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27.140 P 59 DB34 安 徽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4/T 22052014 大中型水闸工程自动化系统质量 评定与验收规程 Assessment and Acceptance Code for Automation System of Large and Medium Sized Sluice 文稿版次选择 2014-11-25 发布 2014-12-25 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34/T 22052014 I 目 次 前言.III 引言.IV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一般规定.2 5 随工验收.2 6 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验收.3 7 合同工程完工验收.3 8 投入使用验收.4 9 竣工验收.5 附录A(规范性附录)验收应(宜)提供的资料目录.6 附录B(规范性附录)验收应(宜)准备的备查资料目录.7 附录C(规范性附录)材料进场验收记录表.8 附录D(规范性附录)设备开箱验收记录表.9 附录E(规范性附录)随工验收记录表.10 附录F(规范性附录)水利工程单元工程质量评定表.11 附录G(规范性附录)自动化系统联合调试记录表.27 附录H(资料性附录)系统试运行工作报告内容要求.28 DB34/T 22052014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安徽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安徽省水利水电行业协会、安徽省水利水电基本建设管理局、合肥三立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安徽金海迪尔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安徽恒丰智能自动化有限公司。本标准起草人:黄祚继、王荣喜、李兵、顾爱华、刘怀利、魏青、蒋厚祥、李秀安、郭鑫、马浩、黄忠赤、晏芳、孙晶晶、秦怀良、沈超、吴帮杰、唐骏、周志强、方兵、刘超、张亦军、陈政、路伟亭、汪勇、汪霞、李燕、方婧、徐浩、王铭铭。DB34/T 22052014 III 引 言 为加强我省大中型水闸工程自动化系统验收管理,使大中型水闸工程自动化系统验收规范化,保证自动化系统建设质量,根据国家和部颁有关标准,结合我省大中型水闸工程自动化系统验收及评定工作实际情况,特制定大中型水闸工程自动化系统质量评定与验收规程(以下简称标准)。通过制订本标准,使得我省在大中型水闸工程建设中自动化系统验收有了依据,对保证自动化系统建设成效具有重要意义。DB34/T 22052014 1 大中型水闸工程自动化系统质量评定与验收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中型水闸工程自动化系统质量评定与验收规程的术语和定义、一般规定、随工验收、分部工程验收、合同工程完工验收、自动化系统投入使用验收、竣工验收。本标准适用于大中型水闸工程自动化系统的验收,小型水闸工程自动化系统验收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1671 基于以太网技术的局域网系统验收测评规范 GB 50312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GY/T 134 数字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 SL 223 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 SL 381 水利水电工程启闭机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隐蔽工程 Concealed Works 指自动化系统在施工过程中将被后续工序所掩盖的或施工后不便检查的工程项目。3.2 进场验收 Site Acceptance 指对组成自动化系统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构配件、设备等按相关标准规定要求进行检验,对产品达到合格与否做出确认。3.3 随工验收 Following Acceptance 指在自动化系统现场施工过程中对施工项目内容进行的验收。3.4 子分部工程 Division Project DB34/T 22052014 2 在水闸工程内能组合发挥一种功能的自动化子系统,是分部工程的组成部分。3.5 合同工程完工验收 Contract Project Acceptance 指大中型水闸工程自动化系统施工合同约定的建设内容完成后进行的验收。3.6 投入使用验收 Put into Use and Acceptance 指大中型水闸工程自动化系统为水闸工程建设项目组成部分,需要投入使用时,则应对其进行投入使用的验收。3.7 竣工验收 Final Acceptance 指自动化系统建设项目全部完成,经完工验收合格后进行的验收。4 一般规定 4.1 自动化系统一般包括数据采集、现地控制、监控中心、数据传输、防雷接地等五个部分。若自动化系统为单独批复项目,则该自动化系统应作为一个单位工程,上述五个部分分别划分为分部工程;若为水闸工程建设项目组成部分,则该自动化系统应划分为一个分部工程,上述五个部分分别划分为子分部工程。4.2 验收工作按主持单位性质分为监理验收、法人验收和政府验收。监理验收包括随工验收、单元工程验收;法人验收包括分部工程验收(含子分部工程验收)、合同工程完工验收、单位工程验收;政府验收包括投入使用验收、竣工验收。质量监督单位宜派代表列席自动化系统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验收会议。法人验收和政府验收主持及参加单位应执行 SL 223 规定。4.3 若自动化系统为单独批复项目,除应进行随工验收外,其他各类验收执行 SL 223 规定;若自动化系统为水闸工程建设项目组成部分,则应进行自动化系统工程投入使用验收,并移交。自动化系统在合同项目完工验收和竣工验收前均应进行联合调试,并经试运行合格后方可提请验收。4.4 除 SL 223 规定专项验收外,验收主管部门对自动化系统中涉及的一些专业设备和系统应进行专项验收,或委托专业机构进行专项验收。4.5 项目法人应在自动化系统实施前,委托检测机构对自动化系统进行跟踪检测。在投入使用和竣工验收前应提供检测报告。验收委员会(工作组)应在工程验收时听取检测单位对检测情况的汇报,并根据需要确定是否对系统有关参数进行抽检。自动化系统验收应在检测成果的基础上,由验收委员会(工作组)对工程质量做出明确结论意见。4.6 验收资料分为应提供的资料和需备查的资料,见附录A、附录 B。有关单位应保证其提交资料的真实性并承担相应责任。4.7 本标准未作规定的应执行 SL 223 规定,同时还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地方有关标准规定。5 随工验收 DB34/T 22052014 3 5.1 应针对进场的设备、材料以及自动化系统隐蔽工程进行随工验收。随工验收由监理单位主持。验收工作可根据需要邀请项目法人、设计、施工、相关设备制造(供应)商等单位参加。5.2 随工验收应包括以下工作:a)检查到货设备、材料的品牌、型号、数量、质量、性能参数等指标是否达到合同要求;b)检查自动化系统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隐蔽工程完成情况及工程质量,采集的隐蔽工程影像图片资料应作为档案资料保存;c)鉴定自动化系统隐蔽工程是否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并满足合同的要求;d)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e)填写随工验收记录表。5.3 随工验收记录表分为:a)材料进场验收记录表:用于工程材料进场的质量检验,由监理工程师或随工代表签署,材料进场验收记录表格式见附录C;b)设备开箱验收记录表:用于设备进场的开箱验收,由监理工程师随工代表与施工单位(设备供货方)代表共同签署,设备开箱验收记录表格式见附录 D;c)随工验收记录表:用于隐蔽工程和其他主控部位的验收,由监理工程师随工代表与施工单位共同签署,随工验收记录表格式见附录 E;d)其他随工记录表:根据验收实际情况,可参照以上 3 种记录表格式。6 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验收 6.1 自动化系统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的建设内容全部完成后,应进行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验收。6.2 自动化系统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验收应具备以下条件:a)已按合同文件规定的内容全部完成;b)随工验收已完成,并全部合格;c)系统质量检测工作已完成,结果符合规范、设计和合同要求;d)单元工程全部合格。单元工程质量评定表见附录 F,若工程所含内容没有对应参考表格,则项目法人应会同监理、施工单位共同制定相应单元工程质量评定表,并报质量监督部门备案;e)合同约定的其他条件。6.3 自动化系统分部工程验收(子分部工程)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a)检查系统是否符合规范、设计标准或合同约定的要求;b)评定质量等级;c)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6.4 自动化系统分部工程验收(子分部工程)应按以下程序进行:a)听取施工单位系统建设情况和质量自评报告、监理单位核定情况报告、质检单位质量跟踪检测情况报告和设计单位对系统质量复核意见;b)检查系统质量评定等相关档案资料;c)检查前期检测结果,抽查系统的建设情况,必要时抽测系统主要性能指标;检查系统是否符合规范、设计或合同约定的要求;评定系统运行质量。6.5 讨论并通过分部工程验收鉴定书。7 合同工程完工验收 DB34/T 22052014 4 7.1 自动化系统施工合同约定的建设内容全部完成后,应进行合同工程完工验收。7.2 自动化系统合同工程完工验收应具备以下条件:a)合同范围内的工程项目和工作已按合同约定完成;b)工程已按规定进行了相关验收;c)检测已完成,结果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d)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质量缺陷已按需求进行处理;e)系统通过联合调试,开放式接口满足上传条件并通过检验。联合调试记录表见附录 G,联合调试结束后应提交联合调试报告,格式参照附录 H;f)需移交项目法人的档案资料已按要求整理完毕;g)工程完工结算已完成;h)合同约定的其他条件。7.3 自动化系统合同工程完工验收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a)检查合同范围内系统建设项目和工作完成情况;b)检查前期检测结果,抽查系统的设备安装工艺,必要时抽检系统主要性能指标,检查系统是否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c)检查系统已投入使用运行情况;d)检查验收资料整理情况;e)鉴定工程施工质量;f)检查完工结算情况;g)检查历次验收中的遗留问题和处理情况;h)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i)确定合同工程完工日期。7.4 自动化系统合同工程完工验收应按以下程序进行:a)听取工程参建单位汇报;b)听取质量检测单位对质量检测情况的汇报;c)检查系统质量评定等相关档案资料;d)检查前期检测结果,抽查系统的建设情况,必要时抽测系统主要性能指标;检查系统是否符合规范、设计或合同约定的要求;评定系统运行质量;e)质量监督工作报告已提交,合同项目达到合格标准。7.5 讨论并通过合同工程完工验收鉴定书。8 投入使用验收 8.1 自动化系统为水闸工程建设项目组成部分时,子分部工程全部完成或部分工程已完成并需要投入使用时,则应进行投入使用验收。8.2 自动化系统投入使用应向验收主持单位提出申请报告,申请报告应包含自动化系统联合运行情况、其它工程实施不影响系统使用且不影响其它工程正常施工以及自动化系统提前投入使用的理由等内容。8.3 自动化系统投入使用验收应具备以下条件:a)拟投入使用的系统已按合同规定的内容完成并已通过相应的法人验收;b)拟投入使用的系统联合运行情况稳定、良好;c)拟投入使用的系统已具备运行管理条件;d)拟投入使用的系统投入使用后,不影响其他工程正常施工,且其工程施工不影响系统安全运行(包括采取防护措施);DB34/T 22052014 5 e)项目法人与运行管理单位已签订自动化系统提前使用协议;f)工程调度运行方案已编制完成。8.4 系统投入使用验收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a)检查拟投入使用系统是否已按合同完成;b)检查拟投入使用系统是否已具备正常运行条件;c)鉴定拟投入使用系统施工质量;d)检查工程的调度运用、度汛方案落实情况;e)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8.5 讨论并通过系统投入使用验收鉴定书。8.6 自动化系统投入使用验收鉴定书是自动化系统投入使用运行的依据,也是施工单位向项目法人交接和项目法人向运行管理单位移交的依据。9 竣工验收 9.1 自动化系统竣工验收应执行4.3、4.4 款规定。9.2 自动化系统在竣工验收前应通过试运行,试运行期一般不少于六个月,试运行期间系统应运行正常、稳定、可靠。验收前应提供系统试运行报告,其内容要求见附录 H。9.3 自动化系统竣工验收应具备以下条件:a)系统已按批准设计全部完成;b)系统重大设计变更已经原审批单位批准;c)历次验收所发现的问题已基本处理完毕,遗留问题已有处理方案;d)系统运行正常;e)各专项验收已通过;f)系统投资已全部到位,财务决算已完成并通过审计,审计意见中提出的问题已整改,并提交了整改报告;g)自动化系统中涉及的仪器仪表、备品备件已按设计要求备齐;h)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单位已明确,生产、维护、管理人员数量和素质能满足运行维护管理的需要,管理养护经费已基本落实;i)质量与安全监督工作报告已提交,工程质量达合格标准;j)竣工验收资料已准备就绪,竣工验收主要工作报告格式和主要内容按 SL 223 附录 N、附录 O编写。9.4 自动化系统竣工验收应包括以下主要工作内容:a)检查系统建设情况及查阅有关资料;b)检查历次验收的遗留问题和工程试运行中发现问题的处理情况;c)检查检测结果,抽查系统的设备安装工艺,必要时抽测系统主要性能指标,检查工程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d)查看系统运行情况;e)审查系统技术文件、技术档案和竣工资料的完整性;f)对系统设计、施工和设备质量等方面做出全面的评价;g)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9.5 讨论并通过竣工验收鉴定书。9.6 工程通过竣工验收后,竣工验收主持单位应颁发竣工证书,作为项目法人和参建单位完成工程建设任务的最终证明。DB34/T 22052014 6 A A 附 录 A(规范性附录)验收应(宜)提供的资料目录 表A.1 验收应(宜)提供的资料目录 序号 资料名称 分部(子分部)工程验收 合同工程完工验收 投入使用验收 竣工验收 提供单位 1 系统建设管理工作报告 项目法人 2 工程建设大事记 项目法人 3 拟验工程清单、未完工程清单、未完工程的建设计划 项目法人 4 验收鉴定书(草稿)项目法人 5 工程建设监理工作报告 监理机构 6 工程设计工作报告 设计单位 7 系统施工管理(技术开发)工作报告 施工单位 8 试运行工作报告 运行管理单位 9 检测报告 检测单位 10 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督报告 质量安全监督机构 11 重大技术问题专题报告*项目法人 12 联合调试报告 项目法人 13 系统使用说明书 施工单位 14 软/硬件交付清单 施工单位 15 竣工决算报告 施工单位 注:符号“”表示“应提供”,符号“*”表示“宜提供”。DB34/T 22052014 7 B B 附 录 B(规范性附录)验收应(宜)准备的备查资料目录 表B.1 验收应(宜)准备的备查资料目录 序号 资料名称 分部(子分部)工程验收 合同工程 完工验收 投入使 用验收 竣工 验收 提供单位 1 前期工作文件及批复文件 项目法人 2 初步设计文件 设计单位 3 施工图设计文件 设计单位 4 主管部门批文 项目法人 5 招标投标文件 项目法人 6 合同文件 项目法人 7 工程项目划分资料 项目法人 8 单元工程质量评定资料 施工单位 9 分部工程质量评价资料*项目法人 10 单位工程质量评价资料*项目法人 11 系统技术性能指标测试资料 项目法人 12 工程外观质量评定资料*项目法人 13 工程质量管理有关文件 参建单位 14 工程安全管理有关文件 参建单位 15 系统施工质量检验文件 施工单位 16 工程监理资料 监理单位 17 工程设计变更资料 设计单位 18 竣工图纸 施工单位 19 重要会议记录 项目法人 20 质量事故资料 项目法人 21 安全事故资料 项目法人 22 竣工决算及审计资料*项目法人 23 专项验收管理文件 项目法人 24 技术鉴定资料*项目法人 25 其他资料 根据需要由有关单位提供 注:符号“”表示“应提供”,符号“*”表示“宜提供”。DB34/T 22052014 8 C C 附 录 C(规范性附录)材料进场验收记录表 系统名称:编号:项目法人 施工单位/材料制造(供应)商 监理单位 检验日期 年 月 日 序号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进场数量 生产厂家/合格证号 检验 项目 检验 结果 备注 1 2 3 4 5 验收结论:经监理工程师/随工代表现场检查,施工单位此次报验的 材料达到/未达到 标准,经验收合格/不合格,同意/不同意进行下一工序施工。项目监理机构(项目法人):监理工程师(随工代表):日期:年 月 日 参加单位名称:代表:参加单位名称:代表:注1:检验结果应用手工填写;注2:备注格内填写产品的出厂检测报告和记录是否齐备;如需进行现场测试,相关表格名称应在备注中列举说明。DB34/T 22052014 9 D D 附 录 D(规范性附录)设备开箱验收记录表 系统名称:编号:项目法人 施工单位/设备制造(供应)商 监理单位 开箱验收日期 年 月 日 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数量 出厂日期 出厂编号 装箱单号 序号 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 序列号 单位 设备数量 备注 1 2 3 4 验收结论(如有问题在 备注处写明)系统包装和外观有无损坏:结论:无损坏 损坏 备注:硬件、资料和介质有无遗漏:结论:无遗漏 遗漏 备注:系统开机自检有无出错信息:结论:无出错信息 有出错信息 备注:项目监理机构(项目法人):监理工程师(随工代表):日期:年 月 日 参加单位名称:代表:参加单位名称:代表:注1:填写设备到货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如有模块,模块应分项填写;注2:应在验收结论栏中选择相关结论并在“”处打“”确认。DB34/T 22052014 10 E E 附 录 E(规范性附录)随工验收记录表 工程名称:编号:项目法人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验收日期 年 月 日 检查项目 检查结果 检查部位 安装/施工质量 备注 1 2 3 4 5 测试结果 实测 项,其中合格 项,合格率 自检评定 施工单位代表 签字:年 月 日(盖章)验收 结论(如有问题在备注处写明)监理工程师(随工代表)签字:年 月 日(盖章)参加单位名称:代表:参加单位名称:代表:注:如有详细测试记录,相关表格名称应在备注中列举说明。DB34/T 22052014 11 F F 附 录 F(规范性附录)水利工程单元工程质量评定表 表F.1 数据采集水位单元工程质量评定表 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名称 单元工程量 承包单位 评定日期 年 月 日 项次 检测项目 质量要求(允许误差)检验结果 主控项目 1 测量误差 1.水位变幅 10 m:20 mm;2.水位变幅 10 m,15 m:全量程 0.2;3.水位变幅 15 m:30 mm。2 设备质量要求 符合设计要求 3 安装 观测孔(井)符合设计要求,具备安装条件 浮子式水位计 高于最高水位 500 mm,浮子与井壁间隙 50 mm,钢丝绳长度满足最低水位测量要求。压力式水位计 低于设计最低水位 500 mm 超声波水位计 垂直水面,高于最高水位加仪器盲区,能测得最低水位。一般项目 1 外观 表面无凹痕、划伤、裂痕、变形和污染。2 设备固定 安装牢固、端正,防护得当 3 线端连接 布线整齐,固定可靠,标识正确清晰 施工 单位 自评 意见 检查项全部符合质量要求,主控项目逐项检测点最低合格率,一般项目逐项检测点最低合格率,且不合格点不集中分布。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为:质检员(签字):技术负责人(签字):年 月 日 年 月 日 监理 单位 复核 意见 复核意见:经抽查并查验相关检验报告和检验资料,主控项目逐项检测点最低合格率,一般项目逐项检测点最低合格率,且不合格点不集中分布。单元工程质量等级核定为:监理工程师(签字):年 月 日 DB34/T 22052014 12 表F.2 数据采集闸位单元工程质量评定表 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名称 单元工程量 承包单位 评定日期 年 月 日 项次 检测项目 质量要求(允许误差)检验结果 主控项目 1 测量误差 闸位:20 mm 2 开度传感器 符合设计及 SL 381 要求 3 闸门开度仪 量程 与开度传感器量程相适应 准确度 符合设计及 SL 381 要求 一般项目 1 外观 表面无凹痕、划伤、裂痕、变形和污染。2 设备固定 安装牢固、端正,防护得当。3 线端连接 布线整齐,固定可靠,标识正确清晰。施工 单位 自评 意见 检查项全部符合质量要求,主控项目逐项检测点最低合格率,一般项目逐项检测点最低合格率,且不合格点不集中分布。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为:质检员(签字):技术负责人(签字):年 月 日 年 月 日 监理 单位 复核 意见 复核意见:经抽查并查验相关检验报告和检验资料,检查项全部符合质量要求,主控项目逐项检测点最低合格率,一般项目逐项检测点最低合格率,且不合格点不集中分布。单元工程质量等级核定为:监理工程师(签字):年 月 日 DB34/T 22052014 13 表F.3 数据采集荷重单元工程质量评定表 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名称 单元工程量 承包单位 评定日期 年 月 日 项次 检测项目 质量要求(允许误差)检验结果 主控项目 1 测量误差 符合设计及 SL 381 要求 2 荷重传感器 符合设计及 SL 381 要求 3 荷重显示仪 量程 与荷重传感器量程相适应 准确度 符合设计及 SL 381 要求 一般项目 1 外观 表面无凹痕、划伤、裂痕、变形和污染。2 设备固定 安装牢固、端正,防护得当。3 线端连接 布线整齐,固定可靠,标识正确清晰。施工 单位 自评 意见 检查项全部符合质量要求,主控项目逐项检测点最低合格率,一般项目逐项检测点最低合格率,且不合格点不集中分布。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为:质检员(签字):技术负责人(签字):年 月 日 年 月 日 监理 单位 复核 意见 复核意见:经抽查并查验相关检验报告和检验资料,检查项全部符合质量要求,主控项目逐项检测点最低合格率,一般项目逐项检测点最低合格率,且不合格点不集中分布。单元工程质量等级核定为:监理工程师(签字):年 月 日 DB34/T 22052014 14 表F.4 数据采集电气量(V/I/P)单元工程质量评定表 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名称 单元工程量 承包单位 评定日期 年 月 日 项次 检测项目 质量要求(允许误差)检验结果 主控项目 1 测量误差 符合设计要求 2 设备质量要求 符合设计要求 3 仪表安装 符合设计要求 一般项目 1 外观 表面无凹痕、划伤、裂痕、变形和污染。2 设备固定 安装牢固、端正,防护得当。3 线端连接 布线整齐,固定可靠,标识正确清晰。施工 单位 自评 意见 检查项全部符合质量要求,主控项目逐项检测点最低合格率,一般项目逐项检测点最低合格率,且不合格点不集中分布。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为:质检员(签字):技术负责人(签字):年 月 日 年 月 日 监理 单位 复核 意见 复核意见:经抽查并查验相关检验报告和检验资料,检查项全部符合质量要求,主控项目逐项检测点最低合格率,一般项目逐项检测点最低合格率,且不合格点不集中分布。单元工程质量等级核定为:监理工程师(签字):年 月 日 DB34/T 22052014 15 表F.5 数据采集视频图像单元工程质量评定表 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名称 单元工程量 承包单位 评定日期 年 月 日 项次 检测项目 质量要求(允许误差)检验结果 主控项目 1 监视范围 能覆盖建筑主体、闸门、上下游水域及堤防、水位尺等,且符合设计要求。前端设备稳定性 1、动作平滑;2、受大风影响或接受变焦、转动等控制时,无明显抖动。图像切换和信息叠加 1、切换正常;2、叠加到图像上的摄像机编号、时间等信息显示清楚。图像记录 1、图像信息具有原始完整性,回放效果清晰;2、存储容量和记录/回放带宽与检索能力满足管理要求;3、图像信息中图像编号、记录时间等齐全。权限及安全性 1、用户及用户权限配置正确;2、视频丢失检测示警功能正常。2 摄像头安装 立柱、法兰和地脚的材质、尺寸,基础尺寸符合设计要求;立柱垂直度 5 mm/m;防腐完好。一般项目 1 外观 表面无凹痕、划伤、裂痕、变形和污染。2 设备固定 安装牢固、端正,防护得当。3 线端连接 布线整齐,固定可靠,标识正确清晰。4 图像拷贝 拷贝功能正常,图像清晰。5 云台调节 水平 320,上仰 15,下俯 45。6 镜头调节 光圈自动调节,快速对焦,变倍调节符合产品技术指标。施工 单位 自评 意见 检查项全部符合质量要求,主控项目逐项检测点最低合格率,一般项目逐项检测点最低合格率,且不合格点不集中分布。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为:质检员(签字):技术负责人(签字):年 月 日 年 月 日 监理 单位 复核 意见 复核意见:经抽查并查验相关检验报告和检验资料,检查项全部符合质量要求,主控项目逐项检测点最低合格率,一般项目逐项检测点最低合格率,且不合格点不集中分布。单元工程质量等级核定为:监理工程师(签字):年 月 日 DB34/T 22052014 16 表F.6 现地控制(LCU)输入单元工程质量评定表 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名称 单元工程量 承包单位 评定日期 年 月 日 项次 检测项目 质量要求(允许误差)检验结果 主控项目 1 通道 检测 开关量输入(DI)正确反映开关量变化,正确率 100。模拟量输入(AI)正确反映模拟量变化,正确率 100。其他 正确反映设备状态,正确率 100。2 运行 状况 检验 掉电保持 程序代码、内部寄存器数据和参数不丢失。自启动 PLC、触摸屏等设备能自动投入运行。PLC 冗余 主备切换正常 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准确及时 3 界面 内容与布局 1、画面标题正确、清晰;2、系统示意图与运行状态图等绘制正确、直观;3、画面图符及显示颜色符合规范要求;4、画面美观,布局合理。数据刷新时间 2 s 运行监视 动态反映相关设备状态、运行参数和报警信号。一般项目 1 设备 检查 元器件 完好,固定牢靠,标识正确。PLC 外观无损伤,模块无松动,各信号灯正常。信号显示 正常 电源 1、LCU 采用不间断电源供电;2、LCU 内部电源容量大于 1.5 倍工作容量。2 二次回路接线 1、导线排列横平竖直、连接牢固,标识齐全正确;2、端子每侧接线 2 根;3、信号、控制、电源回路端子分开排列。3 通信 参数设置正确,速率符合设计要求,数据传输正常。4 编程设备和软件 与 PLC、触摸屏等相关设备匹配。施工 单位 自评 意见 检查项全部符合质量要求,主控项目逐项检测点最低合格率,一般项目逐项检测点最低合格率,且不合格点不集中分布。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为:质检员(签字):技术负责人(签字):年 月 日 年 月 日 监理 单位 复核 意见 复核意见:经抽查并查验相关检验报告和检验资料,检查项全部符合质量要求,主控项目逐项检测点最低合格率,一般项目逐项检测点最低合格率,且不合格点不集中分布。单元工程质量等级核定为:监理工程师(签字):年 月 日 DB34/T 22052014 17 表F.7 现地控制(LCU)输出单元工程质量评定表 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名称 单元工程量 承包单位 评定日期 年 月 日 项次 检测项目 质量要求(允许误差)检验结果 主控项目 1 通道 检测 开关量输出(DO)正确控制设备,正确率 100。模拟量输出(AO)正确调控设备,正确率 100。其他 正确控制设备状态,正确率 100。2 运行 状况检验 掉电保持 程序代码、内部寄存器数据和参数不丢失。自启动 PLC、触摸屏等设备能自动投入运行。PLC 冗余 主备切换正常 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准确及时 输出控制 被控设备动作正确 3 界面 内容与布局 1、画面标题正确、清晰;2、系统示意图与运行状态图等绘制正确、直观;3、画面图符及显示颜色符合规范要求;4、画面美观,布局合理。数据刷新时间 2 s 运行监视 动态反映相关设备状态、运行参数和报警信号。操作控制 被控设备动作正确 一般项目 1 设备检查 元器件 完好,固定牢靠,标识正确。PLC 外观无损伤,模块无松动,各信号灯正常。信号显示 正常 电源 1、LCU 采用不间断电源供电;2、LCU 内部电源容量大于 1.5 倍工作容量。2 二次回路 接线 1、导线排列横平竖直、连接牢固,标识齐全正确;2、端子每侧接线 2 根;3、信号、控制、电源回路端子分开排列。3 通信 参数设置正确,速率符合设计要求,数据传输正常。4 编程设备和软件 与 PLC、触摸屏等相关设备匹配 施工 单位 自评 意见 检查项全部符合质量要求,主控项目逐项检测点最低合格率,一般项目逐项检测点最低合格率,且不合格点不集中分布。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为:质检员(签字):技术负责人(签字):年 月 日 年 月 日 监理 单位 复核 意见 复核意见:经抽查并查验相关检验报告和检验资料,检查项全部符合质量要求,主控项目逐项检测点最低合格率,一般项目逐项检测点最低合格率,且不合格点不集中分布。单元工程质量等级核定为:监理工程师(签字):年 月 日 DB34/T 22052014 18 表F.8 现地控制(LCU)设备安装单元工程质量评定表 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名称 单元工程量 承包单位 评定日期 年 月 日 项次 检测项目 质量要求(允许误差)检验结果 一般项目 1 基础槽钢安装 1、直线偏差 1 mm/m,且全长 5 mm;2、水平偏差 1 mm/m,且全长 5 mm;3、位置偏差及平行度偏差全长 5 mm;4、基础槽钢平面宜高出地面 10 mm;5、防腐完好。2 柜体安装 1、垂直偏差 1.5 mm/m;2、柜体高差:相邻柜 2 mm;成列柜 5 mm;3、柜面偏差:相邻柜 1 mm;成列柜 5 mm;4、柜间接缝偏差 2 mm;5、柜体与建筑物的距离符合设计要求;6、柜体固定牢固,柜间连接紧密;7、柜内安全隔板完整牢固,门锁齐全、开关灵活;8、辅助开关动作准确,接触可靠;9、柜底孔洞封堵严密。3 其他 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 单位 自评 意见 检查项全部符合质量要求,一般项目逐项检测点最低合格率,且不合格点不集中分布。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为:质检员(签字):技术负责人(签字):年 月 日 年 月 日 监理 单位 复核 意见 复核意见:经抽查并查验相关检验报告和检验资料,检查项全部符合质量要求,一般项目逐项检测点最低合格率,且不合格点不集中分布。单元工程质量等级核定为:监理工程师(签字):年 月 日 DB34/T 22052014 19 表F.9 监控中心中心站设备单元工程质量评定表 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名称 单元工程量 承包单位 评定日期 年 月 日 项次 检测项目 质量要求(允许误差)检验结果 主控项目 1 设备性能 服务器与计算机 符合设计要求 网络设备 符合设计要求 电源及辅助设备 符合设计要求 2 应用软件 符合设计要求 3 报警系统 工作正常 一般项目 1 设备外观 外观无损伤,紧固件无松动。2 基础槽钢安装 1、直线偏差 1 mm/m,且全长 5 mm;2、水平偏差 1 mm/m,且全长 5 mm;3、位置偏差及平行度偏差全长 5 mm;4、基础槽钢平面宜高出地面 10 mm;5、防腐完好。3 柜体安装 1、垂直偏差 1.5 mm/m;2、柜体高差:相邻柜 2 mm,成列柜 5 mm;3、柜面偏差:相邻柜 1 mm,成列柜 5 mm;4、柜间接缝偏差 2 mm;5、柜体与建筑物的距离符合设计要求;6、柜体固定牢固,柜间连接紧密;7、柜内安全隔板完整牢固,门锁齐全、开关灵活;8、辅助开关动作准确,接触可靠;9、柜底孔洞封堵严密。4 通信 通信故障提示、自恢复功能正常。施工 单位 自评 意见 检查项全部符合质量要求,主控项目逐项检测点最低合格率,一般项目逐项检测点最低合格率,且不合格点不集中分布。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为:质检员(签字):技术负责人(签字):年 月 日 年 月 日 监理 单位 复核 意见 复核意见:经抽查并查验相关检验报告和检验资料,检查项全部符合质量要求,主控项目逐项检测点最低合格率,一般项目逐项检测点最低合格率,且不合格点不集中分布。单元工程质量等级核定为:监理工程师(签字):年 月 日 DB34/T 22052014 20 表F.10 监控中心大屏显示单元工程质量评定表 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名称 单元工程量 承包单位 评定日期 年 月 日 项次 检测项目 质量要求(允许误差)检验结果 主控项目 1 均匀度 亮度、色彩、对比度均匀 2 图像质量 符合 GY/T 134 要求 3 图像处理 符合设计要求 4 显示屏体安装 1、物理拼接符合产品技术要求;2、屏体水平度 1 mm;3、屏体垂直度 1 mm;4、屏体平面度 1 mm。5、屏间拼缝不影响汉字和图像的正确显示 一般项目 1 外观 完整无损 2 辅助设备安装 1、牢固、端正;2、位置符合设计要求;3、线缆布置整齐、固定可靠,插头牢固;4、标识正确清晰。施工 单位 自评 意见 检查项全部符合质量要求,主控项目逐项检测点最低合格率,一般项目逐项检测点最低合格率,且不合格点不集中分布。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为:质检员(签字):技术负责人(签字):年 月 日 年 月 日 监理 单位 复核 意见 复核意见:经抽查并查验相关检验报告和检验资料,检查项全部符合质量要求,主控项目逐项检测点最低合格率,一般项目逐项检测点最低合格率,且不合格点不集中分布。单元工程质量等级核定为:监理工程师(签字):年 月 日 DB34/T 22052014 21 表F.11 监控中心应用软件单元工程质量评定表 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名称 单元工程量 承包单位 评定日期 年 月 日 项次 检测项目 质量要求(允许误差)检验结果 主控项目 1 数据信息采集 1、状态点和报警点采集周期:1s;2、模拟量采集周期:电量 1s,非电量 5s;3、相应数据采入数据库的时间应不超过 2s。2 调用画面响应时间 1、重要画面和报警画面:1s;2、90常规画面:2s;3、其他画面:3s。3 控制功能 1、能够远程对闸门进行开闸和关闸控制;2、控制精度应符合设计要求;3、可自动按预先设定的程序对闸门进行实时过程控制。4 数据存储与查询 1、能够建立实时与历史数据库,完成系统相关数据的记录存储;2、可通过图形、曲线、报表等方式显示、查询、打印数据库中的数据与信息;3、能对各种操作情况进行记录存储与查询,包括断路器、隔离开关、闸门等设备的操作记录和操作人员的信息、操作内容、动作开始时间、动作次数、是否操作成功及操作失败原因等;4、各种整定值和设定值变更的记录存储与查询,包括控制参数与上下限值及其它有关参数的变更记录与查询;5、各种故障与事故的记录存储与查询,包括事故与故障的发生时间、类型、次数及故障与事故的排除时间等。5 操作安全 1、监控系统应具有分级权限操作管理功能,不同的操作人员采用不同的密码登陆后应具有不同的操作权限;2、应对系统每一控制命令提供校核,发现有误时应及时报警并撤消命令;3、当操作有误时,应能自动闭锁,并报警;4、对任何自动或手动操作应生成事件存储记录。6 系统软件合法性 应符合设计要求 7 计算机硬盘容量 应符合设计要求 8 双主机切换功能 应符合设计要求 一般项目 1 人机界面 应符合设计要求 2 制表打印 应符合设计要求 3 网络互联通讯 应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 单位 自评 意见 检查项全部符合质量要求,主控项目逐项检测点最低合格率,一般项目逐项检测点最低合格率,且不合格点不集中分布。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为:质检员(签字):技术负责人(签字):年 月 日 年 月 日 监理 单位 复核 意见 复核意见:经抽查并查验相关检验报告和检验资料,检查项全部符合质量要求,主控项目逐项检测点最低合格率,一般项目逐项检测点最低合格率,且不合格点不集中分布。单元工程质量等级核定为:监理工程师(签字):年 月 日 DB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