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65.020.01 B 05 福建省地方标准DB35/T 12302011余甘子育苗技术规范 2011-12-31 发布 2012-03-15 实施DB35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5/T 12302011 I 前 言 本标准按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福建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惠安县农业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林榕、郑俊峰、陈金喜、熊月明、王浴沂、李雪琴、刘灿洪、黄聪敏。DB35/T 12302011 1 余甘子育苗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余甘子的苗圃选择、砧木培育、接穗、嫁接等育苗技术。本标准适用于福建省余甘子育苗生产技术。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NY/T 394-2000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T 1535-2007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微生物肥料 NY 5023-2002 无公害食品 热带水果产地环境条件 3 嫁接育苗 3.1 苗圃选择 地面平整开阔,背风向阳,地势较高,坡度平缓,日照良好。3.1.1 土层深厚,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Ph值 56 的红、黄壤均适宜。3.1.2 水源充足,排灌和交通运输方便。3.1.3 苗圃地不连作育苗。3.2 砧木培育 3.2.1 种子的采集 3.2.1.1 必须从矮化健壮的母树,选择充分成熟、无病虫斑的果实。3.2.1.2 采果期 1011 月。将采回的果实敲破,堆积于室外或走廊,堆高 45cm 左右;洒少量清水,经常翻堆。10d15d 后,筛洗干净,放在凉干或晒干;核裂弹出种子;过筛;将种子装进缸内贮存。3.2.1.3 种子贮存期不宜超过 6个月。3.2.2 播种 3.2.2.1 苗地提前 12 个月进行全园耕翻晒白,整细表土。每 667 施土杂肥 750、过磷酸钙75kg。3.2.2.2 结合整地深翻,每 667用 10%二嗪磷颗粒剂 1.0kg 撒施翻入土中以防治地下害虫。3.2.2.3 播种期 3 月上旬4 月上旬。3.2.2.4 播前按宽 80100,高 20 进行开沟整畦;播种后薄盖细沙土,厚度以不见种子为宜,畦面覆盖稻草或松毛针等。3.2.2.5 播后应保持苗床土壤湿润,20d25d 出苗。3.2.3 袋苗培育 3.2.3.1 营养土配制及装袋 按1234的比例配制营养土(细沙腐熟的农家肥腐殖质土苗圃地的熟土),装入营养袋(18cm20cm,厚度0.6mm以上),装满后按每行10袋摆放在苗床上,四周用土堆平。3.2.3.2 移苗 出土苗高达 5cm6cm,2片子叶打开而真叶又未长时移栽,时间 45 月中旬。DB35/T 12302011 2 选择阴天或晴天早晚进行。移栽前,把苗床和营养袋浇湿;移栽时,尽量保持苗木根系的完好。移栽的方法是用削尖的小木棍在营养袋内戳一个圆孔,将苗木根系垂直植于圆孔内,深度以覆土至苗根部以上 1cm,用手指压实空隙,浇透水即可。3.2.4 苗期管理 3.2.4.1 移植的幼苗要盖上遮荫网,幼苗成活并长高达 10cm15cm 时,方可撤去。3.2.4.2 及时拔除杂草。3.2.4.3 移植后保持土壤湿润,新梢长出时就要进行施肥;采取薄肥勤施,少量多次的原则;以人粪尿为主,配合施用尿素;前期每隔 7d10d施 1 次肥,一个月后每隔 10d15d施 1 次肥,同时应加强病虫害防治。3.3 接穗 3.3.1 母树应品种纯正,生长健壮,丰产稳产,无严重病虫为害的成年结果树。3.3.2 建立采穗母本园,保证有充足、健壮的一年生春梢或秋梢作接穗。3.3.3 枝条已充分成熟,新芽又未萌发时采穗最好。从健壮结果母树树冠中上部采集生长充实、芽眼饱满、粗细适中、枝条平直、无病虫害、已木质化的春梢或秋梢作接穗。3.3.4 采穗宜在无风、晴朗,露水干后的上午或下午阳光较弱时进行。采后立即剪去叶片,每 50100 条扎成捆,挂上标签。接穗应随采随接,成活率最高。3.4 嫁接 3.4.1 嫁接时间 211月均可嫁接,其中89月上旬,秋接最适宜。3.4.2 嫁接方法 主要有枝腹接、舌接、切接等方法。3.4.3 操作要求 3.4.3.1 枝腹接法 春、夏、秋均可嫁接,以夏接和早秋接为好;砧木粗度宜在 1cm 左右。削砧:左手握住砧木,右手持嫁接刀,在砧木离地面 8cm10cm 处,刀口略微向内往下削入木质部,不能超茎粗的 1/2,削面长 2.2cm2.4cm。削接穗:从接穗芽正对面上方 0.2cm 处,带木质部平削一刀,削面长 1.8cm2.0cm,把接穗转过来在未端以 45角斜削一刀,留一芽剪断。包扎:把削好的接穗插入砧木内,用宽 2.5cm、厚 0.02cm 的薄膜,把整个通头芽封闭,芽顶端扎 2 圈,然后往下扎 2圈;芽眼只盖一层薄膜,但不能用双层。折砧:在嫁接口以上 20cm 左右处折砧,砧倒向嫁接方向。3.4.3.2 舌接法 砧木的粗度1cm以上。离地面10cm12cm处的剪砧,在剪口以下2.5cm3.0cm处,刀口向上以35角削个斜面,斜面长2.0cm3.0cm,从斜面1/2处或垂直向下纵切一刀,深1.0cm。将接穗的芽眼正对面往下0.2cm0.4cm处,以35角削个长斜面,斜面长2.0cm3.0cm,然后从斜面正中纵切一刀,留一芽剪断,迅速把接穗芽插入砧木内,用宽2.5cm、厚0.02cm的薄膜包扎。3.4.3.3 切接法 砧木茎粗0.6cm以上便可嫁接。嫁接时在砧木离地面6.0cm8.0cm处剪砧,用嫁接刀从切口横断面、带木质部垂直向下纵切一刀,长2.0cm左右。在接穗芽眼正对面下方0.2cm处带木质部平削一刀,平削面长2.2cm左右,把接穗转过来,在末端以45角斜削一刀,留一芽剪断立即插入砧木内,用宽2.5cm,厚0.02cm的薄膜包扎。3.4.4 嫁接苗管理 3.4.4.1 嫁接之前,保持畦面干燥。接后 4d6d 浇水,湿润即可。当接芽开始抽梢后,视畦面干湿情况,必须经常浇水,保护畦面湿润,促进生长。DB35/T 12302011 3 3.4.4.2 嫁接后及时抹砧。3.4.4.3 采取前促、后控的施肥方法。当接芽膨大,即将刺破薄膜时进行第一施肥。采用薄肥勤施,每隔 10d15d 施1 次肥,到 10 月下旬,枝梢顶芽生长停顿或封顶后,则要控制肥水。3.4.4.4 防寒的方法 可在畦边围草(稻草或什草编织),加盖塑料膜;或用熏烟,每隔一定距离放置草堆,当寒流或霜冻降临前,点火熏烟保温。DB35/T 12302011 福建省地方标准 余甘子育苗技术规范 DB35/T 12302011*2012年 6月第一版 2012年 6月第一次印刷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