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地力评价技术规程DB11/T 1083-2014.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耕地地力评价技术规程DB11/T 1083-2014.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耕地地力评价技术规程DB11/T 1083-2014.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耕地地力评价技术规程DB11/T 1083-2014.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耕地地力评价技术规程DB11/T 1083-2014.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耕地地力评价技术规程DB11/T 1083-2014.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CS 13.080.99 B 11 备案号: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 1083 2014 耕地地力评价技术规程 Rules for cultivated land productivity assessment 2014-03 26发布 2014-07-01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11/T 1083 2014 I 目 次 前 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评价流程.2 5 资料搜集.2 6 资料整理.2 7 确定评价指标体系.2 8 确定评价单元.3 9 规划布点.3 10 野外调查与采样.3 11 分析测试.4 12 建立评价数据库.4 13 确定单项指标限值、评分及权重.5 14 综合指数计算与等级划定.6 15 等级验证.7 16 归入全国耕地地力等级体系.7 17 成果制作.7 附录 A(资料性附录)耕地地力评价流程.8 附录 B(规范性附录)采样点基本情况和农业生产情况调查表及填表说明.9 DB11/T 1083 2014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 规 则起草。本标准 由北京市 农业 局提出并 归 口。本标准 由北京市 农业 局组织实施。本标准 起草 单 位:北京市土肥工 作 站、中 国农业 大学。本标准 主要起草人:赵永志、贾小红、王胜涛、金强、张世 文、梁金凤、文 方芳、曲 明 山、李旭军、李昌伟。DB11/T 1083 2014 1 耕地地力评价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 了 耕地地力评价 方法 和流程。本标准 适 用 于 耕地地力评价,园 地地力评价 也可参 照 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 文件 对于 本文件 的应 用 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 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 本 适 用 于 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 引用文件,其最新版 本(包括所有的修改 单)适 用 于 本文件。NY/T 309 全国耕地 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 NY/T 889 土壤速效 钾 和 缓 效 钾含量 的 测定 NY/T 1121.6 土壤 检 测 第 6部 分:土壤有 机质 的 测定 NY/T 1121.7 土壤 检 测 第 7部 分:土壤有效 磷 的 测定 NY/T 1634 2008 耕地地力调查与 质量 评价 技 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 术语和定义 适 用 于 本文件。3.1 耕地地力 cultivated land productivity 在当 前 管 理 水平 下,由土壤 本 身特 性、自然条 件和基 础设 施 水平 等 要 素 综合 构 成 的 耕地生产 能 力。3.2 有效土层厚度 active soil depth 作 物根 系 的 活动层,一般为坚硬 基 岩或障碍层次以上 的土 层厚度。3.3 质地构型 texture profile form 1米 土 体 内 不 同质 地 土 层 的 排 列组 合 形式。3.4 灌溉保证率 guarantee of irrigation 灌溉 工 程 在长 期 运 行中,灌溉 用 水得到充 分 满足 的 年 数 占总年 数 的 百 分 比。3.5 排涝能力 drainage capability DB11/T 1083 2014 2 排涝骨干 工 程(干、支渠)和 田间 工 程(斗、农 渠)按 多年一遇 的 暴雨 不 致 成 灾 的要 求能达到 的 标 准。4 评价流程 搜集和数 字化 整理 必要的 图 件和文本数据资料,形 成 土壤 资 源 基 础图 件和 信息;确定耕地地力评价指标体系;在构 建评价单元基 础上,科 学 规划布点、野外调查采样、室内 测试分析,获取 与评价 相关 的指标数据和生产 管 理 信息,并 与评价单元 挂接,建成 完 整 的 评价单元数据库;专家讨论 确定 各 项 参 评指 标 阈 值、评语和权重;计算综合分值,初步 划定地力等级 并实 地验证,确定地力等级;制作评价成果 图件,编写 评价 报告。评价流程 图 参 见 附录 A。5 资料搜集 5.1 图件资料 搜集评价 区 域 土壤 普 查成果 图、最新土 地 利 用 现状 图、行 政 区 划 图、农 田水 利 分 区 图、地 形图 及 主要 交通、水 系等 其 他 相关图 件。5.2 文本与数据资料 评价 区 域 土壤 普 查成果 报告 及数据资料、基本农 田 保护 区 划定 统 计资料;历 年 监 测、调查 土壤 养 分 资料、植株 检 测资料;近三 年 种植面积、粮食 单产、总 产 统 计资料等;水 土 保持、生 态环境 建 设、水 利 区 划资料;土壤 典 型 剖面 照 片、对应 景观 照 片;历 年 肥 料 投 入情况等。6 资料整理 纸 质图 件采用 图 件 扫描矢 量化或 手扶 数 字化。矢 量化图 和 栅格 图 的 存贮 方 式 分 别 为 ESRI的 shapefiles格 式 和 ESRI Grid的 格 式。图层 投影 方 式为 高斯-克吕格投影,3度 带;坐 标系 为 西安 80坐 标系;高 程系 统 采用 1956年 黄海高 程基准。与耕地地力评价 相关 的 各 类 纸 质 调查测试数据计算 机 分 类 输 入 整理,存放 在 数据库 中。7 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7.1 指标选择的原则 主 导 性 原 则:选择 对 耕地地力 水平 起主 导 作用 的 因 素 作 为 评价 因 素。差异 性 原 则:选择 的 指标 反映 出 耕地地力 不 同 等级 之 间 差异 性和等级 内部 的 相 对 一致 性。稳 定性 原 则:选 取 的 指标 在 时 间 序 列 上 具 有 相 对的 稳 定性。综合性 原 则:综合 考虑影响 耕地地力 的 各种因 素,包括 地 形 地 貌、土壤 养 分、土壤 管 理等。定 量 和定性 相 结 合 原 则:选择 的 指标 应 易 于 量化,对于 难 以量化 的 指标,应 能 给 予 分级定性 描述。可 操 作性 原 则:建立 的 评价指标体系 尽 可 能 简 明,选 取 的 指标 充 分 考虑 了 各 指标资料 获取 的可行 性与 可 利 用性,既 要 保 证评价成果 的 质量 又 要 保 证 可 操 作性 强。7.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DB11/T 1083 2014 3 依 据 7.1的 原 则,经 专家讨论 可 从 NY/T 1634 2008附录 E耕地地力评价 因 子 总 集 中 选 取 指标,按照 层次 分析 法要 求构 建耕地地力指标体系。表 1给出了北京市 耕地地力评价指标体系。在特 定情况 下,亦 可 根 据 需 要对 指标体系 进 行适 当 调整。表 1 北京市耕地地力评价指标体系 A(目 标 层)B(准 则 层)C(指标 层)耕 地 地 力 剖面 性 状 B1 有效土 层厚度 C1 质 地 构 型 C2 土壤 管 理 B2 灌溉 保 证 率 C3 排涝能 力 C4 立地 条 件 B3 高 程 C5 坡 度 C6 坡向 C7 理 化 性 状 B4 质 地 C8 有 机质 C9 土壤 养 分 B5 有效 磷 C10 速效 钾 C11 8 确定评价单元 将 最新的土 地 利 用 现状 图 与 对应区 域 土壤 图 叠加 形 成 的 图 斑 作 为 耕地地力评价单元,在 调查数据 密集 的 情况 下,也可 以 直 接 使 用 土 地 利 用 现状 图 地 块 图 斑 作 为 评价单元。9 规划布点 9.1 布设原则 布点 应 考虑 地 形 地 貌、土壤类型 与分布、肥 力 高 低、作 物 种 类 和 管 理 水平 等,同 时 要 兼顾空 间 分布的 均匀 性。蔬菜 地 还 要 考虑 设 施类型、蔬菜 种 类、种植 年 限等。9.2 确定样点数量及位置 基 于 评价单元 图,综合 考虑 地 形 地 貌、土壤类型、作 物 种植 类型 等 因 素,根 据调查 精 度 确定调查与采样点数 量 及 位 置。运 用地理 信息 系 统 软 件 将 统 一 编 号 的 采样点标 绘 在 评价单元 图上,形 成调查点 位 图,同 时 提 取图 件基 础信息 编 制调查表 格,为 野外调查 提 供 信息支 持。布 设 密 度 原 则 上 要 求 大 田 每 666700m2(1000亩)、蔬菜 地 每 333350m2(500亩)666700m2(1000亩)布 设一 个 样点。调查点与采样点 的位 置必 须 一一 对应。在 土壤类型 及地 形条 件 复杂 的区 域,在 优势 农作 物或 经济 作 物 种植 区适 当 加 大 取 样点 密度。10 野外调查与采样 10.1 野外调查 DB11/T 1083 2014 4 调查采样点基本情况,包括 定 位 信息、立地 条 件、土壤 剖面 性 状、农 田设 施、灌溉水源 等,同 时 调 查采样点 所 属 农 户 调查耕作 管 理、施肥 水平、产 量水平、种植 制 度、灌溉 等农业生产情况。详 见 附录 B。10.2 野外采样 10.2.1 采样 时间 在 作 物 收 获 后 或 播 种 施肥 前采集,一般在 秋后。设 施 蔬菜 在 晾棚 期 采集。10.2.2 采样 工具 GPS定 位 仪、不 锈钢 土 钻、或 铁锨 与 木铲 或 竹铲。10.2.3 分 样点布设方 法 在 已 确定 的 田 块 中,以 GPS仪 定 位 点 为 中 心,向四周辐射 确定 多 个 分样点,每个混 合 土壤 样 不少于15个 以上 分样点,每个 分样点 的 采 土 部 位、深 度、重 量 要 求一致。采集 蔬菜 地 土壤 混 合样 品 时,一 个混合 土壤 样 应 在同一 具 有 代 表性 的 蔬菜 地 或设 施类型 里 采集。采样 时 应 避开沟 渠、林 带、田 埂、路旁、微地 形 高 低 不 平 地 段。根 据采样地 块 的 形 状 和 大小,确定 适 当 的 分样点布点 方法,长 方 形 地 块 采用“S”法,近 似正 方 形 地 块 采用“X”法 或 棋盘 形 布点 法。10.2.4 采样方 法 采集 的 各 样点 土壤要 用 手 掰碎,挑 出 根 系、秸 秆、石 块、虫 体等 杂 物,充 分 混匀后,四 分 法 留 取 1.5kg装 入样 品 袋。用 铅笔 填 写 两 张 标 签,土 袋 内 外 各具。标 签 主要 内 容 为:野外 编 号(要 与调查表 编 号 相一致)、采样 深 度、采样地点、采样 时 间、采样 人 等。10.2.5 采样 深 度 采样按 0cm 20cm,或 0cm 20cm 和 20cm 40cm分 层 采集。11 分析测试 11.1 测试内容 土壤有 机质、有效 磷、速效 钾。11.2 测试 方 法 11.2.1 土 壤 有 机 质的 测 定 按 NY/T 1121.6 规定 的方法 测定。11.2.2 土 壤 有效 磷 的 测 定 按 NY/T 1121.7规定 的方法 测定。11.2.3 土 壤速 效 钾 的 测 定 按 NY/T 889规定 的方法 测定。12 建 立 评价数据 库 DB11/T 1083 2014 5 将 调查、处 理、分析数据录入评价单元 属 性 的 数据库 中,形 成 完 整、准确 可 靠 的 耕地地力评价单元数据库。13 确定单 项 指标 限值、评 分 及 权重 13.1 指标 限值 与评 分 采用 NY/T 1634 2008附录 F特 尔斐 法,或 NY/T 1634 2008附录 H隶 属 函 数 法给出 各 评价指标 的 隶 属 度。表 2给出了北京市 耕地地力评价指标 的 限值与评分。在特 定情况 下,亦 可 根 据 需 要对 指标限值和评分 进 行适 当 调整。表 2 耕地地力评价指标体系 限值 与评 分 A B C 量 纲 指标限值 a与评分 耕 地 地 力 剖 面 性 状 有效土 层厚度 b cm 100 100 80 80 60 60 30 30 分值 100 80 60 40 质 地 构 型c 1级 2级 3级 4级 5级 分值 100 80 60 40 20 土 壤 管 理 灌溉 保 证 率 d 充 分 满足 基本 满足 一般满足 无 灌溉条 件 分值 100 70 40 10 排涝能 力 e 强 中 弱 分值 100 70 30 立 地 条 件 高 程 m 100 100 200 200 300 300 400 400 分值 100 80 60 40 20 坡 度f 3 3 5 5 8 8 15 15 分值 100 80 60 40 20 坡向 135 225 90 135或225 270 45 90或 270 315 315 360或 0 45 分值 100 70 40 10 理 化 性 状 质 地 g 中壤 或 重 壤 轻 壤 砂 壤 黏 土 或 砂 土 砾 质 土 分值 100 80 60 40 有 机质 g/kg 30.0 30.0 20.0 20.0 15.0 15.0 10.0 10.0 分值 100 80 60 40 20 土 壤 养 分 有效 磷 mg/kg 40.0 40.0 30.0 30.0 20.0 20.0 10.0 10.0 分值 100 80 60 40 20 速效 钾 mg/kg 180 180 120 120 100 100 80 80 分值 100 80 60 40 20 a 各 指标数值分级 区 间 的 分 界 点 包 含关 系 均 为 下(限)含上(限)不 含,例如 有 机质含量 区 间“20.015.0”表 示“大于 或 等 于 15.0,且 小于 20的区 间 值”,其 他 类 同。b 当 有效土 层厚度 小于 30cm时,不 再 进 行 14.1步 骤 计算,评价地 块 的 综合分值 直 接取 值 为 10 c 见 表 3。DB11/T 1083 2014 6 表 2(续)d 一般 旱 涝 保 收 田 的 灌溉 保 证 率 在 75 以上。亦 可 根 据 降 水 不 足 时 的有效 补 充 程 度,分 为充 分 满足(可 随 时 灌溉)、基本 满足(在关 键 时 期可 保 证 灌溉)、一般满足(大 旱 之 年 不 能 保 证 灌溉)和 无 灌溉条 件等 四 种 情况。e 可 根 据 当 地 的 暴雨 情况 提出 具 体指标。如抗 10年一遇、抗 5年 10年一遇、抗 5年一遇 等。也可 分 为 强、中、弱 三 级。f 当 评价地 块坡 度 小于 3度 时,则 坡向 评分值 取 值 100;当 坡 度 大于 25度 时,不 再 进 行 14.1步 骤 计算,评价地 块 的 综合分值 直 接取 值 为 10。g 当质 地 为 砾 质 土 时,不 再 进 行 14.1步 骤 计算,评价地 块 的 综合分值 直 接取 值 为 10。表 3 北京市土 壤 质地构型指标 分级 1级 黏 身 轻 壤、黏底轻 壤、均 质 中壤、黏 身 中壤、黏底 中壤、均 质 重 壤、均 质 轻 壤 2级 夹砂 重 壤、砂 身 重 壤、砂底 重 壤 3级 夹砂轻 壤、夹黏轻 壤、砂 身 轻 壤、砂底轻 壤、夹砂 中壤、砂 身 中壤、砂底 中壤 4级 均 质 砂 壤、夹黏砂 壤、壤 身 砂 壤、壤 底砂 壤、黏底砂 壤 5级 黏底砂 土、均 质 砂 土、均 质 砾 土 13.2 指标 权重 采用 NY/T 1634 2008附录 F特 尔斐 法 和 NY/T 1634 2008附录 G层次 分析 法 相 结 合 的方法 确定 各 评价 因 子 权重。表 4给出了北京市 耕地地力 各 评价指标权重。在特 定情况 下,亦 可 根 据 需 要对 指标限值和评分 进 行适 当 调整。表 4 北京市耕地地力评价指标 权重 A(目 标 层)B(准 则 层)C(指标 层)指标权重 耕 地 地 力 剖面 性 状 B1 有效土 层厚度 C1 0.151 质 地 构 型 C2 0.137 土壤 管 理 B2 灌溉 保 证 率 C3 0.213 排涝能 力 C4 0.043 立地 条 件 B3 高 程 C5 0.083 坡 度 C6 0.043 坡向 C7 0.067 理 化 性 状 B4 质 地 C8 0.091 有 机质 C9 0.102 土壤 养 分 B5 有效 磷 C10 0.032 速效 钾 C11 0.038 14 综合 指数 计算 与 等级 划定 14.1 计算综合 指数 采用 累 加 法 计算 每个 评价单元 的 综合地力指数。计算 结 果 四 舍五 入 取 整数。IFI=(Fi Ci).(1)DB11/T 1083 2014 7 式 中:IFI 耕地地力综合指数(Integrated Fertility Index);Fi 第 i个 评价指标 的 评分;Ci 第 i个 评价指标 的 权重。14.2 划定地力 等级 根 据地力综合指数分布,采用 累 积 频 率 曲 线 法 确定分级 方 案,划分地力等级。表 5给出了北京市 耕地地力等 别。在特 定情况 下,亦 可 根 据 需 要对 综合指数 进 行适 当 调整确定地力等 别。表 5 耕地地力评价 等级 划定 综合指数 等 别 85 高 75 84 较 高 65 74 中 53 64 较 低 53 低 15 等级验 证 由区 县熟悉 地力情况 的 专家,抽 取 10%的 评价单元,将 其 评价 结 果与 该 评价单元 所 在 区 域三 年 实 际 产 量 进 行 比 对,必要 时 进 行实 地调查,验证评价 结 果与地 块 实 际 情况 的 吻 合 度。16 归入全国 耕地地力 等级 体系 依 据 NY/T 309,归 纳 整理 各 级耕地地力 要 素 主要 指标,形 成与 粮食 生产 能 力 相 对应的 地力等级,并将 各 级耕地地力归入全国耕地地力等级体系。17 成果制作 编 绘 生成耕地地力调查点 位 图、地力等级分布 图 及 各 单项评价指标 的 专 题 图 件。制作 图 件 应 覆盖 整个 辖 区,不 得 丢漏。图内 要 素 应包括 评价单元 图 斑、线 状 地 物、注 记 等。图 外 要 素 须 包括 图 名、图 例、坐 标系及 高 程系说明、比 例尺、制 图 单 位 全 称、制 图 时 间 等。撰 写 耕地地力评价 技 术 报告 和评价成果 报告,关 键 图 件、评价指标 统 计分析表 格 应 作 为 报告 附表 部分 打印装订 成 册。其中,涉 及耕地 面积 的 数据 应 统 一 校 正 到当 地 政 府公 布 的 耕地 面积。DB11/T 1083 2014 8 A A 附 录 A(资料性 附录)耕地地力评价流程 资料搜集 确定评价单元 构 建评价指标体系 数 字 标准 化 整理 建立评价数据库 确定单指标权重 计算耕地地力综合指数 划定地力等级 归入国 家 地力等级 等级验证 图 件、报告 获得 基 础图 件 信息 野外调查 分析测试 规划布点 成果制作 确定单指标评价评语 累 计 频 率 曲 线 法 特 尔斐 法 层次 分析 法 特 尔斐 法 隶 属 函 数 法 土 地 利 用 现状 图土壤 图 矢 量化图 件 数 字化信息 图 件资料 文本与数据资料 实 地调 研 NY/T 309 累 加 法 属 性 提 取 赋 值 市 级 专家 组 确定 图 A.1 耕地地力评价流程图 DB11/T 1083 2014 9 B B 附 录 B(规范性 附录)采样点 基 本 情况 和 农业生产情况 调查表及 填 表 说明 表 B.1给出了 采样点基本情况和农业生产情况调查表。表 B.1 采样点 基 本 情况 和 农业生产情况 调查表 统 一 编 号 所 属 行 政 区 名称 区(县)镇(乡)村 组 野外 编 号 户 主 姓名 采样地 块 名称 地 块 面积(单 位:667m2)种植 作 物 联 系 方 式 经 纬 度(度)采样 深 度(cm)立地条件 地 形 部 位 剖面性状 质 地 构 型 灌排情况 灌溉 保 证 率 灌溉 方 式 海 拔 耕 层厚度 灌溉水源 方 式 灌溉次 数 坡 度 耕 层质 地 田间 输 水 方 式 年灌水量(m3)坡向 排涝能 力 土壤管理 种植 制 度 肥 料 投 入 情 况 肥 料 种 类 有 机 肥 氮 肥 磷 肥 钾 肥 复 合(混)肥 其 他 设 施 类型 肥 料 名称 耕 翻 方 式 含 量(%)N 耕 翻 次 数 P2O5 耕 翻 深 度 K2O 秸秆还田 种类 用 量(kg/667m2)方法 价 格(元/667m2)数量 产量 第一 茬 作 物 第 二茬 作 物 第 三 茬 作 物 产 量 Kg/667m2 产 量 Kg/667m2 产 量 Kg/667m2 调查 人:调查 日期:年 月 日 DB11/T 1083 2014 10 B.1 基 本 项 目 B.1.1 统一编 号 由 14位 数 字 组 成,分 为 四段,第一 段 6位 数 字,表 示县 及 县 以上 的行 政 区 划;第 二 段 3位 数 字,表 示乡、镇 或 街道办事处;第 三 段 3位 数 字,表 示居 民委员会 或 村 民委员会;第 四段 2位 数 字,表 示 采样 顺 序号:第一 段使 用 GB/T 2260所 规定 的 标准 代 码,并 根 据 行 政 区 划 变 动 情况采用 该 标准 的最新版 本。第 二 段 按照 GB/T 10114和国 家统 计 局 发 布 的其 他 相关 规定 编写,其中 第一 位 为 类 别 标 识,以“0”表 示街道办事处,“1”表 示镇,“2、3”表 示乡,“4、5”表 示 政 企 合 一 的 单 位(如 农、林、牧场 等);第 二、三 位 数 字为 该 单 位 在 该 类 别 中的 顺 序 号。具 体 编 码 方法 如 下:a)街道 的 代 码,应 在 本 县(市、区)范围 内,从 001到 099由小 到 大 顺 序编写;b)镇 的 代 码,应 在 本 县(市、区)范围 内,从 100至 199由小 到 大 顺 序编写,县 政 府 所 在 地 的 镇(城 关 镇)编 码 一 律 用“100”,其 余 的 镇 从 101开 始顺 序编写;c)乡 的 代 码,应 在 本 县(市、区)范围 内,从 200至 399顺 序编写;d)对于 政 企 合 一 单 位,如 坐 落 在 乡、镇 地 域 内在 行 政 管 理 上相 对 独 立 的 农 场、林 场 和 牧场 等,可以 作 为 所 在 县 的 一 个 区 划单 位,分 配 相当 于 乡(镇、街道)一 级 的 代 码,这些 单 位的 地 址 代 码在 400 599范围 内取 值。第 三 段 为 村 民委员会 和 居 民委员会 的 地 址 代 码,用 3位 顺 序 码 表 示,具 体 编 码 方法 如 下:a)居 民委员会 的 地 址 代 码 从 001 199由小 到 大 顺 序编写;b)村 民委员会 的 地 址 代 码 从 200 399由小 到 大 顺 序编写。第 二 段、第 三 段代 码 应 以当 地 统 计 局 编 制 上 报 的行 政 区 划 代 码 库 为 准,并 采用 当 地 行 政 区 域 变 动 后经 过 调整 的最新 代 码。第 四段代 码 以在 所 属 居 民委员会 或 村 民委员会 范围 内 的 采样 顺 序,从 01至 99由小 到 大 顺 序编写。B.1.2 野外 编 号 编 号 方法由 各 地 根 据 实 际 情况 自 行 规定。野外 编 号 主要 标 注于 外业 工 作 底 图或 各 类 样 品 的 标 签 上,并 与采样点 的 调查表 格 相 对应。编 制 时 应 本 着便 于 记 忆 的 原 则,采用 邮 政编 码+取 样 顺 序 号、调查 队 分组 号+取 样 顺 序 号、取 样 日期(月、日)+顺 序 号 等 方法,并注 意 所 编 号 码 在 本地 区的 唯 一 性。B.1.3 所属行政区名称 采用 民 政 部 门认 可的 正 式 名称,不 能 填 写 简 称 或 俗 称。B.1.4 采样地 块名称 指 当 地 群众 对 样点 所 在 地 块 的 通 俗 称 呼 或 所 在 地 块 的方位。B.1.5 经纬 度 由 GPS仪进 行 测定,计 量 单 位 选择 十 进 制 度,小 数点 后 保 留 5位小 数。B.1.6 地 块面积 指调查农 户 取 样点 所 在 地 块 的 面积,精 确 到 66.7m2。DB11/T 1083 2014 11 B.1.7 采样 深 度 按 实 际 情况,取 几 层 填 写 几 层,用“,”相 隔,单 位 统 一为 厘 米。如:0cm 20cm,20cm 40cm。B.2 立 地 条 件调查 项 目 B.2.1 地 形部 位 指 中小 地 貌 单元。如 河 流及 河谷冲 积 平 原 要区 分 出 河床、河漫滩、一 级 阶 地、二 级 阶 地、高 阶 地等;山 麓 平 原 要区 分 出 坡 积 裾、洪 积 锥、洪 积 扇(上、中、下)、扇 间 洼 地、扇缘洼 地等;低 山 丘陵 与 漫岗要区 分 为 丘(岗)顶 部、丘(岗)坡 面、丘(岗)坡 麓、丘(岗)间 洼 地等;平 原 河网圩 田 要区 分 为 易涝田、渍害 田、良 水田 等;丘陵冲垄稻 田 按 宽冲、窄冲,纵 向 分 冲头、冲 中 部、冲尾,横 向 分 冲、塝、岗 田 等;岩 溶 地 貌 要区 分 为 石 芽 地、坡 麓、峰丛洼 地、溶蚀谷 地、岩 溶盆 地(平 原)等。各 地 应 结 合 当地 实 际 进 行 筛 选,并 使 描述 更 加 具 体。B.2.2 海拔 由 GPS仪进 行 测定。B.2.3 坡 度 填样点 所 在 地 块 的 整体 坡 度,计 至 小 数点 后 一 位。具 体数值 可 以在 地 形图上 进 行 量 算;有 条 件 的也可 通 过 测 坡仪 实 地测定。B.2.4 坡向 按地表 坡 面 所对的方 向 分 为 E(东)、S(南)、W(西)、N(北)、SE(东南)、SW(西 南)、NW(西 北)、NE(东 北)等。坡 度 3 时 填 平 地。B.3 剖面 性 状 调查 项 目 B.3.1 质地构型 按 1m土 体 内 不 同质 地 土 层 的 排 列组 合 形式 来 填 写。要注 意 反映 特 异 层次 的 厚度 及 出 现 位 置。可参 照表 3填 写。B.3.2 耕层厚度 实 际 测 量 确定,单 位 统 一为 厘 米,取 整数 位。B.3.3 耕层质地 采用 卡庆 斯 基分 类 制,分 为 砂 土(松 砂 土、紧 砂 土)、砂 壤、轻 壤、中壤、重 壤、粘 土(轻 粘 土、中 粘 土、重 粘 土)等。B.4 灌排 情况 调查 项 目 B.4.1 灌溉保证率 指 预 期 灌溉 用 水量在多年灌溉 中 能 够 得到充 分 满足 的 年 数 的出 现 机 率。一般 旱 涝 保 收 田 的 灌溉 保 证 率 在 75 以上。DB11/T 1083 2014 12 B.4.2 灌溉 水源类 型 按 不 同灌溉水源(河 流、湖泊、水 库、深 层 地 下 水、浅 层 地 下 水、污 水、泉 水、旱 井 等)的 利 用程度 依 次 填 写,有 几 种 填 几 种。B.4.3 田间输水 方 式 分 为渠 道 和 管 道两 大类,其中 渠 道 又 可 根 据 是 否 采用 防渗 技 术 细 分 为 土 渠、防渗 渠 道 等。同一 块 地 灌溉水源 和 田 面输 水 方 式 可 能 有 多 种,应 全 部 填 写。B.4.4 灌溉方 式 分 为 漫(畦)灌、沟 灌、间 歇 灌(波涌 灌)、膜 上灌、坐 水 种、喷 灌、微 灌 等。有 几 种写 几 种。B.4.5 灌溉次数 上一年度内灌溉 的 总次 数。B.4.6 年 灌 水 量 上一年度内 每 667m2灌溉 的 总水量,取 整数 位。B.4.7 排涝能力 指 排涝骨干 工 程(干、支渠)和 田间 工 程(斗、农 渠)按 多年一遇 的 暴雨 不 致 成 灾 的要 求能达到 的 标准。如抗 10年一遇、抗 5年 10年一遇、抗 5年一遇 等。也可 填 强、中、弱 等。B.5 土 壤管 理 情况 B.5.1 种植制 度 填 种植 作 物 和 熟 制,分 为一年一 熟、二 年 三 熟、一年 二熟、二 年 五熟、一年 三 熟、一年 四 熟 等。如:小 麦玉 米,一年 二熟。B.5.2 设施 类 型 包括日 光温 室、塑 料 大 棚、露天 菜 地 三种 类型。B.5.3 耕 翻 方 式 采样地 块 上一年度内 耕 翻 深 度 最 深 的 一 种 方 式,如翻 耕、深 松 耕、旋 耕、耙 地、耱 地、中 耕等。采 用 免 耕 方 式 时 还 应注 明 实施 年 限,如 免 耕 3年。B.5.4 耕 翻 次数 采样地 块 上一年度内 被 耕 翻 的 次 数。B.5.5 耕 翻深 度 采样地 块 上一年度内 耕 翻 的最大 深 度,取 整数 位。B.5.6 秸秆还田 DB11/T 1083 2014 13 种 类 填 麦 草、稻 草、玉 米 秆、棉 秆 等;方法 填 翻 压 还 田、覆盖 还 田、堆沤 还 田、过 腹 还 田 等;数 量填 上一年度内 每 667m2耕地 的 总 还 田量。还 田 数 量 可 依 据 还 田 方法不 同 按农产 品 产 量 和 经济 系数 来 推 算。B.6 肥 料 投入情况 填采样地 块 上一年度内 投 入 的肥 料 品 种 及 其 养 分 含量、平 均每 667m2施 用 量 及 相 应 价 格,计 至 小 数 点 后 一 位。表 中肥 料 品 种 较 多,可 根 据 实 际 情况 予 以 添 加。有 机 肥 种 类 比 较 多,可 填 得 更 为 具 体 一 些,如:畜粪尿(猪、马、羊、牛 等)、人 粪尿、禽粪(鸡、鸭、鸽、鹅、海 鸟 等)、厩 肥、堆 肥、沤 肥、沼气 肥、秸 秆 肥、蚕 肥、饼 肥(豆饼、菜子 饼、花 生 饼、棉 子 饼、茶 子 饼 等)、绿 肥、海 肥、城 镇 生 活垃圾、泥 杂 肥、腐 植 酸 类 等。属 工 厂 化 生产 的 商 品 有 机 肥要 予 以 注 明。有 机 无 机 复 合 肥中的有 机质部 分在 此 处 反映,并 予 以 注 明。微 肥、叶 面 肥、微 生 物 肥 等填 在 其 它 一 栏。B.7 作物产 量 填 写 采样调查地 块 在一 个 种植 周 期 内,各 茬 作 物 的 名称 及产 量。若 收 获部 分 为 鲜 重,应注 明。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