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65.020.20 B 61 DB34 安 徽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4/T 25302015 猕猴桃育苗操作技术规程 Regulations for Kiwifruit Propagation 文稿版次选择 2015-12-30 发布 2016-01-30 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34/T 25302015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安徽农业大学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水明、朱立武、贾兵、刘普、叶振风、刘莉、衡伟。DB34/T 25302015 1 猕猴桃育苗操作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猕猴桃育苗的苗圃地建立、砧木培育、接穗的选择、嫁接苗的管理、苗木质量标准、检疫、苗木出圃与贮运等基本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猕猴桃苗木的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5569 农业植物调运检疫规程 GB 19174-2010 猕猴桃苗木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5010 无公害食品 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劈接法 接穗粗度 1 cm 左右,首先用嫁接刀将接穗下端削成斜面长 2-3 cm 的楔形,接穗上剪留 l-2 个饱满芽,削面要一刀削成,平整光滑。用刀在砧木正中问下切,深 4-5 cm,将削好的接穗从接口中间插入,两边形成层对齐。如粗度不符,保证一边形成层对齐。3.2 插皮接法 砧木粗度 2 cm 以上,在接穗粗度小于砧木粗度时采用。先将砧木在离地面 5-10 cm 的光滑处剪断,在平滑一侧的皮层纵向切 3 cm 长的切口,将接穗下端削长 3 cm 的斜面,接穗上留 2 个饱满芽,将接穗插入砧木切口,接穗斜面朝里、斜面切口顶端与砧木截面平齐,将接口部位用塑料薄膜条包扎严密,接穗顶端用蜡封或用薄膜条包严。3.3 舌接法 DB34/T 25302015 2 接穗与砧木粗度相近,先将砧木在基部距地面 5-10 cm 处选择光滑面斜削成一舌形,斜面长 3 cm左右,在斜面上方 13 处顺枝条往下切约 1 cm 深的切口,然后选接穗留 1-2 个芽,在接穗枝的下端削同样大小的斜面和切口,使接穗和砧木的两斜面相对,各自分别插入对方的切口,使形成层对齐。如果接穗与砧木粗度不完全一致,可使一侧形成层对齐,嫁接后用塑料条包好扎紧。3.4 带木质芽接法 先在接穗上选 1 个芽,在接芽下方 1-2 cm 处呈 45 度斜削至接穗周径的 25 处,然后从芽上方 l cm 左右处下刀,斜往下纵削,与第一切口底部相交,取下的接芽全长 3-4 cm。在砧木离地面 5-10 cm 处选择光滑面,按削芽片的方法削大小相同的切面,将芽片嵌入,使二者形成层对齐或至少一侧的形成层对齐,用塑料薄膜条包扎严密。4 苗圃建立 4.1 苗圃地环境 应符合 NY/T 5010 的要求。4.2 苗圃地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疏松肥沃的沙壤土或轻粘土,pH 值 5.5-7.5,土层厚度大于 50 cm,排灌方便,背风向阳,交通便利地块为苗圃地。5 砧木培育 5.1 砧木种类 以中华猕猴桃或美味猕猴桃的种子培育实生苗。5.2 种子采集 5.2.1 采种 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优良单株,待果实完全成熟,种子颜色由黄变深褐色后采收,采收后室温自然存放,待后熟软化后取种,阴干。5.2.2 种子层积处理 种子晾干后加种子量 5-6 倍的洁净河沙与种子拌匀进行层积处理,0-7低温保存至播种前 60 天左右,沙的湿度 60-70。5.3 整地及施肥 5.3.1 整地作畦 圃地深翻,畦东西走向,长 20 m-25 m,宽 0.8 m-1.0 m,高 0.2 m,沟宽 0.3 m。要求畦面平整,畦土精细。5.3.2 施基肥 DB34/T 25302015 3 基肥每 666.7m2 施三元复合肥(15-15-15 型)100 kg。5.3.3 土壤消毒 育苗前,每 666.72 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1.0 kg 与土按 120 的比例配制成消毒土撒在苗床上,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防治猕猴桃根腐病、褐斑病、黑斑病等。5.4 播种 5.4.1 播种时间及播种量 3 月中下旬-4 月中旬播种,每平方米播种量 3 g-5 g。5.4.2 播种方法 采用撒播法,在灌透底水的苗床中,把砂藏的种子均匀地撒播在苗床中,播后盖上 0.2 cm-0.3 cm筛过的细土,并盖上一层秸秆,以保持湿度。5.5 砧木苗管理 5.5.1 出苗前管理 必须经常浇水,保持苗畦湿润,及时清除杂草。当出苗达 20时,可逐渐揭去部分覆盖物,出苗达 50时,可全部揭去。5.5.2 砧木苗移植 当幼苗长出 3-5 片真叶时进行间苗移植。移苗前应灌透水,移苗应在傍晚或阴天进行,随移随栽,移植的株距以 3-5 cm 为宜,栽后浇透水。5.5.3 遮荫 猕猴桃幼苗期切忌阳光暴晒,在揭开覆盖物后,应立即搭棚遮荫。5.5.4 施肥 幼苗长出真叶后每 1-2 周喷施 1 次 0.2的尿素或复合肥。5.5.5 病虫害防治 在苗期内注意防治立枯病和金龟子等病虫害。药剂使用按照 NY/T 393 规定执行。5.5.6 其它管理 控制苗圃中杂草生长,及时拔草。待砧苗高 30-40 cm 时应摘心促其增粗生长,并在行两头设支柱,顺行拉铅丝,以缚绑茎干,使其直立生长,以防互相缠绕。及时抹除苗木基部的萌芽和侧枝。6 嫁接苗培育 6.1 接穗选择 DB34/T 25302015 4 选择品种纯正、生长健壮,芽充实饱满,无溃疡病等病虫害的 1 年生枝稍为接穗。可结合冬季修剪进行采集,按每 50-100 枝绑成一捆,挂上品种标签,进行沙藏。夏、秋季嫁接应随接随采。6.2 嫁接时期与部位 春季嫁接一般在 1 月中下旬至 2 月上旬,夏季嫁接多在 6 月中旬至 7 月上旬,秋季嫁接一般在8 月下旬至 9 月上旬。嫁接部位多在茎干离地面 5-6 厘米光滑处。6.3 嫁接方法 嫁接方法可采用劈接法、插皮接法、舌接法和带木质芽接法。6.4 嫁接苗管理 6.4.1 剪砧及除萌 嫁接苗成活后应立即剪砧,剪口离接芽 2 cm-3 cm 左右,及时抹除砧木上的萌蘖。6.4.2 立支柱及摘心 当接芽长到一定高度时,需在接芽附近的土壤中作立柱,绑缚护苗,在幼苗长到 50-60 cm 时,应及时摘心,以促进组织充实。6.4.3 追肥 追肥应勤施薄施,7 月份以前每月每 667m2 苗圃追施一次尿素 5-8 kg,磷钾肥 2-3 kg。肥料使用按照 NY/T 496 规定执行。6.4.4 排灌 雨季应及时清沟做好排水工作;夏秋干旱季节每隔 5-7 d 于早晚引水灌溉一次。6.4.5 病虫害防治 加强嫁接苗的病虫害防治,猕猴桃主要病害有溃疡病、根腐病、褐斑病、黑斑病、根结线虫病等,主要虫害有小薪甲、桑白蚧、黑尾大叶蝉、红蜘蛛、金龟子、金毛虫等。药剂使用按照 NY/T 393 规定执行。7 苗木质量标准 苗木分级标准按照 GB 19174-2010 中 4 规定执行。8 检测方法和检验规则 8.1 检测方法和检验规则 按照 GB 19174-2010 中 5 规定执行。8.2 检验规则 检验规则按照 GB 19174-2010 中 6 规定执行。DB34/T 25302015 5 9 检疫 猕猴桃关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主要有地中海实蝇(Ceratitis capitata)、无花果蜡蚧(Ceroplastes rusci)、葡萄花翅小卷蛾(Lobesia botrana)、丁香假单胞菌猕猴桃致病型(Pseudomonas syringae pv.Actinidiae)等,苗木检疫按 GB 15569 规定执行。10 苗木出圃 10.1 起苗前工作 起前要对苗木进行全面检查,核对品种,防止起苗时品种混杂。土壤过于干燥时,起苗前 3-5 d 前应给苗地充分灌水,湿润土壤,以免挖苗时损伤过多须根。10.2 起苗 在落叶后起苗应,起苗时,先从两侧 15-20 cm 处切断过长的根系,尽量避免损伤须根,边起苗边按出圃规格进行分级,并作适当修剪整理。10.3 标识 对雌株、雄株分别加以标记,每捆苗木内外应挂有标签,标签应清晰。标签内容标明砧木、生产单位或农户名称、等级、数量、批号,出圃日期。10.4 包装 外运苗木应用泥浆沾根,用塑料薄膜包裹根部,保持根部湿润,每 50 株作为一捆。11 运输与贮存 11.1 运输 向外调运的苗木,在检疫合格后,办理植物检疫证书。苗木装车时,不能堆压过紧,堆放过高。11.2 贮存 起苗后的苗木应放在库棚内,防止风吹、日晒、雨淋;若贮存时间在 7 d 以上,必须进行沙藏或假植处理。_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