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水芹生产技术规程DB34/T 1777-2012.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中华水芹生产技术规程DB34/T 1777-2012.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华水芹生产技术规程DB34/T 1777-2012.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华水芹生产技术规程DB34/T 1777-2012.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华水芹生产技术规程DB34/T 1777-2012.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华水芹生产技术规程DB34/T 1777-2012.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CS 65.020.20 B 31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 34/T 17772012 中华水芹生产技术规程 Water dropwort(Oenanthe sinensis Dunn)production technology regulation 文稿版次选择 2012-12-24发布 2013-01-24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4/T 17772012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安徽省菜篮子工程办公室提出。本标准由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安徽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桐城市蔬菜副食品产销办公室、淮南市泥河民生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才宇、潘泽金、李传富、丁晶晶、赵贵云、朱培蕾。DB34/T 17772012 1 中华水芹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肥料和农药的使用原则及要求、生产管理措施、病虫害防治和采收。本标准适用于水芹的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 5238 无公害食品 水生蔬菜 NY 5331 无公害食品 水生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种株 用作繁苗的水芹植株,要求具有中等高度、茎秆粗壮、节间短、分枝较集中和无病虫。3.2 种茎 用作繁殖材料的匍匐茎。4 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 NY 5331 的规定,并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疏松肥沃、保水性好的地块,以 pH 值为 6.57.0 的中性或偏酸性壤土较为适宜。5 肥料、农药使用的原则和要求 DB34/T 17772012 2 肥料使用的原则和要求、允许使用和禁止使用肥料的种类等按 NY/T 496 的规定执行。农药使用的原则和要求、允许使用和禁止使用农药的种类等按 GB 4285 和 GB/T 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执行。6 生产管理措施 6.1 种苗繁育 6.1.1 繁种田准备 宜选温暖向阳、土质肥沃、排灌方便的水田,每 667m2 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 1000 kg1500 kg、草木灰 50 kg,精耕细耙,肥土混合均匀,繁种田与大田种植面积比约为 1:5。6.1.2 母株栽插 3 月下旬至 4 月中旬,于晴天拔取母株,理齐洗净,3 株4 株一穴栽插于繁种田中,行株(穴)距 25 cm25 cm,栽后保持土壤湿润。6.1.3 繁种田管理 母株缓苗后,保持 5 cm10 cm 水层。6 月7 月,每隔 10 d15 d 换 1 次水,预防病害;每667 m2 施腐熟粪肥 500 kg1000 kg,或三元复合肥 15 kg20 kg。6.1.4 中耕、除草、去杂、去劣 4 月下旬以后,及时人工中耕除草、疏拔病株、杂株、劣株。6.1.5 种株选择 选择节间紧密,腋芽较多且饱满,无病虫害的健壮植株作种株。6.1.6 催芽 立秋前后,将种株齐地面割下,选择茎杆粗壮、粗细均匀植株作种茎,切除梢部不够成熟部分,理齐切成 15 cm 左右的种茎小段并扎捆,选阴凉处交叉堆放,覆草,每天早晚各浇水一次,保持湿润。当各节叶腋生出新根,长度达 1 cm2 cm 时即可定植。6.2 生产田栽植 6.2.1 栽植时期 沿江地区的大田扦插(或排种),一般在 8 月中旬9 月中旬。6.2.2 田块准备 栽植前 7 d10 d,排干田水,每 667 m2 施入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 2000 kg3000 kg、饼肥 100 kg150 kg,深耕 25 cm,土肥充分拌匀,做到田平泥烂,大田四周开排水沟。6.2.3 种茎扦插 每穴栽种茎 2 株3 株,深度 2 cm3 cm,以不浮苗不歪苗为准;株(穴)行距约为 20 cm25 cm。每 667 m2 生产田需种茎 700 kg800 kg。6.3 水肥管理 DB34/T 17772012 3 6.3.1 水分管理 栽植后保持田间湿润,两周后晒田 1 d2 d,暴雨时及时排水,追肥时保持浅水 3 cm5 cm;10月中旬以后逐渐加深水层,水深灌至叶柄交叉处以下 7 cm8 cm 为宜,结冻前灌深水防寒,仅留叶尖露出水面。6.3.2 肥料管理 一般追肥 3 次,第一次在晒田后,以后间隔 15 d20 d 进行第二次、第三次追肥,每 667 m2 施入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 1000 kg2000 kg 或尿素 10 kg15 kg、硫酸钾 5 kg。7 病虫草害防治 7.1 主要病虫害 病害主要有斑枯病、锈病等。虫害主要有蚜虫。7.2 防治原则 以防为主,综合防治,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科学合理地采用化学防治,达到生产安全、优质水芹的目的。7.3 防治方法 7.3.1 农业防治 选用抗(耐)病品种,深耕晒垡,培育壮苗,创造适宜的生育环境条件,增施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合理使用化肥,加强中耕除草,清洁田园。7.3.2 生物防治 保护利用天敌,使用印楝素、苦参碱等植物源农药和康壮素、Bt 等生物源农药,防治病虫害。7.3.3 物理防治 当蚜虫发生量大时,灌水漫过芹菜尖,使蚜虫漂浮在水面上,将蚜虫赶至下风处捕杀,要求在 3 h4 h 内完成,然后再降低水位进行常规管理。7.3.4 化学防治 不准使用禁用农药,减少农药使用量及使用次数,严格控制农药使用浓度及安全间隔期,注意交替用药,合理混用。7.3.5 病害防治 斑枯病: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或 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等药剂防治。锈病: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加 70代森锰锌 800 倍液混合防治。7.3.6 虫害防治 蚜虫:用 10吡虫啉 1000 倍液或 10蚜虱净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DB34/T 17772012 4 7.3.7 草害防治 结合田间操作,人工拔除杂草,严禁使用任何化学除草剂。8 采收 水芹植株高达 35 cm50 cm 后即可采收,既可一次性采收,也可多次采收。一次性采收是连根拔起;多次采收,一般根据市场需要,分期分批陆续割收。产品质量应符合 NY 5238 的要求。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