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23.020.10 G 93 DB12 天津市 地 方 标 准 DB 12/T 581 2015 钢制固定 式危险化 学品常压 容器 定期检验 规范 Steeliness type dangerous chemical stationary atmospheric pressure vessel periodical inspection specification 2015-06-18 发布 2015-07-01 实施 天 津 市 市 场 和 质 量 监 督 管 理 委 员 会 发布 DB12/T XXXXX XXXX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 范性 引用 文件.1 3 术 语和 定义.1 4 总则.2 5 检 验前 的准 备.2 6 检 验项 目与 方法.3 7 检 验结 论.5 附录A(规 范性 附录)壁厚测 量评 定标 准.6 附录B(规 范性 附录)沉降曲 线绘 制方 法.8 附录C(规 范性 附录)储罐基 础检 测评 定标 准.9 DB12/T XXXXX XXXX II 前 言 本标准 编写 格式 符 合 GB/T1.1-2009 标准 化工 作导 则 第 1 部 分:标准 的结 构与编 写 的规 定。本标准 由天 津市 安全 生产 监督管 理局 提出。本标准 由天 津市 安全 生产 监督管 理局 归口。本标准 起草 单位:天津 市 安全生 产技 术研 究中 心、天津市 特种 设备 监督 检验 技术研 究院。本标准 主要 起草 人:辛 志 学、高 军、高利 慧、吴建 水、周 富建、王 恒、庞梦 霞。DB12/T XXXXX XXXX 1 钢制固定 式危险 化学品常 压容器 定期检验 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 规定 了钢 制固 定式 危险化 学品 常压 容器 定期 检验的 总则、检 验前 的准 备、检 验项 目与方法 及检验结 论。本标准 适用于最高工作 压力(顶部 表压)小于0.1MPa,几何容积10 104m3及以下且不 小于0.5m3,用于盛 装液 态危 险化 学品 的钢制 常压 容器 及其 安全 附件的 定期 检验。本标准 不适 用于 以 下 容器:a)移动式 容器 b)直接或 半埋 入地 下的 容器 c)粉末普 通绝 热容 器 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对 于本 文件 的应 用是必 不可 少的。凡 是注 日期的 引用 文件,仅 所注 日期的 版本 适用 于 本 文件。凡 是不 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其最 新版 本(包括 所有的 修改 单)适用 于本 文件。JB/T 4730.4 承压 设 备无损 检测 第4 部分:磁 粉检测 JB/T 4730.5 承压 设 备无损 检测 第5 部分:渗 透检测 JB/T 10764 无损 检 测 常 压金 属储 罐声 发射 检 测及评 价方 法 NB/T 47003.1 钢制 焊 接常压 容器 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3.1 危险化 学品 dangerous chemicals 是指具 有毒 害、腐蚀、爆 炸、燃 烧、助 燃等 性质,对人体、设 施、环 境具 有 危害的 剧毒 化学 品和 其他化学 品。3.2 常压 Atmospheric pressure 是指最 高工 作压 力(顶部 表压)小于0.1MPa 的 非真 空状态。3.3 容器 Vessel 是指盛 装介 质的 贮存 器,包括槽、罐、釜。3.4 定期检 验 Periodical inspection DB12/T XXXXX XXXX 2 是指检 验机 构按 照一 定的 时间周 期,根据 本规 范的 规 定对在 用常 压容 器的 安全 状况所 进行 的符合性验证活 动。4 总则 4.1 检验周 期 检验周 期一 般不 超过 三年。有下 列情 况之 一的,定 期检验 周期 可以 适当 缩短:a)使用单 位设 备档 案不 完整,相关 管理 规章 制度、规 程不健 全的;b)使用单 位设 备运 行记 录不 全或不 真实 的;c)改变使 用介 质并 且可 能造 成腐蚀 现象 恶化 的;d)介质对 容器 材料 的腐 蚀情 况不明 或者 腐蚀 情况 异常 的;e)使用单 位未 按规 定进 行运 行检查 或安 全附 件检 验的;f)检验中 对其 他影 响安 全的 因素有 怀疑 的。4.2 检验机构 危险化 学品 常压 容器 定期 检验应 由具 有相 应资 质的 安全技 术检 测检 验机 构进 行。4.3 使用单 位职 责 4.3.1 危险化 学品 常压 容器 使用 单位应 建立 健全 安 全 管理 规章制 度、安全 操作 规程 和设备 档案。4.3.2 危险化 学品 常压 容器 设备 档案应 包括 设备 设计、制 造、安 装、验收、改 造、运行维 护、检查、检验及 安全 附件 等相 关资 料。4.4 检验程 序及 检验 项目 4.4.1 检验程 序包 括检 验前 的准 备、检 验实 施、检验 结果 的汇总、缺 陷及 问题 的处 理意见、出 具检 验报告等。4.4.2 检验项 目一 般包 括资 料审 查、宏 观检 查、壁厚 测量、无损 检测、泄 漏性 试验、储罐 基础 检测、防雷和 防静 电接 地检 测、安全附 件检 查 与 校验。5 检验前 的准 备 5.1 检验方 案制 定 5.1.1 检验前,检验 机构 应根 据 常压容 器的 使用 情况,失 效模式 等,依 据本 标准 的 要求制 定检 验方 案,检验方 案由 检验 机构 授权 的技术 负责 人审 查批 准。5.1.2 检验人 员根 据现 场需 要,可增加 或减 少检 验项 目。5.2 检验现 场的 准备 使用单 位和 相关 的辅 助单 位,应 当按 照要 求做 好停 机后的 工艺 处理 和检 验前 的安全 检查,确 认 现 场条件符 合检 验工 作要 求,做好有 关的 准备 工作。检 验前,现场 至少 具备 以下 条件:a)影响检 验的 附属 部件 或者 其他物 体,应当 按检 验要 求进行 清理 或者 拆除;b)容器内 有可 转动 部件,必 须锁住 开关,固 定牢 靠;切断与 检验 容器 有关 的电 源,设 置明 显 的 安全警示 标志;c)为检验 而搭 设的 脚手 架、轻便梯 等设 施必 须安 全牢 固;DB12/T XXXXX XXXX 3 d)需要进 行检 验的 表面,特 别是腐 蚀部 位和 可能 产 生 裂纹性 缺陷 的部 位,必 须 彻底清 理干 净,母材表面 应当 露出 金属 本体,进行 磁粉、渗 透检 测的 表面应 当露 出金 属光 泽;e)需要进 入常 压容 器内 部进 行检验 的,使用 单位 必须 对内部 介质 排放、清 理、置 换、中 和、消 毒、清洗,取样 分析,分 析结 果合格 且在 有效 期内。盛 装易燃 介质 的,应用 惰性 气体置 换;用 盲 板从被检 容器 的第 一道 法兰 处隔断 所有 介质 的来 源,同时设 置明 显的 隔离 标志。不得 用关 闭 阀 门代替盲 板隔 断;必要 时,应配备 通风、安 全救 护等 设施;f)检验时,使 用单 位的 相关 人员应 到场 配合,协 助检 验工作,负 责安 全监 护。6 检验项 目与 方法 6.1 资料审 查 6.1.1 检验前,检 验人 员一 般需 要审查 以下 资料:a)设计、制造、安装 及 验收 资料,包括 设计 图样,质 量证明 书、竣工 图等;b)改造或 者重 大维 修资 料,包括维 修方 案、维修 记录 等;c)使用管 理资 料,包括 运行 记录、盛装 介质 记录、运 行中出 现异 常情 况的 记录 等;d)检验资 料,主要 包括 企业 年度检 查记 录和 历次 的定 期检验 报告;e)其他相关 资 料。6.1.2 本条a)项 的资 料,在常 压容器 投用 后首 次定 期检 验时必 须进 行审 查,以后 的检验 视需 要进 行审查。6.2 宏观检 查 宏观检 查主 要采 用目 视方 法(必 要时 利用 其它 辅助 仪 器设备 和工 具)检查 常压 容 器的外 观、结构、几何尺寸、表 面情 况等。6.2.1 外观检 查 a)检查容 器本 体是 否变 形,有无严 重的 凹陷、鼓 包、折皱及 渗漏 穿孔;b)对有保 温层 的容 器,保温 层无明 显损 坏、无渗 漏痕 迹时,可不 拆除 保温 层进 行检查。若 发 现 保温层破 损严 重时 应检 查罐 壁腐蚀 程度;c)用510 倍 放大 镜目 检罐 体焊缝 是否 有渗 漏和 裂纹,检查 中应 特别 注意 角焊 缝、T 型焊 缝、接管焊缝、搭 接焊 缝;d)检查容器 外 部裸 露部 分防 腐层有 无脱 落、起皮 等缺 陷;e)检查容 器基 础有 无下 沉,罐体有 无倾 斜,基础 紧固 螺栓是 否齐 全、完好;f)检查防 雷、防静 电接 地设 施,导 线是 否完 好,接头 是否牢 固。6.2.2 结构检 查 检查容 器的 结构 是否 符合 相关设 计验 收规 范要 求。主 要包 括:罐体 与顶 盖的 连接,开孔 与补 强,焊缝布置,角 接,搭接,顶 盖,浮 盘,浮顶,基 础,法兰,排污 口等。6.2.3 几何尺 寸检 查 几何尺 寸应 符合 设计 规定,主要 包括 错边 量、棱角 度等。DB12/T XXXXX XXXX 4 6.3 壁厚测 量 6.3.1 壁厚测 量一 般采 用超 声测 厚方法,测 量位 置应 有代 表性以 及足 够的 测点 数。测量部 位应 有明 确记录,具有 可追 溯性。6.3.2 测量仪 器使 用超 声波 测厚 仪进行 测量。测 定部 位一 般应选 择以 下部 位:a)液位经 常波 动的 部位;b)易受腐 蚀、冲蚀 的部 位;c)制造成 型时 壁厚 减薄 部位 和使用 中易 产生 变形 及磨 损的部 位;d)表面缺 陷检 查时,发 现的 可疑部 位;e)接管部 位。6.3.3 检测点 数量 的确 定,应以 能准确 反映 被测 板的 实际 平均厚 度为 原则。一 般情 况下,一个 检测 区检测点 数不 应少 于3 个。6.3.4 经进行 表面 检查 或定 点测 厚,发 现可 疑部 位或 壁厚 平均减 薄量 大于 设计 壁厚 的 10%时,应有 针对性进 行加 倍增 加检 测点 测量。6.3.5 壁厚测 量评 定标 准应 符合 附录 A 的要 求。6.4 无损检 测 a)当 发 现 容 器有 渗 漏 或泄 漏情 况 或 检 验员 认 为 有必 要时,应 对 容器 相 应 部位 进行 渗 透 或 磁粉 检测,检 测方 法依 据 JB/T 4730 执 行,合格 标准 参照 原设计 制造 标准 执行;b)当发现 罐体(或罐 底)存 在明显 腐蚀 情况 时 或 检验 员认为 有必 要时,应对 容 器腐蚀 区域 及相 邻位置进 行 漏 磁检 测,检测 中发现 异常 信号 时,应增 加测厚 比例 并结 合其 他无 损检测 方式 进 行 复查;c)若由于 特殊 原因,使 用单 位无法 进行 停机 开罐 检验 时,可 采用 声发 射检 测方 式对容 器整 体 或 局部进行 腐蚀 程度 检 测。声 发射检 测方 法及 合格 标准 依据JB/T 10764 执 行;d)检验人 员认 为有 必要 时 对 紧固螺 栓进 行表 面无 损检 测,有 损伤 或裂 纹时 要进 行更换,重 点 检 查螺纹及 过渡 部位 有无 环向 裂纹。6.5 泄漏性 试验 泄漏性 试验 应根 据容 器的 设计文 件规 定及 储存 介质、结构 型式、所 处场 合条 件 等选择 以下 方法 之 一进行试 验。泄漏 性试 验由 使用单 位负 责实 施,检验 机构负 责检 验。6.5.1 气密或 气液 试验 a)试验介 质应 符 合 NB/T 47003.1 的相 关规 定;b)试验压 力为 容器 的最 高工 作压力;c)进行试 验时,应 封闭 容器 的所有 接管,压 力缓慢 升 到试验 压力 后保 持10 min,检查 有 无渗漏。6.5.2 煤油试 漏 将焊缝 能够 或方 便检 查的 一面清 除干 净,涂以 白粉 浆,晾 干后,在 焊缝 另一 面涂以 煤油,使 表 面 得到足够 的润 湿,经30min 后以白 粉上 没有 油渍 为合 格。DB12/T XXXXX XXXX 5 6.5.3 盛水试 验 试验前 应将 焊缝 的外 表面 清除干 净,并使 之充 分干 燥,试 验的 时间 应根 据观 察与检 查所 需的 时 间 决定,但 不应 少于1h,试验 中焊缝 应无 渗漏。不 锈钢 制容器 试漏 时,试验 后应 立即将 水渍 去除 干 净,当 无法达到 这一 要求 时,应控 制用水 的氯 离子 含量 不超 过25mg/L。6.6 储罐基 础检 测 6.6.1 基本要 求 新建储 罐投 产后 三年 内,应每年 对基 础进 行一 次检 测,以后 至少 每隔 三年 检 测一次;在储 罐运 行过程中,发现 罐体 或基 础存 在异常 现象,应 立即 对基 础进行 检测。6.6.2 基础检 测 6.6.2.1 储罐的 基础 检测 主要 包括 罐壁沉 降检 测 和 罐底 板局 部凹陷(凸 起)检测。6.6.2.2 罐壁沉 降检 测方 法:在罐 壁底端 沿环 向以 不大 于 10m 的间 距均 匀布 置沉 降观 测点,且 直 径大于等 于22m 时,每罐 不少 于 8 个 测点。根 据测 量结 果绘制 沉降 曲线,沉 降曲 线绘制 方法 应符 合附 录B的要求。6.6.2.3 罐底板 局部 凹陷(凸 起)检测方 法:测量 罐底 板凹 陷(凸 起)的最 大值 及凹 陷(凸 起)区域的内切 圆半 径。6.6.3 储罐基 础检 测评 定标 准应 符合附 录 C 的要 求。6.7 防雷和 防静 电接 地检测 6.7.1 检验人 员应 核查 防雷 设施 是否符 合相 应的 技术 规范 要求。6.7.2 盛装易 燃易 爆危 险液 体的 容器当 有 防 静电 接地 要求 时,应 对其 静电 导除 装置 进行检 查和 测量。重点检 查静 电导除 装 置完 好情况 和接 地电 阻值 是否 满足要 求。6.7.3 静电接 地电 阻测 量应 使用 接地电 阻测 量仪,对 每个 容器单 独测 量。直径 不小 于 2.5m 或 容积 不 小于50m3的 容器,其 接地 点 应不少 于 2 处。接地 电阻 值应符 合 图 纸和 相应 技术 规范要 求且 不大于 100。6.8 安全附 件检查 与 校验 6.8.1 容器的 安全 附件 主要 包括 直接设 置在 容器 上 的 压力 表、液 位计、温 度计、阻 火器、呼吸 阀、液压安全 阀等。6.8.2 安全附 件的 配置 和安 装应 符合相 关规 范和 设计 文件 的要求,应 与介 质的 性质、温度、工 作压 力等相适 应,外观 应良 好,铭牌清 晰,并安 装在 便于 操作人 员观 察和 维护 的位 置。6.8.3 需要进 行计 量检 定的 安全 附件的 检定 和维 护,应符 合国家 有关 规定。6.8.4 检验人 员应 核查 安全 附件 的检定、校 验 报 告及 检查 记录 等。7 检验结论 7.1 检验工 作完 成后,检 验人 员根据 实际 检验 情况 出具 检验报 告,并做 出如 下结 论:a)可以使 用:全部 检验 项目 合格或 整改 后检 验合 格;b)监护使 用:暂无 条件 进行 停车检 验,由使 用单 位确 认,并 保证 其在 监护 期内 安全运 行,监 护 期满,应 检验;c)不得使 用:系指 检验 项目 不合格,不 能保 证常 压容 器安全 运行 的情 况。7.2 检验人 员对 于不 合格 检验 项目应 提出 整改 建议,并 对该项 目整 改后 情况 进行 复查或 重新 检验。DB12/T XXXXX XXXX 6 A A 附 录 A(规范 性附 录)壁厚测 量评 定标 准 A.1 储罐除 应满 足强 度、稳定 性和刚 度的 要求 外,还应 满足最 小壁 厚要 求(不包 括腐蚀 裕量):对 碳 素钢和低 合金 钢 为3mm,对 高合金 钢 为 2mm。A.2 壁板厚 度评 定:a)壁板最 小厚 度不 得小 于该 壁板的 计算 厚度 加腐 蚀裕 量:b)立式储 罐壁 板的 计算 厚度 按下式 计算:)3.0(9.4 D H.(A.1)c)1000m3及 以下 圆筒 容器 和 钢制卧 式容 器 计 算厚 度按 下式计 算:2D PC.(A.2)d)壁板上 局部 腐蚀 区的 计算 厚度按 下式 计算:9.4 HD.(A.3)上述A.1、A.2、A.3 公式 中:计算 厚度,mm;D 容 器内 径,m;H 计算 液位 高度,m;局 部 腐蚀时 为最 严重 区域 底部 至最高 液位 的高 度,m;CP计算 压力,MPa;介质 相对 密度;设计 温度 下材 料的 许用 应力,MPa;焊缝 系数。e)分散点 蚀的 最大 深度 不应 大于原 设计 壁板 厚度 的 20%,且不 应大 于3mm;密 集点 蚀最大 深度 不 应大于原 设计 壁板 厚度 的 10%。点 蚀数 量超 过 3 个,且 任意两 点最 大距 离小 于 50mm 时可 视 为 密集点蚀。A.3 底板厚 度评 定:a)边缘板 的最 小厚 度不 得小 于原设 计厚 度 的85%;b)中幅板 的最 小厚 度不 得小 于原设 计厚 度 的80%;c)点蚀最 大深 度不 得大 于原 设计厚 度 的 40%;d)当腐蚀 深度 超过 以上 规定,且腐 蚀面 积超 过被 检测 板的 50%,需更 换整 块钢 板;腐蚀 面积 小 于50%时,应 进行 补板 或局 部 更换新 板。DB12/T XXXXX XXXX 7 A.4 顶板厚 度评 定:顶板厚 度平 均减 薄量 不能 大于原 设计 厚度 的20%。DB12/T XXXXX XXXX 8 B B 附 录 B(规范 性 附 录)沉降曲 线绘 制方法 B.1 将罐壁 底端 的各 个沉 降观 测点,按 顺序 展开 为横 坐 标(向右 为正);将沉 降量 或测量 值作 为纵 坐 标(向上 为正,即 向上 时沉 降量增 加);且 将 第1 测 点 作为坐 标原 点(1,0);B.2 依点号 及实测 得到 的各观 测点的 最终沉 降量 或测量 值,按 比例在 坐标 系中描 点;将 各点连 接 成 一个连续 的曲 线或 折线 即为 所示的 实测 最终 沉降 曲线;B.3 实测最 终沉 降曲 线中 的最 低点的 沉降 量(此为 最小 沉降量)即 为整 体均 匀下 沉量;B.4 在已建 立的坐 标系 中,以 各测点 的实测 最终 沉降量 或测量 值为数 据,绘制与 实测沉 降曲线 贴 合 的最佳余 弦曲 线(手绘 或应 用计算 机绘 制);B.5 各测点 在最 佳余 弦曲 线上 对应的 值,即为 各测 点在 罐底产 生整 体均 匀倾 斜时 的值;B.6 实测最 终沉 降曲 线与 最佳 余弦曲 线之 间的 垂直 距离,即 为 罐壁 各点 对应 的不 均匀沉 降量。DB12/T XXXXX XXXX 9 C C 附 录 C(规范 性 附 录)储罐基 础检 测评 定标 准 C.1 罐 壁整 体均 匀 沉 降应 符合 下述要 求:a)罐壁的 整体 均匀 下沉 量不 应大于 进出 管道 或柔 性接 头的允 许下 沉量;b)罐壁的 整体 均匀 下沉 量不 应超出 罐壁 处基 顶标 高与 场地标 高之 差 0.3m 以上。C.2 罐壁整 体均 匀倾 斜量 应符 合下表 要求:表C.1 罐壁整 体均 匀倾 斜量 C.3 罐壁的 不均 匀沉 降 量 应符 合下述 要求:21 1i i iiU UU S.(C.1)H EY LSi 2112.(C.2)公式C.1、C.2 中:iS罐壁 测 点i 的 相对 竖向 变形量,单 位为 米(m);iU 罐壁 测 点i 实 测最 终沉 降曲线 与最 佳余 弦曲 线之 间的垂 直距 离,单位 为米(m);1 iU 罐壁 测 点i-1 的局 部沉 陷量,单位 为米(m);1 iU 罐壁 测 点i+1 的局 部沉 陷量,单位 为米(m);i 测点 号;L 测点 之间 弧长,单 位为 米(m);Y 钢材 的 屈 服强 度,单位 为千帕(kPa);E 钢材 的弹 性模 量,单位 为千帕(kPa);H 油罐 高度,单 位为 米(m)。浮顶罐与内浮顶罐 固定顶罐 储罐直径 D(m)任 意 直 径 方 向 最 终 沉降差许可值 储罐直径 D(m)任 意 直 径 方 向 最 终 沉 降差许可值 D 22 0.007D D 22 0.015D 22 D 30 0.006D 22 D 40 0.010D 30 D 40 0.005D 40 D 60 0.008D 40 D 60 0.004D-60 D 80 0.0035D-D 80 0.003D-DB12/T XXXXX XXXX 10 C.4 罐底板 局部 凹陷 或凸 起量 限值(包含 靠近 罐壁 的罐 底沉降 和远 离罐 壁的 罐底 沉降)R B 03.0.(C.3)公式C.3 中:B 罐底 板的 最大 局部 凹陷 深度或 凸起 高度,单 位为 米(m);R 罐底 板局 部凹 陷(或 凸 起)区 域的 内切 圆半 径,单位为 米(m)。_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