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65.150 B 52 DB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 22/T 23762015 花羔红点鲑人工繁殖技术规范 Artificial breeding technology specification for Salvelinus malma 2015-12-15发布 2016-01-25实施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22/T 23762015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吉林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壮、焦永发、孙占胜、尹文金、蔺丽丽、曹永芬、刁海生、刘丽晖、李海波、金钟、娄辉、杨质楠、李兆君。DB22/T 23762015 1 花羔红点鲑人工繁殖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花羔红点鲑(Salvelinus malma)的亲鱼培育、人工授精、孵化、破膜仔鱼管理等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花羔红点鲑的人工繁殖。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36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 SC/T 1030.3-1999 虹鳟养殖技术规范 人工繁殖技术 DB22/T 2180-2014 美洲红点鲑人工养殖技术规程 3 亲鱼培育 3.1 环境条件 3.1.1 培育池 长方形水泥池,面积80 m2160 m2,水深0.8 m1.2 m,注水流量50 L/s100 L/s。3.1.2 水质 水源水质应符合GB 11607的规定;养殖用水符合NY 5361的规定。3.1.3 水温和水交换量 适宜水温8 13,适宜水交换量为每小时0.5 次。3.2 亲鱼选择 3.2.1 来源 原(良)种场或原产地,并经检疫检验合格。3.2.2 质量 体质健壮、体型匀称,无病、无伤、无畸形,不携带病原体,可数性状及可量形状在规定范围内。DB22/T 23762015 2 3.2.3 繁殖年龄 雌鱼4 龄7 龄;雄鱼3 龄6 龄。3.2.4 雌雄鉴别 吻尖者为雄性,吻钝而圆者为雌性。临近繁殖前期,雄鱼体色鲜艳,下颌上翘;雌鱼体色变浅,腹部发白,个别头部有“追星”出现。3.3 放养 放养量控制在4.0 kg/m36.0 kg/m3范围内。雌雄亲鱼混养,产前30 d35 d分池饲养,雌、雄比2:13:1。3.4 饲料与投喂 3.4.1 饲料 投饲颗粒配合饲料。饲料应符合 GB 13078 的规定。粗蛋白质含量不低于 40.0%。可适当投喂生物活饵料,亦可在饵料中添加维生素 C、E、虾红素或类胡萝卜素等。3.4.2 投喂量 日投喂 2 次,时间为 8:009:00 和16:0017:00。亲鱼培育期投喂率为鱼体重的 6.0%7.0%。采卵前 1 个月和采卵后 1 个月日投喂率为鱼体重的 0.5%0.6%,临近产卵期为 0.2%0.3%。采卵前 1 周停止投喂。3.5 日常管理 3.5.1 水质调控 溶解氧6.0 mg/L 时增加注水量或采取增氧措施。清晨及傍晚清除污物、粪便和饲料残渣。3.5.2 疫病防治 发现疫病,及时治疗或无害化处理。药物选择与使用应符合NY 5071的规定。3.5.3 其他管理 早、晚巡池2次,观察鱼体摄食和活动情况。4 人工授精 4.1 亲鱼成熟度鉴别 应符合DB22/T 2180-2014中6.1条的规定。4.2 繁殖时间 DB22/T 23762015 3 繁殖期在每年的9月末11月末,水温5 9。4.3 操作方法 应按照DB22/T 2180-2014中6.3条的规定执行,其中等调液的配制见附录A。4.4 产后亲鱼处理 用药物对亲鱼进行消毒处理,预防疫病发生。药物选择与使用应符合NY 5071的规定。5 孵化 5.1 条件 5.1.1 安静、避光、防震。5.1.2 孵化用水除符合 GB 11607 规定外,水质应清澈透明、无杂质及悬浮物,溶解氧不低于 6.0 mg/L。5.1.3 孵化水温 4 12,最适水温 8 10 为宜。5.2 设备 5.2.1 塑料孵化桶或玻璃钢平列槽,其构造应按照 SC/T 1030.3-1999中 6.1 条或 8.1 条的规定执行。5.2.2 受精卵发眼之前在孵化桶或平列槽中均可孵化,但发眼后应在平列槽中孵化直至仔鱼破膜。5.3 密度 孵化桶放卵密度应符合SC/T 1030.3-1999中6.1条的规定;平列槽放卵密度为每平方米8000 粒10000 粒。5.4 管理 5.4.1 根据孵化器盛卵的多少及受精卵各发育阶段,随时调节进水量。水流量应控制在 0.05 L/s0.08 L/s。5.4.2 保持水流畅通,定期消毒,控制水霉菌着生。药物的选择与使用应符合 NY 5071的规定。5.4.3 受精卵胚胎发育敏感期内应保持静置状态,每天监测水温,计算胚胎发育累积温度。5.4.4 卵发眼后,每天将死卵、白浊卵、发育不同步卵捡出。随着孵化阶段的变化,逐渐加大水流量至 0.12 L/s0.15 L/s,但以卵不震荡为宜。5.4.5 经常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6 破膜仔鱼管理 6.1 及时将卵皮和死亡的仔鱼捞出,防止堵塞排水口,造成过水不畅。6.2 随着仔鱼的生长,进水量逐渐加大至每万尾 5 L/min6 L/min,确保水体中溶解氧含量满足需求。6.3 采用粒径为 0.2 mm0.5 mm 的鲑鳟稚鱼微粒饲料,粗蛋白质含量不低于 50.0%,且应符合GB 13078的规定。6.4 当仔鱼卵黄囊三分之二被吸收时,便可开口投喂。开口至每尾 0.5 g时,日投饵 8 次,每次间隔1.5 h;每尾0.5 g/尾1.0 g/尾时,日投饵 6 次,每次间隔 2 h。初期投喂量以覆盖水面薄薄一层即可,后期投喂量以每次鱼苗吃完略有剩余为宜。DB22/T 23762015 4 6.5 有条件的可以投喂水丝蚓、黄粉虫幼虫等生物活饵料。将生物活饵料多点分散布置于培育池内固定处,以便于鱼苗主动进行摄食。A DB22/T 23762015 5 附 录 A(规范性附录)等调液配制 等调液配制见表A.1。表A.1 等调液配制 名称 用量 氯化钠(分析纯)/g 90.4 氯化钾(分析纯)/g 2.4 氯化钙(分析纯)/g 2.6 蒸馏水/L 10.0 _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