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隐性核不育两系杂交种父本中心式制种技术规程DB52/T 788-2012.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油菜隐性核不育两系杂交种父本中心式制种技术规程DB52/T 788-2012.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油菜隐性核不育两系杂交种父本中心式制种技术规程DB52/T 788-2012.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油菜隐性核不育两系杂交种父本中心式制种技术规程DB52/T 788-2012.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油菜隐性核不育两系杂交种父本中心式制种技术规程DB52/T 788-2012.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油菜隐性核不育两系杂交种父本中心式制种技术规程DB52/T 788-2012.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CS 65.020.20 B 21 DB52 贵州省地方标准 DB 52/T 7882012 油菜隐性核不育两系杂交种父本中心式 制种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of hybrid prduction with male parent-centered pattern for GMS in B napus 2012-12-13发布 2013-01-13实施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52/T 7882012 I 目 次 前言.I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制种区选择.1 4.1 隔离区及制种区要求.1 4.2 气候条件.2 4.3 土地条件.2 5 育苗.2 5.1 苗床的选择.2 5.2 苗床面积.2 5.3 苗床整地.2 5.4 播种.2 5.5 苗床管理.2 6 移栽.3 6.1 大田整地.3 6.2 大田移栽.3 7 田间管理.5 7.1 查苗补缺.5 7.2 中耕施肥.5 7.3 病虫害防治.5 7.4 去杂去劣.6 7.5 父本摘薹补肥.6 8 花期管理.6 8.1 隔离区的清理.6 8.2 母本中可育株与不育株识别.6 8.3 拔除时间.6 8.4 拔除方法.6 8.5 防治菌核病.6 8.6 砍除父本.6 9 收获与入库.6 9.1 适期收获.6 9.2 种子入库.6 DB52/T 7882012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贵州省油料研究所提出。本标准由贵州省农业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贵州省油料研究所、贵州省农业委员会。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王军、张太平、魏忠芬、李德文、代文东、曾兵。DB52/T 7882012 1 油菜隐性核不育两系杂交种父本中心式制种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技术规程规定了油菜隐性核不育两系杂交种“父本中心式”制种技术。本技术规程适用于贵州省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两系杂交种子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3543.1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总则 GB 4407.2 经济作物种子 第2部分:油料类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 414 低芥酸低硫苷油菜种子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隐性核不育两系 指不育性受细胞核雄性不育隐性基因控制,兄妹交后代不育株与可育株分离比例为1:1、可育株自交后代可育株与不育株分离比例为3:1的这一类群油菜群体。3.2 父本中心式 油菜隐性核不育两系杂交种制种过程中,在保障父本花粉量的前提下,通过在母本行内或母本行间(父本不占行)每隔一定的距离种植父本,使其在每一株父本周围种植的都是母本。有利于父本植株花粉均匀地向分布在四周的母本植株扩散,达到最大限度满足母本花粉同时减少单位面积父本种植株数、增加母本种植株数,母本结实率,提高制种产量的一种种植方式。4 制种区选择 4.1 隔离区及制种区要求 理想的制种区是四面环山的山间小盆地或坡台地;若是丘陵坝区,必须有树林、房屋、小山丘等作为隔离,最低安全空间隔离距离1000m以上。隔离区内可种植制种品种的父本或小麦、绿肥等非十字花科作物。制种及隔离区内,不允许种植其它油菜品种和十字花科作物;农户种植的白菜、萝卜等十字花科作物蔬菜不允许留种,必须在开花前全部拔除。DB52/T 7882012 2 4.2 气候条件 制种区光照充足、通风条件好,油菜花期温度不能低于10,阴雨连绵天气较少。4.3 土地条件 无隔年生油菜的稻田或23年内未种过油菜和其它十字花科作物留种轮作的旱地。5 育苗 5.1 苗床的选择 选择背风向阳、排灌方便且2年以上未种过油菜和十字花科作物的沙壤土或粘性较轻的壤土作苗床。5.2 苗床面积 每667制种地准备母本苗床6080,父本苗床1520。5.3 苗床整地 苗床地在播种前翻犁平整,要求土壤细碎疏松,表土平整,干湿适度。播种前撒施腐熟有机肥1500 kg/6672000kg/667、过磷酸钙25kg/667,结合碎土将肥料混匀于土壤中,按1.2m1.5m开厢,厢沟宽30cm,沟深20cm。5.4 播种 5.4.1 播种期 根据品种父、母本的特征特性及生育期确定父、母本的适宜播期及播差期。宜在9月中旬选择阴天播种。5.4.2 亲本种子准备 亲本种子应符合GB 4407.2、NY 414的规定。5.4.3 播种量 父本每667制种地用种20g,母本每667制种地用种100g。5.4.4 播种 父、母本分厢定量均匀撒播,将种子拌入适宜细泥土混匀后,分23次均匀撒播于计划苗床内,切忌一次播完。5.4.5 盖种 播种后用秸秆或遮阳网盖好苗床。待种子发芽、子叶伸出(未展开)时及时揭去覆盖物。5.5 苗床管理 5.5.1 间苗、定苗 父、母本出苗后一叶一心期开始间苗,三叶一心期定苗,留苗100株/,拔除混杂苗、异生苗、弱苗、病苗。DB52/T 7882012 3 5.5.2 苗床施肥 苗床地应保持土壤湿润。如遇连续干旱天气,应在每天傍晚时分用清水浇施1次苗床地。定苗后根据幼苗长势施肥,如果幼苗叶片发黄,应及时追肥。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496标准的规定。每667用尿素2.5kg3kg兑清粪水浇施;叶片嫩绿,生长正常,适当少施或不施;移栽前5d7d用2kg3kg尿素兑清粪水施一次“送嫁肥”。5.5.3 防治病虫害 病虫害防治应符合GB/T 8321、NY/T 1276的规定,选择适合的药剂进行苗期病虫害防治。6 移栽 6.1 大田整地 水稻茬口的制种田在水稻散籽黄熟时及时开沟排水,确保水稻收获后按时翻犁整地。翻犁后开好厢沟、中沟、边沟,达到沟沟相通。旱地在前作收获后及时进行周边杂草清理,在翻犁整地后开好厢沟。6.2 大田移栽 6.2.1 移栽时间 幼苗5叶6叶期移栽。6.2.2 苗床起苗 起苗前检查苗床湿度,如湿度不够应将苗床浇透,保证起苗时带土不伤根系。起苗时首先是去除特大优势苗、病苗、杂苗,剩下的大小苗一起移栽,保证母本的不育株率一致。起苗少伤根系,多带护根土;当天起苗,当天移栽,不栽隔夜苗。6.2.3 大田底肥 肥料施用应符合NY/T 496的规定。在油菜移栽前每667施过磷酸钙30kg40kg、氯化钾6kg10kg、硼肥1.0kg或45%总养分含量复合肥25kg30kg、硼肥1.0kg混匀后作底肥施用。6.2.4 间比及密度 6.2.4.1 母本行内间比种植 母本:母本行距40cm,株距20cm,单株移栽,密度8300株/667(依不同组合而定)。父本:父本不单独占行种植,而是种植于母本行内。间比为1(父本)间4(母本),即父本间隔4行4株母本单株移栽,见图1。DB52/T 7882012 4 图1 父、母本间比为 1 间4种植图 6.2.4.2 母本等行距种植 母本:母本行距40cm,株距20cm,单株移栽,密度8300株/667(依不同组合而定)。父本:父本种植于母本行间,不单独占行。每间隔4行母本在其行间按单株种植父本,父本株距为80cm,见图2。图2 母本等行距种植图 DB52/T 7882012 5 6.2.4.3 母本宽窄行种植 母本:母本宽行行距60cm,窄行行距40cm,3个窄行1个宽行;株距20cm,单株移栽,密度880010000株/667m2。(依不同组合而定)。父本:父本种植于母本宽行间,父本株距80cm,见图3。图3 母本宽窄行种植图 6.2.5 移栽方法 先栽母本,后栽父本。按照预先设定的密度拉绳打窝(开沟),将预先起好的母本苗丢入窝中或按比例摆放在沟内,单株移栽。6.2.6 浇施定根水肥 父、母本苗栽完后,用尿素4 kg6kg/667兑清粪水施定根水肥。父本苗移栽后应浇施定根水肥。7 田间管理 7.1 查苗补缺 返青成活后及时进行查窝补缺。7.2 中耕施肥 肥料施用应符合NY/T 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幼苗成活后15d20d用尿素8kg12 kg/667兑清粪水追施提苗肥。在元月上旬根据苗长势用尿素10kg15kg/667追施腊肥,施后中耕培土,将油菜根颈和腊肥一起埋入土中。父本应偏施多施一次肥,用尿素10kg/667兑清粪水浇施。当土壤有效硼含量小于0.5mg/kg的制种地要增施硼肥,分别在苗期和蕾薹期每667叶面喷施0.2%0.4%硼砂水溶液50kg。7.3 病虫害防治 DB52/T 7882012 6 油菜越冬期前制种田间主要病虫害为霜霉病、病毒病、蚜虫、菜螟等,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防治。主要病虫害防治应符合GB/T 8321、NY/T 1276的规定,选择适合的药剂进行防治。7.4 去杂去劣 将田间隔生油菜及与父、母本典型性状不同的杂株、病株、弱株、畸形株及早花株全部拔除。7.5 父本摘薹补肥 如果父本比母本早开花5d7d,需对父本进行摘薹。摘薹高度为10cm15cm,摘薹后立即给父本补施氮肥,每667用尿素23。8 花期管理 8.1 隔离区的清理 在母本开花前必须将隔离区和制种区内隔生油菜以及白菜、萝卜等十字花科作物全部拔除干净。8.2 母本中可育株与不育株识别 可育株花蕾较大、饱满,用手指轻轻挤压3cm4cm幼蕾有淡黄色水浆渗出;可育株开花后花瓣较大、花药发育正常,雄蕊4长2短,有较多花粉。不育株花蕾瘦长,中空质软,剥开花蕾后可见花药萎缩、呈箭尖形,挤压3cm4cm幼蕾无淡黄色水浆渗出;不育株开花后花瓣较小、雄蕊退化、花药空瘪无粉。8.3 拔除时间 在母本现蕾期通过挤浆识别法把母本中90以上的可育株拔除;剩余可育株应在母本初花期彻底拔除。8.4 拔除方法 将已开花的可育株和未开花但可识别的可育株连根拨除,并全部运出制种区外。每隔2d3d拔除1次。8.5 防治菌核病 在菌核病普遍发生地区,选择适合的药剂进行防治。严格按照GB/T 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 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进行油菜菌核病的防治。8.6 砍除父本 父本终花后全部砍除,并运离制种地。9 收获与入库 9.1 适期收获 母本植株80%以上角果变黄,籽粒硬化且种子颜色由绿色变为品种的固有色泽时为适宜收获期。收割后抢抓晴天翻晒脱粒,收获的杂交种要单晒、单收、单放,作好标记,严格防止人为与机械混杂。9.2 种子入库 DB52/T 7882012 7 入库种子专人管理,经取样检验和夏繁鉴定后,将所有合格种子全部均匀混合后分装打包。入库种子应符合GB/T 3543.1-3543.7和GB 4407.2的规定。_ DB52/T 788-20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