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地力保持与提升技术规范DB15/T 1085-2016.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耕地地力保持与提升技术规范DB15/T 1085-2016.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耕地地力保持与提升技术规范DB15/T 1085-2016.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耕地地力保持与提升技术规范DB15/T 1085-2016.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耕地地力保持与提升技术规范DB15/T 1085-2016.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耕地地力保持与提升技术规范DB15/T 1085-2016.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CS 13.080.99 Z 50 备案号:52535-2017 DB15 内 蒙 古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15/T 1085 2016 耕地 地力保持 与提升 技 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maintaining and improving cultivated land fertility 2016-12-25 发布 2017-03-25 实施 内 蒙 古 自 治 区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布 DB15/T 1085 2016 I 前 言 本标准 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 规则 起草。本标准 由通 辽市 土壤 肥料 工作站 提出。本标准 归口 单位 为内 蒙古 自治区 农牧 业厅。本标准 起草 单位:通 辽市 土壤肥 料工 作站。主要起 草人:葛 海峰、刘 桂华、纪凤 辉、姚锦 秋、古成祥、舒 遵静、王 雅君、丛苍 松、薛鹏。DB15/T 1085 2016 1 耕地地力保持与提升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 标准 规定 了 耕 地地 力的 诊断指 标、诊断 方法 和耕 地地力 保持 与提 升 的 技术 途径等。本 标准 适用 于 西 辽河 区域 耕地保 护与 利用。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对 于本 文件 的应 用是必 不可 少的。凡 是注 日期的 引用 文件,仅 所注 日期的 版本 适用 于本 文件。凡 是不 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其最 新 版 本(包括 所有的 修改 单)适用 于本 文件。GB/T 6274 肥 料 和 土 壤 调 理 剂 术语 NY/T 53 土 壤 全 氮 测 定 法(半微量开氏法)NY/T310-1996 全 国中 低产 田类型 划分 与改 良技 术规 范 NY/T 496 肥料 合理 使用 准 则 通则 NY 525 有 机肥 料 NY/T 889 土壤 速效 钾和 缓 效钾的 测定 NY/T 1118 测土 配方 施肥 技术规 范 NY/T 1121.1 土 壤检 测 第 1 部 分:土壤 样品 的采 集、处 理和 贮存 NY/T 1121.2 土 壤检 测 第 2 部 分:土 壤 pH 的测 定 NY/T 1121.4 土 壤检 测 第 4 部 分:土壤 容重 的测 定 NY/T 1121.5 土 壤检 测 第 5 部 分:石灰 性土 壤阳 离子交 换量 的测 定 NY/T 1121.6 土 壤检 测 第6 部 分:土壤 有机 质的 测定 NY/T 1121.7 石灰 性土 壤 有效磷 的测 定 NY/T 1121.16 土 壤 检 测 第16 部 分:土 壤 水 溶 性 盐 总 量 的 测 定 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耕地地 力 cultivated land fertility 耕地自 然要 素相 互作 用所 表现出 来的 潜在 生产 能力。DB15/T 1085 2016 2 3.2 耕地质 量 cultivated land quality 由耕地 地力、土 壤健 康状 况和田 间基 础设 施构 成的 满足农 产品 持续 产出 和质 量安全 的能 力。3.3 耕地地 力指 数 cultivated land fertility index 用耕地 自然 要素 评价 的综 合地力 指数 表示。注:其关系式为:IFI=(FiCi)(i=1,2,3,m)IFI 综合地力指数 Fi 第 i 个评价因子的隶属 度,以分值表示;Ci 第 i 个评价因子的组合 权重。4 耕地地 力的 诊断 4.1 诊断 指标 耕层厚度、剖面构型、土壤质地、容重、pH 值、阳 离 子 交 换 量、有 机 质、全氮、有 效 磷、速 效 钾 和水溶性盐总量等。4.2 土 壤 样 品 采 集 和 制 备 土 壤 样 品 采 集 按照 NY/T 1118 要求执行。土 壤 样 品 的 制 备 按NY/T 1121.1 规 定 的 方 法 进 行。4.3 样品 检测 4.3.1 检测项 目 土壤容重、pH 值、阳 离 子 交 换 量、有 机 质、全氮、有 效 磷、速 效 钾、水 溶 性 盐 总 量。4.3.2 检测方 法 4.3.2.1 土 壤 容 重 的 测 定 按NY/T 1121.4 的 规 定 执 行。4.3.2.2 土壤pH 的测定 按NY/T 1121.2 的 规 定 执 行。4.3.2.3 土 壤 阳 离 子 交 换 量 的 测 定 按NY/T 1121.5 的 规 定 执 行。4.3.2.4 土 壤 有 机 质 的 测 定 按NY/T 1121.6 的 规 定 执 行。4.3.2.5 土 壤 全 氮 的 测 定 按NY/T 53 的规定执行。DB15/T 1085 2016 3 4.3.2.6 土 壤 有 效 磷 的 测 定 按NY/T 1121.7 的 规 定 执 行。4.3.2.7 土 壤 速 效 钾 的 测 定 按NY/T 889 的 规 定 执 行。4.3.2.8 土 壤 水 溶 性 盐 总 量 的 测 定 按NY/T 1121.16 的 规 定 执 行。4.4 诊断 方法 按照耕地地力评价结果,综合地力指数(IFI)大于 0.7,或单项土壤肥力因子隶属度(F)(见 规范性附录 A)水平分 值等 于 1 的,为维持 级;综 合 地力指 数 或单 项 土 壤肥 力 因子隶 属 度 低 于 临 界 值,即IFI或因子水平分值小于0.7 的,需采取 耕 地 土壤 保 持 和 提 升 技 术 措 施。5 耕 地地 力保 持与 提升 技术 途径 5.1 土壤 有机 质提 升 技术 5.1.1 玉 米 秸 秆 全 量 粉 碎 还田技术 5.1.1.1 将收获的作物秸秆就地用机械粉碎 成10 cm 左 右小 段,均 匀地 铺在 地面 上。5.1.1.2 将 腐熟 剂按秸 秆 量的 0.2%用 量混合 细沙 土 后均匀 地撒在 作物秸 秆上,同时 按秸秆 量的 0.3%施用N 肥调 节 将C/N 比。5.1.1.3 用机 械进 行翻 耕,使秸 秆翻 埋入 土内,翻 压深度 达 到 30 cm 35 cm。5.1.1.4 利用 雨水 或者 灌 溉水使 土壤 含水 量保 持 在15%20%,达到 快速 腐熟 的效果。5.1.2 农 作 物 秸 秆 集 中 堆 沤 腐 熟 还 田 技 术 5.1.2.1 将收 获的 作物 秸秆 切割 成 10 cm 15 cm 小 段或 用 机械粉 碎。5.1.2.2 将粉 碎的 秸秆 分 层堆制,每 层厚 度 20 cm,铺完 一层 秸秆 后,用水 浇透(也可 先将 秸秆 浸在水中捞 起后 再铺 堆),均 匀地淋 洒尿 素和 腐熟 剂的 稀释液。5.1.2.3 尿素 和腐 熟剂 的 稀释液 按 照 1000 kg 秸秆 施用 3 kg 尿素、2 kg 腐 熟 剂的用 量混 合兑 水稀 释。5.1.2.4 依次 在上 面铺 上 一薄层 生泥 土后 铺第 二层、第 三层,铺10 层后 用泥 浆封盖 或者 黑膜 密封,堆腐 20 天25 天。5.1.2.5 施用:可 作基 肥 结合深 翻施 用,深翻 30 cm 35 cm。施 用量 22500 kg/hm237500 kg/hm2。DB15/T 1085 2016 4 5.1.3 绿 肥 种 植 技 术 5.1.3.1 播期:春 播在4 月底 至5 月 初播 种。此种 方法要 求在 土壤 进行 冬灌 且春季 墒情 好的 情况 下进行;夏 播 在6 月 中旬 至7 月底进 行。5.1.3.2 翻压 时间:绿 肥 植株适 宜的 翻压 时间 为盛 花至谢 花期。5.1.3.3 翻压 方法:先 将 绿肥茎 叶切 成 10 cm20 cm 段,然后 撒在 地面 或施 在沟里,深 翻入 土30 cm,砂质土 可深 些,粘质 土可 浅些。5.1.3.4 施用 量:15000 kg/hm222500 kg/hm2。5.1.4 农 家 肥 施 用 技 术 5.1.4.1 厩肥:用 农 作物 秸秆等 垫圈 舍,拌合 禽畜 粪便,每周 清 理2 次 3 次,运 到圈 外集 中堆 沤发酵,堆 方60 cm 70 cm 高,其间 通过 在堆 肥中 添加 水分及 盖厚 土等 措施 来控 制堆肥 的温 度(50 60),发酵 中如 发现 物 料过干,应 及时 在翻 堆时 喷水,确保 顺利 发酵,每 周翻 倒1 次,夏 季3 周可腐熟。5.1.4.2 堆 沤 肥:将 畜禽 粪便、秸 秆等 物料经 搅拌 充分 混合,堆 成宽 2 m、高 1.5 m 的 长垛,长度 可根 据发 酵 场地而定。水 分调 节:湿度 55%65%,发 酵中 如发 现物 料 过干,应及 时在 翻堆 时喷 水;调 节碳 氮比:堆 肥时 加入人 畜粪 尿、化学 氮肥 等来调 节碳 氮比;翻 倒:高温 期 每 2 天5 天 可用 机械 或人 工翻 垛一次,以 提供 氧气、散 热和使 物料 发酵 均 匀;温 度调 节:通过 在堆 肥中添 加水 分及 盖厚 土等 措施将 温度 控制 在 50 60。5.1.4.3 农家 肥施 用:采 用农家 肥(厩 肥、堆 沤肥)作 基肥,秋季 结 合深 翻 施用,深翻 30 cm 35 cm。农家肥 用量 为22500 kg/hm237500 kg/hm2。5.1.5 商 品有 机肥 施 用 技 术 商品有 机肥 做基 肥施 用,用量为 4500 kg/hm27500 kg/hm2,商 品 有 机 肥 质 量 应 符 合NY 525 要求。5.2 化肥 合理 施 用 技术 5.2.1 施肥量 的确 定 采用测 土配 方施 肥技 术建 立 的不 同 作 物基 于土 壤全 氮、有效 磷和 速效 钾 测 试 基础上 的氮、磷、钾施肥指标 体系(见 资料 性附 录 B)。注重 有 机肥 料配 合 施用,因 缺补 缺 地 施用 微量元 素肥 料。DB15/T 1085 2016 5 5.2.2 施 肥方 法 5.2.2.1 基肥:以 有机 肥 为主,结合 整地、旋 耕、耙地均 匀施 入耕 层土 壤。5.2.2.2 种肥:以 磷钾 肥 为主,用播 种机 分层 深施 种子下 方或 距种 子旁 侧 5 cm 6 cm 处,种 子与 肥料分层隔 开。5.2.2.3 追肥 机械中 耕追 肥:在对 中耕 作物进 行机 械松 土、培土 时追肥,以 施在 植株 主根 侧 5 cm 10 cm,深10 cm 15 cm 左右 处为 宜。在 作物 生 长关 键 期 进行,以 速效肥 为主(如尿 素,肥 效 持续时 间 30 天 40 天)。叶面追 肥:以微 量元 素、磷、钾 肥为 主(速溶 性),喷施时 应注 意溶 液浓 度要 符合要 求,并避 开作物扬花 授粉 时间。叶 面喷 施部位 重点 应在 新叶 片上。5.3 土 壤 耕 性 改 良 与 耕 层 增 厚 技 术 5.3.1 深松技 术 5.3.1.1 深 松 时 间。作 物 播 前 或 结 合 施 肥、除 草 等 田 间 管 理 措 施 同 时 进 行。5.3.1.2 深松 深度35 cm 40 cm,易漏 水、漏肥、漏 气 的 田 块 不 适 宜 深 松。5.3.2 深翻技 术 5.3.2.1 深翻 时间。在 秋季 收获 后 进行,3 年 深翻 一次。5.3.2.2 深翻 深度。以 打破 犁底 层 为宜(深 度 30 cm35 cm)。5.3.2.3 深翻 的同 时应 配合 施用 有 机肥,以利 于培 肥地 力;体闲地 在深 翻后 应及 时耙 耱镇压。5.3.2.4 把握 好土 壤适 耕性,土 壤 适耕性 以土 壤含 水量 表示,以土 壤含 水 量 10%25%为宜。5.3.3 客土覆 盖技 术 客土覆 盖宜 选择 在休 闲期 或轮作 空闲 期进 行,所用 客土应 进行 相关 指标 检测,有害 物质 含量 应低 于GB 15618 规 定的 二级 土壤 污染物 浓度 限制 值。客土 覆盖后 宜结合 深 松,保持 种植面 平整。5.4 中 低 产 田 改 良 技 术 5.4.1 干旱灌 溉型 5.4.1.1 营造 农田 防护 林:林带 植 被建设 占地 面 积 5%8%,林带整 地采 用半 地下 畦田 整地方 式。5.4.1.2 田间 土地 平整:0.7 hm2畦田灌 溉高 差 10 cm 20 cm。5.4.1.3 田间 灌溉 工程:用 水保 证 率 90%,年 灌溉 定额 为 4500 m3/hm27500 m3/hm2。DB15/T 1085 2016 6 5.4.2 瘠薄培 肥型 5.4.2.1 客土 改良:增 加土 体厚 度 达到 50 cm 100 cm。5.4.2.2 增施 有机 肥:施 用农家 肥 22500 kg/hm237500 kg/hm2,连续3 年5 年;秸秆 粉碎 全量 还田,连续3 年。5.4.2.3 种植 绿肥:覆 盖 面积 30%,连续3 年。5.4.2.4 旱地 改水 田,水 源开发,保 证灌 溉定 额 7500 m3/hm29000 m3/hm2。5.4.2.5 合理 轮作:深 根 浅 根 作 物 相 互 轮 换,交 换 种 植;豆 科 作 物 与 其 他 作 物 轮 作。5.4.3 沙化耕 地型 5.4.3.1 营 造 农 田 防 护 林:林 带 植 被建设 占地面积 7%10%。林 带 整 地 采 用 半 地 下 畦 田 整 地 方 式。5.4.3.2 客 土 改 土:利 用 沙 地 附 近 的 粘 土 垫 粘 压 沙,以 三 泥 七 沙 或 四 泥 六 沙 的 比 例 和 上 粗 下 细 的 质 地构 造 为 好,深 度 范 围 为 土 壤 耕 层。掺 混 作业 与土 壤 耕作之 翻耕、耙 地或 旋耕 结合起 来进 行。5.4.3.3 增施有机肥料:施用农 家 肥 22500 kg/hm237500 kg/hm2,连 续 5 年;秸 秆全 量粉 碎还 田,连续3 年。5.4.3.4 田间 灌溉 工程,用水保 证 率 95%。5.4.4 盐碱渍 涝型 5.4.4.1 营造 农田 防护 林:林带 植被 建设 占地 面积3%10%,整 地 采 用台 田整 地方式,两 侧挖 排水 沟,与田内 排水 沟形 成网 络。5.4.4.2 平整 土地:0.7 hm2畦田 灌溉 高差10 cm 20 cm。5.4.4.3 铺砂 压碱,客 土 改良:在质 地粘 重的 盐碱 地上平 铺 5 cm 8 cm 的 砂 土。5.4.4.4 井灌 井排,降低 地下水 位,达到 能排 能灌,单 井控 制6 hm28 hm2。5.4.4.5 种植 水稻:打 井 种稻,灌溉 定 额 6750 m3/hm29000 m3/hm2,单 井控 制面 积 4 hm25 hm2 5.4.4.6 增施 有机 肥:施 用农家 肥 22500 kg/hm237500 kg/hm2,连续3 年;秸秆全 量粉 碎还 田,连续3 年。5.4.4.7 施用 脱硫 石膏:施 用 量 控 制 在9000 kg/hm215000 kg/hm2。5.4.4.8 施 用 酸 性 和 生 理 酸 性 肥 料:轻 度耕 地施20 kg/hm2,中度 耕地 施 35 kg/hm2,重 度耕 地施70 kg/hm2。5.4.4.9 土壤 脱盐 指标:返盐盛 期 0 cm 20 cm 土 壤全盐 量0.3%。5.4.5 坡地梯 改型 DB15/T 1085 2016 7 5.4.5.1 修筑 水平 梯田(反 坡梯 田)坡度 5 10 梯田 面宽15 m:梯 田距(高)1 m 1.5 m,梯田 埂占 地 2%5%;坡度 10 15 梯 田 面宽10m:梯田 距(高)1.5 m 2 m,梯田 埂占 地 5%8%;坡 度15 梯田 面宽 5 m:梯 田距(高)2 m,梯田 埂占 地 8%11%。5.4.5.2 增加 梯田 耕作 层厚 度 高 标准:耕 层熟 化层 厚度25 cm;一 般标 准:耕层 熟化 层厚度 20 cm;低标 准:耕层 熟化 层 厚度15 cm。5.4.5.3 增施 有机 肥 施用农 家 肥22500 kg/hm237500 kg/hm2,连续3 年5 年;秸 秆全 量粉 碎还 田,连 续 3 年5 年。5.4.5.4 粮草 轮作、间 作 轮作 为3 年草 2 年粮 或 2 年草2 年粮;间 作粮 草比 为 2:2 或 2:4,一年 一轮 换。DB15/T 1085 2016 8 附 录 A(规范 性附 录)耕地地力分等定级指标水平分值对照表 评价 因素 权重(C1i)项目 生产能 力赋 值与 隶属 度(F1i)含盐量 0.0816 指标 0.1 0.1 0.3 0.3 0.5 0.5 0.7 0.7 隶属度 1 0.7 0.5 0.3 0.1 降水量 0.0530 指标 300 300400 400 隶属度 0.6 0.7 0.9 积温 0.0088 指标 2800 2800 3200 3200 隶属度 0.1 0.3 0.6 地貌 类型 0.1616 指 标 隶属度 北部大 兴安 岭山 地 0.4 南部黄 土丘 陵 0.3 沼坨区 0.6 沿河冲 积平 原 0.9 pH 0.0393 指标 6.5 6.5 7.5 7.5 8.5 8.5 隶属度 0.6 0.9 0.7 0.5 灌溉保 证率 0.2382 指标 无灌溉 基本满 足 充分满 足 隶属度 0.1 0.3 0.8 成土 母质 0.0269 指标 风积物 黄土状 物 残、坡、堆 积物 冲积、洪积物 隶属度 0.4 0.6 0.7 0.9 质地 构型 0.0437 指标 通体砂 型 漏砂型 通体粘 型 通体壤 型 蒙金型 隶属度 0.3 0.4 0.6 0.8 0.9 耕地 坡度 0.0822 指标 2 2 6 6 15 25 隶属度 0.9 0.7 0.5 0.2 有效土 层厚度 0.1311 指标 3 0 30 60 60 隶属度 0.1 0.6 0.9 有效磷(mg/kg)0.0197 指标 5 8 11 14 17 20 23 26 2 9 隶属度 0.22 0.29 0.4 0.51 0.62 0.74 0.83 0.92 0.97 有机质(g/kg)0.1139 指标 6 9 12 15 18 21 24 27 3 0 隶属度 0.22 0.3 0.43 0.58 0.7 0.79 0.87 0.92 0.97 DB15/T 1085 2016 9 附 录 B(资料 性附 录)主要作 物土 壤 养 分丰 缺指 标及合 理施 肥量 作物 相对产 量(%)丰缺 程度 丰缺指 标 经济合 理施 肥范 围(kg/667m2)全氮(g/kg)有效磷(mg/kg)速效钾(mg/kg)N P2O5 K2O 玉 米 65 极低 0.50 3.5 63 14.1 11.6 5.1 65 75 低 0.50 0.73 3.5 6.2 63 91 14.1 12.1 11.6 9.2 5.1 4.2 75 90 中 0.73 1.29 6.2 15.2 91 155 12.1 9.2 9.2 5.7 4.2 3.0 90 95 高 1.29 1.55 15.2 20.4 155 185 9.2 8.2 5.7 4.5 3.0 2.6 95 极高 1.55 20.4 185 8.2 4.5 2.6 红 干 椒 65 极低 0.78 7.9 42 9.2 8.0 8.2 65 75 低 0.78 1.12 7.9 13.7 42 69 9.2 8.8 8.0 6.8 8.2 7.0 75 90 中 1.12 1.95 13.7 31.4 69 145 8.8 8.3 6.8 5.1 7.05.2 90 95 高 1.95 2.35 31.4 41.4 145 185 8.3 8.1 5.1 4.5 5.2 4.6 95 极高 2.35 41.4 185 8.1 4.5 4.6 水 稻 65 极低 1.08 11.4 64 12.9 8.8 6.4 65 75 低 1.08 1.40 11.4 15.8 64 90 12.9 10.9 8.8 7.8 6.4 4.7 75 90 中 1.40 2.06 15.8.25.8 90 149 10.9 7.8 7.8 6.2 4.7 2.2 90 95 高 2.06 2.34 25.8 30.3 149 177 7.8 6.8 6.2 5.6 2.2 1.4 95 极高 2.34 30.3 177 6.8 5.6 1.4 荞 麦 65 极低 0.45 2.9 48.3 6.8 5.0 8.1 65 75 低 0.45 0.57 2.9 5.3 48.3 60.7 6.8 4.9 5.0 3.1 8.1 4.5 75 90 中 0.57 0.83 5.3 12.6 60.7 85.5 4.9 3.4 3.1 2.5 4.5 2.7 90 95 高 0.83 0.93 12.6 16.8 85.5 95.9 3.4 1.3 2.5 1.4 2.7 1.0 95 极高 0.93 16.8 95.9 1.3 1.4 1.03 蓖 麻 65 极低 0.43 1.13 32.56 8.8 10.6 8.8 65 75 低 0.43 0.60 1.1 3.1 32.6-58.6 8.8 7.4 10.6 9.0 8.8-6.9 75 90 中 0.60 0.86 3.1 7.9 58.6-75.0 7.4 5.6 9.0 6.9 6.9-4.5 90 95 高 0.86 0.98 7.9 11.9 75.0-103.2 5.6 3.4 6.9 4.0 4.5-2.3 95 极高 0.98 11.9 103.2 3.4 4.0 2.3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