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65.160 X 85 DB52 贵州省地方标准 DB52/T 7812012 烟叶 打叶复烤 质量控制评价 Leaf tobaccoThreshing and redringEvalu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2012-10-29发布 2012-11-29实施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52/T 7812012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评价要求.1 4.1 制定质量目标。.1 4.2 建立质量控制机构组织,明确职能,有效开展质量活动。.1 4.3 建立烟叶打叶复烤全过程质量控制方法和技术要求。.1 5 评价原则、方法和方式.2 5.1 原则.2 5.2 方法.2 5.3 方式.2 5.4 复评周期.2 6 评价依据、项目和内容(12 项,共计1000 分).2 6.1 依据.2 6.2 项目和内容见附录 A。.3 7 评价.3 7.1 评分按附录A 执行。.3 7.2 质量控制评价.3 附录 A(规范性附录)质量控制评价.4 DB52/T 7812012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烟草总公司贵州省公司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贵州烟叶复烤有限责任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黎启祥、胡涌、张健、李名城、龙兴权、左闻宇、严从亨、钟荣、蔡斌、任明超、倪海、刘山、陈勇、陈传美、郭涛、鲁平、陶和德、黄亮、姚源黔。DB52/T 7812012 1 烟叶 打叶复烤 质量控制评价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贵州省打叶复烤企业质量控制评价的内容、要求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贵州省打叶复烤企业质量控制的评价。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3220 烟叶储存保管方法 YC/T 192 烟叶收购及工商交接质量控制规程 YC/T 336 打叶烟叶 烤烟质量均匀性评价 DB52/T 673 原烟纯化加工质量控制规程 DB52/T 675 贵州省打叶复烤质量检验规程 DB52/T 678 出口烟叶打叶复烤质量检验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质量控制 quality control 为满足打叶复烤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一系列作业或技术活动。4 评价要求 4.1 制定质量目标。4.2 建立质量控制机构组织,明确职能,有效开展质量活动。4.3 建立烟叶打叶复烤全过程质量控制方法和技术要求。DB52/T 7812012 2 5 评价原则、方法和方式 5.1 原则 被评企业提供数据资料应真实、及时、全面,评价过程坚持科学、客观、公平、公正。5.2 方法 根据评价内容结合企业(或行业)制定的质量控制方法、技术要求和质量指标,采取首次会议(参评企业汇报),过程查验(查验质量记录、巡视现场生产、质询人员)等进行逐项评分、评级,举行末次会议(评价组报告),出具评价报告。5.3 方式 5.3.1 自我评价 复烤企业自行组织,按照评价内容逐项评价,实施自我改进。5.3.2 交叉评价 由行业(或2家以上复烤企业)组织,推荐人选,组成评价小组,按照评价内容逐项实施评价。5.4 复评周期 自我评价无周期限制,宜适时开展;交叉复评周期为二年,二年后需要重新进行评价。6 评价依据、项目和内容(12 项,共计 1000 分)6.1 依据 6.1.1 原烟验收质量控制,按 YC/T 192 规定执行。6.1.2 烟叶仓储质量控制,按 GB/T 23220 规定执行。6.1.3 烟叶纯化质量控制,按 DB52/T 673 规定执行。6.1.4 工艺管理能力,按企业规定执行。6.1.5 质量技术检验能力,按 DB52/T 675(或)DB52/T 678 规定结合企业规定执行。6.1.6 生产现场管理能力,按企业规定执行。6.1.7 包装物资质量控制,按企业规定执行。6.1.8 质量控制考核,按企业规定执行。6.1.9 质量控制效果,按 YC/T 336 规定执行。6.1.10 出厂检验控制,按企业规定执行。6.1.11 质量分析与改进,按企业规定执行。DB52/T 7812012 3 6.1.12 质量管控创新能力,按企业规定执行。6.2 项目和内容见附录 A 7 评价 7.1 评分按附录 A 执行。7.2 质量控制评价 7.2.1 段项质量控制评价见表 1。表1 段项质量控制评价 段项评级 评价指标 质量满意度 级(实得分/设计分)100%98%满意 级(实得分/设计分)100%(95-98)%较满意 级(实得分/设计分)100%(92-95)%一般 级(实得分/设计分)100%(89-92)%不满意 低于级(实得分/设计分)100%89%较差 7.2.2 综合质量控制评价见表 2。表2 综合质量控制评价 综合评级 评价指标 质量满意度 级 综合评分950分 满意 级 综合评分900-949分 较满意 级 综合评分850-899分 基本满意 级 综合评分800-849分 不满意 低于级 综合评分800分 未满足客户要求 DB52/T 7812012 4 A A 附 录 A(规范性附录)质量控制评价 参评单位:评价方式:段项设计分值 内容设计分值 评价标准 评价得分 评价记录及扣分事项 A.1.1 接收质量控制(15分)按批次对接收原烟进行担(件)重、等级合格率、霉烟率监测控制得15分;缺项扣5分,检测方法、频次单项不符合扣1分,记录不规范扣1 分,对不符合指标未采取有效措施1次扣2分。A.1.2 非烟物质状况(6分)按批次对接收原烟非烟物质进行监测控制得6分;检测方法不符合1次扣1分,记录不规范扣1分,缺1次扣1分,对不符合指标未采取有效措施1次扣2分。A.1.3 烟叶感官检验控制(16分)按批次对接收原烟水分、温度进行感官监测控制得16 分;缺1项扣 8分,检测方法、频次单项不符合扣1分,记录不规范扣1分,对不符合指标未采取有效措施1次扣 2分。A.1.4 实验室检验控制(18分)按批次对接原烟含水率、梗叶比率(原烟含梗率)、化学成分(糖、碱、氯、钾等)进行监测得18分;缺项扣6分,检测方法、频次单项不符合扣1分,记录不规范扣1 分,对水分超标未采取有效措施1次扣 2分。A.1 原烟验收质量控制(55分)。本项合计 段项评价:A.2.1 烟叶仓储保管质量(15分)定期对烟叶(原烟和成品)进行监测并有记录得15分;缺项扣2分,检测方法、频次单项不符合扣1分,记录不规范扣1分,对不符合指标未采取有效措施1次扣3分。A.2 烟叶仓储质量控制(70分)。A.2.2 烟叶监督抽查(15分)定期对烟叶(原烟和成品)进行监测并有记录得15分;缺项扣2分,检测方法、频次单项不符合扣1分,记录不规范扣1分,对不符合指标未采取有效措施1次扣3分。DB52/T 7812012 5 质量控制评价(续)参评单位:评价方式:段项设计分值 内容设计分值 评价标准 评价得分 评价记录及扣分事项 A.2.3 仓储环境(10分)仓库设置有温湿度计、并有监控记录得10分;缺项扣 5分,现场温湿度计失效1次扣1分,监测频次缺1次扣1分,记录不规范扣1分,对不符合指标未采取有效措施1 次扣3分。A.2.4 仓储管理(20分)物资出入库记录齐全、数量符合、堆放规范有序、无污染源得20分;记录不完整1次扣 2 分;现场发现一次不符合扣2分。A.2.5 产品交付(10分)按程序要求发运产品,发运过程符合要求得10分;交付产品未进行出厂检验1次扣5分,对不符合指标未采取有效措施1次扣2分。A.2 烟叶仓储质量控制(70分)。本项合计 段项评价:A.3.1 纯化等级合格率(10分)纯化后,批次烟叶等级合格率在75%以上得10分;批次低于75%1次扣2分,批次低于50%1 次扣3分。A.3.2 等级合格率监查(10分)对等级合格率进行监督抽查检验得10分;检测方法、频次单项不符合1次扣1分,记录不规范扣1分,对不符合指标未采取有效措施1次扣 2 分。A.3.3 非烟物质控制(10分)按批次对纯化后烟叶的非烟物质进行分类统计得10 分;检测方法、频次单项不符合1次扣1分,记录不规范扣1分。A.3.4 纯化损耗(15分)纯化后,批次烟叶(内销烟叶)纯化损耗控制在0.8%以内,出口烟叶控制在1.5%以内,得15分;超过要求不得分,无批次统计1次扣1分。A.3.5 纯化质量符合性(15分)监管部门与选叶等级合格率符合性5%得15分;8%得10分;12%得4分;12%不得分。A.3 烟叶纯化质量控制(60分)。本项合计 段项评价:A.4 工艺管理能力(120分)。A.4.1 产前协调会(12分)根据“生产计划”或“调度计划”组织(客户)相关科室召开产前协调会得12分;以客户为单位缺少有相应记录1次扣2分。DB52/T 7812012 6 质量控制评价(续)参评单位:评价方式:段项设计分值 内容设计分值 评价标准 评价得分 评价记录及扣分事项 A.4.2 工艺策划依据(10分)根据“生产调度计划”、“技术(合同)协议”、“客户工艺技术要求”、“技术标准”等、制定工艺策划书得10分;以客户为单位缺少有相应策划1次扣2分。A.4.3 工艺策划内容(10分)工艺策划书的内容要求应满足现行标准要求规定得10分;超指标限值或频次不够1次扣2分。A.4.4 组织生产(10分)按照工艺策划和生产调度计划组织生产得10 分;未按工艺策划和生产调度计划执行的,1次扣5分。A.4.5 工艺变更(8分)工艺策划变更符合要求得5 分,执行到位得3分。A.4.6 操作人员(10分)操作人员熟知各工序工艺要求,掌握设备操作技术得10分;否则1次扣2分。A.4.7 工艺纪律内容(15分)制定工艺纪律检查内容得10 分,内容全面符合要求得5分,否则1次扣2分。A.4.8 工艺纪律检查(15分)建立工艺纪律评分办法和考核制度,并按期进行检查及监督工艺纪律全面贯彻执行得15分。否则,1次扣2分。A.4.9 工艺纪律管理(15分)对工艺纪律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责令责任部门或人员进行原因分析,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加以整改,得15分;否则,1次扣2 分。A.4.10 工艺能力提升(15分)制定烤季“工艺质量能力提升方案”逐项开展工作,且达到预期目的得15分,缺项扣3分。A.4 工艺管理能力(120分)。本项合计 段项评价:A.5.1 检验技术工培训上岗(15分)烤季开烤前对检测工(或新聘检测工)进行培训,经考核获得资质上岗,且记录完整齐全得15分;缺一个扣2分。A.5 质量技术检验能力(135分)。A.5.2 检验技能(15分)检测人员技能熟练,操作规范得8分,人员配备齐全,能完成检测工作得7分;发现一项不规范检测扣1分,缺1人扣2分。DB52/T 7812012 7 质量控制评价(续)参评单位:评价方式:段项设计分值 内容设计分值 评价标准 评价得分 评价记录及扣分事项 A.5.3 检测计量设备检定(10分)监视测量设备检定数量、周期符合要求得10分;否则,缺项扣1分。A.5.4 测量器具(12分)校准用测量器具符合要求得10分;缺1项扣2分。A.5.5 检测计量设备校准(16分)校准(或测量)方法、频次、技术参数符合得15分,否则 1项不符合扣1分。A.5.6 检测项目(10分)检测项目符合标准要求或工艺策划要求得10分,缺 1次扣2分。A.5.7 检测方法(12分)取样及检测方法、频次符合要求得10分,否则1次扣2分。A.5.8 检测记录(10分)记录规范、按期存档、保管和销毁得10分;否则1次扣1分。A.5.9 数据反馈(10分)检测结果反馈及时、准确得10分,否则1次不符合扣1分。A.5.10 结果判定与处置(15分)对不符合项、不合格品进行处置,过程完整、措施适宜得15分,否则1次扣2分。A.5.11 检测室现场管理(10分)现场管理规范、有序、清洁得10分,否则1项不符合项扣1分。A.5 质量技术检验能力(135分)。本项合计 段项评价:A.6.1 车间定置管理(15分)对生产区域进行定责管理、生产有序、组织到位得15 分;否则1项不符合项扣2分。A.6.2 非烟物质分类(10分)按批次对在线剔除的非烟物质进行统计分类得10分;否则1次扣 2分。A.6.3 车间现场(15分)物资物品堆放整齐,地面清洁,无散落烟叶得15分;否则1次扣 2 分。A.6.4 设备管理(20分)设备符合生产要求,无跑、冒、滴、漏、污染等现象,且设备完好得20分;否则1次扣2分。A.6 生产现场管理能力(95分)。A.6.5 生产能力(20分)生产能力在设计能力1000Kg内得20分,出口烟叶加工按设计能力70%计算。否则1次扣 2 分。DB52/T 7812012 8 质量控制评价(续)参评单位:评价方式:段项设计分值 内容设计分值 评价标准 评价得分 评价记录及扣分事项 A.6.6 流量均衡能力(15分)流量均衡能力控制在5%以内得10分,在3%以内加15分,在设计能力5%以上得5分,超过10%不得分。A.6 生产现场管理能力(95分)。本项合计 段项评价:A.7.1 物资领用(10分)按规定要求领用生产用料物资(包装物资)、出入库记录完整得10 分。否则不得分。A.7.2 物资管理(10分)对领用的包装物资进行有效管理得5分;有质量信息记录反馈得5分,否则1次口2分。A.7.3 物资损耗(20分)包装纸箱损耗在3以内得12分,在2以内得16分,在1以内得20分;在5以内得5 分,超过5得0分。A.7.4 包装控制(10分)标签、捆扎带规范得3分;内外箱爆角、回涨不超过5cm得7分,否则1次扣1分。A.7 包装物资质量控制(50分)。本项合计 段项评价:A.8.1 产品质量监督考核(20分)根据质量监督考核制度按月对产品质量进行监督考核得10分,考核内容符合要求得10 分。否则不得分;1项不符合扣2分。A.8.2 班组质量评分(10分)按日对生产班组的产品质量及工艺过程控制实行评分并公示得10 分。否则不得分,缺1 次扣0.5分。A.8.3 考核分与绩效(20分)将质量监督考核制度结果纳入相关岗位绩效考核得20分。否则不得分。A.8 质量控制考核(50分)。本项合计 段项评价:A.9.1 抽检合格率(25分)工序抽检合格率控制在95%得20分,每增加(减)1个百分点加(减)1分。A.9 质量控制效果(170分)。A.9.2 不合格品率(15分)不合格品率控制在1%得10分,每降低0.2%加1分,每增加0.1%扣 1分。DB52/T 7812012 9 质量控制评价(续)参评单位:评价方式:段项设计分值 内容设计分值 评价标准 评价得分 评价记录及扣分事项 A.9.3 成品含杂率(25分)含杂率控制在0.005%以内得15分,在0.004%以内得17.5分,在0.003%以内得20分,在0.002%以内得22.5分,在0.001%以内得25分,A.9.4 片烟质量均匀性(36分)均匀性达到好得36分,较好得26分,较差得10分,差得0分。A.9.5 含水率均匀性评价(23分)SQH值为a级得23分,b级得18分,c级得8分,c级以下得0分。A.9.6 糖碱比匀性评价(23分)SQH值为a级得23分,b级得18分,c级得8分,c级以下得0分。A.9.7 叶片结构匀性评价(23分)SQH值为a级得23分,b级得18分,c级得8分,c级以下得0分。A.9 质量控制效果(170分)。本项合计 段项评价:A.10.1 批次检验(15分)按批次进行检验的得10分,抽样比例符合要求得5 分。否则1次扣2分。A.10.2 检测项目(20分)检测项目符合得10分,检测方法符合得10分,否则 1次扣2分。A.10.3 批质量(40 分)A类指标合格率在95%得10分,每增加(减)1个百分点加(减)1分;B类指标在90%以上得5分,每增加(减)1个百分点加(减)0.5分;批次交验合格率在98%得10分,每增加(减)0.4个百分点加(减)1分。A.10 出厂检验质量控制(75分)。本项合计 段项评价:A.11.1 质量投诉(25分)无客户投诉得 25 分,投诉 1 次,不得分。A.11.2 质量分析(25分)按期对产品质量分析和非烟物质分析得15分,内容、方法符合质量分析要求得5分,分析技术科学、适用得5分。A.11 质量分析与改进(70分)。A.11.3 持续改进(20分)根据“质量缺陷”和质量分析报告提出的问题进行改进,且改进措施得当得25分,1项不符合扣2分。DB52/T 7812012 10 质量控制评价(续)参评单位:评价方式:段项设计分值 内容设计分值 评价标准 评价得分 评价记录及扣分事项 A.11 质量分析与改进(70分)。本项合计 段项评价:A.12.1 质量管控创新方法1(25分)在生产过程中,采取先进技术和方法,效果明显,取得突破,每项最高可加25分。A.12.2 质量管控创新方法2(25分)在生产过程中,采用先进技术和方法,效果明显,取得突破,每项最高可加25分。A.12 质量管控创新能力(50分)。本项合计 综合评分 综合评级 综合评价 质量满意度 评价人员签名:日期:注:以上段项中未开展不得分,扣分以扣完为止,不累加到其它段项。_ _ DB52/T 781-201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