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11.120.01 B 38 DB13 河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13/T 15322012 紫菀种苗质量分级 2012-04-19 发布 2012-04-30 实施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13/T 15322012 I 前 言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河北农业大学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农业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葛淑俊、孟义江、田汝美、李秀凤、代少山、李文燕。DB13/T 15322012 1 紫菀种苗质量分级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紫菀种苗标准的术语和定义、种苗要求、检测方法、判定规则以及包装贮存和运输的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紫菀种苗等级划分、种苗繁育和种苗贸易。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紫菀 菊科植物紫菀Aster tataricus Lf。3.2 茎毛数 每段根状茎上着生的不定根总数。3.3 茎粗 根状茎两个芽眼中间部分的直径。3.4 节间距 根状茎上两个芽眼之间的距离。4 种苗要求 4.1 紫菀种苗质量的外观要求 根状茎茎皮紫红,芽眼饱满,幼芽发育良好;无检疫性病虫害。DB13/T 15322012 2 4.2 紫菀种苗分级 依照茎毛数、茎粗、节间距和病虫害将紫菀种苗划分为二级。低于二级的不能作为商品种苗使用。紫菀种苗分级指标见表1。表1 紫菀种苗分级指标 指标 一级种苗 二级种苗 节间距(cm)2.5 2.5 茎毛数(个)8 4 茎粗(cm)0.3 0.25 病虫害 无检疫性病虫害 无检疫性病虫害 5 检测方法 5.1 抽样 以在同一苗圃、统一播种、统一管理并同时采挖的种苗为同一个批次。同一批苗要统一检验,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每1000kg(约12万株)为一个批次,按5%抽样。5.2 检测 5.2.1 观察根状茎节段的茎毛数;用游标卡尺测量茎粗;用直尺测量节间距。检验结果记录到附录A规定的表中。5.2.2 无检疫性病虫害。6 判定规则 定级时以达到各项指标中最低的一项来评定,同一株中有一项指标不合格就判为不合格。根据检测结果,计算出样本中的一级苗株数和二级苗株数,要求一、二级苗株数占供检总数的85以上。对于85的批次应重新分级后按5重新抽样检验。7 包装、贮存与运输 用有孔的木箱或纸箱进行紫菀种苗包装,每个包装箱外贴标签,图示标志符合GB 191 中关于包装储运图示标志的规定,注明产地、级别、数量、出圃日期、销售单位合格证号等,见附录C。运输中严防日晒和雨淋,运达目的地后及时种植或贮存在阴凉潮湿处。DB13/T 15322012 3 A A 附 录 A(规范性附录)紫菀种苗质量检测记录表 A.1 紫菀种苗质量检测记录见表A.1。表A.1 紫菀种苗质量检测记录表 种苗类型:_ 编号:_ 育苗单位:_ 购苗单位:_ 检验株数:_ 样株号 茎毛数(个)茎粗(cm)级别 审核人:校核人:检测人(签字):检测日期:年 月 日 DB13/T 15322012 4 B B 附 录 B(规范性附录)紫菀种苗质量检验证书 B.1 紫菀种苗质量检验证书样式见表B.1。表B.1 紫菀种苗质量检验证书 检验单位(公章):编号:_ 育苗单位 购苗单位 种苗量(公斤)种苗类型 检验结果 一级:二级:三级:检验意见 证书签发期 证书有效期 注:本证一式三份,育苗单位、购苗单位、检验单位各一份。审核人(签字):校核人(签字):检测人(签字):DB13/T 15322012 5 C C 附 录 C(规范性附录)紫菀种苗标签 种苗:紫菀 种苗产地:_ 种苗级别:_ 种苗数量:_ 育苗单位:_ 出圃日期:_ 销售单位:_ 合格证号:_ _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