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锅炉节能运行管理规范DB22/T 2039-2014.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工业锅炉节能运行管理规范DB22/T 2039-2014.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工业锅炉节能运行管理规范DB22/T 2039-2014.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工业锅炉节能运行管理规范DB22/T 2039-2014.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工业锅炉节能运行管理规范DB22/T 2039-2014.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工业锅炉节能运行管理规范DB22/T 2039-2014.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CS 27.060.30 J 98 DB22 吉林省 地方标准 DB 22/T 2039 2014 工业锅炉节能运行管理规范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on Energy-Saving Operation for Industrial Boiler 2014-02-28发布 2014-04-30实施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22/T 2039 2014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吉林省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促进会提出。本标准由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促进会。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毛洪军、王旭、韩乐、常文彦、王广林、高丽卓、杨磊、赵慧中、郑巍、孟祥 秋。DB22/T 2039 2014 1 工业锅炉节能运行管理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锅炉节能运行的管理要求、技术改进、能效测试和能效指标。本标准适用于额定蒸发量大于或等于 1t/h、额定 压力小 于 3.8MPa的蒸 汽 锅炉和额定 热功率 大于或等 于 0.7 MW的 热水 锅炉。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 文 件对 于本文 件 的 应 用 是必不可少 的。凡是注日期 的 引 用文 件,仅所注日期 的 版 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 的 引 用文 件,其最新版 本(包括所有 的 修 改单)适用于本文 件。GB/T 1576 工业锅炉 水 质 GB/T 17954 工业锅炉 经济 运行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 术 语 和定 义 适用于本文 件。3.1 锅炉节能运行 boiler energy-saving operation 在 安全运行的 前 提 下,通过对 人 员、设备、燃料 的 科学 管理,持续 的技术改进,全 面 提 升 锅炉 系统 能效的运行 方式。3.2 锅炉热效率降低值 the reduce value of boiler thermal efficiency 排烟温度、灰渣可燃物含 量和 排烟处过 量 空气系数 3项实 测指标大于规定 值并 按 热 效 率降低值 的 简易计算方法(见附录 A.1)计算得 出的 热 效 率变化值。4 管理要求 4.1 基本要求 4.1.1 锅炉 使 用单位 宜配有 锅炉节能技术人 员,并在 锅炉 专 业 方面具有一 定的理 论知识 和 燃烧、运行 调整 方面 的 实 践 经 验;4.1.2 司 炉人 员应持 证上岗,并具 备与 所 操作 的设备 相 适 应 的 组织 燃烧 调整及 运行 操作 的 水 平;4.1.3 锅炉 房 应 建立健 全 各 项 节能管理 制 度并 认真执 行。4.1.4 应 编制针 对 本炉 型 的锅炉 燃烧 及 运行 操作 规 程;4.1.5 运行人 员应 认真执 行设备 巡回检查制 度;DB22/T 2039 2014 2 4.1.6 企 业 应 按 计 划 定 期 组织 锅炉设备进行大中 小 检 修;4.1.7 建立 锅炉 燃烧 及 运行工 况 的 记 录,各 项 参 数应 如 实 按 时填写;4.1.8 锅炉的 产 热 量(蒸 汽 量)和 煤、水、电 的 消耗 量按 班 按 期 进行 计 量 统计;4.1.9 煤 的工业 分析 项 目 按进 煤批 量进行 化 验分析;4.1.10 炉 渣可燃物含 量定 期 进行 化 验分析。4.2 燃料要求 4.2.1 燃 用 煤 种特 性 应 与 在 用炉 型相 适 应;4.2.2 燃 用 不 同 的 煤 种 应 进行 合 理的 混 配;4.2.3 燃 煤 在 入 炉 前应对 煤 质 水 份 进行 调整;4.2.4 燃 煤 在 入 炉 前应对 粒 度 进行 调整(如破碎加 工);4.2.5 燃 煤 在 入 炉 前应 进行 计 量;4.2.6 燃 煤 的 存放场地 要 有 妥善 的 储存保 管 措施。4.3 锅炉燃烧及运行工况要求 4.3.1 观察火床 燃烧 工 况,布风 应 均匀,火床表 面应 平整,各 燃烧 区段 应 分布合 理,灰渣应 呈现弱结焦性,火床 不应有 局 部 烧 穿、起 堆、火线 不 齐、跑火 等 现象产生;4.3.2 观 测炉 膛 火 焰 温度 及 炉 膛负 压,炉 膛 火 焰 应 分布均匀,送 风 量和 过 剩 空气 量 应 控 制 在 合 理 范围内,炉 膛负 压应 保 持在 10Pa-30Pa之间;4.3.3 监测锅炉出 力 的大 小 及 其变化,锅炉 燃烧 及 运行工 况 应 保 持 稳 定,尽 量 在经济 负荷 下 运行;4.3.4 监测锅炉运行 参 数,排烟处 的 烟气 成 分(RO2、O2、CO等)、排烟温度,灰渣可燃物含 量等;锅 炉能效指标(排烟处过 量 空气系数、排烟温度、灰渣可燃物含 量)应 达到 GB/T 17954中的 相 关 规定。运行锅炉能效指标的 合 格 要求 见附录 B;4.3.5 汽水 泄漏 率不 超 过 1。4.4 锅炉本体要求 4.4.1 锅炉 受 热面应 保 持 清洁,水 冷壁无严重 结 渣 现象,对 流 管 束、烟 火 管、省 煤 器无严重积 灰、堵 灰、磨损 和 结 垢 现象;4.4.2 炉 拱无开裂、疏松、塌落、变 形、积 灰、严重 结 渣 现象,拱脚砖 不应烧 损、移 位;4.4.3 炉 墙、炉 顶无开裂、变 形、烧 损、砖块脱落、严重 结 渣 现象;膨胀缝 应 填 满密封 填 料;炉 墙 灰 缝、穿 墙 管 及 炉 墙 与 各部 件 连接 处应 严密 不 漏 风;炉 墙 保 温 层无明显 破 损脱落,且外 表 面温度不 大于50,炉 顶外 表 面温度不 大于 70;4.4.4 隔 烟 墙无开裂、疏松、塌落、积 灰、短路 现象;4.4.5 炉 门 及 看 火 孔 不应 损坏,关闭 应 当严密,炉 门 与炉 墙 结合 处应 严密 不 漏 风;4.4.6 烟 风 道 及 烟 箱 不应 开裂、变 形、塌落、漏 风;保 温 层没 有 明显 破 损脱落,且外 表 面温度不 大于50;4.4.7 空气 预 热 器无积 灰、堵 灰、磨损、腐蚀 和 漏 风。4.5 炉排要求 4.5.1 炉 排 片、侧密封块、档 渣 铁 不应烧 损、变 形;链轮、链条、前 后轴、滚筒无磨损、变 形;炉 排 运 转 过 程 中,链条、炉 条、炉 排 片 不应 发 生 凸 起、抖动、刮碰、跑 偏、脱落、链条 过 紧 过 松 等 现象;档渣 铁 应 整齐地 贴 在 炉 排面 上;DB22/T 2039 2014 3 4.5.2 各风 室 间 不应 串 风、堵 灰;各调风 门 应 灵活好 用,实 际 开 度 与 外 部 指 示 相 符,风 门 调 节 风 量 可 得 到 有 效 控 制;炉 排 两 侧密封块 和 后 部 落 灰 坑 不应有过 大的 漏 风 量,水 封落 灰 坑 应 严密 不 漏 风;落 灰 门 应 严密且 使 用 灵活、不 堵 灰。4.5.3 煤 闸 门 不应烧 损、变 形,应升降 灵活;在 炉 排 两端 测量 煤 闸 门 底端距 炉 面 高 度,高 度 差 不应 超 过 5mm;4.5.4 炉 排 漏 煤 量 链条 炉 排不应 超 过燃 煤 量的 3%,往复 炉 排不 超 过燃 煤 量的 5%。4.6 辅机和附件要求 4.6.1 送 风 机 和 引 风 机壳体、叶 轮无磨损、腐蚀、变 形,无漏 油、漏 风,无 异 常 震动;集 流器 与 叶 轮 间 隙符 合 要求;导向 器 灵活好 用;4.6.2 循环 水 泵、给 水 泵 的 壳体 无损坏,无 异 常 震动,轴封严密 不 漏 水;4.6.3 给 煤 机(如分 层 给 煤 装置、抛 煤 机)的 布煤 应 均匀平整;4.6.4 除 渣 机 落 灰 斗 无 破 损、漏 风,除 渣 机壳体、转 子、刮板 无损坏 变 形;4.6.5 吹 灰 器 好 用,吹 灰 时 对排烟有降温 效 果;4.6.6 除尘 器无磨损、腐蚀 造 成 的 损坏,锁 气 器 或 水 封严密 不 漏 风;4.6.7 管 道 保 温 无 破 损脱落,外 表 温度不 大于 50;4.6.8 阀 门 及 其 它 附件 无损坏、泄漏,保 温 层无 破 损,外 表 温度不 大于 50。4.7 热工仪表要求 4.7.1 锅炉 应 安 装 热 工 仪 表,见附录 C;4.7.2 仪 表 的安 装 位 置、量 程、精 度应 符 合 国家 相 关 标准的要求;4.7.3 仪 表 应 按规定定 期 校 验;4.8 锅炉水质要求 4.8.1 工业锅炉 水 质 应 符 合 GB/T 1576的规定;4.8.2 锅炉 房 应配 备 专(兼)职 水处 理 作 业人 员 和 相 应 的 化 验 仪 器,定 期对 规定的 水 质 项 目 进行 化 验 分析,做好 化 验记 录;4.8.3 锅炉的 排 污 率 以软 化水 为补 给 水 或 者 单 纯采 用锅 内 加 药 处 理的锅炉 不 高于 10%。4.9 锅炉房节能管理制度要求 4.9.1 节能 目 标 责任 制 和管理 岗 位 责任 制;4.9.2 锅炉 及 其系统 运行 及 日 常节能 检查制 度;4.9.3 锅炉 燃料 入场检验分析 与管理 制 度;4.9.4 计 量 仪 表 校 准与管理 制 度;4.9.5 锅炉 及 其系统 维护 保 养 制 度;4.9.6 锅炉 水处 理管理 制 度;4.9.7 锅炉 操作 人 员、水处 理 作 业人 员、热 工 仪 表 人 员 培训考核 制 度。4.10 工业锅炉运行至少应制定下列规程:4.10.1 锅炉 燃烧 调整及 运行 操作 规 程;4.10.2 水处 理 操作 规 程;4.10.3 设备 维护 保 养 及验 收 规 程。DB22/T 2039 2014 4 4.11 锅炉能效技术档案至少包括以下内容:4.11.1 锅炉 产 品随机 出 厂资 料(含 产 品 能效测试 报告);4.11.2 锅炉 辅机、附 属 设备等质量 证 明 书;4.11.3 锅炉安 装 调 试 报告、节能改 造资 料;4.11.4 锅炉安 装、改 造 与 维 修 能效 评价 或 者 能效测试 报告;4.11.5 在 用锅炉能效定 期 测试 报告 和 年 度 运行能效 评价报告;4.11.6 锅炉 及 其系统 运行 及 日 常节能 检查记 录;4.11.7 计 量、检 测 仪 表 校 验证 书;4.11.8 锅炉 水处 理 检验 报告;4.11.9 燃料 分析 报告。5 技术改进 5.1 燃料 的 合 理 调 配 或 混 配,通过燃烧 调整 试 验 确 定 不 同煤 种进行 混 配 的 最 佳 配 比。5.2 燃烧 装置 的改进,选择 与 煤 种 相 适 配 的炉 排 和炉 拱,采 用 合 适的给 煤 装置。5.3 受 热面 的 合 理 布 置,增 设省 煤 器、空气 预 热 器;采 用 新 的 换 热方式,如 冷 凝 式 换 热 器;对 余 热 进 行 回 收,如 采 用 排 污 余 热 回 收 设备、除 氧废 热 回 收 设备。5.4 热水 锅炉 采 用 相 变 换 热方式。5.5 炉 墙 和炉 拱 的 保 温、密封、浇筑 采 用 新 型 材 料。5.6 风 机、水 泵、炉 排 等 电 机采 用 变 频 调 节;并 选择 新 型 高效节能 风 机、水 泵。5.7 投 入 节能监测 仪 表,热 效 率 表、煤 量 表、氧 量 表 等。5.8 采 用 新 的 酸洗 除 垢 和 清 灰 技术,提高 受 热面 的 清洁 水 平。5.9 采 用 新 型 吹 灰 器,提高 受 热面 的 清 灰 效 果。5.10 采 用 有 效的 软 化水 和 除 氧 技术,保证 锅炉 水 质指标 符 合 要求。5.11 通过 组织 燃烧 调整 试 验,寻 求锅炉的 最 佳 燃烧 及 运行 方式。5.12 针 对具 体 炉 型及 燃 用 煤 种,对 司 炉人 员 进行 现场操作 培训,强 化 司 炉人 员 的 燃烧 调整 技能。5.13 不 断 提高 自 动 控 制 水 平,完 善 自 动 控 制程 序。6 能效测试 6.1 锅炉 在 安 装、改 造 与 重 大 维 修过 程 后 应对 锅炉效 率 进行测试,用 以 全 面 评价 锅炉的能效 状 况。6.2 在 用锅炉 应 当 每 两年 进行 一 次 定 期 能效测试,测试工 作 宜 结合 外 部检验同时 进行,可 采 用 热 效 率简 单测试 方法 进行测试。6.3 在 用锅炉 日 常运行 参 数 的 考核,可 采 用 热 效 率降低值 的 简易计算方法(见附录 A.1)进行 估 算,并 用 以 指 导 司 炉工的 燃烧 调整及 运行 操作。6.4 当 锅炉运行 热 效 率下降 超 过最 大 值 时(见附录 A.2),应 考 虑 通过 组织 锅炉 燃烧 调整 试 验,重 新确 定锅炉 燃烧 及 运行 方式;或 采 用 热 效 率 详细 测试 方法 及 其 它 试 验 方法,对 测试 数 据 进行 分析,查 找 能 效 降低 的 原因,提出改进 措施。7 能效指标 工业锅炉运行 排烟温度、灰渣可燃物含 量、排烟处过 量 空气系数 的能效 合 格 指标 见附录 B。DB22/T 2039 2014 5 A A 附 录 A(规范性附录)工业锅炉热效率降低值的简易计算方法 A.1 锅炉热效率降低值的计算 排烟温度、灰渣可燃物含 量和 排烟处过 量 空气系数对 锅炉 热 效 率降低值 的 综 合 影响 采 用 下式计算:2 2.0 12.g lz c lz g py c py g py c pyC C t t-+-+-=Da ah 式 中:h D 锅炉 热 效 率降低值,%;py.ct 排烟温度实 际 测量 值,;py.gt 排烟温度 规定 值,见 表 B.1,;c lzC.灰渣可燃物含 量 实 际 测量 值,%;g lzC.灰渣可燃物含 量规定 值,见 表 B.2,%;py.ca 排烟处过 量 空气系数实 际 测量 值;py.ga 排烟处过 量 空气系数 规定 值,见 表 B.3。A.2 工业锅炉运行热效率 最大 降低值,见 下表:表 A.1 工业锅炉运行热效率 最大 降低值 以%表 示 使 用 燃料 及 其燃烧方式 层 燃 流 化 床 燃烧 室 燃 烟 煤 无 烟 煤 烟 煤 额定蒸发量 De/(t/h)或额定 热功率 Qe/MW 类 类 类 贫 煤 类 类 类 褐 煤 低 质 煤 类 类 类 贫 煤 褐 煤 重 油 轻柴油、气 1 2或 0.7 1.4 7 6 5 7 8 7 6 6-7 6 5 7 6 5 4 2.1 8或 1.5 5.6 6 5 4 6 7 6 5 5 7 6 5 4 6 5 4 3 8.1(或 5.7)5 4 3 5 6 5 4 4 6 5 4 3 4 3 3 2 DB22/T 2039 2014 6 B B 附 录 B(规范性附录)工业锅炉运行能效指标 合格 标准 表 B.1 工业锅炉运行排 烟温 度规定值 单位:有 无 尾 部 受 热面 无 尾 部 受 热面 有 尾 部 受 热面 锅炉 类 型 蒸 汽 锅炉 热水 锅炉 蒸 汽 锅炉或 热水 锅炉 使 用 燃料 煤 油、气 煤 油、气 煤 油、气 2(或 1.4)250 230 220 200 额定蒸发量 De/(t/h)(或额定 热功率Qe/MW)2(或 1.4)-180 160 表 B.2 燃 煤 工业锅炉运行 灰渣可 燃 物含 量规定值 以%表 示 使 用 燃料 烟 煤 无 烟 煤 额定蒸发量 De/(t/h)(或额定 热功率 Qe/MW)低 质 煤 类 类 类 贫 煤 类 类 类 褐 煤 1 2(或 0.7 1.4)20 18 18 16 18 18 21 18 18 2.1 8(或 1.5 5.6)18 15 16 14 16 15 18 15 16 8.1(或 5.7)14 12 13 11 13 12 15 12 14 表 B.3 工业锅炉运行排 烟处过 量 空气系数 规定值 使 用 燃料 煤 油、气 燃烧方式 火床 燃烧(层 燃)沸腾 燃烧(流 化 床)火 室 燃烧(室 燃)过 量 空气系数 1.65(无 尾 部 受 热面)1.75(有 尾 部 受 热面)1.50 1.20 DB22/T 2039 2014 7 C C 附 录 C(规范性附录)工业锅炉仪表 配置 要求 表 C.1 工业锅炉仪表 配置 要求 单 台 锅炉蒸发量(D,t/h)或 者 额定 热功率(Q,MW)D 4或 Q 2.8 4 D 或 2.8 Q 14 D 20或 Q 14 监测 项 目 指 示 积 算 记 录 指 示 积 算 记 录 指 示 积 算 记 录 燃料 量(煤、油、燃气,注 1)燃气、燃 油 的 温度 和 压力 蒸 汽 流 量 给 水 流 量 热水 锅炉 循环 水 量 热水 锅炉 补 水 量 过热 蒸 汽温度 蒸 汽压力 热水温度 排烟温度 排烟含 氧 量,注 2 炉 膛 出口 烟气温度 各 级 对 流受 热面 进、出口 烟气温度 空气 预 热 器 出口 热 风 温度 炉 膛 出口 烟气压力 一 次 风及风 室 压力 二次 风 压 炉 排 速 度 送、引 风 机 进口 挡 板 开 度 或 调 速 风机 转 速 送、引 风 机 负荷 电 流 注 1:D 4 t/h(Q 2.8 MW)燃 煤 锅炉 可不配 置 燃 煤 量指 示仪 表,积 算 和 记 录可 采 用人工 方法 记 录。注 2:D 10 t/h(Q 7 MW)锅炉 建 议 安 装。DB22/T 2039 2014 8 参 考 文 献 1 GB/T 50041 锅炉 房 设 计 规 范 2 TSG G0002 锅炉节能技术监督管理规 程 3 TSG G0003 工业锅炉能效测试与 评价 规则 4 JB/T 10354 工业锅炉运行规 程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