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DB23/T 23322019 ICS 59.020 B 32 黑 龙 江 省 地 方 标 准雨露大麻纤维加工操作规程2019-03-19发布 2019-04-18实施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23DB23/T 2332-2019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的编写规则起草。本标准由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本标准由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黑龙江省纤维检验局、大庆云天麻业有限公司、黑龙江省龙麻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孙吴县工业和科技信息化局、黑龙江省科学院、黑龙江天博汉麻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范加彬、赵立涛、张敏航、苏宁、王富、关荣军、鞠晓江、孙宇峰、董瑞林、于国良、韩丽、荣群、孙凯旋、王菁菁、高宇。DB23/T 2332-2019 1雨露大麻纤维加工操作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雨露大麻干茎的雨露沤麻、干茎收获、机械制麻、纤维成捆、分等打包操作规程。本标准适用于雨露大麻纤维加工。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5707 纺织名词术语(麻部分)DB23/T 2144 大麻雨露打成麻 3 术语和定义 GB/T 570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雨露沤麻 大麻原麻收割后,在雨露滋润和光照的条件下,通过多种微生物发酵破坏麻茎中的果胶质,使麻纤维束和木质部分分离的沤制方式。3.2 雨露大麻 通过雨露沤麻经机制加工后获得的的大麻韧皮。4 雨露沤麻 4.1 铺麻 大麻收割放倒后均匀平铺5cm左右厚度。4.2 沤麻 原茎根据雨量、温度、湿度大小经过数日自然沤制,使麻纤维束和木质部分分离。5 干茎收获 5.1 捆麻 将沤好的干茎捆成直径35cm左右为一捆,用数根麻茎在距根 1/3处捆扎整齐。5.2 码垛 将麻捆根部墩齐立起,30捆50捆集中为一垛,垛成圆形且保持良好通风。5.3 初分 DB23/T 233220192 装车时可将垛好的麻捆初步分等。5.4 验收 企业按标准要求对进入厂区的干茎进行分等验收。5.5 保管 进入厂区的干茎按等级分垛垛好,根据厂区场地大小和条件铺好垛底,垛呈圆型且边缘整齐、垛芯饱满。应采取措施严防雨雪。6 机械制麻 6.1 切割 6.1.1切割前检查电机锯片是否正常,电机轴头是否有麻缠绕,确保安全生产。6.1.2 将成捆干茎按层次从麻堆上取下,严禁从中间拽取。6.1.3 将成捆的干茎去掉捆扎物,干茎墩齐、根梢一致摆放到操作台上。6.1.4 麻茎按所需长度分段进行切割,确保尺寸一致,过短的梢部弃掉。6.1.5 操作过程中发现整理不到位,推下机台重新整理。6.2 喂麻 将切割后的麻把按工艺要求的厚度,呈梯形、平直、均匀、连续地喂入,不应扇形或横斜喂入。操作过程中,对于能感到粗细和干湿差异较大的麻茎,可灵活掌握喂入厚度,送入碎茎机,将碎茎机调整为转速 60r/min。6.3 打麻 6.3.1 开机前应按铃给信号,第一遍为预备、第二遍为开机。先开通风力输送系统,信号返回后,再打开联合机打手,次序是第四、三、二、一节,边开边调转速。其中,一、三打手转速为(80120)r/min,用于梳理干茎的 30%;二、四打手转速为(120200)r/min,用于加工干茎的 70%。转速调好后开动夹麻带,完成麻茎 100%的打麻过程。第三遍响铃后,启动喂麻机和碎茎机。注:实际操作过程中,能够感到粗、细、干、潮差异较大的麻茎可灵活掌握厚度。如:细、潮麻茎可薄一些;粗、干麻茎可厚一些。碎茎工艺质量要求麻茎木质部分必须完全压碎,用手摇动时,木质部能随意脱落且纤维不受机械损伤。6.3.2 停机顺序是首先停止喂麻,待干茎全部通过碎茎机后再停喂麻机和碎茎机,等麻纤维全部通过所有打手后再停打手和夹麻带,然后铃声通知停止风力输送系统,停机后,各变速装置调回到最低档。6.3.3 故障停机顺序是首先停止喂麻,然后停喂麻机、碎茎机。注:只要故障不发生在打手,就不必停打手。排除故障后恢复正常运转。在排除故障过程中风力输送系统正常运转。6.3.4 风力输送系统出故障时,机台按正常停机处理。6.4 接麻 从传送带上传送下来的打成麻中挑出加工不足麻绺,把符合要求的打成麻分成把,从传送带终端取下来。6.4.1 接麻时两手不断分开麻层,发现加工不足麻要及时拽出来放在接麻台指定位置上。对于符合要DB23/T 2332-2019 3求的打成麻要逐把从传送带终端取下来,顺序放在接麻台上。取麻时,一只手握住麻把梢部占全长 1/4处向左或向右拧劲后,迅速拽下来,在放到接麻台的同时猛力一甩,使根部纤维平行顺直,并顺手将梢部捋顺一下。同时另一只手要在传送带终端处固定待接的麻。6.4.2 接麻要勤接、快接,麻把的大小以扣手把为准,每把不超过150g。把要整齐,长短分开,根梢分离,颜色分清。6.4.3 将挑出的加工不足麻、复制麻分别捆好放到指定位置,麻捆的重量不超过10kg。当复制率过高或加工过度时,要及时反映给机台组长。6.4.4 在大麻长纤维加工过程中两次碎茎工艺中打下的落麻由风机送入大麻短纤维加工线,获得大麻二粗。6.4.5 大麻二粗加工过程中落下的麻屑和麻绒送入脱绒机,经过滚筒脱绒获得大麻短绒。6.5 纤维成捆 麻绳要活扣勒紧,做到抱麻不开绕,提捆不散花,每捆重量不超过15kg。6.6 梳麻 梳麻时,用双手握住整体麻束 1/3处,然后左手松开,右手向外一甩,使麻束松开;再把麻束换到左手中,用右手将纤维抽打几下,顺势用手拨成扇形进行检查,把性质不同的麻劈掉;然后用手指梳理纤维数次,使麻束中交叉的纤维平行顺直。梳麻过程中随时把麻束两端浮游的乱麻拽下,超过 30cm 的长纤维要再捋入麻把后进行梳理。梳理好的麻捆在 1/3 处用同等级的麻束捆绑,麻捆重约 1.5kg2.0kg。7 分等打包 7.1 初分筛选时,操作工双手握在麻捆 1/3 处,用力震开麻捆后,目测麻纤维的颜色、色泽、脱胶程度、柔软度、整齐度,结合长度分等要求,凭经验、按感官要求筛选分等。7.2 分等时,感官特征结合强力和长度指标进行分等。7.3 企业根据自身情况自行规定成包的重量。成包麻的等级应一致,包内不得混有杂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