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65.020 B 61 DB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 12402012 主要盆栽观赏凤梨保护地栽培技术规程 2012-02-23发布 2012-05-20实施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5/T 12402012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栽培设施要求.1 4.1 降温设施.1 4.2 加温设施.1 4.3 遮光设施.1 4.4 灌溉设施.1 4.5 施肥设施.2 4.6 栽培床.2 5 栽培技术.2 5.1 品种选择.2 5.2 栽培基质.2 5.2.1 基质选择.2 5.2.2 基质消毒.2 5.3 花盆选择.2 5.4 栽植.2 5.4.1 种苗选择.2 5.4.2 种前准备.3 5.4.3 上盆栽植.3 5.4.4 摆盆.3 5.4.5 缓苗期管理.3 5.5 日常管理.3 5.5.1 水分管理.3 5.5.2 肥料管理.4 5.5.3 光照管理.4 5.5.4 温度调控.4 5.5.5 湿度控制.4 5.5.6 花期调控.5 5.5.7 其它管理措施.5 5.6 病虫害防治.6 附录 A(资料性附录)主要盆栽观赏凤梨种和品种生理特性和生态习性.7 附录 B(资料性附录)观赏凤梨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8 DB35/T 12402012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的要求编写。本标准由福建省林业厅提出和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建省标准化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钢、余凌峰、王彬彬、江秋萍、林臻毅、尚伟、吴宏、陈昌銘、程晓明、罗庆国、池明霞。DB35/T 12402012 1 主要盆栽观赏凤梨保护地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观赏凤梨的术语和定义、生产温室与配套设施、栽培管理技术。本标准适用于凤梨科丽穗凤梨属和果子蔓属主要盆栽观赏种和品种的盆花保护地栽培。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LY/T 1589-2000 花卉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LY/T 1589-2000界定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观赏凤梨 ornamental pineapple 具有观赏价值的凤梨科(Bromeliaceae)多年生草本植物的统称。3.2 叶筒 leaf cup 又称叶杯,由叶片基部相互重叠形成的,可以储存水分和养分的杯形结构物。4 栽培设施要求 4.1 降温设施 采用水帘风机降温系统、雾化降温机、循环通风扇或其他能起到降温作用的设备设施。4.2 加温设施 采用燃油、燃煤或其他能起到加温效果的设施、设备。4.3 遮光设施 采用遮光率各为50的双层活动式遮光系统。4.4 灌溉设施 采用喷灌设备。DB35/T 12402012 2 4.5 施肥设施 采用高压动力施肥机。4.6 栽培床 在设施内建造高60cm80cm,宽度150m180cm的可移动式栽培床。5 栽培技术 5.1 品种选择 根据市场需求与栽培条件选择栽培品种。主要盆栽观赏凤梨种和品种生理特性和生态习性见附录A。5.2 栽培基质 5.2.1 基质选择 基质应疏松透气、排水良好、不易分解、不含有害物质、能固定植株,具有较低的收缩性和较好的稳定性,pH值为 5.05.5、EC 值 0.3 ms/cm。常用的基质有草炭、泥炭、轻木、椰糠等。5.2.2 基质消毒 5.2.2.1 熏蒸消毒法 5.2.2.1.1 甲醛熏蒸消毒 用40%甲醛(福尔马林)稀释50倍液均匀喷洒于基质上,药剂施用量为每立方米基质200 mL,充分拌匀后用薄膜密封,5 d后揭开薄膜摊开基质,每日翻动1次2次,7 d后可供使用。5.2.2.1.2 线克熏蒸消毒 用35%线克水剂稀释50倍液均匀喷洒于基质表面,每喷洒一层药剂覆盖一层基质,药剂施用量为每平方米基质200 mL,基质层厚5 cm10cm,同时用清水喷洒基质至湿润状态,然后用薄膜覆盖密封,7 d后揭开薄膜摊开基质,每日翻动1次2次,7 d后可供使用。5.2.2.2 高温蒸汽消毒 选用耐高温薄膜密封已配制好的基质,通过管道把蒸汽输送到基质中心,至基质表面温度达到 6080,保持40 min60min。5.3 花盆选择 5.3.1.1 应选择不透光的花盆或塑料营养钵。5.3.1.2 成株高40 cm 的品种使用盆径 10cm12cm 的花盆;成株高40 cm 的品种,小苗阶段(株高 10 cm20 cm)用盆径8cm10cm 的花盆,中、大苗阶段(株高20 cm)用盆径 14cm16cm 的花盆。5.4 栽植 5.4.1 种苗选择 DB35/T 12402012 3 5.4.1.1 应选择生长健壮、发育良好、叶片完整、无畸形、无病虫危害、规格一致的苗株。5.4.1.2 成株高40 cm 的品种,苗高应达到 6cm10cm,成株高40 cm的品种,苗高应达到 10cm15cm。5.4.2 种前准备 5.4.2.1 种苗运到种植地后,应尽快将其从包装箱中取出,离地平放。5.4.2.2 取苗过程应轻拿轻放,保持根团完整、不松散。5.4.2.3 采用叶面喷雾增加空气湿度;保持室内温度 25 28,光照强度在 10 000Lux13 000Lux之间。5.4.3 上盆栽植 在花盆底部放 2cm 较粗大的基质后,将苗株置于盆内中央,填充基质至植株根基交界处,振动基质至盆口 2cm3cm,切勿将基质洒落到叶杯内。5.4.4 摆盆 5.4.4.1 根据植株大小确定摆盆密度。5.4.4.2 株高 10cm20cm 可盆靠盆摆放,株高 20 cm 的摆放以植株间叶片轻微相互交接为宜。5.4.5 缓苗期管理 5.4.5.1 摆放好后浇透定根水。5.4.5.2 上盆当天应喷施保护性广谱杀菌剂,可用 75%百菌清 600 倍800 倍液或 50%多菌灵 800倍1 000 倍液进行叶面喷雾。5.4.5.3 适当遮荫,控制光照强度在 13 000 Lux 左右、温度在日温 25 28、夜温 18 20、空气相对湿度在 70%80%之间。5.4.5.4 上盆 3d4d后可适当施浓度较低的液肥(EC 值小于 0.6 ms/cm)。5.4.5.5 恢复期过后转入日常管理。5.5 日常管理 5.5.1 水分管理 5.5.1.1 水质要求 观赏凤梨盆花对水质要求较高,宜采用纯净水或经过逆渗透纯化处理的自来水、雨水、井水、山泉水,要求pH值为5.56.5、EC值 0.1 ms/cm,硼含量应 0.1 mg/L。5.5.1.2 水分调控 5.5.1.2.1 幼苗阶段应保持基质湿润;进入旺盛生长期,供给充足的水分;催花和开花期应适当减少水分,控制其营养生长,促进花序鲜艳。5.5.1.2.2 在高温季节,应增加植株浇水量和浇水次数,保持基质湿润。5.5.1.2.3 在寒冷的冬季,应减少水分供给,尤其夜间应保持叶片和苞片干爽,增强其御寒能力。5.5.1.2.4 在整个生长期均需保持叶杯内有水,并每月换水一次。5.5.1.2.5 应每月控水一次(基质含水量 15%20%,保持 5 d 左右),保持基质的干湿交替。DB35/T 12402012 4 5.5.2 肥料管理 5.5.2.1 种植前应施足基肥,基肥以氮肥、钾肥为主。5.5.2.2 施肥方式分为基质施肥和叶筒淋施两种,以叶筒淋施为主。5.5.2.3 叶筒淋施可用无硼浓缩肥 20:10:20(氮、磷、钾之比)1000 倍液,硝酸钾和硫酸镁混合 1000倍液轮流施用,EC 值控制在 1.2 ms/cm 以下。5.5.2.4 15以上应l 周2 周施1 次,低于15应3 周4 周施1 次。5.5.2.5 在生长过程中可适当叶面追施,可喷施 0.1%尿素、0.1%硝酸钾、0.1%磷酸二氢钾和 0.05%硫酸镁等液肥。5.5.2.6 叶杯淋施施肥完毕 1h后,宜使用喷灌设备向叶面喷水 1 min2min,冲洗残留在叶片上的肥分,保持叶片洁净,防止液肥蒸发浓缩后烧伤叶片。5.5.2.7 出售前 30 d尽量不施用肥料。5.5.3 光照管理 5.5.3.1 不同属、不同种、不同生产阶段的观赏凤梨盆花对光照的要求见附表 A。5.5.3.2 处于不同季节和不同的生长阶段的观赏凤梨对光照的要求不同(见表 1),应结合温度条件进行光照管理,原则是:在适温下限提高光照强度,而在适温上限降低光照强度。表1 观赏凤梨盆花在不同季节、不同生长期的光照要求 季 节 营养生长小苗期(Lux)营养生长中苗期(Lux)生殖生长期(Lux)夏、秋季 10 00015 000 15 00025 000 13 00020 000 冬、春季 13 00018 000 18 00030 000 15 00025 000 5.5.4 温度调控 5.5.4.1 主要观赏凤梨适宜生长温度为:日温 25 30,夜温 15 20,日夜温差达到 6 以上。5.5.4.2 应根据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要求进行科学调控,调控方法见表 2。表2 观赏凤梨盆花生产温室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处理措施 温 度 建 议 采 取 的 措 施 低于10 宜开启燃油加温机进行加温,夜间保持叶片干爽。11 19 密闭温室适当保温。20 27 开启侧门,卷起周边薄膜通风。28 30 关闭活动遮光网遮荫,适当启动降温设备降温。高于30 加强通风,并尽可能启动降温设备降温。5.5.5 湿度控制 DB35/T 12402012 5 5.5.5.1 观赏凤梨盆花生长的适宜空气相对湿度为 60%80%,但不同温度条件下要求的湿度不同,见表3。5.5.5.2 宜采用雾化降温设备来调控空气相对湿度,以水雾刚好飘落到叶面之上为宜。表3 观赏凤梨盆花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湿度与生理要求 温 度 范 围 湿 度 要 求 生 理 要 求 16 19 40%60%降低湿度有利于保温御寒 20 30 60%80%最适生长温度和湿度 30 以上 75%左右 加强通风,相对湿度保持在75%左右有利健康生长 5.5.6 花期调控 5.5.6.1 催花前准备 5.5.6.1.1 应在催花前 30d60d 内控制养分供应,将淋肥间隔调整为两周 1 次,并叶面喷施 0.1%硝酸钾、0.1%磷酸二氢钾和 0.05%硫酸镁液肥各 1次。5.5.6.1.2 催花前 30d停止施肥,期间控制淋水,保持基质稍干。5.5.6.1.3 催花前一天将叶杯内的水倒掉。5.5.6.2 催花处理 应选择室温 1830的上午进行催化。5.5.6.3 处理方法 5.5.6.3.1 通常采用乙炔饱和水进行催花,可将0.05Pa 的乙炔气体通入水中,以水中有气泡上来为准,200L 水持续30 min45 min;将其灌入凤梨已排干水的“叶杯”内。5.5.6.3.2 3d5d 催花一次,连续三次即可。每次催花前应先倒去叶杯内液体。5.5.6.3.3 催花处理期间不要淋水。5.5.6.4 催花处理后的管理 5.5.6.4.1 浇灌催化液的一个月内不施肥。5.5.6.4.2 待心叶转色、花穗出现时,恢复施肥(硝酸钾稀释 1000 倍,EC 值控制在1.2ms/cm 以下)。5.5.6.4.3 第一次以钾肥为主,之后可以适当加入 Mg 肥(如硫酸镁)以增强花色和叶片的光泽。5.5.7 其它管理措施 5.5.7.1 叶片修剪 应使用经0.1%0.5%的高锰酸钾或75%的酒精消毒的刀具及时剪去病叶、残叶、老叶和畸形叶。5.5.7.2 清除杂草 及时清除温室内(地面、栽培床架和花盆内)的杂草、青苔,减少病虫的滋生传播。5.5.7.3 消毒灭菌 生产温室及其配套设施,特别是温室地板和栽培床架应定期消毒灭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与传播。DB35/T 12402012 6 5.6 病虫害防治 5.6.1 防治原则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禁止使用高毒、剧毒、高残留农药;5.6.2 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病虫害的主要种类、发生时间、危害症状及防治方法参见附录B。DB35/T 12402012 7 A A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主要盆栽观赏凤梨种和品种生理特性和生态习性 光照强度(Lux)适宜温度()适宜湿度 品种 属 光反应期(周)小苗 中大苗营养 生长期 生殖 生长期 开花后 营养 生长期 生殖 生长期吉利红星(Cherry)1618 20000 20000 2025 20 15 75%-90%50%-75%丹尼斯(Dennise1820 18000 18000 2025 20 15 75%-90%50%-75%紫星(Alerta)1618 20000 20000 2025 20 15 75%-90%50%-75%黄星(Sunytim1618 20000 20000 2025 20 15 75%-90%50%-75%中火炬(Focus)1820 18000 18000 2025 20 15 75%-90%50%-75%新大陆(Continel)1820 18000 18000 2025 20 15 75%-90%50%-75%奥斯托拉(Ostara)果子蔓属 1618 18000 18000 2025 20 15 75%-90%50%-75%红莺歌(Real)1416 12000 18000 2025 20 15 75%-90%50%-70%黄边莺歌(Annine)1416 12000 18000 2025 20 15 75%-90%50%-70%红剑(Favorie丽穗凤梨属 1416 12000 18000 2025 20 15 75%-90%50%-70%DB35/T 12402012 8 B B 附 录 B(资料性附录)表B.1 观赏凤梨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种类 类型 名称 重要防治期 危害症状 防治措施 叶尖焦枯 基质或空气过于干燥,或肥水的EC值过高,或水肥中含有过量的硼元素时。叶尖出现干枯现象,严重时整个叶尖部分焦枯。属基质或空气过于干燥引起的,要及时淋水使基质湿润,并利用喷雾系统喷雾增加空气湿度;属EC值过高引起的,要暂停淋肥,用清水冲洗叶杯和基质中积聚的盐分,在其后的淋肥亦要加强对肥分的监测;属水肥中含有过量的硼元素(大于0.1 mg/L)引起的,应降低其含量后才使用。叶片黄化 缺氮或缺镁时。主要发生于基部老叶片,表现为两种症状,一是整片叶由叶尖到叶基部逐渐黄化枯萎,二是叶面先出现较多的黄色小斑点,然后斑点变褐,最后整叶枯萎。前一症状主要是由于缺氮引起的,可适当增施氮素肥料;后者主要是由于缺镁引起的,可适当增施镁肥。徒长 光照不足时。植株软弱,叶片浓绿、狭长。改善光照条件,增加光照。生理性病害 叶片卷心或包心 夏季高温低湿的环境条件下。表现为植株心部嫩叶不向外伸展,而是彼此黏结在一起呈直筒状,又称为缩心。在夏季高温季节要避免过强的光照,并尽可能降低栽培环境的温度和调节空气相对湿度在75%左右,也要避免叶杯内缺水。根腐病 易发生在栽培基质排水性差,通气不良,基质过湿时。根系部分或全部腐烂变黑,根系生长发育受阻,导致植株生长不良。烂根轻微的,先暂停淋水,并疏松基质或更换排水性更好的基质;严重者,先拔出植株,剪除烂根,用7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清洗、消毒根部,再用排水性更好的新基质栽培,并适当控制水分,利其恢复。侵染性病害 叶斑病 易发生在闷热和通风不良的环境下。发病初期在叶片上出现黑色小斑点,周围有水渍状黄色晕圈,后期变成圆形或椭圆形斑块,边缘暗褐色,中央灰褐色。增强温室内通风,在发病初期剪去病叶,并喷施杀菌剂进行防治,7d10d喷施1次,连喷3次4次,同一种药用2次3次后应换用另一种药。适宜的药剂有:25%炭疽净(12001500)倍液,或30%爱苗(20003000)倍液,或65%好生灵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600800)倍液。DB35/T 12402012 9 表 B.1(续)种类 类型 名称 重要防治期 危害症状 防治措施 心腐病 高温高湿的夏季。患病植株叶杯基部组织变软腐烂,稍微提起新叶,即能把新叶或叶杯提出,病部散发恶臭味,严重的可造成整株死亡。加强栽培管理,高温高湿的夏季多用清洁干净的水冲洗叶杯,加强通风和降温,降低空气相对湿度至75%左右,并避免基质浇水过多。在高温季节到来前一个月开始每隔15d喷施一次药剂进行预防;发病初期,7d10d喷药1次,连喷3次4次,同一种药用2次3次后应换用另一种药;严重时,还可向患病的植株叶杯内灌施药剂。适宜的药剂有:72%农用链霉素(25003500)倍液,88%水合霉素1500倍液,65%好生灵800倍液,75%百菌清(600800)倍液。蚜虫 花序形成后。常成群伏于花序或花梗上吸取汁液,使花序失色萎缩,提前凋谢,其分泌物还易引起煤污病。每隔2周轮换使用以下药剂,每5 d 喷施一次,用30%蚜虱绝(8001000)倍液,或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4000)倍液,或粉虱治800倍液,或50%抗蚜威(10001200)倍液,或氧化乐果(500600)倍液。斜纹夜蛾 5月9月。为害花序的幼嫩苞片或小花,造成缺刻状损伤,多夜间为害。在发生初期及时进行防治,4d5d喷药1次,宜经常轮换药剂。常用的药剂有:用48%乐斯本(10001500)倍液,或速扑杀(12001500)倍液,或锐劲特(12001500)倍液,或90%敌百虫800倍液。红蜘蛛 通风不良时。主要在叶背吸取汁液,使叶片黄萎,严重时,整株完全失去光泽。增强温室内通风,为害初期及时喷药防治,每隔1周2周轮换喷施下列药剂,连喷3次4次,喷施时注意将叶面、叶背和叶基全部喷施,以免有残留继续繁殖为害。用药主要有20%三氯杀螨醇1 000倍液,或10%虫螨杀1000倍,或50%除螨灵(500600)倍液。蝗虫 5月9月。主要发生在5月9月,咬食嫩叶造成缺刻,甚至将整片叶咬断。少量发生时采用人工扑杀,数量多时,喷药防治。常用的药剂及施药方法同斜纹夜蛾的药剂防治。侵染性病害 介壳虫 4月5月;7月8月。主要栖附在叶片上刺吸叶片汁液,使叶片产生失绿的斑点,影响植株正常生长,其分泌物还易引起煤污病。在发生初期及时防治,4d5d喷药1次,宜经常轮换药剂。常用的药剂有:速扑杀(12001500)倍液,或90%敌百虫800倍液,或氧化乐果(500600)倍液,或48%乐斯本(10001500)倍液。_ DB35/T 12402012 福建省地方标准 主要盆栽观赏凤梨保护地栽培技术规程 DB35/T 12402012*2012年 5月第一版 2012年 5月第一次印刷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