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标志产品 范县大米DB41/T 980-2014.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地理标志产品 范县大米DB41/T 980-2014.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地理标志产品 范县大米DB41/T 980-2014.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地理标志产品 范县大米DB41/T 980-2014.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地理标志产品 范县大米DB41/T 980-2014.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地理标志产品 范县大米DB41/T 980-2014.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ICS 67.060 B 22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 9802014 地理标 志产 品 范县 大米 2014-12-30 发布 2015-03-01 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41/T 9802014 I 前 言 本标准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的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 和 GB/T 17924-2008 地理标志产品标准通用要求制定。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 则起草。本标准由范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范县质量技术监督局、范县农业局、范县大米协会。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修柱、陈全祺、韩银环、张蔷、吴增元、郭江峰、吴方骞。本标准参加起草人:王德滨、王晓勇、王彩霞、白怀谨。DB41/T 9802014 1 地理标 志产品 范县大 米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范县大米的术语和定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自然生态环境、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包装、运输、贮存和保质期。本标准适用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主管部门根据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 批准保护的范县大米。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354 大米 GB 2715 粮 食卫生标准 GB 3095 环 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禾谷类 GB 5491 粮 食、油料检验 扦样、分样法 GB/T 5492 粮食、油料检验 色泽、气味、口味鉴定法 GB/T 5494 粮食、油料检验 杂质、不完善粒检验法 GB/T 5496 粮食、油料检验 黄粒 米及裂纹粒检验法 GB/T 5497 粮食、油料检验 水分 测定法 GB/T 5502 粮食、油料检验 米粒 加工精度检验法 GB/T 5503 粮食、油料检验 碎米 检验法 GB 5749 生 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17891 优质稻谷 GB/T 5009.5 食品中蛋 白质的测定 NY/T 2334 稻米整精米率、粒型、垩白粒率、垩白度及透明度的测定 图像法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3 术语和定义 GB 1354 和GB/T 17891界定 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范县大米 Fanxian rice 采用在本标准第4 章规定 范围内生产的稻谷、经加工精制而成,并符合本标准规定的大米。DB41/T 9802014 2 4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范县大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限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的范围,即河南省濮阳市范县现辖行政区域,见附录A。5 自然生态环境 5.1 日照 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427.2h,日照率 为55%,水稻 生长季节平均日照时数为1258.7h。5.2 气温 年平均气温 13.5 10,积温为 4519.9,9 10 月中旬水稻 灌浆期,平均气温 20,昼夜温差在 10以 上。5.3 降水 年平均降水量为599.9mm,水稻生长季节降水量为482.9mm。5.4 土壤 耕层土壤pH 值8.0 8.5、有机质平均含量15.89g/kg、全氮平均含量1.07g/kg、有效磷平均含量27.26mg/kg、速效钾平均含量113.96mg/kg、有 效锌平均含量2.03mg/kg。5.5 水源 水稻采用黄河水灌溉,水质应符合GB 5084规定。5.6 环境空气 环境空气符合GB 3095 的 二级规定。6 要求 6.1 品种 适宜范县种植的优质水稻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 4404.1 的规定。6.2 栽培技术 范县水稻生产技术规程按附录B 的规 定。6.3 稻谷 稻谷应符合GB/T 17891 规定。6.4 加工工艺流程 稻谷筛选去石磁选砻谷谷糙分离碾米精选色选包装。6.5 感官要求 DB41/T 9802014 3 6.5.1 色泽 米粒椭圆型,半透明,晶莹洁白或微黄,有光泽。6.5.2 气味 具有范县大米故有的自然米香味,无异味。6.5.3 蒸煮品质 蒸饭时开锅清香,饭粒完整,洁白有光泽,软而不粘结,有韧性,适口性好,冷饭不硬,煮饭 汤 浑米筋。6.6 加工质量 加工质量应符合表1 规定。表1 加工质量 等级 加工精度 不完善粒%黄粒米%杂质 碎米/%总量%糠粉%矿物质%带壳稗粒(粒/kg)稻谷粒(粒/kg)总量 其中:小碎米 特等 背沟有皮,粒面米皮基本去净的占85%以上 2.0 0.2 0.20 0.10 0.01 1 1 10.0 1.5 优等 背沟有皮,粒面留皮不超过 1/5 的占 80%以上 3.0 0.3 0.25 0.15 0.01 2 2 15.0 1.5 6.7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 的规 定。表2 理化指标 项 目 要 求 特 等 优 等 水分/%15.5 直链淀粉(干基)/%1520 胶稠度/mm 80 75 垩白粒率/%10 15 垩白度/%2.0 3.0 蛋白质/%6.5 DB41/T 9802014 4 6.8 卫生指标 6.8.1 卫生指标应符合GB 2715 规定。6.8.2 范县大米加工过程中除水以外不得添加任何物质,添加的水应符合 GB 5749 的规定。7 抽样 按GB 5491 规定执行。8 试验方法 8.1 感官要求 按GB/T 5492 规定执行。8.2 加工质量 8.2.1 加工精度 按GB/T 5502 规定执行。8.2.2 不完善粒 按GB/T 5494 规定执行。8.2.3 黄粒米 按GB/T 5496规定执行。8.2.4 杂质 按GB/T 5494 规定执行。8.2.5 碎米 按GB/T 5503 规定执行。8.3 理化指标 8.3.1 水分 按GB/T 5497 规定执行。8.3.2 直链淀粉 按GB/T 17891 规定执行。8.3.3 胶稠度 按GB/T 17891 规定执行。8.3.4 垩白粒率 DB41/T 9802014 5 按GB/T 17891 规定执行。8.3.5 垩白度 按NY/T 2334规定执行。8.3.6 蛋白质 按GB/T 5009.5 规定执行。8.4 卫生指标 按GB/T 2715 规定执行。9 检验规则 9.1 检验分类 9.1.1 出厂检验 每批产品出厂时,均应由企业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签发合格证,方可出厂和销售;出厂检验项目包括色泽、气味、垩白度、加工质量和水分。9.1.2 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周期为每年一次。型式检验的项目包括感官要求,加工质量、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投 产时;b)原料、工 艺、设备等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c)国家质量 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9.2 判定规则 检验结果中卫生指标有一项不合格则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感官要求、加工质量指标、理化指标中有不符合规定等级的项目,可以从同批产品中加倍随机抽样进行复检,复检后仍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则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10 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10.1 标志、标签 10.1.1 标志的使用应符合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 的规定;获得批准的企业,可在其产品外包装上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10.1.2 销售所用包 装标志应符合 GB 7718 的规定,并标明以下内容:a)产品名称、产品标准号、质量等级;b)范县大米 字样和厂名、厂址;c)生产日期、保质期;d)注意事项 及食用方法说明,净含量;e)食品质 量安全“QS”标志及编号。DB41/T 9802014 6 10.2 包装 10.2.1 包 装材料应符合国家食品包装卫生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包装应坚固、清洁、干燥,采用无毒、无异味的编织袋或塑料袋;包装封口应牢固,以防撒漏。10.2.2 包 装净含量应符合 JJF 1070 的规定。10.2.3 包 装袋表面图案和文字的印刷应清晰端正、牢固。10.3 运输 运输工具应清洁、卫生、无异味,避免雨雪侵淋、潮湿,不与别的物质混运。10.4 贮存 10.4.1 贮存仓库应 满足通风、干燥、清洁、阴凉、无阳光直射的要求,严禁与有毒、有异味、潮湿、易生虫、易污染的物品混存、混放。10.4.2 存放处地面 应设铺垫物,大米堆放应离墙、离地 0.2m 以上,并应根据品种分别堆放。11 保质期 范县大米的保质期由生产者自行确定,但常温下的保质期不低于3 个月。DB41/T 9802014 7 附录A(规范性附录)范县大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图 范县大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见图A.1。图A.1 范县大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图 DB41/T 9802014 8 A A 附录 B(规范性附录)范县水稻生产技术规程 B.1 育苗技术 B.1.1 稻种选用 选用 生育 期在145d 160d,经审 定并符合GB 4404.1 规定,适宜范县 生长的优质、抗 逆性强 的水稻品种。B.1.2 育苗标准 稻苗秧 龄在35d 40d,主茎叶5 片 7 片,株 高15cm 20cm,有1 个 2 个分 孽,茎基 扁粗 有弹性,白 根多,无黑根、无病害,叶直不披、叶色绿中透黄。B.1.3 整畦抬床 B.1.3.1 秧 田应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排水良好,水源方便,土质肥沃的中性或旱田地做育苗田;切忌将路旁,树下、地头等地选作育苗田。B.1.3.2 秧 田犁前施腐熟农家肥3m3/667,晒垡2d 3d,耙前 每667 施磷 酸二铵15 20、硫酸 钾15 20、硫酸锌1。在犁好耙平的秧田地上抬畦做床,床高5 10,播种 前1d 2d大 水塌床,达到上糊、下实、泥烂、面平,待秧床水分下渗没有泥浆时播种。B.1.4 播种 麦茬稻5 月1 日 10日播种 育苗,秧田播稻种30/667 35/667。将 浸种催芽的稻种分3 次 4 次撒到床面 上,落种均匀。撒完后用平头铁锨或平木板轻压种子,使种子半粒入土,然后再盖上 0.5 1 肥、土2:1 的 混合土。B.1.5 秧苗管理 B.1.5.1 播 后苗前用60%丁草胺100mL 对水30/667 喷雾,封 闭苗床杂草。B.1.5.2 二 叶一心时施尿素5/667,浇小水,保持土壤湿润,床面不干裂。用15%多效唑120g 对水 50/667 喷雾;三叶一心时,施尿素10/667,浇透水;以后只要早晨叶尖有大露水珠,中午不卷叶均不需浇水;移栽前10 天施送嫁肥 尿素15/667。B.1.6 病虫害防治 在5 月下旬至6 月上旬,注 意防治二化螟、稻蓟马。方法:用杀虫双200mL 加BT杀虫剂200mL/667混合喷雾。B.2 施肥插秧 B.2.1 施肥 施农家肥有利于提高稻米加工和蒸煮品质。犁前每667 施 腐熟农家肥2 m33 m3、磷 酸二铵15 DB41/T 9802014 9 20、尿素13、氯化钾10、硫酸 锌1、硅肥30 50 或水稻专用多元复合肥50 65,随撒随耙,泡垡整地。B.2.2 插秧 麦收后抢时 插秧,插秧 深度为2。中 晚粳大穗型 品种,行 穴距为3310,高肥水田每穴3 苗;中肥水田,每穴4 苗。中粳 多穗型品种,行穴距为3010,每穴3 苗 4 苗。移栽 时产秧深2 深,带土插秧。B.3 田间管理 B.3.1 灌溉与晒田 B.3.1.1 深水护苗 浅水漏泥插秧,插秧后返青前,灌4 5 深水 层,护苗返青。B.3.1.2 薄水分蘖 浅水勤灌,2 3 浅水 和漏泥相结合,促进分蘖。B.3.1.3 排水晒田 分蘖末期排水晒田,肥田晒7d 10d,瘦田晒5d 7d,盐碱地 只晾不晒。B.3.1.4 足水孕穗 拔节后,灌4 5 深水,勤灌水,不断水,做到足水孕穗。B.3.1.5 扬花灌浆水 抽穗扬花期,灌5 7 深水,灌浆到蜡熟期间歇灌水,干湿交替,以湿润为主;成熟前根据天气和稻田保水情况,成熟收获前3d 5d 断水,不可 断水过早,提高米质。B.3.2 追肥 前期轻施返青肥、重施分蘖肥,中期 少施肥,穗期酌情施肥,达到前期早发,中期稳长,后期活 熟的要求。B.3.2.1 返青肥 插秧后5d 7d 用尿素5/667 7/667 均匀撒 施。混合均匀与B.3.3.1除草一块进行。B.3.2.2 分蘖肥 插秧后10d 15d 追施分蘖 肥尿素10/667 12/667。B.3.2.3 拔节肥 拔节期施氯化钾3/667 4/667。B.3.2.4 穗肥 齐穗期、灌浆期,每667叶面喷施200g 磷酸二氢 钾或多元微肥原为非稀释液。DB41/T 9802014 10 B.3.3 田间除草 B.3.3.1 除草 插秧后5d 7d,每667 用60%丁草胺200mL 兑细土3 5 掺 匀撒施。B.3.4 防治病虫害 农业防治为主,保护利用天敌,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用量,避免重复使用同种化学农药。最后一次用药,在水稻收获前7d 35d 之前进行。B.4 收获和贮存 B.4.1 在米 粒失水硬化,变成透明实状的完熟期及时收获、晾晒。B.4.2 禁止 在公路上及粉尘污染严重的地方脱粒、晒谷。B.4.3 稻谷 单晒、单脱离、分贮藏。B.4.4 在避 光、常温、干燥有防潮设施的地方贮藏。B.4.5 贮藏 设施应清洁、干燥、通风、无虫害和鼠害。B.4.6 严禁 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发潮、有异味的物品混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