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池塘河蟹套养双季青虾技术操作规程DB34/T 1516-2011.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无公害池塘河蟹套养双季青虾技术操作规程DB34/T 1516-2011.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无公害池塘河蟹套养双季青虾技术操作规程DB34/T 1516-2011.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无公害池塘河蟹套养双季青虾技术操作规程DB34/T 1516-2011.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无公害池塘河蟹套养双季青虾技术操作规程DB34/T 1516-2011.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无公害池塘河蟹套养双季青虾技术操作规程DB34/T 1516-2011.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CS 65.020 B 01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 34/T 15162011 无公害池塘河蟹套养双季青虾技术操作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poly-culture double cropping Macrobrachiumn nipponensis in nuisance free Chinese Mitten Crabs pond 2011-10-25发布 2011-11-25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4/T 15162011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芜湖县青虾养殖协会、芜湖县水产技术推广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丁凤琴、奚平、宋光同、王万兵、陈静。DB34/T 15162011 1 无公害池塘河蟹套养双季青虾技术操作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池塘河蟹套养双季青虾的池塘条件、种草移螺、虾蟹苗放养、投饲管理、水质管理、疾病防治、适时捕捞等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池塘河蟹套养双季青虾,池塘虾蟹鳜混养可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GB/T 18407.4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NY 505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DB34/T 331 中华绒螯蟹病害防治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双季青虾 double cropping Macrobrachiumn nipponensis 河蟹养殖池塘套养两季青虾,其中:春季养殖时间为 2 月中下旬6 月中下旬,夏季养殖时间为 7月下旬12 月中下旬。4 池塘条件 4.1 池塘 呈长方形,东西走向,面积 13000 m226600 m2,坡比 1(35),可蓄水 1.2 m1.5 m,土质以壤土为宜,池底淤泥厚 10 cm15 cm,塘埂无杂草,周边无高大树木及建筑物,环境符合 GB/T 18407.4的规定。4.2 池塘改造 DB34/T 15162011 2 离塘埂 3 m 处开挖环沟,沟宽 3 m5 m,沟深 50 cm80 cm,坡比 1(35),环沟面积约占池塘总面积 2030,池塘中间形成围滩,4 月上旬,用 40 目聚乙烯网片围建隔离网,将围滩与环沟隔开,便于在围滩上种植水草。4.3 防逃设施 防逃材料用厚塑料薄膜、钙塑板等,基部入土 10 cm15 cm,顶端高出埂面 40 cm50 cm,钙塑板之间结合紧密,防逃墙与埂面垂直,进水口设置 60 目80 目双层筛绢网布,排水口设置 40 目密眼“凸”型不锈钢丝网,“凸”面向外。4.4 水质 水源充足,水质符合 GB 11607 规定,排灌方便,养殖水质应符合 NY 5051 的规定。4.5 清塘消毒 2 月初,彻底干塘,冻晒 15 d20 d,塘底呈龟裂状。采用干法清塘,注入 5 cm10 cm 清新水,用块状生石灰化浆后趁热全池泼洒,每 667m2 用量 75 kg100 kg,老池塘多用,新塘少用。4.6 施肥 清塘 7 d 后,向环沟注入经过滤的新水,在池塘环沟中堆放经过充分腐熟的有机粪肥,每 667m2施用量 200 kg300 kg。4.7 种草 水草种类可选择伊乐藻、轮叶黑藻、苦草、金鱼藻等,根据水草生物学特性,随季节变化,适时移栽不同种类的水草,水草营养体移栽前需要使用 10 g/m3 的漂白粉(有效氯 30)浸泡消毒 10 min,在同一池塘中形成多种水草群落,水草面积占池塘面积的 5060,满足虾蟹生长需求,整个养殖过程,水草过多,及时割除,水草过少,通过围网隔离补栽。4.7.1 伊乐藻 2 月初,池塘环沟进水 10 cm15 cm,在环沟中移栽伊乐藻,将伊乐藻切成 10 cm15 cm 长的小段,每 10 段15 段为一束,每行 1 株,按行距 0.5 m0.6 m,插入泥中 3 cm5 cm,待草成活后,逐步加水。4.7.2 轮叶黑藻 a)芽苞播种法:12 月到翌年 3 月,选择晴天,在围滩上播种,播种前池水加注新水 10 cm,每667m2用种 0.5 kg1 kg,将芽苞 3 粒5 粒按行距、株距各 0.5 m 插入泥中,当水温升至15 时,5 d7 d 开始发芽。b)营养体繁育法:4 月中下旬,保持围滩水深 10 cm15 cm,将轮叶黑藻营养体切成长 8 cm左右段节,在围滩上按照行距 50 cm,株距 50 cm 栽插,待水草发新芽,逐渐加水,不使水草露出水面。栽插初期保持水质清新,不干涸,不使用化肥。4.7.3 苦草 4 月上旬,保持围滩水深 3 cm5 cm,播种前需用池水浸泡 1 d2 d,搓净外皮,再将苦草籽用水浸种 1 d2 d 进行催芽,待种子见白后,加少量塘泥在围滩上均匀撒播,按照围滩面积计算,每 667m2用种量 100 g250 g。DB34/T 15162011 3 4.7.4 金鱼藻 6 月中下旬,割除过多伊乐藻,在环沟、沿岸带,补充移栽金鱼藻,移栽时要用围网隔开,防止水草随风飘走或被虾蟹破坏,每个围网面积 10 m220 m2,每 667m2 2 个4 个,用草量 100 kg200 kg。4.8 移螺 池塘分批投放螺蛳,4 月上旬每 667m2 投放螺蛳 100 kg150 kg,5 月6 月每 667m2 补投 50 kg100 kg,投放时均匀撒开,使池塘保持每 667m2 螺蛳量 200 kg 以上。5 虾蟹苗种选购与放养 5.1 蟹种投放 5.1.1 蟹种质量 选择天然捕捞或仿生态人工培育的长江水系蟹种,要求体色青灰、有光泽、四肢齐全、无疾病、活力强、规格 160 只/kg200 只/kg。5.1.2 运输 一般用 80 cm40 cm40 cm 的泡沫箱作为蟹种运输箱,箱底钻直径 1 cm2 cm 的圆孔 8 个10 个,蟹种用 3 mm5 mm 网目的网袋包装置于运输箱内,每箱放两袋,每袋装蟹种 3 kg5 kg。袋中放置洗净的伊乐藻、菹草,防震防堆压。长途运输的蟹种放养后死亡率大,最好选用本地培育的优质蟹种。5.1.3 投放 2 月中下旬,经过运输的蟹种,使用池塘水均匀泼洒,平衡温差 10 min,控制温差在 1 内,用 3的食盐水浸泡消毒 3 min5 min 后下塘,将蟹种轻轻倒在池塘环沟的斜坡上,让其自行爬入暂养环沟中,每 667m2 投放 500 只600 只。5 月上旬,待围滩水草茂盛时,拆围网,让河蟹自由出入草区。5.2 虾苗投放 5.2.1 虾苗质量 选用长江水系青虾繁育的虾苗,要求体色晶亮、有光泽、四肢齐全、无疾病、活力强、规格整齐。其中春季虾苗为秋繁越冬虾苗,规格为每 kg 1000 尾1200 尾;夏季虾苗为当年繁育的虾苗,规格为每 kg 4000 尾6000 尾。5.2.2 运输 采用带水与充氧运输,利用规格为 70 cm40 cm10 cm 的装虾箱装载虾苗,每箱装春季虾苗 10 kg左右,夏季虾苗 5 kg8 kg,运输时间控制在 3 h 内。长途运输的虾苗放养后死亡率大,最好选用本地培育的优质虾苗。5.2.3 放养 2 月底 3 月初,沿池塘环沟均匀投放春季虾苗,每 667m2 投放虾苗 10 kg;7 月底 8 月初,经过运输的夏季虾苗,利用池塘水均匀泼洒,调和温差 10 min,控制温差在 DB34/T 15162011 4 1 内,沿池塘四周浅滩均匀投放,每 667m2 投放虾苗 5 kg7 kg。6 投饲管理 遵循“定时、定点、定质、定量”四定原则及“看天气、看水色、看摄食”三看原则。6.1 定时 3 月、4 月和 10 月中旬后,每天 17:0017:30 投喂 1 次;5 月9 月,日投喂 2 次,分别是 6:007:00、17:0018:00,以下午为主,占总投喂量的 70。6.2 定点 沿池塘四周、围滩浅水区及水草边多点均匀泼洒。6.3 定质 动物性饲料主要为野杂鱼、冰鲜鱼、河蚌肉、螺蛳等。植物性饲料主要为南瓜、小麦、大麦、玉米、豆类、山芋、土豆、茄子、新鲜水草等,豆类、麦类等植物性饲料应熟化;也可选用全价配合颗粒饲料;饲料卫生符合 GB 13078,安全限量符合 NY 5072。6.4 定量 饲料搭配遵循“前期精,中间青,后期荤”的原则。根据河蟹、青虾的总重计算投喂量,全价配合饲料投喂量见表 1,动植物鲜料饲料配比及日投饲率见表 2。以 2 h3 h 吃完为宜,具体投喂量根据天气、水温及虾蟹的摄食活动情况酌情增减。表1 全价配合饲料投喂量 月 份 34 56 78 910 粒径(mm)1.5 2 3 3 日投饲率()23 34 45 58 表2 动植物鲜料饲料配比及日投饲率 月 份 34 56 78 910 动植物饲料配比 70:30(6050):(4050)(3050):(7050)(6070):(4030)日投饲率()58 810 1015 1520 6.5 看天气 晴天多投,阴雨天少投。6.6 看水色 透明度大于 50 cm 时可多投,小于 30 cm 时应少投,并及时换水。DB34/T 15162011 5 6.7 看摄食 发现过夜剩余饲料应减少投喂量。7 水质管理 7.1 水位调节 a)3 月份,水温较低,保持池塘环沟水位。b)4 月份,随着水温上升,逐渐加深水位,每 7 d10 d 加 1 次新鲜水,每次 10 cm15 cm。c)至 6 月份,水深加至 1.2 m1.5 m,高温季节保持最深水位。7.2 水质调节 a)7 月9 月份,高温季节每 7 d10 d 换水 1 次,每次换水 15 cm20 cm;9 月份后,每 15 d20 d 换水 1 次,每次换水 10 cm15 cm。b)6 月份以后,每 15 d20 d,全池均匀泼洒 1 次生石灰,每 667m2用量为 5 kg10 kg,调节池水 pH 值在 7.08.5。c)高温季节,每隔 15 d20 d,施用一次 EM 复合菌制剂,每次每 667m2 用量为1000 mL。d)养殖前期与后期,保持池塘透明度 30 cm 左右,中期高温季节,维持透明度 40 cm50 cm。8 疾病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防治用药应符合 NY 5071 要求。8.1 预防 开食、换水、用渔药期间,虾蟹应激反应较大,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 Vc、Ve、免疫蛋白等添加剂,将添加剂与黏合剂加水混匀后,泼洒饲料粘合添加;夏季高温期间,定期使用微生态制剂;每隔 15 d20 d,交替使用硫酸锌、聚维酮碘、溴氯海因等渔药预防疾病,严禁使用违禁药品。8.2 常见疾病治疗 河蟹常见疾病与治疗方法参照 DB34/T 331-2003;青虾常见疾病与治疗方法见附录 A。9 巡塘 坚持每天早、晚巡塘,观察池水的变化、虾蟹摄食、活动、生长、脱壳以及防逃设施的破损等情况,特别在高温季节、暴风雨、闷热天气以及洪汛期,加大巡塘次数,加固池埂及防逃设施。10 适时捕捞 捕捞方法可用手捕、笼捕,拖网拖捕及干塘捕捉等。6 月初,开始捕捞春季青虾,至 6 月底结束;9 月中下旬,开始捕捞河蟹,至 10 月底结束;12 月初,开始捕捞夏秋季青虾,12 月底干塘,捕起全部虾蟹。A DB34/T 15162011 6 附 录 A(规范性附录)青虾常见疾病与治疗方法 表A.1 青虾常见疾病与治疗方法 病名 主要症状 病因 治疗方法 固着类纤毛虫病 病虾体表、附肢及鳃上常附着污物,肉眼观察呈棉絮状。由于聚缩虫、钟形虫、累枝虫等成群着生引起。硫酸锌粉 0.3 mg/L0.4 mg/L全池泼洒,重症隔日再用1次。黑壳病 虾体表被藻类附着,体色变黑或黑绿色,不能顺利蜕壳。附着性硅藻、褐藻、丝状藻等附着。同固着类纤毛虫病。甲壳溃疡病 病虾体表、附肢、触角、尾扇等处出现红色或黑色点状或斑块状溃疡,有的附肢、触角、尾扇甚至烂断。主要由一些弧菌、假单胞菌、气单胞菌以及具有分解几丁质能力的细菌侵袭所致,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刺激及营养失衡导致。采取内服与外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外消:鱼用季胺盐碘(有效碘10)0.2 g/m全池泼洒,重症连用 2 次。内服:对气单胞菌等引起的细菌性疾病,每kg青虾体重用恩诺沙星5mg10mg,每日给药2次,连用5d7d;对弧菌等引起的细菌性疾病,每kg青虾体重用恩诺沙星10mg20mg,每日1次,连用5d7d;对弧菌、荧光假单胞菌、黄杆菌等引起的细菌性疾病,每kg青虾体重用恩诺沙星15mg20mg,每日1次,连用5d7d。红体病 躯体、附肢、尾柄变红,反应迟钝,不久死亡。多种弧菌感染所致。采用内服与外消相结合的方法治疗。外消:溴氯海因全池泼洒,使得池水药物浓度0.3 mg/L 0.5mg/L,重症连用 2 次。内服:土霉素拌饵投喂,每100kg饲料拌5g,连续 3d5d为一个疗程。烂鳃病 鳃丝残缺破损、溃疡,病虾因呼吸困难窒息而死。嗜水气单胞菌感染。聚维酮碘(有效碘10)0.2g/m3全池泼洒,重症连用2次。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