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发电厂检修用手脚架安全技术规范DB52/T 994-2015.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火力发电厂检修用手脚架安全技术规范DB52/T 994-2015.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火力发电厂检修用手脚架安全技术规范DB52/T 994-2015.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火力发电厂检修用手脚架安全技术规范DB52/T 994-2015.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火力发电厂检修用手脚架安全技术规范DB52/T 994-2015.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火力发电厂检修用手脚架安全技术规范DB52/T 994-2015.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ICS 91.220 P 97 DB52 贵州省地方标准 DB52/T 9942015 火力发电厂检修用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Technical code for safety in maintenance of fuel_buring power plant 2015-01-13发布 2015-02-13实施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52/T 9942015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符号.1 4 构配件材质及要求.3 5 荷载分类及取值.4 6 设计计算.5 7 构造要求.9 8 脚手架施工.11 附录 A(规范性附录)计算用表.18 附录 B(资料性附录)快装组合式门架结构图.19 附录 C(资料性附录)脚手架验收卡.21 附录 D(资料性附录)脚手架拆除联系单.22 DB52/T 9942015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标准化指导原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果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贵州西电电力股份有限公司黔北发电厂、中电投贵州金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出。本标准由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化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贵州西电电力股份有限公司黔北发电厂、中电投贵州金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斌、陈晟、张志洪、宋兆礼、李笋、李祥举。本标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为首次发布。DB52/T 9942015 1 火力发电厂检修用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火力发电厂生产现场设备检修、技术改造以及基建项目用脚手架的设计计算、搭设、验收、使用以及拆除。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J 132 工程结构设计基本术语和通用符号 GB 15831 钢管脚手架扣件 GB 50009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17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T 343 一般用途低碳钢丝 JGJ 130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3 术语和符号 GBJ 132工程结构设计基本术语和通用符号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符号适用于本文件。3.1 脚手架 为火力发电厂设备检修作业而搭设的临时结构架,包括单跨扣件式钢管落地脚手架、单跨扣件式钢管悬挑(吊)脚手架、快装组合式门架。3.2 单跨扣件式钢管落地脚手架 单跨扣件式钢管落地脚手架为火力发电厂检修作业用简易井字架。其搭设高度不超过15 m,立杆通常置于带有防滑垫的坚实基础上,必要时部分立杆可设置在型钢、楼梯平台等其他牢固物体上。3.3 单跨扣件式钢管悬挑(吊)脚手架 单跨扣件式钢管悬挑(吊)脚手架其固定端(基础端)通过8#镀锌铁丝绑扎在型钢、楼梯栏杆等牢固的物体上,辅以支撑、手拉葫芦等加固件而形成的检修用简易平台。3.4 DB52/T 9942015 2 快装组合式门架 采取焊接方式,将管件、圆钢等加工成支撑件、栏杆、连接件等,经过组合后作为临时检修平台的一种脚手架。3.5 荷载和荷载效应的符号 Mr 脚手架自重抗倾覆力矩;Mov 扰动倾覆力矩;Gk 脚手架自重;gk 脚手架人员攀登作业面面积分布的自重标准值;G 脚手架上作业人员自重;脚手架攀爬作业人员水平方向扰动效应力;挠度;p 集中荷载值之和;CG1 抗倾覆荷载效应系数;G1K 抗倾覆荷载标准值;CQ1 人员攀爬扰动效应荷载系数;Q1K 人员攀爬扰动效应荷载标准值;K 风荷载标准值。3.6 材料性能和抗力的符号 E 钢材的弹性模量;F 钢材的抗拉、抗压、抗弯强度设计值;I 钢材的惯性矩;容许挠度;容许长细比。3.7 几何参数的符号 A 钢管或构件的截面面积,基础底面面积;H脚手架允许理论搭设高度;H 脚手架推荐搭设高度;H 步距;I 截面回转半径;L 长度,跨度,搭接长度,悬挑长度;la 立杆纵距;lb 立杆横距;t 杆件壁厚;杆件直径。DB52/T 9942015 3 3.8 计算系数的符号 立杆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或抗倾覆安全系数;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挡风系数;z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s 脚手架风荷载体型系数;CG1 抗倾覆荷载效应系数;CQ1 人员攀爬扰动效应荷载系数;Cw 风荷载效应系数。4 构配件材质及要求 4.1 钢管、扣件 4.1.1 钢管规格为48.3 mm3.6 mm,其技术要求应满足 JGJ 130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4.1.2 包括直角扣件、旋转扣件、对接扣件。其技术要求应符合 GB 15831钢管脚手架扣件规定。4.2 脚手板 4.2.1 脚手板分为竹串片脚手板、木脚手板及薄钢脚手板。具体要求如下:a)竹串片脚手板是一种常见的脚手板。通常采用 3 年4 年生长期毛竹或楠竹劈成宽度不小于 50 mm 的竹片,并采用螺栓穿过并列的竹片拧紧制成,其长度宜为 2000 mm3000 mm,宽度宜为 200 mm300 mm;b)木脚手板可采用杉木、白松,板厚不应小于 50 mm,板宽宜为 200 mm300 mm,板长宜为 6 m,在距板两端 80 mm 处,用10#铁丝紧箍两道或用薄铁皮包箍钉牢;c)薄钢脚手板宜采用 2 mm厚的钢板压制而成,不宜用于冬季和南方雾雨和潮湿地区。常用规格:厚度为 50 mm,宽度为 250 mm,长度为2 m、3 m、4 m 等。脚手板的一端压有直接卡口,以便在使用时扣住另一端的端肋,首尾相接,使脚手板不至在横杆上滑脱。4.2.2 本规范推荐使用 3 年4年生长期毛竹或楠竹制成的竹串片脚手板。4.3 镀锌铁丝 4.3.1 本标准选用的铁丝分别为 8#、12#、16#镀锌铁丝,其规格及理化性能须满足 GB/T 343一般用途低碳钢丝标准要求。4.3.2 选用铁丝的设计值宜按表 1 采用 表1 8#、12#、16#镀锌铁丝规格及强度设计值 单股绞结后抗拉强度(MPa)线规号(SWG)线径(mm)抗拉强度(MPa)360旋转绞结 720旋转绞结 1080旋转绞结 8#4.064 295540 295394 295507 295519 12#2.642 295540 295386 295480 295495 16#1.626 295540 295342 295467 295471 DB52/T 9942015 4 5 荷载分类及取值 5.1 荷载分类 作用于脚手架的荷载分为永久荷载(恒荷载)与可变荷载(活荷载)。5.1.1 永久荷载 脚手架永久荷载应包含下列内容:a)架体结构自重:1)立杆、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剪刀撑、扣件的自重等;b)构配件自重:1)脚手板、栏杆、挡脚板、安全网等防护设施的自重。5.1.2 可变荷载 脚手架可变荷载应包含下列内容:a)施工荷载:1)作业层上的人员、器具和材料的自重等;b)风荷载;c)扰动效应荷载。5.2 荷载标准值 5.2.1 永久荷载标准值的取值规定 永久荷载标准值的取值应符合下列规定:a)脚手架立杆承受的每米结构自重标准值根据脚手架自重及基础底面面积自行计算;b)挡脚板自重标准值忽略不计;c)脚手架上吊挂的安全设施(安全网)的自重标准值忽略不计;d)单跨扣件式钢管落地脚手架、单跨扣件式钢管悬挑(吊)脚手架以及快装组合式脚手架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应根据实际情况,宜按表 2 采用。表2 单跨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 脚手架类别 标准值(kN/m2)单跨扣件式钢管落地架 0.27 单跨扣件式钢管悬挑(吊)架 0.20 快装组合式门架 0.15 5.2.2 可变荷载标准值的取值规定 可变荷载标准值的取值应符合下列规定:a)作业人员重量取 90 kg;b)施工器具和材料的自重取 100 kg 的限值,超出 100 kg 的施工器具和材料不得置于脚手架上;c)扰动效应荷载根据脚手架高度及人员自重计算取值;d)作用于脚手架上水平风荷载分两种情况取值:DB52/T 9942015 5 1)室内作业的脚手架,其水平风荷载忽略不计;2)室外作业的脚手架上的风荷载标准值,应按下式计算:k=zs0.(1)式中:k风荷载标准值(kN/m2);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按 GB 50009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规定取用;s脚手架风荷载体型系数,按 GB 50009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规定取 1.3;0基本风压值(kN/m2),按 GB 50009建筑结构荷载规范附表 D.4 的规定取用,取重现期n=10 对应的风压值。5.3 荷载效应组合 设计脚手架的承重构件时,应根据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荷载取其最不利组合进行计算。组合根据实际情况具体确定各分项系数,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取1.4。6 设计计算 6.1 单跨扣件式钢管落地脚手架抗倾覆设计计算 6.1.1 搭设型式 单跨扣件式钢管落地脚手架搭设高度不超过15 m,立杆通常置于带有防滑垫的坚实基础上,必要时部分立杆可借助型钢、楼梯平台等其他牢固物体设置,其结构见图1、图2。图1 立杆落地点在一个水平面上脚手架侧面图 DB52/T 9942015 6 图2 立杆落地点不在一个水平面上脚手架侧面图 6.1.2 抗倾覆验算 6.1.2.1 抗倾覆验算应符合下列公式要求:不组合风荷载时 0.9CG1 G1K-1.4CQ1Q1K 0.(2)组合风荷载时 0.9CG1 G1K-1.4(CQ1Q1K+CwK)0.(3)式中:0.9 有利作用的永久荷载的荷载分项系数;CG1 抗倾覆荷载效应系数;G1K 抗倾覆荷载标准值;CQ1 人员攀爬扰动效应荷载系数;Q1K 人员攀爬扰动效应荷载标准值;Cw 风荷载效应系数;K 风荷载标准值。6.1.3 单跨扣件式落地钢管脚手架倾覆验算 不组合风荷载时 H/lb0.5357 Gk/(Gk+G)sin+.(4)组合风荷载时 H/lb0.5357 G1k/(Q1K+K).(5)式中:H 脚手架高度;la 脚手架长度(步距);lb 脚手架宽度;Gk 脚手架自重;G 人员自重;脚手架立杆与铅垂线的夹角,取 0.5;攀登作业人员水平方向扰动效应力,取 240 N;G1K抗倾覆荷载标准值,按如下表达式进行计算:G1K=Gk/Hla.(6)Q1K人员攀爬扰动效应荷载标准值,按如下表达式进行计算:DB52/T 9942015 7 Q 1K=(Gk+G)sin+/(laH).(7)K风荷载标准值,取 0.0173 kN/m2。6.1.4 推荐取值 根据式(4)进行理论计算,不组合风荷载的情况下,得单跨扣件式钢管落地脚手架不同结构时限值高度。在理论计算限值高度范围内,结合实践经验,得相关结构下的推荐取值,见表3。表3 不同尺寸结构单跨扣件式落地钢管脚手架搭设高度推荐取值 长L(m)宽B(m)推荐高度H(m)备注 1.00 7.96 1.25 11.52 2.00 1.50 14.76 1.00 8.77 1.25 12.49 2.50 1.50 15.00 1.00 9.58 1.25 15.00 3.00 1.50 15.00 注:表3计算按不组合风荷载,一层作业面,满铺跳板,作业面双层护栏,高度为1.20 m,步距均按h=1.8 m,脚手架立杆与铅垂线夹角为0.5,自重为90 kg 的1名作业人员攀登作业时计算。组合风荷载时按式(5)另行计算。6.2 单跨扣件式钢管悬挑(吊)脚手架挠度计算 6.2.1 搭设型式 在无支撑的情况下,立杆受力分为:1.全部立杆受力均在悬挑(吊)管上(见图3);2.单边立杆受力在悬挑(吊)管上(见图4)。本规范仅做无支撑情况下悬挑管挠度设计计算。图3 全部立杆受力均在悬挑(吊)管上脚手架侧面结构图 DB52/T 9942015 8 图4 单边立杆受力在悬挑(吊)管上脚手架侧面结构图 6.2.2 单跨扣件式钢管悬挑(吊)脚手架挠度计算 单跨钢管扣件悬挑(吊)脚手架挠度计算可简化为悬挑梁自由端受集中荷载时的挠度计算,其表达式如下:p l3/3EI.(8)式中:P 集中荷载值之各,取脚手架静荷载和施工活荷载之和;L 悬挑管悬挑长度,取(ld/2+100)值;E 悬挑管的弹性模量,按附录表A.1取值;I 悬挑管惯性矩,按附录表A.1取值;容许挠度,按JGJ 130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取l/250。6.2.3 推荐取值 根据式(8)进行理论计算,得单跨钢管扣件悬挑(吊)脚手架不同结构时限值高度H。在高度H的范围内,结合实践经验,得相关结构下的推荐取值表,见表4。表4 单跨扣件式钢管悬挑(吊)脚手架结构尺寸推荐取值 宽lb(m)长la(m)推荐高度H(m)悬挑钢管数量(根)0.50 2.00 4.30 2 0.50 2.50 3.60 2 0.50 3.00 3.20 2 0.75 2.00 3.90 4 0.75 2.50 3.50 4 0.75 3.00 3.20 4 注:按作业面两层护栏,高度H包含护栏高度。仅有一个作业面,脚手板满铺。步距均按h=1.8 m,2名人员重量共180 kg计算。DB52/T 9942015 9 6.3 快装组合式门架计算及校核 6.3.1 搭设型式 快装组合式门架采取焊接方式,将钢管(423.5)、圆钢等加工成支撑件、栏杆、连接件等,经过组合后满铺脚手板作为临时检修平台的一种脚手架,其结构见图5、图6。详细结构图见附录B。图5 快装组合式门架结构正视图 图6 快装组合式门架结构侧视图 6.3.2 荷载容许值限定 因快装组合式门架结构简单,作业层荷载小,搭设高度6 m及以下。故其强度无须进行校核,实践中,其荷载一般不大于150 kg/m2,需要增加荷载时,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荷载验算。7 构造要求 7.1 单跨扣件式钢管落地脚手架 7.1.1 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7.1.2 立柱的间距(纵距)la不得大于 2.5 m,横担的间距(横距)lb不得大于 1.5 m,横担超出立杆距离le 宜取 0.1 m0.15 m 之间数值,不同外径的钢管不得混用,见图 7。DB52/T 9942015 10 图7 脚手架立杆纵距、横距及横担超出架体长度示意图 7.1.3 所有扣件应锁紧(扣件螺栓拧紧力矩值不应小于 40 Nm,且不应大于 65 Nm),若使用对接扣件连接立杆,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且钢管头部必须平整、无变形、无裂纹等。7.2 单跨扣件式钢管悬挑(吊)脚手架 7.2.1 高度超过表 4 范围悬挑(吊)脚手架必须设置斜撑,斜撑与水平杆的夹角应在 4560之间。必要时须按 JGJ 130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对脚手架承重进行校核计算。7.2.2 相邻的悬挑(吊)架之间严禁用脚手板跨接使用。7.2.3 悬吊架顶端及下端作业层立杆承力扣件,每处不得少于两个。7.2.4 悬挑(吊)架固定端长度不应小于悬挑段长度的 1.25 倍,见图 8。DB52/T 9942015 11 图8 悬挑(吊)架构造要求示意 7.3 快装组合式门架 7.3.1 地面应平整,否则应用硬物(脚手板或铁板)垫平。7.3.2 应使用配套的材料搭设,脚手板、卡箍、十字连杆、锁销等相关配件连接到位并固定。7.3.3 底部安装有轮的快装组合式门架应将底部四轮固定,下面一组没有组装完毕,严禁向上搭设。7.3.4 超过 6 m 的必须加斜撑进行固定或与其他牢固的物体连接。8 脚手架施工 8.1 脚手架搭设 脚手架搭设时应根据现场情况设置防滑垫、防护栏杆、爬梯、安全网、防坠器、脚手板、护板、安全围栏等基本安全设施(见图9)。图9 脚手架基本结构及部分安全设施示意图 DB52/T 9942015 12 8.1.1 工具准备 准备的工具见表5:表5 脚手架搭设准备工具表(推荐)序号 工具名称 型号及规格 备 注 1 梅花扳手 1719 mm 其中可将梅花扳手小头磨尖,用于绑绞铁丝,可大大提高绑绞的牢固程度和提高工作效率。2 力矩扳手 QF120N 力矩范围10 Nm120 Nm。3 断线钳 剪断铁丝。4 绳索 麻绳 传递材料或作防坠器的牵引绳。5 工具包 携带工具。6 防坠器 3 m/5 m/10 m/20 m/25 m/30 m 根据架体高度选用。7 验收合格许可使用标志牌“此脚手架,可以使用,限载/”的许可使用牌。长宽:420 mm300 mm 1.式样模型见图10:验收合格许可使用标志牌(正面)。2.制作建议:用厚度为1 mm的铝板制作,表面贴白色反光膜,字为红色;长宽=420 mm300 mm。正面视图的内容及板式如下,反面可根据各单位情况制作相应的内容,如验收签名、记录搭设时间、搭设人员、维护联系人等。3.验收级别:分为“厂(公司)级”、“部门(车间)级”、“班组级”。4.允许载荷一般分为:150/、200/、270/。图10 验收合格许可使用标志牌(正面)8.1.2 镀锌铁丝的绑扎 8.1.2.1 绑扎方式 火力发电厂镀锌铁丝通常用在竹脚手板、爬梯木质抬杆、悬挑(吊)架的锚固以及扣件不易安装位置的连接杆的绑扎。其主要绑扎形式有两种,分别是单向斜交绑扎、双十字立体交叉绑扎,具体绑扎方式如下:a)单向斜交绑扎:1)单向斜交绑扎为铁丝对拆 1800形成绑扎环后穿过绑扎物,然后用撬棍等细杆件物体进行绞结,通常用在受力较小的作业层满铺竹脚手板上,见图 11。编号:此 脚 手 架 可 以 使 用 允许载荷:*验收级别:*级 安 全 警 示 1.使用前应检查脚手架是否合格;2.上下4米及以上脚手架必须使用防坠器;3.上下爬梯应逐档检查,手抓牢、脚踩稳;4.高空作业必须正确使用安全带;5.严禁擅自改变脚手架的结构。DB52/T 9942015 13 图11 镀锌铁丝单向斜交绑扎示意图 b)双十字立体交叉绑扎:1)双十字立体交叉绑扎是铁丝对拆 1800形成绑扎环,绞结一起形成 B 点。两端铁丝分开,斜交穿过绑扎物,在绑扎物对面形成交叉环后反向穿回。反向穿回的两股铁丝绞结一起形成 A 点。然后用撬棍或其它细杆把 A 和B 点牢固绞结在一起的绑扎方式,见图 12。图12 镀锌铁丝双十字立体交叉绑扎示意图 8.1.2.2 绑扎时应满足以下要求:a)竹脚手板的绑扎要求:作业层满铺竹脚手板两端用三股 16#(或双股 12#)铁丝单向斜交绑扎法即可。在脚手架攀爬处的脚手板须再用一组铁丝呈十字交叉绑扎;b)作业层面及第一个悬吊受力点宜用双股 8#铁丝采用双十字立体交叉绑扎方式进行绑扎,且作业层下方须设置防滑件(如杉木杆等);c)爬梯须用双股 8#铁丝采用双十字立体交叉绑扎方式进行绑扎。DB52/T 9942015 14 8.1.3 防滑垫的设置 8.1.3.1 脚手架的支撑点应垫防滑胶皮(推荐用废弃的输煤皮带制作,规格为200 mm200 mm10 mm)。8.1.3.2 松软地面的支撑点,应采取防下陷措施,如采取铁板、木板等作为支撑并设置扫地杆。8.1.4 防护栏杆的设置 8.1.4.1 现场搭设的脚手架,临空面都应设置栏杆(钢管架设双排栏杆)。8.1.4.2 钢管扣件搭设的栏杆高度为 1200 mm,下排栏杆距作业面间距宜取 500 mm600 mm。8.1.4.3 快装组合式门架的栏杆,其总高度不低于 1200 mm,其空挡最大不得超过 600 mm600 mm。8.1.5 爬梯的设置 8.1.5.1 爬梯装设应牢固合理,方便工作人员上下。梯步的间距应均匀,每步宜按 400 mm设置。8.1.5.2 爬梯宜使用组装好的梯子牢固绑扎在脚手架上,见图 13。图13 组合爬梯结构图 8.1.6 安全网的设置 8.1.6.1 脚手架临空面应设双排栏杆或安全网。8.1.6.2 安全网应拴在结构牢固的构建上,并绑扎牢固。8.1.6.3 安全网的材质宜采用阻燃材料,同时保证有足够的安全系数。8.1.7 防坠器的设置 8.1.7.1 高度超过 4 m 的脚手架应设置防坠器,防坠器设置时需考虑一定的长度裕度。8.1.7.2 防坠器应设在爬梯侧方便人员上下的位置,且须设置牵引绳。8.1.7.3 防坠器严禁“低挂高用”,严禁挂在移动或不牢固的物件上。DB52/T 9942015 15 8.1.8 脚手板的设置 8.1.8.1 工作层的脚手板应铺满、铺稳、铺实,并与脚手架相互间连接牢固,其在横担上的探头长度应控制在 200 mm300 mm内,不得有跷头板。在爬梯侧脚手板的探头长度为 130 mm150 mm,并用铁丝交叉绑扎牢固。8.1.8.2 脚手板的铺设应采用对接平铺和搭接铺设,脚手板对接平铺时,接头处应设两根横向水平杆,脚手板外伸长度应取 130 mm150 mm,两块脚手板外伸长度的和不应大于 300 mm(见图 14);脚手板搭接铺设时,接头应支在横向水平杆上,搭接长度不应小于 300 mm,其伸出横向水平杆长度不应小于100 mm(见图15)。图14 脚手板对接铺设示意图 图15 脚手板搭接铺设示意图 8.1.9 护板的设置 8.1.9.1 下方为易损设备或可能有人员通行的脚手架,工作面临边应设置护板。8.1.9.2 护板高度不低于 180 mm,可采用脚手板代替,并用铁丝绑扎牢固。8.1.10 扣件的安装 8.1.10.1 钢管架使用的扣件种类为直角扣件、旋转扣件、对接扣件。8.1.10.2 螺栓拧紧扭力矩不应小于 40 Nm,且不应大于 65 Nm。8.1.10.3 固定剪刀斜撑、横向斜撑等用的扣件的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 150 mm。8.1.10.4 对接扣件开口应朝上或朝内。8.1.10.5 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长度不应小于 100 mm,且不超过 300 mm。8.1.11 脚手架的加固 具备与牢固物体连接加固条件的脚手架,必须对其进行加固,常用的加固措施有:a)与其他牢固部件连接、绑扎牢固;DB52/T 9942015 16 b)加剪刀撑(在脚手架外侧面成对设置的交叉斜杆),剪刀撑的钢管与水平面的夹角应在 4560之间。立杆的垂直度偏差不大于 H/200(H 为立杆垂直搭设高度,单位 m,适用于 H20 m的脚手架);c)加抛撑,抛撑与水平面的夹角宜在 4560之间;d)卸荷拉绳,用 8#铁丝(或手拉葫芦及钢丝绳)下端提着脚手架的主节点,上端吊在牢固的物体上,再收紧(紧力以 8#铁丝或手拉葫芦受力为宜)。8.2 脚手架的验收 8.2.1 验收分级及程序 脚手架搭设完毕,搭设负责人自检合格、使用负责人现场确认满足工作需求,按表6分级进行验收。表6 脚手架验收分级 序号 验收分级 搭设高度(H)验收人员 备注 H4 m 脚手架搭设负责人、使用负责人。1 一级(班组级)4H6 m 脚手架管理班组负责人、使用负责人。2 二级(车间/部门级)6H10 m 脚手架管理班组负责人、使用负责人、车间/部门的管理人员。3 三级(厂/公司级)H10 m 脚手架管理班组负责人、使用负责人、车间/部门的管理人员、厂(公司)主管部门人员。注:上述所指高度均指相对高度,为工作层至脚手架搭设基准面的垂直距离。如系悬吊架、挑架即为工作层至临空坠落面的高度。8.2.2 验收要求 8.2.2.1 脚手架应按本规范的相关要求进行验收,具体要求见脚手架验收卡(见附录 C)。8.2.2.2 脚手架验收应填写脚手架验收卡,验收合格后挂验收合格许可使用标志牌(见图 10)。8.2.2.3 脚手架验收应上架验收、现场签字,签字人员对其验收脚手架的安全性负责。8.3 脚手架的使用 8.3.1 使用前的检查 8.3.1.1 每次开工前工作负责人应对脚手架进行检查,主要检查项目:a)是否挂验收合格许可使用标志牌;b)脚手架结构是否发生改变;c)爬梯是否牢固;d)脚手板是否牢固、完善;e)工作区域防护设施是否完善。8.3.1.2 冬季露天应重点检查爬梯和脚手板上是否积雪、结冰,有则应清扫,否则应停止作业。8.3.1.3 每次上下都应试拉防坠器,且能在规定范围内锁止(20 m 以下的防坠器应在 250 mm 内锁止),防坠器的钢丝绳有断股、断丝超标等缺陷,必须停止使用。8.3.2 上下脚手架的要领 8.3.2.1 上下脚手架不得背对脚手架。DB52/T 9942015 17 8.3.2.2 上下脚手架时,手中不应持物,不应背工具包,工具包应用绳索吊。8.3.2.3 上下爬梯应精力集中,手没有抓牢,脚不能移动,脚没有踩稳,手不能松开。8.3.2.4 上脚手架前先将安全带系在身上,再挂防坠器。下脚手架时挂好防坠器才将安全带从固定物件解开。8.3.3 防坠器使用要领 8.3.3.1 防坠器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并试锁 23 次(试锁方法:将钢丝绳以正常速度拉出应发出“嗒、嗒”声;用力猛拉能锁止,松手时钢丝绳能自动回收在器内),如有异常应停止使用;正常使用时,钢丝绳应随人体移动而自由伸缩。8.3.3.2 防坠器使用倾斜度不宜超过 30,超过 30应避免撞击到周围物体,其钢丝绳严禁扭结使用。8.3.3.3 防坠器使用时,应远离电气设备和高温环境并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禁止将防坠器的钢丝绳、牵引绳挪作其它用途(如作捆绑、传递工具材料的吊索、临时缆风绳等)。8.3.3.4 不得将防坠器的钢丝绳直接缠在身上使用,应配合安全带使用。8.3.3.5 禁止两人及以上同时使用同一个防坠器。8.3.4 脚手架使用的注意事项 8.3.4.1 上脚手架后首先将安全带挂在固定物件上,安全带严禁“低挂高用”,拴挂好后才解防坠器,移动过程中不得失去保护。8.3.4.2 非脚手架搭设人员严禁改变脚手架的结构。若因工作需要,应联系原搭设人员或能够胜任的人员改搭,改搭后应重新履行验收手续。8.3.4.3 脚手架上使用的工具、材料应稳妥放置,不得集中堆放材料或人员集中站在同一块脚手板上。8.3.4.4 脚手架上严禁超载使用。8.4 脚手架的拆除 8.4.1 脚手架拆除的程序 8.4.1.1 脚手架的拆除按照“谁搭谁拆”的原则进行。8.4.1.2 工作完毕后,应填写“脚手架拆除联系单”(见附录 D)交脚手架管理班组负责人。8.4.1.3 拆架人员到场后应再次确认所有工作已结束,工具、材料全部清理下架。8.4.1.4 拆除前应确认设置的安全围栏(带)完善,防止非工作人员误入。8.4.1.5 拆除脚手架按后搭先拆的顺序进行,工具、材料严禁抛掷。8.4.2 脚手架拆除的要点 8.4.2.1 拆除作业应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层同时交叉作业。8.4.2.2 拆除脚手架的人员应相互协调配合,两人共同拆除一根金属管时,应相互提醒,传递材料应上下呼应。8.4.2.3 在表面温度高于 100 的热体附近或有可能被火源引燃的环境下搭设的脚手架,工作完后应及时拆除,防止着火。DB52/T 9942015 18 A A 附 录 A(规范性附录)计算用表 表A.1 脚手架钢管截面几何特性 外径(,d)壁厚t 截面积A 惯性矩I 弹性模量E 截面模量W 回转半径i 每米长质量(mm)(cm)2(cm)4 N/mm2(cm)3(cm)(kg/m)48.3 3.6 5.06 12.71 2.06105 5.26 1.59 3.97 DB52/T 9942015 19 B B 附 录 B(资料性附录)快装组合式门架结构图 图B.1 快装组合式门架轴测图 DB52/T 9942015 20 图B.2 外框架结构图 图B.3 十字连杆结构图 DB52/T 9942015 21 C C 附 录 C(资料性附录)脚手架验收卡 车间 专业 班组脚手架拆除联系单 搭设联系部门 验收卡编号 搭设工作负责人 工作班成员 搭设位置 搭设时间 年 月 日 防坠器编号 安全网编号 序号 脚手架验收项目及达标情况(对应合格项在后面的空格方框内打“”)1 脚手架类型选择合理,安全牢固、简洁适用,满足现场作业需要。2 脚手架立柱、横担间距满足技术规范要求。3 安全网无缺陷,拴挂在结构牢固的构建筑物上,并绑扎牢固。4 脚手架支撑点、与设备相接处设置垫防滑胶皮。松软地面的支撑点,采取防下陷措施安全可靠。5 临空面栏杆设置合理、牢固。高度、栏杆间间距满足技术规范要求。6 爬梯装设牢固合理,梯步的间距不大于400 mm并设置均匀。7 工作层的脚手板应铺满、铺稳、铺实,并与脚手架相互间连接牢固,在横担上的探头长度应控制在200 mm300 mm内,不准有跷头板。爬梯侧脚手板的探头长度为130 mm150 mm,并用铁丝交叉绑扎牢固;脚手板对接平铺,接头处应设两根横向水平杆,脚手板外伸长度控制在130 mm150 mm内,两块脚手板外伸长度的和不应大于300 mm;脚手板搭接铺设,接头应支在横向水平杆上,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00 mm,其伸出横向水平杆长度不应小于100 mm。需装设工作面护板的,护板高度不低于180 mm,并用铁丝绑扎牢固。8 架料管无弯曲、压扁或者有焊疤、裂缝及打过孔。采用搭接接长架料管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 m,并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采用对接接长架料管时,钢管端部应平整,对接扣件应交叉布置,相邻立杆接头在高度方向距离不应小于500 mm,相邻两根横杆接头不应在同一跨内。9 扣件规格必须与钢管外径相同,扣件螺栓必须拧紧,对接扣件开口应朝上或朝内,固定剪刀斜撑、横向斜撑等用的扣件的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0 mm。10 脚手架承力扣件,每处不少于两个。11 脚手架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长度不应小于100 mm。12 防坠器无缺陷,长度裕度合适,严禁“低挂高用”,严禁挂在移动或不牢固的物件上。防坠器设在爬梯侧位置,悬挂绳上的扁钩应正确挂入“n”形环内,且必须设置牵引绳。13 脚手架与构筑物牢固部件连接、绑扎牢固;剪刀撑的钢管与水平面的夹角应在4560之间。立杆的垂直度偏差不大于H/200(H为立杆垂直搭设高度,单位m,适用于H20 m的脚手架);抛撑与水平面的夹角应在4560之间;吊丝下端提着脚手架的主节点,上端吊在牢固的构建筑物上并收紧;卡箍、十字连杆、锁销连接到位并固定。厂(公司)验收意见及质量评价 车间(部门)验收意见及质量评价 班组验收意见及质量评价 验收人员签名 验收人员签名 验收人员签名 验收日期 验收日期 验收日期 验收合格许可使用标志牌编号 DB52/T 9942015 22 D D 附 录 D(资料性附录)脚手架拆除联系单 车间 专业 班组脚手架拆除联系单 联 系 班 组 工作完成情况 联系人 联 系 时 间 年 月 日 联系班组填写 拆除脚手架的位置 接 单 人 接单时间 年 月 日 时 脚手架拆除负责人 拆 除 人 员 脚手架负责 班组填写 拆 除 时 间 年 月 日 时 注:一式两份,联系班组和脚手架管理班组各保留一份。_ DB52/T 994-20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