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07.0 40A7 9DB37山东省地方标 准DB 37/T 34722018省级地名文化遗产认定规范Specifica tion o f e valuation f or hist oric-cultural h eritage of geograph ical names2 0 1 8-1 2-2 9发 布 2 0 1 9-0 1-2 9实 施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 B 3 7/T 34 72 20 18I目 次前言.II1范 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基本要求.25 地名文化遗产范围.26 申报条件.27 认定条件.28 认定程序.28.1 组织申报.28.2 论证评估.38.3 认定评审.38.4 公示确认.38.5 变更备案.39 保护利用.3附 录 A(资料性附录)地名文化遗产认定申请表.4附 录 B(资料性附录)地名文化遗产调查要素.9附 录 C(资料性附录)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实施方案.10D B 3 7/T 34 72 20 18II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山东省民政厅提出、归口并监督实施。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地名研究所、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曲发川、赵红红、岳睿、郭禹良、曹青、郭晓琳、陈效忠、关霞、张栋。D B 3 7/T 34 72 20 181省级地名文化遗产认定规 范1范 围本标准规定了山东省省级地名文化遗产认定的基本要求、地名文化遗产范围、申报条件、认定条件、认定程序和保护利用等。本标准适用于省级地名文化遗产认定。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 7 7 3 320 08 地名 标志GB/T 1 8 5 2 12001 地名分类与类别代码编制规则3 术语和定义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地名 ge og ra ph ic al n a m e s对各个地理实体赋予的专有名称。GB 1 77332 0 0 8,定义3.1 3.2现今地名 under u sing geog raphical n a m e s目前正在使用的地名。GB/T 1 85212 0 0 1,定义3.6 3.3历史地名 former g e o g r a p h i c a l names过去曾经使用过、目前已不再使用的地名。GB/T 1 85212 0 0 1,定义3.7 3.4系列地名 series o f geog raphical n a m e s由若干具有共同或相近人文、自然特征的地名组合。3.5D B 3 7/T 34 72 20 182地名文化遗产 historic-cultu ral h eritage o f g eo graphical n a m e s以地名为载体记录的中华民族所创造并传承的文化成果,包括现今地名和历史地名。4 基本要求4.1 省级地名主管部门应建立地名文化遗产名录。4.2 地名文化遗产认定应坚持自愿申报的原则,由地名文化遗产所在地人民政府地名主管部门逐级上报。4.3 认定为地名文化遗产的,省级地名主管部门应及时予以发布。5 地名文化遗产范围5.1 地名文化遗产包括年代比较久远、文化内涵丰富的现今地名和历史地名。5.2 地名文化遗产可以是单个地名,也可以是系列地名。6 申报条件符合以下条件之一且不违背公序良俗,即可申报:地名语词的读音、书写与语义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内涵;地名实体文化特色鲜明;影响力和知名度较高,具有传承价值。7 认定条件7.1 符合 7.2 和 7.3 的要求,可认定为地名文化遗产。7.2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地名语词的读音、书写与语义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内涵;地名实体文化至少含有一个下列特征:有积淀的历史渊源、文物古迹、历代人物、历史事件、文学典籍等特征明显的历史文化;具有特殊的地理景观、地方资源物产以及动物栖息地等鲜明的地域文化;具有饮食、民俗、服饰、礼仪、民间文艺(工艺)等独特的乡土文化。7.3 知名度高,具有重要传承价值。7.4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地名,可优先认定为地名文化遗产:省级及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省级及以上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等。8 认定程序8.1 组织申报8.1.1 地名文化遗产认定由省级以下人民政府地名主管部门提出申报,并提交申报材料。市级人民政府地名主管部门审核后报省级地名主管部门。跨行政区域的地名文化遗产宜联合申报。8.1.2 申报材料包括:D B 3 7/T 34 72 20 183地名文化遗 产认定申请表:单个地名认定 申请表样式见附录 A 中表 A.1;系列地名认定 申请表样式见附录 A 中表 A.2,系列地名认定申请还需填报所包含的单个地名的相关信息;地名文化遗产调查材料,调查要素可参见附录 B,调查内容包括:地名文化内涵和价值的阐述及证明材料(符合地名文化遗产申请条件的详细说明);地名文化遗存现状的详细说明及证明材料;地名文化保护工作情况说明。注:证明材料可为影像材料、纸质材料等。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实施方案(见附录 C)。8.1.3 申报材料应内容规范、引用准确、考证严谨。8.2 论证评估8.2.1 地名文化遗产申报材料初审合格后,省级地名主管部门应组织相关专家,采取实地考察、召开座谈会、走访询问和考证当地史料等方式进行调研。8.2.2 调研专家撰写调研评估报告,由省级地名主管部门审核。调研评估报告内容包括:地名文化遗产申报材料审核意见;地名文化遗产文化特色挖掘与总结;申报条件评估建议。8.3 认定评审8.3.1 省级地名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评审,专家人数不少于五人。8.3.2 评审专家根据调研组提交的调研评估报告和申报资料,依据认定条件,确定地名文化遗产推荐名单,并出具评审意见。8.3.3 评审意见应由评审专家签字并存档。8.4 公示确认8.4.1 通过省级新闻媒体、门户网站等对地名文化遗产推荐名单进行公示,面向社会征求意见。公示时间不少于十个工作日。8.4.2 根据评审意见和公示结果,确认为地名文化遗产的,列入地名文化遗产名录,颁授认定证书,并向社会公告。8.5 变更备案已认定为地名文化遗产的,若因行政区划调整、自然变化、城乡建设等原因更名的,应及时上报地名文化遗产名录管理部门,对地名文化遗产进行信息变更和备案。9 保护利用对列入地名文化遗产名录的地名,制定科学的保护规划,保护地名文化遗产所拥有的全部内容和形式。D B 3 7/T 34 72 20 184A A附录A(资料性附录)地名文化遗产认定申请表单个地名文化遗产认定申请表样式见表A.1。表 A.1 地名文化遗产认定申请表标准地名 汉语拼音拼写地名分类 地名属性 现今地名 历史地名地名分类代码 使用时间设立年份 废止年份地理位置地理坐标东经 至东经北纬 至北纬所在(跨)行政区语词文化特色实体文化特色知名度D B 3 7/T 34 72 20 185表 A.1 地名文化遗产认定申请表(续)当地人民政府地名主管部门申报意见(盖章)年月日市级人民政府地名主管部门审核意见(盖章)年月日省级地名主管部门评审意见(盖章)年月日备注 地名分类及地名分类代码填写要求见GB/T 18521。D B 3 7/T 34 72 20 186系列地名文化遗产认定申请表样式见表A.2。表 A.2 地名文化遗产(系列)认定申请表系列地名名称 汉语拼音拼写所包含的单个地名使用时间 设立年份 废止年份地理位置所在(跨)行政区整体历史文化内涵特色及知名度D B 3 7/T 34 72 20 187表 A.2 地名文化遗产(系列)认定申请表(续)当地人民政府地名主管部门申报意见(盖章)年月日市级人民政府地名主管部门审核意见(盖章)年月日省级地名主管部门评审意见(盖章)年月日备注1.填写“包含的标准地名”是按照GB/T 18521分类填写。2.需将系列地名中所包含的单个地名填写相关信息,可根据包含的地名数量追加页码。D B 3 7/T 34 72 20 188表 A.2 地名文化遗产(系列)认定申请表(续)所包含的单个地名标准地名 汉语拼音拼写地名分类 地名属性 现今地名 历史地名地名分类代码 使用时间设立年份 废止年份地理位置地理坐标东经 至东经北纬 至北纬所在(跨)行政区语词文化特色实体文化特色知名度D B 3 7/T 34 72 20 189B B附录B(资料性附录)地名文化遗产调查要素地名文化遗产调查要素见表B.1。表 B.1 地名文化遗产调查要素指标 指标分解及释义 调查要素语词文化读音、书写的文化内涵 读写为保留的古读与古写,或方言地名的读写。语义的文化内涵由来含义,所指代的地理实体包含的语言、地理、历史等文化要素,所表达的思想情志等。实体文化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保存历史建筑(古建筑、古街巷、遗迹、遗存等)保存完好;街巷的传统 功能犹在;聚落形态、空间格局基本保存完整。历史文化内涵文物古迹(纪念地)较多,有知名历史人物、发生过重大历史事件或有著名历史典故。地理文化内涵地质构造独特;自然景观秀丽,并有一定的人文景观与之辉映;境内有知名的自然资源、经济资源或土特产品;为重要动植物栖息地。乡土文化内涵有独具特色的传统民居、民俗文化、民间传统文化(技艺)表现形式及与之相关的文化空间等非物质文化元素。知名度专名现代影响程度目前专名使用的频度大、影响范围大、覆盖地域范围广和所指地理实体的社会经济发展繁荣等。国家级、省级称号国家级或省级地质公园(或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旅游度假区等;国家级或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国家级或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等。D B 3 7/T 34 72 20 1810C C附录C(资料性附录)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实施方案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实施方案样式见表C.1。表 C.1 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实施方案保护计划制定单位保护内容保护计划时间 主要任务 预期目标保障措施(包括法规保障、规划保障、舆论保障、人才保障、数据保障、成果保障、经费保障等)经费预算及其依据证明(包括经费预算总额及各项经费具体安排)备注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