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长江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公报2016目 录综 述 3第1章 三峡水利枢纽运行状况 5第2章 经济与社会发展 7第3章 自然生态环境状况 93.1 库区气候特征 93.2 库区森林资源 123.3 库区陆生植物 133.4 库区陆生动物 143.5 珍稀和特有水生动物 153.6 库区农业生态 163.7 渔业资源与环境 173.8 库区地震和质灾害 19第4章 污染源排污状况 224.1 工业废水污染物排放状况 224.2 城镇生活污染物排放状况 224.3 农业面源污染状况 244.4 船舶污染物排放状况 24第5章 水环境质量状况 265.1 水文特征 265.2 水质状况 265.3 库区支流营养及水华状况 27长江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公报1第6章 人群健康状况 296.1 基本情况 296.2 生命统计 296.3 疾病监测 296.4 媒介生物监测 31第7章 坝区环境质量状况 337.1 水文气象 337.2 空气质量 347.3 水质 347.4 噪声 35第8章 典型区生态环境监测研究 368.1 万州典型区生态环境监测研究 368.2 秭归典型区生态环境监测研究 378.3 消落区生态环境监测研究 388.4 地下水和土壤潜育化特征 398.5 河口水盐和土壤渍化特征 408.6 河口生态环境状况 418.7 长江中游湿地监测研究 438.8 长江上游小流域监测研究 478.9 重点支流水华监测研究 50目录2长江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公报2016综 述2015年,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运行情况良好,连续第六次成功实现175米试验性蓄水目标,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利用等综合效益全面发挥。主汛期(6月10日9月10日)拦蓄洪水75.42亿立方米;三峡电站全年累计发电量约870亿千瓦时;三峡船闸安全高效运行,货运量达到1.1亿吨;枯水期累计向下游补水291亿立方米。三峡库区年末常住人口1465.28万人,同比增长0.6%;年末户籍总人口1706.67万人,比上年减少0.2%。库区人群健康状况良好。库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992.06亿元,同比增长11.1%。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667.80亿元、3496.93亿元和2827.3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9%、11.0%和12.2%。三峡库区年平均气温18.4,比常年偏高;年平均降水量1176.4毫米,比常年偏多;平均相对湿度77%,接近常年;平均蒸发量897.3毫米,比常年明显偏少;平均风速1.6米/秒,比常年偏大。三峡库区森林面积为277.1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48.06%,森林蓄积为14471.18万立方米。农用地面积为40.98万公顷,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60.52万公顷,复种指数为210%,农业生产仍以粮食作物为主。三峡库区、坝下、洞庭湖和鄱阳湖的渔业天然捕捞总产量为6.25万吨。坝下监利断面长江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公报3综述4“四大家鱼”鱼苗径流量约5.1亿尾,比上年同期有所上升。库区上游调查到特有鱼类29种,外来鱼类6种;葛洲坝下游中华鲟已知产卵场未监测到中华鲟的自然繁殖活动;长江下游和长江口水域收集到中华鲟幼鲟,显示2014年底或2015年初长江中存在中华鲟繁殖活动。三峡库区共记录M0.0级地震441次,与上年相比地震频次和强度均明显降低。库区地震主要集中分布在湖北省巴东县、秭归县以及重庆市巫山县的沿江地带,其次为重庆市巫溪县、奉节县、石柱县等地区。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数量比上年大幅减少。三峡库区工业污染源废水排放量为2.12亿吨,其中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分别为3.42万吨和0.22万吨;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为8.15亿吨,其中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分别为12.41万吨和2.23万吨。三峡库区农药施用量为601.8吨,化肥施用量为13.5万吨。船舶油污水产生量为39.4万吨,达标排放量35.6万吨;船舶生活污水产生量约为371.7万吨。三峡库区长江干流年度水质为良;嘉陵江年度水质为优,乌江部分水域总磷出现超标。库区主要支流水华敏感期(3-10月)水体处于富营养状态的断面比例为18.2%40.3%,与上年基本持平。三峡库区部分支流回水区仍有水华现象出现。长江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公报2016第1章 三峡水利枢纽运行状况2015年,三峡工程建设运行情况良好,三峡电站机组运行安全稳定,升船机等后续工程建设有序推进,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利用等综合效益显著发挥。 综合调度2015年,三峡水库累计来水3777亿立方米,较多年平均值偏枯16.3%。枯水期,三峡水库累计为下游补水291亿立方米;5月,三峡水库择机实施了库尾减淤调度,铜锣峡至涪陵河段泥沙冲刷129万立方米(含采砂影响),重庆主城区河段期间冲沙70.1万立方米(含采砂影响),达到了预期的减淤效果;6月初,三峡水库为“东方之星”沉船救援工作实施了应急调度,降低了事发江段水位,减缓了水流速度,为救援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三峡水库针对下游四大家鱼自然繁殖分别于6月7日至10日和6月25日至7月2日开展了两次生态调度,调度效果明显,有效促进了四大家鱼的自然繁殖。2015年汛期,三峡水库共经历了3次洪峰流量30000立方米/秒以上的洪水过程,最大洪峰流量为39000立方米/秒;6月10日9月10日,主汛期拦洪总量为75.42亿立方米,确保了长江中下游的防洪安全,同时采取水位上浮运行等优化调度措施,实现洪水资源有效利用。2015年汛末,三峡水库开始蓄水,9月底达到166.41米,10月28日圆满完成175米蓄水目标。三峡水库9、10月蓄水期间平均下泄流量分别达到20400立方米/秒和13000立方米/秒,远高于批复的最低下泄流量标准。 电站运行2015年,三峡电站全年发电量870亿千瓦时。为充分利用洪水资源,三峡-葛洲坝梯级电站通过积极开展水库群联合调度、中小洪水优化调度、及时清漂营造良好发电水头以及加大电网输出协调力度等方式,实现增发电量65.82亿千瓦时,其中三峡电站50.16亿千瓦时,葛洲坝电站15.66亿千瓦时。 通航管理2015年,三峡船闸连续12年实现安全高效运行;货运总量达到1.1亿吨,创历史新高。主要运行设备完好率达100%,保证了长江航运畅通。 工程建设2015年,三峡升船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顺利实现全流程带船调试试验。56三峡水利枢纽运行状况图1-1 2015年三峡出入库流量统计长江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公报2016第2章 经济与社会发展2015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困难局面,库区贯彻落实国务院三峡办、省市各级政府的工作部署,立足库区实际,依托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区位条件,坚持特色发展、绿色发展、联动发展,着力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库区经济发展稳中向好,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库区人口库区年末常住人口1465.28万人,比上年增加8.22万人,同比增长0.6%。其中重庆库区1317.18万人,增长0.6%;湖北库区148.10万人,增长0.1%。库区城镇常住人口801.07万人,城镇化率54.67%,比上年提高1.52个百分点。库区年末户籍总人口1706.67万人,较上年减少0.2%。其中,重庆库区1550.07万人,减少0.2%;湖北库区156.60万人,减少0.5%。 经济发展2015年,库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992.06亿元,同比增长11.1%,较全国高4.2个百分点。其中重庆库区6208.06亿元,增长11.2%;湖北库区784.00亿元,增长9.9%。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67.80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3496.93亿元,增长11.0%;第三产业增加值2827.34亿元,增长12.2%。长江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公报图2-1 2014-2015年全国及三峡库区GDP增速75791113单位 %三峡库区 全国 社会发展2015年,库区有21.79万城镇居民和33.34万农村居民领取了最低生活保障补贴,同比分别下降10.2%和19.1%。城乡居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622.22万人,下降0.4%。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72.73万人,增长7.7%。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参保人数246.97万人,减少3.3%;农村居民参保人数1183.94万人,减少0.3%。年末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17.29万人,增长12.4%。2015年,完成公路货运量28110万吨,同比增长7.1%;公路客运量30103万人,增长1.4%;水路货运量11873万吨,增长7.7%,水路客运量563万人,下降2.1%。库区有中小学学校2871所,同比下降10.6%,在校中小学生176.51万人,下降1.0%,专任中小学教师114576人,增长1.0%。经济与社会发展8长江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公报2016第3章 自然生态环境状况3.1 库区气候特征2015年,三峡库区年平均气温比常年偏高,年降水量比常年偏多。主要气候特点为年平均气温总体偏高,暖冬和凉夏特征明显;冬季气温明显偏高,降水接近常年同期;春季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初春暖干;夏季气温偏低,出现明显凉夏,降水前多后少;秋季前期冷湿、降水显著偏多,后期暖干。库区及其邻近地区主要气象灾害有暴雨洪涝、干旱和高温等,但程度总体偏轻。表3-1 2015年三峡库区各代表站气象要素监测结果注:“-”缺测。气象观测规定,每月超过3天数据缺测,则当月记为缺测;每年超过10%的月份缺测,则记为该年缺测。重庆、万州、奉节、巴东和宜昌站的蒸发量为由大型蒸发皿资料订正得到的小型蒸发皿资料。站 名平均气温()降水量(毫米)相对湿度( %)蒸发量(毫米)平均风速(米 /秒)日照时数(小时)雾日数(天)重 庆 19.6 1433.8 75 762.4 1.4 1130.1 23长 寿 19.0 1334.4 77 722.8 1.5 1043.8 30涪 陵 18.4 1106.8 84 - 1.7 1159.3 161丰 都 19.3 1366.9 74 815.7 1.6 1100.5 30忠 县 18.7 1095.3 81 - 1.4 1154.7 144万 州 19.4 1055.1 77 770.0 1.2 1092.4 25云 阳 18.7 1171.4 77 - 1.6 1189.5 52奉 节 19.6 899.5 70 932.9 1.9 1131.6 20巫 山 16.7 1169.4 75 - 2.6 1518.5 111巴 东 17.6 1164.2 73 1358.4 1.8 1523.8 14秭 归 16.9 1186.1 78 767.0 1.1 1305.3 0坝河口 17.3 1046.0 79 - 1.4 - 0宜 昌 16.4 1133.9 78 1048.9 1.9 1307.5 73自动气象站9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