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季稻区苕子种植与还田技术规程DB34/T 2339-2015.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单季稻区苕子种植与还田技术规程DB34/T 2339-2015.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单季稻区苕子种植与还田技术规程DB34/T 2339-2015.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单季稻区苕子种植与还田技术规程DB34/T 2339-2015.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单季稻区苕子种植与还田技术规程DB34/T 2339-2015.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单季稻区苕子种植与还田技术规程DB34/T 2339-2015.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ICS 65.020 B 05 DB34 安 徽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4/T 23392015 单季稻区苕子种植与还田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ltivation and Incorporation of Hairy Vetch in Single Rice Cropping Area 文稿版次选择 2015-03-27 发布 2015-04-27 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34/T 23392015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安徽省农委土壤肥料总站、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唐杉、王允青、刘英、李虹颖、钱晓华、曹卫东。DB34/T 23392015 1 单季稻区苕子种植与还田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苕子作为冬季绿肥的种植与还田技术,包括品种选择和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和翻压还田利用。本标准适用于江淮及沿江单季稻区苕子种植及还田,亦可用于其它相同类型稻区。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3543.4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发芽试验 GB 8080 绿肥种子 DB34/T 1785 紫云英、苕子与油菜混播绿肥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稻底套播 指在单季稻生育后期将苕子种子撒在水稻行间的播种方式。套播可克服播种季节矛盾,延长苕子生育期,同时有利于种子发芽和扎根。4 品种选择和种子处理 4.1 品种选择 江淮单季稻区宜选用中熟或晚熟的毛叶苕子品种;沿江单季稻区可选择早中熟的光叶苕子、毛叶苕子和匈牙利苕子等品种。4.2 种子质量要求 苕子种子必须符合 GB 8080 中规定的三级以上良种。发芽率检验参照 GB/T 3543.4。4.3 种子处理 种子处理包括晒种、浸种、接种根瘤菌和磷肥拌种等措施。4.3.1 晒种 DB34/T 23392015 2 在播种前 1 d2 d 将苕子种子在阳光下暴晒 6 h12 h,有利于种子发芽。4.3.2 浸种 用清水浸种 12 h24 h(浸种期间换水 12 次),捞起洗净晾干。或者将水温调至 5060,浸泡 4 h8 h 后沥干水分。4.3.3 接种根瘤菌和磷肥拌种 新种苕子或者土壤贫瘠地区,有条件情况下,进行根瘤菌接种和磷肥拌种。方法参照 DB34/T 1785。5 播种 5.1 播种期 苕子具体播期以 9 月下旬或 10 月上旬为宜。在单季稻收割后 2 d3 d 内直接播种,也可在单季稻收割前 10 d15 d 稻底套播。5.2 播种量 单季稻收获后播种,苕子播种量 2.5 kg3 kg/667m2;收获前稻底套播,苕子播种量 3 kg4 kg/667m2。5.3 播种方法 5.3.1 稻底套播 稻底套播方式播种苕子,不需要整地。撒播采取“分畦定量,握籽少,看得准,抛得高,跨步均”,来回或纵横交叉地播种。为减轻长势较好的水稻搁籽现象,播种后用竹竿轻轻拨动稻株,将搁在稻叶上的种子拨落地面。5.3.2 收获后播种 单季稻收获后播种苕子,在收获后 2 d3 d 内整地播种,畦宽 3 m5 m,播种方式采用条播或撒播,条播行距 40 cm50 cm,条播播种量比撒播适当减少;或水稻高留茬直接播种,水稻留茬高度40 cm(矮秆水稻品种 25 cm30 cm),播种方式采用撒播。6 田间管理 6.1 施肥 6.1.1 施肥种类 中性土壤施用过磷酸钙,酸性土壤施用钙镁磷肥;钾肥施氯化钾。6.1.2 施肥时间 单季稻收割后播种苕子,化肥在播种前施用;稻底套播苕子,在水稻收割后及时补施。6.1.3 施肥量 DB34/T 23392015 3 施用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 20 kg/667m2,缺磷土壤用量可增至 30 kg/667m2,氯化钾施用量 5 kg8 kg/667m2。6.1.4 追肥 苕子春后长势较差时追施尿素 2 kg3 kg/667m2。有条件地区施硫酸锌 0.5 kg/667m2,钼酸铵 0.02 kg/667m2。6.2 抗寒保苗 水稻收割后,用稻草 100 kg200 kg/667m2 均匀覆盖田面。6.3 水分管理 6.3.1 稻底套播水分管理 稻底套播苕子,水稻收获前 10 d 保持土壤干燥,播种前稻田开口排水,质地粘重的田块需开沟;播种时保持土壤湿润或有 1 cm2 cm 薄水层,种子萌发后保持田间湿润;水稻收割后田间补开十字沟和腰沟。6.3.2 收获后播种水分管理 水稻收获后整地播种,在土壤水分合理的情况下(田间最大持水量 6080),施肥整地后直接播种苕子。水稻收获后留茬播种,保持田面湿润或有薄水层,做到薄水播种、胀籽排水、见芽落干、湿润扎根,田面干旱时灌“跑马水”后再直播苕子。播种后田间补开十字沟和腰沟。6.3.3 抗旱防渍 苕子生长期遇大雨和连续降水,需及时清沟排渍,积水切忌超过 24 h。冬季如遇到干旱,应及时灌“跑马水”抗旱,以保持田面不晒白为度。6.4 病害防治 苕子的主要病害有菌核病、白粉病等。菌核病的物理防治方法用盐水选中去除种子中的菌核,合理轮作换茬。田间发现病害时用 0.1多菌灵或托布津喷雾防治。白粉病化学防治用 1000 倍液托布津进行喷雾,或用 20粉锈宁乳油 50 g100 g/667m2 加水 50 kg 喷雾,或用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800 倍液喷雾。7 翻压还田利用 7.1 翻压时间 一般苕子适宜翻压时间为盛蕾期至始花期,单季稻栽插前 10 d15 d。7.2 翻压方法 采取深耕翻深沤方法,翻压深度 15 cm18 cm。翻压方式有干耕和水耕两种。7.2.1 干耕 DB34/T 23392015 4 机械化程度较高地区采用干耕,利用圆盘犁或反转旋耕机进行,3 d5 d 后待犁垡晒白即灌浅水耙田。7.2.2 水耕 机械化程度较低地区采用水耕,将苕子翻压完全,翻沤前 2 d3 d 灌浅水。7.3 翻压量 单季稻直播时,苕子翻压量 1000 kg2000 kg/667m2;单季稻移栽时,苕子翻压量 2000 kg3000 kg/667m2。具体用量根据土壤肥力、水稻品种耐肥力和种植方式适度增减。7.4 翻压后水分管理 在苕子翻压后至早稻的苗期(30 d 内)应做到田间不排水,以减少养分流失。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