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65.080 B13 备案号:45976-2015 DB15 内 蒙 古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15/T 855 2015 大豆膜下 滴 灌水肥 管理技术 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of Water and Fertilizer Management under Film Drip Irrigation on Soybean in Inner Mongolia 2015-05-15 发布 2015-08-15 实施 内 蒙 古 自 治 区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布 DB15/T 855 2015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 范性 引用 文件.1 3 术 语和 定义.1 4 滴 灌系 统组 成及 配置 安 装.3 4.1 系统 组成.3 4.2 水源 及水 质.3 4.3 首部 枢纽.3 4.4 支管 连接 与控 制.3 4.5 滴灌 带连 接与 铺设.3 4.6 灌水 器.3 5 灌 溉用 水管 理.4 5.1 一般 规定.4 5.2 轮灌 方式.4 5.3 轮灌 组开 启方 式.4 5.4 大豆 需水 量.4 5.5 灌溉 制度.4 6 施 肥管 理.5 6.1 一般 规定.5 6.2 施肥 期与 施肥 量.5 7 配 套栽 培技 术措 施.6 7.1 合理 轮作 与精 细整 地.6 7.2 品种 选择 和种 子包 衣.6 7.3 适时 播种.6 7.4 田间 管理.6 7.5 病虫 害防 治.6 7.6 实时 收获.6 附录A(资 料性 附录)滴灌灌 水器 水质 评价 指标.7 附录B(资 料性 附录)膜下滴 灌 大 豆用 水管 理.8 附录C(资 料性 附录)不同肥 力土 壤大 豆推 荐施 肥量.9 DB15/T 855 2015 II 前 言 本标准 按 照GB/T 1.1 2009 给 出的 规则 起草。本标准 由内 蒙古 自治 区水 利厅提 出 并 归口。本标准 负责 起草 单位:内 蒙古农 业大 学、内蒙 古自 治区水 利科 学研 究院、内 蒙古自 治区 农牧 业科学 院、阿 荣旗 水务 局、阿荣旗 农业 技术 推广 中心、阿荣 旗农 机推 广中心。本标准 主要 起草 人:史海 滨、李 瑞平、妥 德宝、杨 树青、程满 金、马兰 忠、史宽治、于 洪、王佐奎、王成 刚、程光 远、段玉、程景 清、王 军、李 勇、李 彬、郭富 强、李博。DB15/T 855 2015 1 大豆膜下 滴灌水 肥管理技 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 规定 了 膜 下滴 灌 大 豆生产 的用 水管 理、灌溉 施肥方 法、栽培 措施 等。本标准 适用 于 内 蒙古 东部 地区大 豆 膜 下滴 灌 生 产的 水肥管 理。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对 于本 文件 的应 用是必 不可 少的。凡 是注 日期的 引用 文件,仅 所注 日期的 版本 适用 于本 文件。凡 是不 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其最 新版 本(包括 所有的 修改 单)适用 于本 文件。GB 4285 农 药安 全使 用标 准 GB 5084 农 田灌 溉水 质标 准 GB/T 8321(所有 部分)农药合 理使 用准 则(所有 部分)GB/T 50485 微灌 工程 技术 规范 SL 550 灌溉用 施肥 装置 基 本参数 及技 术条 件 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3.1 膜下滴 灌 drip irrigation;under ground membrane 水流通 过铺 在地 膜下 的管 道并经 灌水 器进 入作 物根 区的滴 灌。3.2 水肥一 体化 fertigation 借助压 力管 道系 统,将可 溶 性固体 肥料 或液 体肥 料配 兑成液 态肥,与 灌溉 水一 起 按比例 定时、定 量、均匀、准确 直接 输送 到作 物根系 附近 土壤 的一 种技 术。3.3 基肥 base fertilizer 也叫底 肥,是在 播种 前施 用的肥 料。3.4 种肥 seed fertilizer 播种同 时施 下或 与种 子拌 混的肥 料。DB15/T 855 2015 2 3.5 追肥 top dressing 植物生 长期 间为 调节 植物 营养而 施用 的肥 料。3.6 作物需 水量 crop water requirement 作物正 常生 长时 的蒸 发蒸 腾量与 构成 植株 体的 水量 之和。由于 后者 与前 者相 比甚小,实 际应 用中 常以正常 生长 的作 物蒸 发蒸 腾量代 替作 物需 水量。3.7 作物需 水规 律 regulation of crop water requirements 作物在 生长、发 育过 程中 对水分 的需 求及 其变 化规 律。3.8 灌溉制 度 irrigation regime;irrigation schedule 按作物 需水 要求 和不 同灌 水方法 制定 的灌 水次 数、每 次灌水 的灌 水时 间和 灌水 定额及 灌溉 定额 的总称。3.9 灌水定 额 water quota of each irrigation 单位灌溉 面 积上 的一 次灌 水量 或 灌水 深度。3.10 灌溉定 额 irrigation water quota in whole season 作物播 种前 及全 生育 期单 位面积 的总 灌水 量或 总灌 水深度。3.11 土壤适 宜含 水量 soil water suitable for plant growth 介于毛 管断 裂含 水量 与田 间持水 量之 间且 满足 作物 丰产要 求的 土壤 含水 量。3.12 支管轮 灌 branch pipe rotation irrigation 以一条 支管 控制 面积 的灌 溉范围 为基 本灌 水单 元,由一条 或多 条支 管构 成一 个轮灌 组。3.13 辅管轮 管 buxiliary pipe rotation irrigation 以一条 辅管 控制 面积 的灌 溉范围 为基 本灌 水单 元,由一条 或多 条辅 管构 成一 个轮灌 组。DB15/T 855 2015 3 4 滴灌系 统组 成及 配置 安装 4.1 系统组 成 滴灌系 统由 水源(包 括水 源工程)、首部 枢纽、输 配水管 网和 灌水 器(滴头)组成。4.2 水源 及 水质 水质符合GB 5084 规定 的 地表水 和地 下水 均可 作为 滴灌水 源。滴灌 灌水 器水 质评价 宜 符 合附 录A 推荐的水 质评 价指 标要 求,如不满 足,应进 行水 质处 理。4.3 首部枢 纽 4.3.1 滴灌工 程的 首部 通常 由水 泵及动 力机、控 制阀 门、过滤器、施 肥装 置、测量 和保护 设备 等组 成。4.3.2 水泵及 动力机 是从水 源抽 水有压 输入滴 灌输 水管网 的设备,其出 水压 力和流 量必须 满足滴 灌系统设计 要求。工 作压 力或 流量变 幅较 大的 滴灌 系统,宜选 配变 频调 速设 备。4.3.3 过滤器 可安装在滴灌首部枢纽处 或轮灌组的首部位置。应 能滤掉大于灌水器流道尺 寸 1/10 粒径 1/7 粒径 的杂 质。进出 水处的 压力 差不 宜超 过 5 m10 m,超过时,应 及时 冲洗清理。过滤 器类 型、组合方 式及 运行 方式 应符 合 GB/T 50485 的 规定。4.3.4 施肥装 置可安 装在滴 灌首 部枢纽 处或轮 灌组 的首部 位置,其下游 应设 置过滤 器,上 游应设 置防回流装 置,避免 肥液 中的 杂质堵 塞灌 水器 和肥(药)液污 染水 源。灌溉 用施 肥装置 基本 参数 及技 术 条 件应符 合 SL 550 的规 定。4.3.5 控制及 量测设 备主要 包括 控制 阀、进排 气阀、冲洗 排污阀、水表、压 力表等。控制 阀、进 排气阀和冲 洗排 污阀 应止 水性 好、耐 腐蚀、操作 灵活。水表应 阻力 损失 小、灵敏 度高、量程 适宜。压力 表 的精度不 应低 于 1.5 级,量 程应为 系统 设计 压力 的 1.3 倍1.5 倍。4.3.6 所有组 成部 件应 满足 耐腐 蚀性要 求。4.4 支管 连 接与 控制 4.4.1 支管宜 采用塑 料管和 管件,连接 采用承 插方式。当 需要在 支管上 安装 螺纹接 口阀门 时,宜 加装活接头。4.4.2 在支管 首端 应 设 置控 制阀。采用 辅管 轮灌 时,应在 支管与 辅管 连接 处设 置控 制阀。4.5 滴灌带 连接 与铺 设 4.5.1 当滴灌 带与支 管或辅 管连 接时,应选用 与旁 通或按 扣三通 插口端 外径 相匹配 的打孔 器在支 管或辅管上 打孔,然 后把 旁通 或按扣 三通 插入 支管 或辅 管上。连接 应紧 密,防止 连接处 漏水。滴 灌带 应 与 配套旁通 或按 扣三 通 牢 固连 接。当 滴灌 带长 度不 够 时,应用 配套 直通 连接。滴 灌带末 端设 置堵 头,也 可 采用亏折 式封 堵,亏折 处应 用胶套 固定。4.5.2 滴灌带 应采 用机 械与 播种、覆膜 一次 完成。4.6 灌水器 灌水器(滴 头)应 根据 地 形、土 壤、大豆 种 植模 式、气象 和灌 水器 水力 学特 性综合 选择。粘 性土 壤宜选用 小流 量灌 水器,沙 质 土壤宜 选用 较大 流量 灌水 器,壤 土和 黏质 土壤 宜选 用 流量相 对较 小的 灌水 器。DB15/T 855 2015 4 滴灌带 上各 灌水 器出 口流 量必须 符合 设计 流量 和均 匀度要 求。选 择的 灌水 器(滴 头)流量 不应 形成 地 表径流,制造 偏差 系 数 不应 大于0.07。5 灌溉用水 管理 5.1 一般规 定 5.1.1 滴灌系 统 宜 在设 计工 况和 设计轮 灌方 式下 运行。5.1.2 滴灌系 统在 运行 过程 中,不 应出 现跑、漏 水现 象。如果出 现,应及 时维 修。5.1.3 灌溉制 度应 综合 考虑 气象、土壤 类型、大豆 品 种和 种植模 式、大豆 生理 特性 和需水 规律 等因 素确定。5.2 轮灌方 式 5.2.1 大豆 膜 下滴 灌 宜 采用 支管 轮灌 或 辅管 轮灌 形式。5.2.2 应根据 地形、地 块、投资 及使用 方便 程度 等因 素确 定轮灌 方式。5.2.3 辅管轮 灌时,辅 管为 末级 控制管 道,与滴 灌毛 管(滴灌带)直 接相 连。支管 上每条 辅管 所控 制的面积 为一 个灌 水小 区,若干个 灌水 小区 构成 一个 轮灌组。根据 轮灌 组的 大 小,每次 灌水 多条 支管 可 同时工作,一 条支 管可 只有 一条辅 管及 该辅 管上 的滴 灌带工 作。5.2.4 支管轮 灌时,支 管为 末级 控制管 道,与滴 灌毛 管(滴灌带)直 接相 连。每次 灌水只 有一 条支 管及其上 的所 有滴 灌带 同时 工作。5.3 轮灌组 开启 方式 5.3.1 灌水时,应 首先 根据 设计 轮灌方 式,打开 相应 分干 管、支 管、辅管 进水 口处 的阀门,使 相应 轮灌组所 有灌 水小 区的 阀门 处于开 启状 态,然后 启动 水泵灌 溉。5.3.2 每次开 启一 个轮 灌组 进行 灌溉,当一 个轮 灌组 灌溉 结束后,先 开启 下一 个轮 灌组的 各级 阀门,再关闭 当前 轮灌 组的 相应 阀门,做到“先 开后 关”。5.3.3 灌水过 程中,应 随时 检查 地面管 网运 行情 况,若支 管、辅 管或 毛管 漏水,可 先开启 临近 的一 个控制阀,再 关闭 对应 控制 阀进行 处理。5.3.4 关闭各 级管 道的 阀门 时,应缓慢 关闭。5.4 大豆需 水量 5.4.1 内 蒙 古 东部 区大豆产量 为 150 kg/亩200 kg/亩 情 况下,不 同水 文年 全 生育 期 需水量约为 300 mm540 mm。5.4.2 大豆在 生育 前期(播 种 分 枝),生育 期天 数占 全生 育期 30%以 上,需水 量很 小,占 全生 育期的 20%30%左 右;中间 生长期(分枝 鼓 粒),生 长天数 约占 全生 育期 的 32%,需 水量 占 50%以上;生长后 期(鼓粒 成熟)需 水量又 下降,占 20%30%。5.5 灌溉制 度 DB15/T 855 2015 5 5.5.1 土壤计 划湿 润层 深度 宜取为 作物 主要 活动 根系 层,随大豆 品种、生 育阶 段、土壤性 质以 及地 下水埋深 而定。5.5.2 适宜土 壤湿 度 是 确定 旱作 物灌溉 的重 要依 据,它随 作物种 类、生育 阶段 和需 水特点、施 肥情 况和土壤 性质(包括 盐分 状 况)等因 素而 异,通过 试 验与生 产经 验总 结得 大豆 各生育 期适 宜土 壤湿 润深 度和适宜 含水 率范 围推 荐值 可参见 附 录 B 表 B.1。5.5.3 各地应 根据 本地 区的 实际 情况,因地 制宜 地确 定大 豆生育 期的 灌溉 制度。内 蒙古东 部区 推荐 大豆膜下 滴灌 灌溉 制度 可参 见附 录 B 表 B.2。6 施肥管 理 6.1 一般规 定 6.1.1 应坚持 有机 肥和 无机 肥并 重,氮、磷、钾 及中 微量 元素密 切配 合的 原则,6.1.2 应与大 豆膜 下 滴 灌灌 水运 行方式 相协 调,在整 个膜 下滴灌 大豆 田或 一个 滴灌 轮灌组 控制 的大 豆田内实 行统 一追 肥管 理。6.1.3 基肥 主要选 用腐 熟农 家肥、作 物残茬 和绿 肥等 有机 肥料 作基肥。应 采用 将有 机肥 均匀撒 施地 表耕 翻深 施的方式 施用。6.1.4 种肥 可以做 种肥 施用 的化 学肥 料品种 有尿 素、磷酸 二铵、氯化 钾、硫酸 钾及 各种 复合肥。施 用复 合肥 做种肥首 先要 考虑 满足 大豆 生育期 对磷 素养 分的 需求。施肥方 式采 用播 种施 肥联 合机械 一次 作业 完成。6.1.5 追肥 追肥必 须选 用易 溶于 水的 肥料品 种。可用 于追 肥的 化肥品 种有 尿素、硝 酸钾、磷酸 二氢 钾、氯化 钾及各种 水溶 肥。追肥应 采用 随滴 灌同 时 进 行的方 式,先 将 一次 施用 的水溶 性肥 料加 入施 肥装 置,充 分溶 解均 匀后,然后随 滴水 施肥 于植 株根 际土壤。6.2 施肥期 与施 肥量 6.2.1 出苗到 幼苗期 为需肥 缓慢 期,分 枝期到 鼓粒 期为需 肥高峰 期,灌 浆到 成熟期 需肥量 为缓慢 下降期。6.2.2 基肥宜 在播 前翻 地时 施用。应以 农家 肥为 主,施用 量 1000 kg/亩1500 kg/亩。6.2.3 种肥应 随播 种时 施用。施 用目标 产量 需肥 量 的 100%磷肥、30%钾 肥、20%氮肥做 为种 肥。随播种机 施于 种子 下部 或侧 方 3 cm5 cm 的耕 层,目 标产量 施肥 量可 参照 附 录 C。6.2.4 追肥应 选择在 分枝和 鼓粒 期进行 施用。需要 灌水时 结合滴 灌灌水 施肥,不需 要灌水 时应灌 施肥水进行 滴灌 施肥。其中 氮 肥按目 标产 量施 肥量 的 60%和 20%分别 在分 枝和 鼓 粒期施 用,钾 肥按 目标 产量施肥 量 的 40%和 30%分 别在分 枝和 鼓粒 期施 用,目标产 量施 肥量 可参 照附 录 C。DB15/T 855 2015 6 滴灌追 肥时,先 用清 水滴 灌,后 开始 滴肥 液,然后 再用清 水冲 洗管 道。7 配套栽 培技 术措 施 7.1 合理轮 作与 精细 整地 7.1.1 大豆应 实 行 3 年 以上 轮作 方式,即大 豆 玉米 马 铃薯、大豆 玉米 高粱 等。避 免重 迎茬 种植大豆。7.1.2 大豆膜 下滴 灌种 植受 土地 平整程 度及 土壤 墒情 的影 响较大,应 在秋 收后 进行 耕翻、耙磨,易 产生内涝 的地 块宜 进行 全方 位深松,深 度 达 35 cm 以 上,减 少土 壤含 水量。易 失墒的 地块 应深 松 25 cm。未经秋 深松 的地 块要 机械 灭茬。7.2 品种选 择和 种子 包衣 选用生 育期 比露 地栽 培长7 d10 d 的审 认定 大豆 品种,种子 质量 应符合 大 豆国 家二级 标准,种 子纯度98%,净 度99%,发 芽 率95%以上,含 水量14%以下。播前 用种 衣剂 进行 种子包 衣。7.3 适时播 种 7.3.1 当 5 cm10 cm 耕层土 壤温 度 稳定 在 7 8 时 开 始 播种,覆 膜种 植中 晚熟 品种应 适时 早播。7.3.2 播种方 式应 采用 铺膜 双行 吸气式 精播 机机 械机 械化 精量点 播,一 次作 业完 成 播种、覆 膜、施肥、喷洒除 草剂 和铺 滴管 带。也可以 采用 先覆 膜后 播种,结合 人 工 点播 和放 苗的 方式,亩播 量 4 kg5 kg,亩保 苗 20000 株25000 株。7.3.3 地膜 宜 选择 厚 度 0.01 mm 以上的 地膜 或采 用生 物降 解地膜,地 膜宽 度 70 cm90 cm。应采 用大小垄种 植方 式,大垄 宽 70 cm,小垄宽 40 cm,株 距 4 cm6 cm。7.4 田间管 理 7.4.1 应采用 覆膜 播种 时和 播后 苗前进 行 2 次药 剂封 闭灭 草。除 草剂 使用 应符合 GB 4285 和 GB/T 8321的规定,避 免施 用高 毒低 效不安 全的 除草 剂。7.4.2 在一对 真叶 出来 时进 行膜 间中耕,深 度 达 6 cm8 cm。在第二对 复叶 展开 时 或始花 期再 中耕 除草一次,中 耕要 做到 不压 苗。7.5 病虫害 防 治 7.5.1 大豆病 害防 治应 采取 农业、物理、生 物和 化学 结合 的方式,农 业防 治采 取选 用抗病 品种,精 选种子,剔除 病粒 等方 式,药剂防 治主 要是 采用 对霜 霉病、灰斑 病、菌核 病等 进行预 防,药剂 及喷 施 方 法参照 GB/T 8321 的规定 进 行施用。7.5.2 大豆虫 害主 要是 地下 害虫 和食心 虫,应在 虫害 发生 初期选 择高 效低 毒的 适宜 药剂,药剂 及喷 施方法参 照 GB/T 8321 的 规 定进行 施用。7.6 实时收 获 采用机 械联 合收 割应 在大 豆叶片 全部 落净 时进 行,人工收 获应 在落 叶 达 90%时进行。收 割时 留茬高 5 cm6 cm。DB15/T 855 2015 7 附 录 A(资料 性附 录)滴灌灌 水器 水质 评价 指标 表A.1 滴灌灌 水器 水质 评价 指标 表 序号 水质指标 单位 堵塞可能性 低 中 高 1 悬浮固体物 mg/L 100 2 硬度 mg/L 300 3 不溶固体 mg/L 2000 4 PH值-5.57.0 7.08.0 8.0 5 Fe含量 mg/L 1.5 6 Mn含量 mg/L 1.5 7 H2S mg/L 0.1 0.11.0-8 油-不能含有油 DB15/T 855 2015 8 附 录 B(资料 性附 录)膜下滴 灌大 豆用 水管 理 表B.1 大豆 各生 育阶 段适 宜土壤 湿润 深度 和适 宜含 水率范 围推 荐值 生育阶段 适宜土壤湿润深度 cm 适宜土壤含水率下限(占田间持水量的百分值计)%播种 出苗 20 65 出苗 分枝 20 60 分枝 开花 40 65 开花 结荚 50 70 结荚 鼓粒 50 65 鼓粒 成熟 50 65 表 B.2 内蒙 古东 部区 大豆 膜下滴 灌推 荐 灌 溉制 度 水文年型 记录 生育期灌水量 m3/亩 灌溉定额 m3/亩 出苗 苗期 分枝期 花期 荚期 鼓粒期 一般年(50%)灌水次数 1 2 1 1 4367 灌水定额 510 1015 1015 812 干旱年(75%)灌水次数 1 1 2 1 1 5379 灌水定额 510 1012 1015 1015 812 DB15/T 855 2015 9 附 录 C(资料 性附 录)不同肥 力土 壤大 豆推 荐施 肥量 表C.1 内 蒙古 东部 区黑 土地大 豆 150kg/亩 目标 产 量的推 荐施 肥量 肥力水平 土壤基础养分丰缺指标 推荐施肥量 kg/亩 碱解氮 mg/kg 有效磷 mg/kg 速效钾 mg/kg N P2O5 K2O 高 90 37.451.5 176198 2.02.6 2.33.0 2.73.2 中 4590 14.337.4 123176 2.64.2 3.05.2 3.24.9 低 1545 7.614.3 97123 4.25.3 5.26.6 4.96.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