5.3.1 基本要求 在作床 前后,应对土 壤进行 消 毒处 理。土 壤中 如有地 下 害虫,应在 耕地 或播种 时 施用 辛硫 磷乳 油杀虫药剂。不 应在 同一 圃地 上长期 使用 同一 种消 毒剂。常用 消毒 方式 有高 温消 毒和药 剂消 毒。5.3.2 高温消毒 通常采 用烧 土法 进行 土壤 高温消毒。一般 在整 地前 或 整地后 的作床 前进 行。在苗圃 地 堆放 柴草 焚烧,使土壤 高温 灭菌。5.3.3 药剂消毒 在作床 后播 种或 扦插 前15 d进行。采 用药 剂喷 雾或 拌 土法进 行消 毒处 理,处理 后立即 用地 膜覆 盖,以达到 充分 杀灭 病虫 害的 效果。常用 的药 剂有 硫酸 亚铁、硫酸 铜、高锰 酸钾、多 菌灵、福尔 马林、甲拌磷、辛 硫磷 乳油 等。土壤消 毒常 用药 剂和 使用 方法见附 录B表B.1。5.4 土壤改良 针对不 同树 种苗 木培 育目 的,采 取相 应的 土壤 改良 措施。一般 情况 下,偏沙、偏酸、偏碱 的土 壤应进行土 壤改 良,瘠薄 的土壤 可 增 施有 机肥 料。偏沙 的土壤 可混拌 粘土,偏粘 的土壤 可混拌 细河 沙,将土壤调成 沙 壤土。pH值 较低 的酸性 土壤 可增施 石灰、碳酸钙、草木 灰和 骨粉。pH 值较 高的 碱性 土壤 可大量混拌经 过腐 熟和 消毒 的草 炭土或 松林 土,或增 施硫 磺、硫 酸亚 铁、醋酸 等。5.5 施肥 5.5.1 施肥原则 3 DB15/T 9672016 苗圃应 广 开肥 源,常 年积肥 和 种植 绿肥。坚持 以有机 肥 为主 化肥 为辅、施足基 肥 适当 追肥 的施 肥原则。堆 肥、厩 肥、饼 肥、人粪尿 等有 机肥 料,应经 过充分 腐熟 后才 可施 用。基肥以 农家 有机 肥为 主,也可适当 增施 长效 复合 肥。5.5.2 施肥方法 基肥施 用应 在整 地、作床 和播种 时进 行。基肥 施肥 量应按 土壤 贫瘠 程度、肥 料种类 和树 种来 确定,一般每667 m施 腐熟 肥5000 kg左 右。为 了调 节各种 养分的 适当比 例,也可以 施无机 磷、钾 肥和 少量无机氮肥。结 合深 耕,均匀 施入深 土层 中。种肥一 般使 用以 磷肥 为主 的颗粒 肥料,种肥 应与 种 子均匀 混拌。催芽 后的 种 子不宜 混拌 种肥,应将种肥在 播种 前施 于播 种沟 内。苗木速 生期 应进行 土壤 表层 追 肥。常用化 学肥 料施 用方 法参 见附录C。5.6 轮作 苗圃地 应进行 轮作、休 闲。宜采用 树种 之 间轮 作,育苗与 种植 绿肥 或农 作物 轮作。5.7 连作 一般针 叶树 种可 以连 作、阔叶树 种不 宜连 作。桃、梨、苹 果、李、樱桃 等果 树不宜 连作,山 杏10 13年 内不 宜连 作。6 作业方式 6.1 作业方式选择 应根据 圃地 条件、耕 作机 具、灌 溉方 式、育苗 树种 和繁殖 方法,选 择适 宜的 作业方 式。提倡使 用新 型专 业筑 床机 具进行 作业。6.2 床作 床面一 般高 于步 道15 cm 25 cm,床面 宽度60 cm 110 cm,床面 长度10 m 100 m,步 道宽30 cm50 cm。平地 苗床的 长边 一 般以东 西向为 宜,播种育 苗的苗 垄以南 北向 为宜。坡地苗 床的长 边应 与等高线平行。低 洼易 涝圃 地应 在苗床 两端 设置 排水 沟。苗床床 面应 平 整,土壤 细碎,上实 下松。主要适 用于 对土 壤水 分较 敏感,怕旱 怕涝,要 求排 水良好 的树 种。6.3 畦作 床面一 般低 于步 道10 cm 15 cm,床面 宽度100 cm200 cm,床面 长度10 m20 m。步 道宽30 cm40 cm。平地 苗床 的长 边一般 以 东西 向为 宜,苗垄 应 以南北 向为 宜。坡地 苗床 的长边 应与 等高 线平 行。主要适 用于 降水 较少、较 干旱、雨季 无积 水的 地区,或适 用于 喜湿、稍 有积 水无碍 的树 种。6.4 垄作 垄底宽40 cm 50 cm,垄 面宽30 cm 40 cm,垄 高15 cm 20 cm,垄 沟20 cm 30 cm。垄 长视 地形不同而 定,一般30 m 40 m,地势 平坦 的圃 地可 延长到100 m200 m。苗 垄走 向一般 以南 北向 为宜。主要适 用于 扦插 育苗,如 杨柳树。6.5 平作 将土地 平整 后直 接进 行播 种、移 植、扦插 育苗。播 种行、移植 行或 扦插 行应 以南北 向为 宜,坡地 应与等高 线平 行。应土粒 细碎,表面 平整,上 实下 松。适用于 水分 条件 较好,灌 溉较少,排 水量 好的 圃地。6.6 地膜覆盖 4 DB15/T 9672016 一般选 用0.015 mm 厚,幅 宽80 cm、100 cm、110 cm、120 cm 的聚 乙烯 透明农 用地膜。也可 根据 树种、土壤、气 候、杂草 控制 等要求,选择 有色 或特 种农用 地膜。地膜 幅宽 应 与 作 业方 式和 铺设 方式相匹配。推荐使 用覆 膜机 具进 行地 面覆膜 铺设。人 工地 面覆 膜铺设 时,应把 地膜 拉直、铺平、贴紧,应压紧、压严、踩实 地膜 边缘。嫩枝 扦 插等 特殊 情况 下,也可 采 用支 拱覆 膜。地膜 铺设 与 撤除 的时 间,以及与播种、扦 插的 前后 次序,根 据树种 和繁 殖方 法确 定。地膜覆 盖一 般适 用于 硬枝 扦插或 大粒 种子 点播 育苗。注意 避免 膜下 幼苗 高温 灼伤。7 播种育苗 7.1 土壤选择 pH值 近中 性的 沙 壤土 适合 播种育 苗。粘性 土不 适合 播种育 苗,中 度、重度 盐碱 地 不适 合播 种育苗。7.2 种子质量 播种使 用的种子,其 产地 和种源 应清楚,种 子质量 应达到GB 7908级 以上,并具有 种子标 签。自采种子 应按照GB 2772进行质 量 检验。备 用种 子的 贮藏 应符合GB 10016规定。7.3 种子消毒 在进行 催芽 和播 种前,一 般应使 用杀 菌和 杀虫 药剂 对种子 进行 淋洗 或拌 种。种子消 毒常 用药 剂和 使用 方法见 附录B表B.1。7.4 种子催芽 7.4.1 温水浸种催芽 浸种用 水初始 温度一 般为40 70。按 种水 容积1:2比 例,先 将温水 倒入 容 器内,然后边 加入种子边 搅拌,使 种子 受热 均匀。浸种 期间,温 水自 然冷却,不 必保 持初 始温 度。视种 皮坚 硬致 密程 度,浸种时 间1 d3 d,超 过1d时,每 天都 应 更换 常温 新 鲜水。温水浸 种催 芽主要 适用 于浅 休 眠种 子。7.4.2 热水浸种催芽 浸种用 水初始 温度一 般为70 90。按 种水 容积1:2比 例,先 将热水 倒入 容 器内,然后迅 速加入种子 并搅 拌,使种 子受 热均匀。浸 种期 间,热 水自 然冷却,不 必保 持初 始温 度。视 种皮 坚硬 致密 程度,浸种时 间1 d3 d,超 过1 d时,每 天都 应 更换 常温 新鲜水。热水浸 种催 芽主要 适 用于 外种皮 透水 性差 的种 子。7.4.3 低温混沙催芽 用初始 温度40 50 温 水 浸种1 d2 d,然 后捞 出种子 与河 沙混 拌,种子 与河沙的 体积 比例 为1:3。在苗窖 或冬 季室 外坑 内,底部先 铺 草帘 或草 席,再铺5 cm 10 cm细 河沙,将 种沙混 合物 放入 摊 平,最上部 盖一 层湿 河沙 和湿 草帘。种沙 混合 物温 度控 制在0 5,湿度 控制 在60%左右,定 期检 查,并及时 补充 水分,必 要时 可翻 动种 沙。经30 d 90 d处 理后,于 播前3 d 5 d 取出种沙 混合 物,置于背风向 阳处 晾晒,每 天翻 动2 次3 次,并 及时 补充 水分,待25%35%的种 子咧 嘴时即 可播 种。低温混 沙催 芽主要 适 用于 深休眠 种子,也 适用 于浅 休眠种 子。7.4.4 变温混沙催芽 用初始温 度40 50 温水 浸种2 d3 d,然后 捞出 种 子与 河沙 混拌,种 子 与河沙 的体 积比 例为1:3。先进行 高温处 理。种沙混 合物的 温度控 制在15 20,湿度 控制在60%左右,每6 h8 h上下翻动一 次,及时 补充 水分。待15 d30 d 后,有50%的种 胚变 成淡 黄色 时转 入 低温处 理。5 DB15/T 9672016 再进行 低温 处理。种 沙混 合物的 温 度控 制在0 5,湿度 控制 在60%左右,每 隔3 d 4 d检查一次温度 湿度。经30 d90 d处理 后,于 播 种前5 d 8 d 取出 种 沙混 合物,置于 室外 背风 向阳 处晾 晒,每天翻 动2 次3 次,保持 湿润。夜间 用草 帘盖 上,待一周 左右 有25%35%的种子 咧嘴 即 可播 种。变温混 沙催 芽主要 适用 于深 休 眠种 子。7.4.5 低温混雪催芽 用初始 温度40 50 温 水 浸种1 d2 d,然后 捞 出种子 与雪(或 碎冰)混 拌,种 子与雪(或 碎冰)的体 积比 例为1:3。土壤封 冻时,在室 外挖坑,坑底 先铺草 帘或 席子,再铺10 cm厚 的雪(或碎 冰),把 种雪混 合物 堆放坑内,上 面覆盖10 cm 20 cm厚的 雪(或 碎冰),高 出地面 成丘 状,最后 再盖 几层湿 草帘,踏 实盖 严。经30 d 90 d处理 后,在播 前一周 取 出种 雪混 合物,置于背 风向 阳处,每 天翻 动促使 雪融 化后,清水冲洗、保湿,约 有有25%35%的 种 子咧 嘴即 可播种。低温混 雪催 芽适 宜冬 季积 雪多而 稳定 的东 北地 区处 理深休 眠种 子。7.4.6 药剂催芽 采用 浓度510-63010-6赤 霉素 处理1 d 2 d,用清 水淋 洗后 即可 播种。适用 于含 发芽 抑制 物和生理后 熟的 深休 眠种 子。常用树 种催 芽方 法参 见LY/T 1880。常用树 种拉 丁名 称见 附录I 表I.1 7.5 播种期 7.5.1 春季播种 在每年 春季 土壤 耕作 层解 冻后,当 土壤5cm 深处 的地 温稳定 在9 以 上,或旬 平均气 温高 于5 时,即可播 种。春 季持 续低 温时 应适当 延迟 播种 时间。7.5.2 夏季播种 在夏季 六月 下旬 至七 月下 旬进行 播种。适 宜于 夏初 成熟且生 命力 较短 的种 子,当 年播 种当 年出 苗。也 适 用于 深休 眠种 子,夏季播 种 翌年 春季 出苗,但 覆土厚 度 应 略厚 于春 季播 种,应 为种粒 最小 直径 的1.5倍2.5 倍。7.5.3 秋季播种 在秋季 上冻 前播 种,翌年 春 季出苗。适 宜于 硬 粒种 子和深 休 眠种 子。播种 前用 温水浸 种 后即 可播 种,覆土厚 度略 大于 春季 播种,为种 粒最 小直 径的2倍 3倍,播后 镇压,浇 冻水。7.6 播种量 播种量 根据 合理 的苗 木密 度和种 子的 品质 指标(千 粒重、净度、发 芽率),用下列 公式 计算:X=PnC/EK L(1)式中:X 单位 面积 播 种量,单 位 为克 每平 方米(g/m);P 种 子千 粒重,单 位为 克(g);n 单 位面 积计 划产 苗量,单位 为株 每平 方米(株/m);C 常数,C=10;E 种子 净度,单 位为(%);K 种 子发 芽率,单 位为(%);L 损耗 系数。公式中 损耗 系数 取值,应 根据种 粒的 大小、圃 地环 境条件、育 苗技 术和 经验 确定。上述公 式计 算的 播种 量是 理论播 种量。一 般情 况下,应使 用附 录 D 表 D.1 给 出的播 种量。常用树 种播 种方 法、播种 期、播 种量 及合 理产 苗量 见附 录 D。6 DB15/T 9672016 7.7 播种方法 7.7.1 撒播 适用于 高床 作业 的中 小粒 种子播 种。一般 采用 种子 混沙撒 播,也可 以纯 净种 子撒播。混 沙撒 播时,细沙沙 粒应与 种子 粒径大 小基本 相同,种子 与细沙 按容积 的1:1 比例进 行混 拌,并适 当加水 使种 沙湿度达到30%40%。撒播后,应 随即 覆土。覆 土厚度 以略 有种 子外 露为 宜。圃 地易 板结 的土 壤,用圃地 原土、细 河沙、草炭土 各三 分之 一的 混合 土覆盖。覆土 后,应 随即 镇压。7.7.2 条播 适用于 中小粒 种子。条播 的垄向 宜南北 设置。用于 条播的 播种垄 槽,阔叶树 垄槽宽 度10 cm、针叶树垄槽 宽度15 cm,垄 槽深 度一般 为种 粒最 小直 径的2 倍3 倍,底部 应平整。垄 槽 间距 可根 据树 种特 性、预期产 苗量 和苗 木质 量确 定,一 般6 cm15 cm。播种后 随即 覆土,厚 度为 种子最 小直 径的1倍 2倍,覆 土后 镇压。7.7.3 点播 大粒种 子一般 采用点 播 的 方式进 行播种。播种 深度 为种粒 最小直 径的2倍3倍。每穴 点播2粒 3粒。点播后 随即 覆土、镇压。7.8 播种后管理 7.8.1 遮荫 春季和 夏季新 育的 针叶树 和微、小粒种 子播 种育苗 地,在 种子发 芽破 土且子 叶展开80%后 应采 取遮荫措施,个 别树 种在 播种 后发芽 出土 前就 应采取 遮荫 措 施。一般 采用 遮光 率40%95%的遮 荫网 遮荫。遮荫时 段为上 午10 h 下午4 h,遮荫 周期为1周2 周。建 议在苗 床上 支拱形 棚进行 覆盖遮 荫,也可 贴近地面 平铺 遮荫 网遮 荫,应防止 遮荫 网被 风吹 散。7.8.2 灌溉 播种育 苗前,苗 床应 灌足 底水,播种 后视土 壤墒 情适 时 灌溉。初 冬封 冻前 应 进行充 足灌 溉。7.8.3 喷淋洗床 针叶树 种子 播种 后,如遇 降雨,应在 雨后 及时 用清 水喷淋 洗掉 床面 种子 层上 的雨水。8 硬枝扦插育苗 8.1 扦插基质 易生根 的阔 叶树 种一 般采 取大田 育苗,多 选用 沙壤 土。难 生根 树种 一般 选用 河沙、珍珠 岩、蛭石 等。8.2 种条质量 应采用 种 源清楚,性 状优 良,无检 疫对象,完全 木质 化,粗 细适当、侧 芽饱 满、发育 充足1年 2年 生 种条。购买 的种 条应 具有植 物检 疫证 和种 子标 签。自采 的种条 应 进 行采种 登 记、病 虫害 检疫 和质量检验,经 检验 质量 合格 的 种条应 挂种子 标签。8.3 种条采集 春季扦 插的 种条 可在 当年 早春采 集,也可 在上 一年 休眠后 的秋冬 季采 集,尤其 是 难生 根树 种应在上一年秋 冬季 采集。针叶 树种 种条 一般 在夏 初采 集。8.4 种条贮藏 7 DB15/T 9672016 春季采 集的 种条,当天 不应 进 行截 穗并 扦插 时,应 将种条 贮藏 在苗窖,或者临 时 存放 在背 阴位 置并采取保 湿降 温措 施。秋冬 季采集 第二 年春 季使 用的 种条,应贮藏 于苗 窖,或在土壤 封冻 前,在室 外 挖 贮藏沟并用 湿度60%的 湿河 沙分层 压埋 贮藏。苗窖 贮藏 时,应注意 防止 病菌 感染 发 生霉 变。在苗圃 以外 的异 地采 集的 种条,运输 途中 应采取 避光、保湿、降温 等措施。8.5 插穗剪截 制穗应 在背 风处 或凉 爽的 室内进 行。将采 集的 种条 剪截成 插穗。插穗长 度、直径 因树 种、土壤和 水分 条件 而定,一 般长度10 cm 18 cm,插穗应保留3个 4个健 壮侧芽为 宜。在距 插穗细 梢的上 切口1.0 cm 1.5 cm 处,保留 一个 健壮 侧芽,上 切口为 平口,下 切口 为斜口。插穗的上 下切 口应平滑,不 破 皮、不 劈裂、不伤 芽。剪穗 后,按 树种(品系)、粗细 分级,上下 切口不应 颠 倒,按照 固定 数量 捆 扎,并及 时保 湿。8.6 插穗处理 扦插前,将插 穗用 清水 浸泡 吸足 水分。较难 生根 的树 种 扦插 前将 插穗 基部 用促进生根 的药剂浸 泡或速蘸。常用促进 生 根药 剂见附 录B 表B.2。8.7 扦插时间 阔叶树 种一般 在春 季进 行,针叶 树种一般 在夏 初进行。春 季扦 插应在春 季土壤 耕 作层 解冻 后、树 体萌动前 进行。夏 季扦 插应 在夏初 进行。8.8 扦插密度 根据树 种、插穗 质量、土 壤情况、生 根难 易程 度、计划产 苗量 等因 素确 定扦 插密度。扦 插密 度一 般为计划 产苗 量的110%115%。常用树 种扦 插时 间、方法、密度 及合 理产 苗量 见附 录E。8.9 扦插方法 扦插方 法分 为直 插和 斜插,以直 插为 主,但不 能倒 插。春 季扦 插深 度为 上切 口与床 面平 齐。插 穗 插入后,应踏实 穗条 两侧土 壤。8.10 扦插后管理 扦插作 业完 成后,应 立即 进行第 一次 灌溉,第二 次灌 溉 应 在顶 芽放 叶抽 条后 进行,并除 草松 土。一般在第 一次 灌溉 之后 与插 穗生根 放叶 之前,不宜 进行 灌溉 和 除草 松土 作业。一些难 生根 树种 扦插 后 应 遮阴。遮阴 方式 参见7.8.1。9 嫩枝扦插育苗 9.1 基质处理 基质分 排水 层和 扦插 层,排水层 以鹅 卵石 为主,扦 插层由 细河 沙(10%20%)、炉 灰 渣(3%5%)、蛭石(5%10%)、珍珠岩(3%5%)、草炭 土(30%40%)、松针 土(15%20%)等 组成。应对床 面进 行消 毒处 理,然后喷 淋清 水冲 洗床 面,翌日扦 插。基质消毒 常用 药剂 见附 录B 表B.1 9.2 种条采集 嫩枝扦 插种 条应 选用 生长 健壮、无病 虫害、半 木质 化的枝 条,注意 边采 集边 浸水保 湿。应优先 使用良种种 条和 采穗 圃种 条。应种源 清楚,性 状优 良,无检疫 性病 虫害。9.3 插穗贮藏 8 DB15/T 9672016 对不能 及时 进行 扦插 的插 穗应放在 低温、保湿 的贮藏 设 备中 贮藏。贮藏 温度5 10,湿 度90%(或用 湿布 包裹)。9.4 插穗剪截 采集的 种条 应及时 剪 截成 插穗,插 穗的 长 度依 树种 特性和 枝条 节间 距而定,一般需 要2 个4 个节,下口剪 成斜 口,阔叶 树剪 除插穗 下部 的枝 叶,上端 保留2 个3 个 叶片。针叶 树插穗 可 保留 全部 叶片。9.5 插穗处理 插穗用 多菌 灵等 消毒 药剂 淋洗灭 菌。插穗 基部 用水 浸、或用 促进 生根 药剂 浸泡、速蘸。常用促进 生根 药剂 见附 录B 表B.2。9.6 扦插时间 嫩枝扦 插应 在 夏季 的 早晨、傍晚 或阴 天进 行,避免 强光照 射。9.7 扦插密度 扦插密度 根据插 穗质量、土壤情况、生根 难易程 度、计划产 苗量而 定。扦插 密度为计 划产苗 量的115%120%。嫩枝扦 插密 度及 合理 产苗 量见附 录E。9.8 扦插方法 用半木 质化 的当 年生 新鲜 带叶插 穗扦 插,边采 条、边剪穗、边 扦插。嫩 枝扦 插宜在全 光雾、微 喷、温室或 拱棚 等设 施内 进行。嫩枝扦 插以直 插为主,株 行距为8 cm13 cm,深度为 插 穗的1/3 1/2。可以 因地制 宜自制 扦插 育苗打孔 器。扦 插后压 实土 壤。针叶树 种嫩 枝扦 插时,应 用新鲜 的带 叶插 穗,边剪、边处 理、边扦 插。9.9 扦插后管理 在嫩枝 扦插 后的 生根 期间,应 采 取保 温措 施,使环 境温度 控 制在25 30,空气 相对 湿度 应大于85%。嫩 枝 扦插 后应 及时 灌溉,一 般 采用 喷灌、微喷 或全光 雾 等灌 溉方 式,灌 溉量以 保 持床 面土 壤湿 润为度。在 光照 强烈 时,用 遮 荫网遮 荫,并结 合喷 淋灌 溉措施,调 控床 面土 壤、空气的 温度 和湿 度。遮 阴方式参见7.8.1。每隔5 d7 d,结 合灌 溉喷 淋 灭菌 药剂 进行 消毒。10 嫁接育苗 10.1 接穗采集 接穗应 在生 长健 壮、性状 优良、无检 疫性 病虫 害的幼 中 龄母 树上 采集。应在 采穗母树 的中 上部,选择粗度 适宜、发 育良 好、芽苞饱 满的 一年 生枝 条,截取接 穗。应对采 集的 接穗 及 时采 取包 装保 湿措 施,并制作 和挂 贴种 子标 签。10.2 接穗的贮藏 冬季或 早春采 集的 休眠期 接穗,采集后 应分 树种及 时贮藏,贮藏 方法 同8.4。苗窖贮 藏温度 应控制在0 5 左 右,湿度 应保持80%以上,适 当的 通风。生长期采集 的接穗,最好 随采随用,当天用 不完可 临时贮藏。贮藏温 度10 15,湿度90%(或用 湿布 包裹),可 存放2 d 3 d。10.3 接穗的处理 干旱风 沙较大的 地区,应 对休眠 期的接 穗进行 蜡封 处理。根 据 嫁接 需要,应 在蜡封 前将 接穗 剪成8 cm15 cm 的 段,保留 顶端饱 满 芽。9 DB15/T 9672016 把工业 石蜡切 成小块,放 入锅内 加热至60 70,先 将接穗 的1/2 端置 入 熔化的 石蜡中 速蘸,然后再 将另 一端 的1/2 速蘸,蘸 蜡的 时间 不超 过1秒钟。加15%30%的蜂 蜡,配制的蜡 溶液,进 行蜡封 效果 更好。方法 是先 将石 蜡在 锅内熔 化,当蜡 液温度达到60 70 时,放蜂蜡,不 断搅 拌,加热 到上述 温度 即可 使用。10.4 嫁接工具 嫁接刀、修 枝剪、手 锯、嫁接 夹、嫁接 机和 绑带 等。10.5 砧木培育 应培 育或 选择 与 接穗 亲和 力强、具有 一定 抗性、生 长健壮、根 系发 达、适应 当地环 境的 同种 或同 属树种的 苗木 作为 砧木。已 定植的 砧木,嫁接 前一 周应进 行灌 溉。10.6 嫁接时间 芽接的 时间,在 春、夏、秋三季均 可,以春 季为 主。枝接 的时 间,以 春季 为主,一般 应在 树体 树液开始流 动、芽 萌发 前进行,秋季 嫁接 应在 树体 进入 休眠后 进行。10.7 嫁接方法 10.7.1 芽接 芽接有T字形 芽接、嵌 芽接、块 状芽 接、套管 芽接 等 方法。10.7.2 枝接 枝接有 切 接、腹 接、切 腹 接、劈 接、插皮 接、袋接、髓心 形成 层对 接等 方法。常用嫁 接方 法参 见附录F。10.8 嫁接后管理 10.8.1 剪砧 芽接的 苗木 应剪 砧。春季 和夏季 芽接 的苗 木,可以 直接在 解 绑时 剪砧。秋季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