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隧道LED照明应用技术指南DB22/T 2308-2015.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公路隧道LED照明应用技术指南DB22/T 2308-2015.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公路隧道LED照明应用技术指南DB22/T 2308-2015.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公路隧道LED照明应用技术指南DB22/T 2308-2015.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公路隧道LED照明应用技术指南DB22/T 2308-2015.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公路隧道LED照明应用技术指南DB22/T 2308-2015.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ICS 93.080 R 18 DB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 22/T 23082015 公路隧道 LED照明应用技术指南 Application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the LED lighting of highway tunnel 2015-09-28发布 2015-11-01实施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22/T 23082015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LED 照明灯具技术要求.3 5 设计与施工.7 6 质量检验.12 7 验 收.14 8 运营维护管理.15 DB22/T 23082015 II 前 言 本标准按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吉林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交通科学研究所、吉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吉林省高等级公路建设局、吉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中科光电(长春)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闫秋波、郑继光、樊上海、丛广岩、宋敬兴、胡雪峰、陈志国、刘相廷、张飞军、陈晓冬、李劲松、叶静辉、李晓红、高磊、霍长顺、高婷婷、郝志文、唐远科、张福玉。DB22/T 23082015 1 公路隧道 LED 照明应用技术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路隧道LED照明灯具技术要求、系统的设计施工、质量检验、项目验收和运营维护。本标准适用于各等级公路隧道新建LED照明系统和既有隧道照明系统的更新改造。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423.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A:低温 GB/T 2423.2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B:高温 GB/T 2423.17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Ka:盐雾 GB/T 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 5700 照明测量方法 GB 7000.1 灯具 第1部分:一般要求与试验 GB 7000.5 道路与街道照明灯具安全要求 GB 7000.2032013 灯具 第2-3部分:特殊要求 道路与街路照明灯具 GB/T 12325 电能质量 供电电压偏差 GB 17625.1 电磁兼容 限值 谐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 A)GB 17743 电气照明和类似设备的无线电骚扰特性的限值和测量方法 GB 17945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 GB/T 182262015 公路交通工程钢构件防腐技术条件 GB/T 18595 一般照明用设备电磁兼容抗扰度要求 GB/T 24824 普通照明用LED模块测试方法 GB/T 24827 道路与街路照明灯具性能要求 JTG/T D70/2012014 公路隧道照明设计细则 IES LM80 LED光源流明维持测试方法(IEM Approved Method for Measuring Lumen Maintenance of LED Light Sources)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寒区公路隧道 LED 照明灯具 LED light fixtures of highway tunnel in cold region 能够适应-40+45 运行环境的公路隧道LED照明灯具。3.2 光通量 luminous flux DB22/T 23082015 2 人眼所能感觉到的辐射功率,等于单位时间内某一波段的辐射能量和该波段的相对视见率的乘积。3.3 发光强度 luminous intensity 发光体在给定方向上的立体角元d内传输的光通量d除以该立体角元所得之商,即单位立体角的光通量。3.4 初始值 initialvalue 公路隧道LED照明产品在额定条件下稳定工作1000小时的光电参数值。3.5 有效寿命 actual life 当公路隧道LED照明灯具的光通维持率低于0.7时,可视为灯具已达到有效寿命。3.6 养护系数 maintenance factor 照明装置使用一定周期后,在规定表面上的平均照度或平均亮度与该装置在相同条件下初装时在同一表面上所得到的平均照度或平均亮度之比。3.7 基本照明 general lighting 没有外界自然光条件下满足隧道内安全通车所要求的最低照明条件。3.8 过渡照明 transition lighting 减少公路隧道内部与外部过大的亮度差而设置的使亮度可逐次变化的照明。3.9 加强照明 accent lighting 为了调节隧道口内附近区间的照明亮度使人眼能够适应隧道内外环境光线变化、消除视盲效应而设置的照明条件。3.10 显色性 color rendering 照明光源对物体色表的影响,这种影响是由于观察者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将它与参比光源下的色表相比较而产生的。3.11 应急照明 emergency lighting 隧道内通过辅助电源系统提供能源的照明条件,用于在正常电源突然中断的特殊情况下维持隧道内必要的照明。3.12 光源的发光效能 luminous efficiency of light source 光源发出的总光通量与光源功率之比,简称光源的光效。3.13 灯具效率 luminaire efficiency 在相同的使用条件下,灯具发出的总光通量与灯具内所有光源发出的总光通量之比,也称灯具光输出比。3.14 照度均匀度 uniformity of luminance 规定表面上的最小照度与平均照度之比。DB22/T 23082015 3 3.15 一般显色指数 general color rendering index 八个一组色试样的CIE1974特殊显色指数的平均值,通称显色指数。符号为Ra。3.16 色温度 color temperature 当某一种光源(热辐射光源)的色品与某一温度下的完全辐射体(黑体)的色品完全相同时,完全辐射体的温度,简称色温。3.17 相关色温度 correlated color temperature 当LED光源的色品与某一温度下的完全辐射体(黑体)的色品最接近时完全辐射体(黑体)的温度,简称相关色温。3.18 眩光 glare 由于视野中的亮度分布或亮度范围的不适宜,或存在极端的对比,以致引起不舒适感觉或降低观察细部或目标的能力的视觉现象。3.19 集中控制 centralized control 一种控制系统结构方式,指隧道内的各设施直接与中央控制室相连,隧道内的检测设施将检测信息直接传至中央控制室,由中央控制室直接向隧道内各控制设施发布控制命令。4 LED 照明灯具技术要求 4.1 分类 4.1.1 按使用环境划分 按灯具的使用环境划分为:a)寒地 LED 隧道灯(代号为 HD);b)普通 LED 隧道灯(代号为 PT)。4.1.2 按灯具类型划分 灯具类型为LED隧道灯(代号为SD)。4.1.3 按产品电源类型划分 按不同电源类型可分为:a)直流 LED 隧道灯(代号为 DC);b)交流 LED 隧道灯(代号为 AC)。4.1.4 按产品额定功率划分 按照公路隧道LED照明产品整灯的额定功率(含电源的功率)可定型分类为:a)等规格每 5W一档;b)等规格 10W一档。4.1.5 按产品色温区间划分 DB22/T 23082015 4 隧道LED照明产品按初始相关色温可分为2700 K/3000 K/3500 K/4000 K/4500 K/5000 K/5700 K。4.1.6 按调光类型划分 按调光类型分为:a)调光型(代号为 T);b)非调光型(代号为F)。4.2 命名 4.2.1 LED 隧道灯的型号由五部分组成:a)第一部分表示灯的使用环境(HD 代表寒地);b)第二部分表示灯的代号(SD 代表 LED 隧道灯和电源类型);c)第三部分表示灯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d)第四部分表示灯的色温代号;e)第五部分表示补充信息(如调光类型或光通量等其他信息)。4.2.2 型号示例见图 1。补充信息 色温代号 额定电压/额定功率 LED隧道灯代号 LED隧道灯使用环境 图1 型号示例 4.3 技术要求 4.3.1 安全要求 LED照明灯具的安全性应满足以下要求:a)公路隧道 LED 照明灯具安全要求应符合 GB 7000.1 和 GB 7000.2032013;b)照明灯具应符合 GB 7000.5 的规定,灯具、独立式 LED 模块、控制装置及防水接头等配件的外壳防护等级均应至少达到 IP65;c)防火功能应符合 GB 17945;d)公路隧道 LED 照明灯具防触电级别应为 I 类。4.3.2 外观要求 灯具外观质量、重量和外部材料应符合表1的要求。DB22/T 23082015 5 表1 LED 隧道照明灯具外观质量、重量和外部材料的要求 编号 项目 技术要求 1 外观质量 表面应光滑,以防污物堆积和便于清洗,无损伤、变形、涂层剥落;透光材料应无气泡、明显划痕和裂纹等缺陷。2 重量 60 W(含)以下隧道灯重量应不大于0.1 Kg/W,60W以上隧道灯重量应不大于0.08 Kg/W。外壳(包括控制装置)及连接件的防护层色泽应均匀、无划伤或裂痕等缺陷;外壳应采用铝合金制成。所采用的钢构件应进行防腐处理,其性能指标应符合GB/T 18226的规定;其他外部构件(如插销、铰链和螺钉等)应采用具有一定强度、耐腐蚀的铬镍合金材料制成;灯具支架和安装板应采用具有一定强度、经过防腐处理的金属材料制成;采用阻燃材料,且耐废气、盐、烟雾、混凝土和隧道内大气中含有的其他化学物质的腐蚀;灯具所有材料应具有低温和冷热交替的环境耐受性能,应按 GB/T 2423.17进行耐盐雾试验。光学件应无损伤;灯具面罩应采用钢化玻璃进行防护,且面罩外表面应平整光滑。3 外部材料 灯具的外部接线和内部接线按 GB 7000.2032013 第 10.1 执行,同时不应使用聚氯乙烯绝缘材料的导线,宜使用在低温环境下仍能保持柔韧性的橡胶绝缘材料导线,以便于寒冷环境下的灯具安装和维护。4.3.3 电气要求 4.3.3.1 供电条件要求如下:a)灯具的额定工作电压为 AC220 V、频率 50 Hz,电压范围:AC220 V22 V。b)功率在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下工作时,其实际消耗功率和额定功率之差应不大于 10%。4.3.3.2 在满足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时,灯具功率 50 W以上的功率因数不应低于制造商标称值的0.95,50 W及以下的灯具的功率因数不应低于制造商标称值的 0.9。4.3.3.3 灯的电磁兼容特性按照以下要求执行:a)灯的无线电骚扰特性应符合 GB 17743 的要求;b)灯的输入电流谱波应符合 GB 17625.1 的要求;c)灯的电磁兼容抗扰度应符合 GB/T 18595 的要求。4.3.3.4 灯具的环境适应性应满足以下要求:a)在-40+45、相对湿度小于 90%的环境中,灯具应能正常启动,持续工作无闪烁;b)灯具所有材料应具有低温和冷热交替的环境耐受性能,应依据 GB/T 2423.1 与 GB/T 2423.2进行可靠性测试试验;c)受试样品在高低温试验过程中或试验后不应出现失效,样品材料物理力学性能不应出现变化。4.3.3.5 灯具的承力结构件禁止采用塑胶件。4.3.3.6 灯具的外部接线和内部接线按 GB 7000.203-2013 第 10.1 条执行,同时不应使用聚氯乙烯绝缘材料的导线,宜使用在低温环境下仍能保持柔韧性的橡胶绝缘材料导线,以便于寒冷环境下的灯具安装和维护。4.3.4 光电性能要求 4.3.4.1 灯具效能 DB22/T 23082015 6 LED隧道灯的初始光效按表2分为三个等级,实测值不低于表2的3级规定值。灯的初始光通量可由制造商或销售标称,但其实测值应不低于标称值的90%。表2 LED 隧道灯初始光效 额定相关色温CCT K 额定相关色温3500 3500额定相关色温5000 5000额定相关色温7000初始光效应不低于 lm/w 85 90 95 4.3.4.2 有效寿命 燃点3000 h时,光通维持率不低于96%;燃点6000 h时,光通维持率不低于92%。4.3.4.3 光度分布 4.3.4.3.1 光度分布应符合 GB/T 24827 规定的道路照明标准值的要求,LED 隧道照明配光曲线应给出产品的配光曲线标称相一致。4.3.4.3.2 灯具横向与纵向光束角不宜过小,中心光强不宜过低,路面与墙面光斑分界线应渐变以减少斑马效应。4.3.4.3.3 灯具表面亮度不宜过大,驾驶员视线范围光幕亮度不宜过大,应实现良好的眩光控制。4.3.4.3.4 灯具产生的光强在隧道内空间分布均匀,设计车速下车辆前挡风玻璃不宜出现频闪效应。4.3.4.4 初始相关色温 4.3.4.4.1 灯具的额定相关色温以 100 K 为步长,且应色温一致。4.3.4.4.2 初始相关色温应符合产品生产商或责任销售商的自我标称的额定相关色温,初始相关色温和额定相关色温(T)的最大偏差(T)满足条件:T=0.0000108T2+0.0262T+8。4.3.4.5 平均寿命 LED隧道灯光源的寿命应达到35000 h以上,控制装置在50000 h使用寿命期间内失效率不应超过5%,整灯寿命达到35000 h以上。4.3.4.6 显色指数 LED隧道灯的显色指数初始额定值不低于65,其实测值应不低于额定值。4.3.4.7 模块化要求 LED隧道灯光源与控制装置应按通用性、互换性要求进行模块化设计,所有结构件应为通用件。4.4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4.4.1 灯具标志 灯具的标志应包含以下内容:a)制造厂名称或注册商标;b)额定电源电压和频率;c)标称功率或型号及有关光、电特性的参数由制造商或销售商提供;d)灯具防护等级;DB22/T 23082015 7 e)相关色温;f)功率因数;g)制造日期(年、季或月,年和月用数字表示,季用罗马字表示);h)包装箱内应附合格证或盖有合格印章,合格证或合格证明上应标有:检验日期,检验员签章。4.4.2 包装 灯具用包装箱包装,包装应安全可靠,包装箱上应使用汉字注明:a)制造厂名称或注册商标及厂家地址;b)产品名称和型号;c)额定电压和频率;d)包装箱内 LED 隧道灯的数量;e)产品标准号;f)其他标志。4.4.3 贮存运输 4.4.3.1 贮存在相对湿度不大于 85%的通风的室内,空气中不应有腐蚀气体。4.4.3.2 运输中应避免雨雪淋袭和强烈的机械振动。5 设计与施工 5.1 照明系统设计 5.1.1 照明系统设计除应符合 JTG/T D70/2012014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a)公路隧道照明宜进行节能调光控制设计;b)长度大于 200 m 的高速公路隧道、一级公路隧道应设置照明,长度 100 m L200 m的高速公路光学长隧道应设置照明,大于 500 m 的高速公路隧道应设置应急照明;c)照明设计应考虑隧道正常交通工况和隧道洞内发生火灾等异常交通工况;d)隧道洞外亮度在设计之初可以参考 JTG/T D70/2012014表4.2.1 的推荐值,在洞口土建形成后应实测取得。洞外亮度实测值与设计取值的误差超出-20%+20%时,或其他环境发生变化,应调整照明系统的设计;e)对于有特殊要求的隧道可增加景观照明部分;f)对于长度大于 500 m、纵坡大于 2.5%、大型车辆比例大于 40%的隧道,设计照度应提高 10%;g)公路隧道照明设计应充分了解隧道土建工程及交通工程设计的相关情况进行统筹设计,需要收集的相关资料见表 3。表3 需要收集的基本资料 调查内容 描述 隧址环境 L20、洞外环境、朝向、植被设计方案 土建结构物条件 平纵线形、路面类型、洞口结构形式、墙面装饰、建筑限界、紧急停车带和横洞等 交通条件 设计交通量、速度、交通组成,单向或双向交通。汽车或混合交通 供电条件 用电等级、电压波动范围、引线长度等 气候条件 极端气象条件、湿度、浓雾频率等 运营管理方式 是否采用调光控制 DB22/T 23082015 8 表3(续)调查内容 描述 灯具条件 灯具效能、尺寸等 交通工程设施 通风要求、监控设施、通信设施、消防设施、供配电条件 5.1.2 照明设计所采用的交通量一般按通车后 3 年5年的预测交通量计算。5.1.3 照明区段划分、亮度和均匀度均应符合 JTG/T D70/2012014 的规定,交通流量较大隧道可采用较高亮度指标。中长隧道不同区域有不同照度要求时,应采取分区照明方式。5.1.4 灯具布设应满足下列要求:a)入口段的加强照明灯具可自隧道洞口顶部以内 5 m 处开始布设,宜采用双侧对称布设方式,入口段第一组和第二组灯具宜采用高压钠灯,也可采用色温低于 2700 K以下的 LED灯;b)过渡段灯具宜采用双侧对称布设方式;c)出口段灯具可引自洞口顶部以内 5 m 处开始布设,宜采用双侧对称布设方式。5.1.5 照明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a)隧道照明应根据 JTG/T D70/2012014 确定亮度与均匀度标准;b)隧道照明初步设计与施工图设计宜采用利用系数法进行照明计算,联合设计宜采用光强法进行照明计算。5.1.6 加强照明灯具可采用集成式封装或阵列式封装光源,基本照明灯具宜采用阵列式封装光源。5.1.7 距离高速公路隧道口前,应设置提醒机动车驾驶员开启前大灯行驶通过的隧道标志。5.1.8 隧道侧墙材料应保证检修道顶面上 2 m 范围内反光系数不低于 0.5,有特殊要求的除外。5.1.9 设计文件应标明交工时各段落应具有的初始照度值,并且初始照度值必须高于设计所要求的指标,以保证运营期灯具的照度满足设计要求。5.1.10 灯具安装高度在 5.5 m 左右,对于高速公路二车道隧道可考虑降低安装高度,有效地提高路面照度。安装位置不得侵入隧道净空限界。灯具安装要考虑防眩措施他灯间距的频闪效果。5.1.11 整灯初始光效应符合表 2 的要求。5.1.12 灯具结构设计为条形且表面光强过渡平缓时,安装间距可不受闪烁频率限制。5.1.13 路面车道中线亮度纵向均匀度实测值不应低于 0.7,亮度总均匀度不应低于 0.4。5.2 照明控制 5.2.1 亮度设计 合理照明亮度的设计应结合洞外亮度、洞内亮度进行。5.2.2 控制方式的选择 照明控制设计应实现正常和异常交通工况的控制功能,宜采用节能自动控制为主,手动控制为辅,手动控制优先的方式。其方法为:a)节能控制宜优先采用无级控制方式,宜采用可调光型 LED灯具;b)对于高速公路的长隧道或隧道群,LED 照明系统可采用中央控制管理系统进行控制,可依据使用条件和洞口亮度采取分区、分组、分级的控制措施;DB22/T 23082015 9 c)可根据不同的时间、不同区段的亮度要求、通过交通量级别、洞外亮度、车流状态等环境因素,来控制区段亮度变化和点亮时间;d)可根据车流情况控制隧道内灯具开启数量,并根据车辆检测器检测隧道内有无车辆、行人,根据检测结果控制照明灯具开启数量及亮度,但应满足规范对隧道照度的基本要求。5.2.3 系统功能 照明控制系统应具有以下功能:a)应具备用户登录权限管理功能,具备用户照明控制模式设置、控制参数读取和设置功能;b)应具备隧道照明正常工况、养护工况、交通事件异常工况和火灾工况等不同工况条件预先设置功能;c)应有统计各种交通工况能耗功能,并且可以输出、打印出各类报表;d)高速公路隧道宜具备与前端控制设备的远程通信和访问功能以及通信故障报警功能;e)行车横洞照明控制应包括远程控制和本地手动控制两种模式,行人横洞的照明系统宜具备感应控制功能;f)管理人员可根据经验采用人工控制各区段灯的照明。5.2.4 控制方式 5.2.4.1 环境感知的自动控制方式 宜根据有无车辆驶入和洞外亮度控制灯具亮度。5.2.4.2 按时间段的自动控制方式 根据不同季节的环境亮度的基本变化规律,按每天不同时间段自动设置隧道内各照明段的亮度指标。5.2.4.3 人工控制方式 用户可以选择天气变化条件,设置不同的亮度,由人工控制。5.2.5 中间段照明亮度设计 中间段照明亮度应根据交通量条件分级设计,并符合 JTG/T D70/2-01-2014 的要求。5.2.6 夜间照明设计 隧道夜间照明调光设计应满足如下要求:a)夜间应关闭隧道入口段、过渡段和出口段的加强照明灯具;b)长度 L500 m 且设有自发光诱导设施和定向反光轮廓标的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隧道,夜间可关闭全部灯具;c)公路设有照明时,其路段上的隧道夜间照明亮度应不低于道路亮度水平;d)单向交通隧道夜间交通量不大于 350 veh/(hln)、双向交通隧道夜间交通量不大于 180 veh/(hln)时,可只开启应急照明灯具。5.2.7 照明调光设计 5.2.7.1 白昼照明调光设计参照 JTG/T D70/2012014条文 9.3.4并结合吉林省冬季雪地气候条件执行。DB22/T 23082015 10 5.2.7.2 加强照明应根据洞外亮度和交通量变化,进行入口段、过渡段和出口段的调光方案设计,可按表 4 分级组合。表4 加强照明调光分级表 交通量N【veh/(hln)】季节及天气 调光分级 洞外亮度 cd/m2 单向交通 双向交通 350 180 350N1200 180N650 雪地条件晴天 L20(S)1200 650 350 180 350N1200 180N650 夏季晴天 0.75 L20(S)1200 650 350 180 350N1200 180N650 其他季节晴天/夏季云天 0.5 L20(S)1200 650 350 180 350N1200 180N650 其他季节云天/夏季阴天 0.25 L20(S)1200 650 350 180 350N1200 180N650 其他季节阴天/重阴天 0.13 L20(S)1200 650 5.3 照明配电设计 5.3.1 应急照明和基本照明采用一级负荷,加强照明采用二级负荷。5.3.2 照明负荷采用需要系数法计算,需要系数应取 1.0。5.3.3 单独设置照明变压器供电时,变压器接线组别宜采用 Dyn11 方式。5.3.4 宜设置 EPS作为应急照明的应急电源,供电持续时间不得低于 30 min。5.3.5 供电系统电源电压应采用 AC 220 V/380 V,供电半径不宜超过 500 m,照明灯具端电压波动宜控制在10%以内,并满足 GB/T 12325 相关要求。5.3.6 照明配电干线宜按 10 年交通量照明所需容量考虑。5.3.7 照明配电接地宜采用 TN系统,应急照明回路宜采用耐火型线缆。5.3.8 三相照明线路各组负荷分配宜保持平衡,最大相与最小相负荷电流差不得超过 30%。5.3.9 当载流导体30 根时,隧道内照明线缆宜采用带槽盖的封闭式金属线槽布设方式。当载流导体30 根时,隧道内照明线缆宜采用不带槽盖的梯式电缆桥架布设方式。5.3.10 隧道的供电线缆接头必须有可靠的防水、防潮措施。DB22/T 23082015 11 5.3.11 根据隧道交通工程等级,确定中央控制管理系统的功能与配置;有中央控制管理系统的隧道需配置电力监控系统。5.3.12 照明分支线缆截面不应小于 1.5 mm2。5.3.13 隧道内的设备宜采用共用接地,综合接地的接地电阻应不大于 1。5.4 安装与施工 5.4.1 LED 灯具安装 5.4.1.1 划线定位 按照施工图要求的灯具安装高度确定灯具安装位置,保证灯具安装高度水平一致,按照施工图的灯具距离定位灯具安装位置。5.4.1.2 灯具支架安装 在已经确定的位置上安装灯具支架,注意灯具的型号,灯具支架的孔距。5.4.1.3 灯具安装 按图纸要求的型号,安装灯具。安装前要将灯具打开检查,保证光源、触发器、整流器、电容安装完好。灯具在安装时纵向偏差不大于30 mm,横向偏差不大于20 mm,高度偏差不大于10 mm。5.4.1.4 接线 接线时按ABC三相循环链接灯具,保证三相电流平衡;并按设计要求做好灯具线缆保护。5.4.1.5 调试 灯具安装接线完成以后,每个回路单独进行调试,确保单个回路正常。回路调试正常后,灯具尾线固定。固定时要求方式统一,线形整齐美观。5.4.2 系统调试 5.4.2.1 照明灯具应有现场能清晰分辨且牢固的标志。灯具贮存在相对湿度不大于 85%的通风的室内,空气中不应有腐蚀性气体。5.4.2.2 照明灯具安装后,应将裸露的护套线线端绑紧并用胶布缠裹,接线宜采用防水电缆,线间接头应为防水接头。5.4.2.3 不同分区电缆宜采用不同号码管标识,以便于线路维修。5.4.2.4 照明灯具端电压不宜大于其额定电压的 105%,亦不宜低于其额定电压的 95%。5.4.2.5 照明配电箱宜设置在靠近照明负荷中心便于操作维护的位置。5.4.2.6 车辆监测器安装条件如下:a)车辆监测器宜设置在车流平稳的区域;检测器探头方向应与设计方向一致;立柱安装应该竖直牢固,结构应满足抗风要求,杆体垂直度应不大于 5 mm/m;b)车辆监测器的设置间距宜为 500 m700 m。5.4.2.7 车辆监测器应具备如下功能:a)应能检测每一车道的交通量和速度等基本交通参数;b)应能适应被监测车道行车改变方向的要求,能检测出行车方向;c)应能检测出二轮摩托以上的所有类型的机动车。DB22/T 23082015 12 5.4.3 接地防雷测试 5.4.3.1 防雷装置接地电阻的测试,应在无降雨、无积水和非冻土条件下进行测试。5.4.3.2 防雷装置实行定期检测制度,应每年检测一次,其中易燃易爆场所防雷装置每半年检测一次。6 质量检验 6.1 出厂检验 6.1.1 一般规定 6.1.1.1 试验条件 通常情况下,试验应在环境温度为25 1,相对湿度最大为65%的无对流风的环境中进行,稳定时间为4小时。各项试验均应在额定频率下进行,LED隧道灯应置于自由空间中。6.1.1.2 电源电压检验 在稳定期间,电源电压应该稳定在0.5%的范围之内;在测量时,应降至0.2%的范围之内,对于寿命试验应该稳定在2%。电源电压的谐波含量不超过10%,总谐波含量是基波为100%时各次谐波分量的均根之和。6.1.1.3 检测项目及水平 交收检验的灯应从合格的提交批中均匀抽取,检验按GB/T 2828.1的规定进行。6.1.1.4 不合格产品的处理 若交收检验不合格,则该批产品应由制造商隔离后进行全检查,剔除不合格产品后可再次提交验收。若再次发生提交检验后仍不合格,则应停止交收、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和处理该批产品的办法。6.1.2 外形尺寸测量 LED 隧道灯外形尺寸应采用误差不大于 0.05 mm的量具测量。6.1.3 功率因数测量 LED隧道灯的功率和功率因数按GB/T 24824规定的方法测量。6.1.4 光学特性的测量与计算 LED隧道灯的光强分布和眩光、初始光效、光通量、颜色特性的试验按GB/T 24824规定的方法测量,LED灯的光效通过计算得出。6.1.5 灯具防尘防水 隧道灯具的防尘防水测试应符合JTG D70/2012014的要求。6.1.6 光通维持率的测量 进行光通维持率试验时,隧道灯在点燃1000 h时,其光通维持率应不低于95%;再点燃2000 h、3000 h,直到6000 h,最终6000 h光通维持率应不低于90%。DB22/T 23082015 13 6.1.7 额定平均寿命测试 LED隧道灯的额定平均寿命按IES LM80的方法测试。6.2 进场检验 6.2.1 进场检验由业主单位聘用具有相应检测资质和寒区检测经验的第三方照明技术检测机构进行。6.2.2 LED 隧道照明灯具进场检验应满足以下要求:a)产品合格证、质量检测报告等资料齐全,各种产品参数均满足设计要求;b)LED 隧道灯的表面光滑,应无损伤、变形、划痕、裂纹、涂层剥落等缺陷,颗粒物与油烟免黏附性和可清洁性强。透光罩应无气泡、明显划痕、裂纹等缺陷;c)LED 隧道灯具电气元件、配件齐全,尺寸、型号符合设计要求,无机械损伤、变形、防腐层脱落、灯罩破裂等现象;d)灯具标志应牢固耐久,清晰易认;e)LED 灯具底座的调节范围符合设计要求。支撑系统材质、承载能力满足设计要求。强电端子对机壳绝缘电阻不应小于 50 M。6.2.3 照明系统控制设备进场检验应满足以下要求:a)LED 隧道灯具电气原件、配件应齐全,规格、型号、配置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b)通电前应检查、核对各个设备的安装连接线,各个回路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 0.5 M,各个设备接地良好;c)LED 隧道照明入口加强 1段、入口加强 2 段、过渡段、中间段、出口 1段、出口 2段和洞外引道各段照度、路面照度、总均匀度、路面中线照度(亮度)纵向均匀度应符合设计要求;d)动态调光控制、时序自动控制、分级控制模式等控制功能应符合设计要求。6.3 交工检验 6.3.1 交工检验由业主单位聘用具有相应检测资质和寒区检测经验的第三方照明技术检测机构进行。6.3.2 测试灯具照度平均值、路面亮度均匀度、路段亮度总均匀度、路面纵向均匀度等指标。6.3.3 测试设备应选取计量校准过的 TES数位式照度计进行测试,量测范围 0到 40 klux,分辨率0.01 Lux。6.3.4 根据测试数据计算出各路面的平均照度、照度均匀度和路面中心线纵向均匀度。公式如下:a)测试区域内路面平均照度可按式(1)计算。1mppavEEm=.(1)式中:avE 测试区域内路面的平均亮度,单位为勒克斯(lux);pE 单灯路面的照度,单位为勒克斯(lux);m 灯具的数量。b)测试区域内路面亮度均匀度计算可按式(2)计算。DB22/T 23082015 14 min0avLUL=.(2)式中:0U 路面亮度照度总均匀度;minL 测试区域内路面最小亮度,单位为坎德拉每平方米(cd/m);avL 测试区域内路面的平均亮度,单位为坎德拉每平方米(cd/m)。c)测试区域内路面中线亮度纵向均匀度可按式(3)计算:min1 maxLUL=.(3)式中:1U 路面中线亮度纵向均匀度;minL 路面中线最小亮度,单位为坎德拉每平方米(cd/m);maxL 路面中线最大亮度,单位为坎德拉每平方米(cd/m)。7 验 收 7.1 一般规定 7.1.1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对产品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或者老产品转产生产的定型鉴定;b)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c)产品停产一年后,恢复生产;d)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7.1.2 下列验收资料应同时提交给业主单位及运维管理机构:a)竣工系统图、安装图、技术说明书等材料;b)设备(包括软件)制造厂提供的产品说明书、故障检测手册、合格证明和出厂试验报告等技术文件;c)检验报告和验收报告。7.2 验收项目 验收项目见表5。DB22/T 23082015 15 表5 照明灯具验收项目表 项次 验收项目 技术要求 验收方法 1 灯具的安装偏差 符合设计要求。无要求时:纵向30 mm,横向20 mm,高度10 mm 用经纬仪或量尺测量 2 绝缘电阻 强电端子对机壳50 M 500 V兆欧表测量 3 控制柜安全保护接地电阻 4 接地电阻测量仪 4 防雷接地电阻 10 接地电阻测量仪 5 联合接地电阻 1 接地电阻测量仪 6 灯具启动时间的可调性 照明回路组的启动时间间隔可调、可控 实际操作 7 启动、停止方式 可自动、手动、时序三种方式控制全部或部分照明器的启动、停止 实际操作 8 照度(入口段、过渡段、中间段)符合设计要求 照度计 9 照度纵均匀度、纵向均匀度 符合设计要求 照度计 10 紧急照明 双路供电照明系统,主供电路停电时,应自动切换到备用供电线路上 模拟操作 7.3 验收评定标准 7.3.1 照明灯具安装稳固、位置正确,灯具轮廓线形与隧道协调、美观。7.3.2 照明设备的电力线、信号线、接地线端头制作规范;按设计要求采取线缆保护措施、布线排列整齐美观、安装固定符合要求、标识清楚。7.3.3 设备表面光泽一致、无划伤、无刻痕、无剥落、无锈蚀。7.3.4 控制柜内布线整齐、美观、绑扎牢固,接线端头焊(压)结牢固、平滑;编号标识清楚,预留长度适当;柜门开关灵活、出线孔密封措施得当,机箱内无积水、无霉变、无明显尘土,表面无锈蚀 7.3.5 照明灯具应发光均匀、无刺眼的眩光。7.4 验收评价 7.4.1 第三方检测机构依据检测数据,对 LED 公路隧道照明示范工程项目的照明质量和节能指标进行计算、分析、评价,出具评价分析报告。7.4.2 依据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 LED 公路隧道照明产品抽样检测报告、各阶段照明及能耗检测报告和应用效果综合评价报告进行验收。7.4.3 运维管理机构应参与工程的交工和竣工验收。8 运营维护管理 8.1 运营维护 8.1.1 寒地照明设施运维主要包括冬季隧道机电设备防寒防冻检修,保证隧道配电、照明、通风、消防等各项设施正常运行,确保 24 h有效照明。8.1.2 照明设施运维维修可分为日常检查、经常性检修、定期检修和应急检查。针对隧道车流量大,洞内尾气、灰尘大的特点,及时对隧道进行干式清洗。8.1.3 对隧道灯具进行清洁维护,保证灯具光照度和光通量,以利于行车安全。DB22/T 23082015 16 8.1.4 运维管理机构配备专业运维人员,建立岗位责任制,制订运维计划。8.2 运行管理 8.2.1 日常检查 8.2.1.1 照明设施日常检查主要是对设施使用及损坏情况进行的巡检登记。对中间段连续坏灯 2 盏以上,洞口加强段连续坏灯 3 盏以上应及时进行更换或维修。8.2.1.2 在巡逻车上或通过步行目测对照明灯具外观和运行状态进行的一般巡视检查,高速公路隧道应不少于 1次/日,其他各级公路可按 1 次/1 日3 日进行。8.2.2 经常性检修 通过步行目测或使用简单工具,对照明设施相关数据、运转状态或损伤情况进行的检查,可按1次/1 月3 月进行;对破损零部件应及时进行维修更换。8.2.3 定期检修 通过检测仪器对灯具、线路连接及装配状态等情况和性能进行的较全面检查和维修,可按1次/年进行。除按常规性的日常维护外,应重点考虑冬季维修较为困难的问题,在入冬前应进行一次全面检修,尽量减少冬季维修量,确保24 h有效照明。8.2.4 应急检查 公路隧道内或相邻处发生重大事故或自然灾害后对机电设施进行的检查,没有固定周期,可配合土建检查一起进行。8.2.5 运维安全 照明设施运维应充分考虑运营车辆、运维人员的安全,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当需中断交通时,应与土建和其他机电设施的运维作业计划综合考虑。隧道内经常性检修、定期检修、分解性检修时的烟雾浓度不得高于0.0035 m-1。8.3 运维设备要求 8.3.1 照明设施运维应使设备技术状态达到产品说明书、设计文件或有关规范的要求。8.3.2 运维机构应配备专门的电工工具、测试仪器(包括照度计)、清洁工具、安全防护设备及高空作业设备。对配备的专用工具应定期检查,耐高压工具试验 1 次/半年,测试仪器校对 1 次/年,安全防护设备及高空作业设备检查 1 次/季度。8.4 运维计划和记录、档案 8.4.1 照明设施运维应按月制定运维计划。8.4.2 照明设施运维应真实记录各种设备的检查情况,建立专门的技术档案。8.4.3 照明设施故障应按月填报故障记录月报表。经常性检修、定期检修均应填写报表记录。8.5 照明设施完好率 高速公路隧道照明设施的完好率应不低于 95%,其他公路隧道应不低于 90%。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