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65.020.20 B 05 备案号:湖北省 地 方 标 准 DB42 DB42/T 1142 2016 甘薯“两 段法”种 苗生产技 术规程“Two-stage seedling method”seedling produc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sweet patato 报批 稿 2016-01-20 发 布 2016-03-20 实施 湖 北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布 DB42/T 1142 2016 I 目 次 前言.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 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园地选择.1 4.1 环境条件.1 4.2 大棚设置.1 4.3 育苗方式.1 4.3.1 酿热温床育苗.1 4.3.2 电热温床育苗.2 5 第一阶段育苗.2 5.1 品种选择.2 5.2 精选种薯.2 5.3 种薯处理.2 5.3.1 温汤浸种.2 5.3.2 药剂浸种.2 5.4 排种.2 5.4.1 排种期.2 5.4.2 密度.2 5.4.3 方法.2 5.5 苗床管理.2 5.5.1 排种后管理.2 5.5.2 出苗前管理.3 5.5.3 出苗后管理.3 5.6 采苗前后期管理.3 5.6.1 炼苗.3 5.6.2 追肥.3 6 第二阶段育苗.3 6.1 育苗田准备.3 6.1.1 苗田面积.3 6.1.2 苗田整理.3 6.1.3 施足底肥.3 6.1.4 化学除草.3 6.2 种苗药剂处理.4 6.2.1 浸根混合液配制.4 6.2.2 浸根时间.4 6.2.3 浸根方法.4 6.3 扦插方法.4 6.4 扦插密度.4 6.5 田间管理.4 DB42/T 1142 2016 II 7 种苗采收.4 7.1 种苗指标.4 7.1.1 第一阶段种苗.4 7.1.2 第二阶段种苗.4 7.2 采收方法.4 8 档案 管理.5 DB42/T 1142 2016 I 前 言 本标准 按照GB/T 1.12009 标 准化 工作 导则 第1 部分:标准 的结 构和 编写 给出 的规 则起 草。本标准 由宜 昌市 农业 局提 出。本标准 由湖 北省 农业 厅归 口管理。本标准 主要 起草 单位:宜 昌市农 业技 术推 广中 心。本标准 参加 起草 单位:夷 陵区农 业技 术推 广中 心、当阳市 农业 技术 推广 中心、枝 江市 农业 技术 推广中心、长阳 县农 业技 术推 广中心、宜 昌山 里来 食品 有限公 司、湖北 任森 农业 科技发 展股 份公 司、湖 北 龙之泉农 业发 展股 份公 司、宜昌雅 源薯 业有 限责 任公 司、当阳 市金 山坳 红薯 专 业合作 社、当 阳市 聚鑫 薯 业专业合 作社。本标准 主要 起草 人:郑守 贵、刘 克荣。本标准 参加 起草 人:刘 晓 娜、刘云 发、郑 世千、韩 玉萍、席 承龙、邓小 垦、张大平、王良 军、淡 育红、张 本俊、李 劲松、杨 邦贵、高永 萍、田先 念、李春红、邵 明珠、曹 珺珺、柴沙沙、杨家 祥、李松、林也诗、李 华、潘官 盛、郑双露、李 昌国、李 容、徐云、王东 红、毛红 云、艾诗林、张 明星、兰 安 广。DB42/T 1142 2016 1 甘 薯“两 段法”种 苗生产 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 规定 了甘 薯“两段 法”种 苗生 产技 术 的 园地 选择、第一 阶段 育苗、第 二阶段 育苗、种 苗采 收及档案 管理 要求。本标准 适用 于湖 北省 甘薯 产区甘 薯种 苗生 产。2 规 范性 引 用 文件 下列文 件对 于本 标准 的应 用是必 不可 少的。凡 是注 日 期的引 用文 件,仅注 日期 的 版本适 用于 本文 件。凡是不 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其最 新版 本(包括 所有 的修改 单)适用 于本 文件。GB/T 8321 所 有部 分 农药 合理 使用 准则 JB/T 10594 日 光温 室和 塑 料大棚 结构 与性 能要 求 NY/T 496 肥料 合理 使用 准则 通则 NY 5010 无公 害食 品 蔬 菜产地 环境 条件 3 术 语和 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标准。3.1“两段 法”two-stage seedling method 是指甘 薯第 一 阶 段在 冬季 利用塑 料大 棚苗 床进 行育 苗,翌 年春 季再 进行 第二 阶 段育苗 田扩 繁种 苗的一种方 法。4 园 地选 择 4.1 环境 条件 要求地 形开 阔、排灌 便利、交通 便利。育苗基 地土 壤环 境条 件、农田灌 溉水 质条 件、环境 空气质 量条 件应 当符合NY 5010 的 有关 规定。4.2 大棚 设置 塑料大 棚膜 宜安 装长 寿无 滴新薄 膜。塑料 大棚 内苗 床应安 装滴 灌设 施。新建、改建、扩 建的 塑料 大棚应 当符合JB/T 10594 的 规定要 求。4.3 育苗 方式 包括 酿 热温 床育 苗、电热 温床育 苗 两 种方 式。4.3.1 酿 热温 床育 苗 这种苗 床是 利用 鸡、牛、羊等禽 畜粪 便和 农作 物秸 秆发酵 生热 的苗 床。鸡、牛、羊 等禽 畜粪 便和 农DB42/T 1142 2016 2 作 物秸 秆或 者生产 食用 菌的 下脚 料混合,其 比例 为1:2,浇足 水。湿 度要 求持水 量70%以上。酿热 物埋入苗床 底部 的厚 度约20cm 左右。上铺 砂土3cm5cm,即可 排薯 育苗。4.3.2 电 热温 床育苗 在床土 部分 加装 电热 线即 为电热 温床。宜选 择 800w1000w 电热 线,配置 自 动 控温仪 等有 关电 器设备。铺 设电 热线 后,再用 土压线,然 后插 上电源 插 头检查 是否 通电,电 表走 动则说 明电 路畅 通。拔去电源后 纵 向覆 土15cm20cm,整平 床土 后即 可 排 薯育 苗。但 要注 意安 全,防止 触电。5 第 一阶 段育苗 5.1 品种 选择 各地应 根据 其用 途选 用适 合市场 需求 的高 产、优质、抗病、抗 逆性 强的 优良 品种。宜选用 脱毒 种薯、原 种种 薯。5.2 精选 种薯 种薯要 求无 检疫 性病 虫害,同 时,还要 注意 有些 虽 不属于 检疫 性病 虫害、但 在本地 甘薯 主产 区并 未发生的 病虫 害,避免 引种 时带入 危害 生产。薯块大 小适 中,选择 块根 单个重300g 以下 薯块 做种 薯。5.3 种薯 处理 包括 温 汤浸 种、药剂 浸种 两种方 式。5.3.1 温 汤浸 种 将 经过 精选 的种 薯装 入网 袋,置 于50 60 温 水中,上下 轻缓 翻动23min,使薯块 受热 均匀;水温降至50 左右,浸 种10min,取出降温。5.3.2 药 剂浸 种 用25%多菌 灵可 湿性 粉剂200 倍液,或 者70%甲基 硫菌 灵可湿 性粉 剂500 倍 液,浸 种10min。有关农 药使 用应 当符合GB/T 8321 的 规定 要求。5.4 排种 5.4.1 排种 期 适 宜排种 期为1 月下 旬2 月上中 旬。5.4.2 密度 排种密 度1 为1530kg。应当根 据品 种特 性、种薯 大小 适 当调 整排 种密 度。5.4.3 方法 排种用 斜排 法。排种 时,实行大、小 薯分 排,保证 头 部向 上,掌握“上 齐下 不齐”的原 则。5.5 苗床 管理 5.5.1 排 种后 管理 排种后,浇 足水,在种 薯 上盖细 沙土2cm3cm 厚,厢面上 铺设13 根滴 灌管,再搭 小拱 棚,并 盖上DB42/T 1142 2016 3 拱膜后 用泥土 压实,不能 透风。排种后 密封 塑料大 棚门口 并加盖1层棚 膜,人 员进出 大棚最 好选 择在晴天中午,防 止大 棚内 气温 下降。5.5.2 出 苗前 管理 苗床前 期管 理以 高温 催芽 为主。保持 白天32 的床 温,约 经3d4d 后,种薯 开 始萌芽。薯 苗露 芽后,把床温 降到30 左右,直 至出齐 苗。一般 在幼 芽出 土前不 要浇 水,如床 土干 旱,可 以打 开滴 灌设 施 浇 小水。温 度调 控通 过拱 膜及 天膜的 放风 口大 小来 实现。注意 防治 鼠害。5.5.3 出 苗后 管理 苗床 出 苗后 管理 以 平 温长 苗 为主。刚出 土的 幼芽 易 受烈日 灼伤,要利 用早 晨 和傍晚 的弱 光晒 床,当叶片 发绿时,才 能 全天晒苗。种 薯出苗后,把床温降到28 左右。当 苗高10cm 时,把床 温降到25 左右,并 揭拱 膜晒 苗。出 苗 以后,膜内 气温 可能 超过35,要 注意 通风 降温;此 时夜间 气温 仍较 低,要注意保温。随 着薯 苗生 长,要求1d 滴灌 水一 次,每次30min。5.6 采苗 前后 期管 理 5.6.1 炼苗 苗床采 苗前 后 期 管理 以 低 温炼苗 为主。采 苗前2d3d 锻炼薯 苗,把床 温降 到20 左右,停 止 浇 水,同时逐 渐揭 拱膜 炼苗。采苗后,又 转为 催苗 为主,促使 小苗 快长,应 再升 高床温 和适 当增 加浇 水量,当苗 高又 达到 采苗 要求时,再转 为降 温炼 苗。一般采 苗后3d7d 又可 采上 一次没 有采 收到的 种 苗。5.6.2 追肥 采苗后 迅速 补施 肥料,初 期宜喷1%2%尿 素液,中 后期适 量增 加尿 素及 三元 复合肥 的施 用量。有关肥 料使 用应 当符合NY/T 496 的规 定 要 求。6 第 二阶 段育苗 6.1 育苗 田准 备 6.1.1 苗田 面积 按照第 二阶 段育 苗田 扩繁 种苗数 量与 大田 扦插 的比 例确定 面积。6.1.2 苗 田整 理 按 照1.3m 开畦 作 厢,厢面 宽90cm,沟 宽40cm。厢 宽 应与地 膜、滴 灌设 施、拱 棚架匹 配。按 照1 撒施尿素50g,以 促进 种苗 生 长。6.1.3 施 足底 肥 移栽前15d 左右 整 地 作 厢 施 基 肥。底 肥 要 足,每667 施腐熟农家肥2000kg3000kg,过 磷 酸 钙15kg25 kg,硫酸 钾10kg15kg,或者45%硫基 三元 复合肥50kg75kg,翻 耕细 耙,使 肥土 混合 均匀。6.1.4 化 学除 草 起 垄 后 薯 苗 扦 插 前 每667 使用40%莠 去 津 胶 悬 剂200ml+50%禾 耐 斯 乳 油150ml200ml,兑水30kg40kg 喷 雾,进行 封 闭 除草。DB42/T 1142 2016 4 6.2 种苗 药剂 处理 从第一 阶段 冬季 育苗 床采 用的种 苗应 当进 行药 剂浸 根处理。6.2.1 浸 根混 合液 配制 用70%甲基 硫菌 灵可 湿性 粉剂7001400 倍液,或者50%甲基 硫菌 灵可 湿性 粉剂5001000 倍液,或 者50%多 菌灵 可湿 性粉 剂10001500 倍 液,按照1加ABT 生根 粉50 混 合配 制。6.2.2 浸 根时 间 用浸根 混合 液浸 泡3 min 5min。6.2.3 浸 根方 法 把种苗 扎成 小捆,将 种苗 根部 5cm7cm 置入浸 根混 合液中 浸泡。6.3 扦插 方法 以直插 为好,入 土 2 节3 节以上。扦 插后 勤检 查,及时补 栽。6.4 扦插 密度 适宜密 度 每667 为5000 株8000 株。春季 繁殖 种苗 田 采收种 苗后 若毁 茬改 种其 他作物 的可 密植,扩繁育苗 后若 继续 蓄苗 生长、收获 薯块 的可 稀植。6.5 田间 管理 第二阶 段扩 繁种 苗 育 苗田 的田间 管理 与甘薯 大 田生 产管理 方法 相同。7 种 苗采 收 包括 种 苗指 标、采收 方法。7.1 种苗 指标 7.1.1 第 一阶 段种 苗 品种 纯正,洁净、无病虫害,单根茎蔓 3叶1心、种苗 长 15cm,茎 蔓粗壮、节 间短、种 苗 茎粗4mm,大小适中、100 株 种苗重 350g,平均 标准 种苗产量 每667 为40 万 株 左右。7.1.2 第 二阶 段种 苗 品种纯 正,洁净、无 病虫 害,种 苗长 65cm、单根 茎蔓可 依3 节5节或10cm 15cm 一段的 标准 分成若干 株,茎 蔓粗 壮、节 间 短、种 苗 茎粗 5mm,主茎 蔓分枝 数 2个,大小 适中、100 株 种苗 重 2.5kg,平均标 准 种 苗产 量667为10 万株 左右。7.2 采收 方法 第 一阶 段育 苗 床 的薯 苗高 度达到 要求 时,即 可采 苗。首 茬苗 不要 采得 过晚,以免影 响下 一茬 的 种 苗产量。采 苗以 晴天 为好。采 苗以剪 苗为 好,不 要扯 苗,防止伤 口过 大感 染病 害。剪口要 离床 土2cm3cm,留足芽 眼。首茬 苗采 收后 还可以 进行 多次 种苗 采收。第 二阶 段育 苗田 的种 苗指标 达到 要求 时,应当 适时 采苗。DB42/T 1142 2016 5 8 档案 管理 实行专 人负 责,记录 生产 档案。生产 过程 中档 案内 容,应 详细 记载 种薯 来源、生产 各环 节的 简要 说明、病 虫草 鼠害 发生 与防 治情况、种 苗收 获日 期 和 责任人 姓名 等内 容。甘薯种 苗生 产经 营档 案应 当保存 至种 苗销 售后 两年。_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