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67.080.20 B 31 备案号:35058-2012 DB22 吉林省 地方标准 DB 22/T 1584 2012 无公害农产品 黑木耳林下仿野生栽培技 术规程 Pollution-free agricultural products Technique rules for imitating wild of auricularia auricular in forests 2012-09-15发布 2012-10-31实施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22/T 1584 2012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规程由吉林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本规程起草单位:九台市怡景园林绿化公司、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吉林农业大学、吉林省白河 林业局。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刘桂英、刘晓龙、付晓霞、王广发、刘仁奎、朱东光、田恩静、齐义杰、冀瑞 卿、张英楠、孟庆刚。DB22/T 1584 2012 1 无公害农产品 黑木耳林下仿野生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林下代料袋栽黑木耳的工艺流程、关键技 术(品种和菌种、栽 培场所、栽 培季节、培 养 料 及配方、配 料 拌 料、装 袋、冷却灭菌、接种、发 菌管理、开 口 催 耳、出耳 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加 工。本标准 适用于 吉林省东 部山区、半山区和中部平原地区 林下 熟 料袋栽黑木耳。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 列文件对于 本 文件 的 应用是必不可少 的。凡是注日期 的 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 的 版 本 适用于 本 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 的 引用文件,其最新版 本(包括所有 的 修改 单)适用于 本 文件。GB 5084 农田 灌溉水质 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 标准 GB 9687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 标准 GB 9688 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 标准 GB 19169 黑木耳 菌种 NY 5099 无 公 害食品 食用菌 栽 培基质安全 技 术 要 求 NY/T 391 绿 色食品 产地环境 技 术 条 件 NY/T 393 绿 色食品 农 药 安全 使 用 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 列术 语 和 定义 适用于 本 文件。3.1 林下仿野生栽培 imitating wild cultivation in forests 将 代料栽 培 黑木耳 菌 袋 摆放在 适 宜 的林 地 内,模拟野 生环境 条 件 进行 出耳的栽 培方 式。4 环境条件 4.1 发菌场所 具备保温、增湿、通风、干燥等条 件,可 选择 培养 室或简易棚。4.1.1 培养室 利 用 房屋作 发 菌 室,房间内 采用 角铁或 原 木 搭 培养 架,培养 架宽 1 m 1.2 m,长度 不 限,层间距35 cm,并 在窗子上 部安装 通风设备。4.1.2 简易棚 DB22/T 1584 2012 2 简易棚 要 求 棚高 不 超过 2.8 m,1个 发 菌 室面积 不 超过 100 m2。棚内搭 培养 架,在棚一侧 下 部开 通风 窗,另一侧高处 开 排气孔,30 m2 50 m2设 1个通风窗 和 1个排气孔,棚内设置控温设施。4.2 出耳场地 选择周围 开 阔、环境 清洁、通风良好、易排 水防 涝、靠近 水 源、交通 方 便、郁闭度 0.4 0.7的 缓坡林 地 做 出耳 场地,切忌选择低洼 林 地。林 地环境 条 件应 符合 NY/T 391的规定。5 栽培工艺流程和关键技术 5.1 工艺流程 品种和菌种 培养 料 及配方 配 料 拌 料 装 袋 灭菌 冷却接种 发 菌管理 开 口 催 耳 林下出耳 5.2 品种和菌种 5.2.1 品种选择 从具 有 相 应 技 术 资 质 的 供 种 单位 引种,且 种 性 清 楚。选择 品种注 意优 质、高 产和 抗逆性强三 个条 件,并 且两 个 品种 搭 配 使 用。5.2.2 菌种类型和质量 选择 固体 菌种 或 枝 条 菌种,固体 菌种质 量 应 符合 GB 19169的规定。5.3 栽培季节 5.3.1 春季栽培 东 部山区 栽 培中、晚 熟品种 在 元旦至春 节期 间 生产菌 袋,早 熟品种 在 春 节 至 3月 1日期 间 生产菌 袋,4月 20日 至 30日 下 地。5.3.2 秋季栽培 东 部山区 栽 培中、晚 熟品种 在 4月 20日 至 6月 1日期 间 生产菌 袋,早 熟品种 在 5月 10日 至 6月 10日期 间生产菌 袋,8月 1日 至 10日 下 地。5.4 培养料及配方 根据当 地原 料 资 源选择 适 宜 的 培养基配方(见附录 A),严格掌握 培养基 含 水 量 和 pH值。秋 季 栽 培配方不 添 加 或 少 添 加 玉米粉 和 葡萄糖;木 屑粗细 搭 配,带锯 木 屑(细 木 屑)占 60 70,粉碎 木 屑(粗木 屑)占 30 40。培养 料 质 量 应 符合 NY 5099的规定要 求。5.5 配料拌料 5.5.1 配料 按 配方 准 确称取各 种原 料,拌 料 用水应 符合 GB 5084的规定。5.5.2 拌料 DB22/T 1584 2012 3 先 将 麦麸、玉米粉、豆饼粉、石膏粉 等 混 拌 均匀,然后再与 木 屑混 拌 均匀,粉碎 木 屑 提 前 1 d喷 水预 湿。将 熟 石灰 和 葡萄糖分别溶 于水中,边 加水 边 拌 料,拌 匀后 用 筛 子将 培养 料 筛 一 遍,培养 料 含 水 量在 58 62之 间。拌 完 培养 料 后堆闷 1 h 2 h。5.6 装袋 5.6.1 装袋 采用 17 cm(33 cm 35 cm)0.045 cm规 格 的 聚丙烯 折 角 袋 或低 压 乙烯 折 角 袋,聚丙烯 折 角 袋 应 符合 GB 9688的规定,低 压 乙烯 折 角 袋 应 符合 GB 9687的规定。采用 机械 装 袋,装 料 高度 20 cm 22 cm,当天 拌 料、当天 装 袋、当天 灭菌。5.6.2 封袋口 擦净 袋口 后套 上 套 环,盖 好 无 棉盖体。或 采用 颈 圈 和 棉 花封 袋口,也 可采用 拧 口 封 袋。5.7 灭菌 常 压 灭菌加 温 4 h 6 h袋 内温度 应 达到 100,并 持续 8 h 10 h,自 然 降 温 4 h 6 h后 出 锅;高压 灭菌 0.12 Mpa 0.15 Mpa保 持 2 h,自 然 冷却 到 0时打 开 放气 阀 后 出 锅。5.8 冷却接种 5.8.1 冷却 灭菌 后,将 料袋 放在 冷却 室或 接种 室内,自 然 冷却 至 25 28 或 常 温。5.8.2 消毒 接种 室(箱)提 前 0.5 h消毒,先 用 2 3 煤酚皂 水 溶 液 喷 雾,再 用 3 g/m3 4 g/m3的 二氯异氰尿 酸钠熏蒸。5.8.3 接种 采用接种 室(箱)接种。接种 前,手、菌种 瓶(袋)及接种 工 具 用 75 酒精 棉 球 擦 拭消毒,接种 工 具在 酒精灯火焰 上 灼烧 灭菌。固体 菌种用接种 钩去掉表 面 老 化 菌 皮,再 将 菌种 捣 成 玉米 粒 大 小,取 一 勺 菌种 放 入 料袋 孔内,然后盖 好 无 棉盖体 或 棉 塞。接种 量 10 g/袋,一 瓶 500 ml原种接种 25袋 30袋。枝 条 菌种 插入 料袋 中 间通气孔 后,再 用 木 屑 菌种 填充空隙。5.9 发菌管理 5.9.1 发菌室消毒 进 袋 前 发 菌 室 空 间 用 2 3 煤酚皂 水 溶 液 喷 雾,再 用 4 g/m3 6 g/m3二氯异氰尿酸钠熏蒸消毒。5.9.2 菌袋上 架 接种 后 菌 袋 及 时 上架 直立 摆放。5.9.3 发菌管理 DB22/T 1584 2012 4 3 d 5 d内室温控 制 在 28 30,6 d 20 d 温度控 制 在 25 1,20 d后 温度 20 2;空 气 相 对 湿度控 制 在 60 左右;发 菌 室 光 线以昏暗为 好;10 d内 不 通风,菌 袋 温度高 于 室内温度 适 时 通风,并 逐渐 加 大 通风 量。5.9.4 检查杂 菌 7 d 10 d开 始检查杂 菌 污染,污染 菌 袋 集 中 烧毁。5.9.5 后熟 培养 菌 丝 长 满 袋 后,温度控 制 在 22 2,空 气 相 对 湿度控 制 在 60 继续 培养 10 d 20 d。5.10 做畦 消毒 在 林 地 内 按照林 向 做 畦,畦床 与 树 木 距 离 大 于 0.5 m,以 防 伤 害 树 木,畦床 宽 0.8 m 1.2 m,长 10 m 20 m,摆 袋 前 1 d向床 面 浇 一 次透 水,用 500倍 克霉灵 水 溶 液 喷 雾,挖 好 贮 水 池,铺 设 喷 灌 设备。5.11 开 口 催 耳 5.11.1 开 口 开 口 在室内或 栽 培 床 上进行。小 孔 出耳 可采用开 口 器 或 扎眼 机 开 口。5.11.2 排 袋 催 耳 催 耳 可采用 室内 催 耳 或室 外 集 中催 耳。5.11.2.1 室 内催 耳 室内 催 耳 是 将 菌 袋 开 口 后 直立 摆在室内 培养 架上,菌 袋 间距 3 cm 5 cm,室内温度控 制 在 5 25 之 间,空 气 相 对 湿度控 制 在 80 85,可 向 地 面 和 空 间 喷 水 增湿;加 强 光照,每 天 光照 12 h以 上。也 可 喷 撒 菌 王 或 EM菌催 耳。5.11.2.2 室 外集中催 耳 室 外 集 中催 耳 在室 外 林下 菌 床 上进行,将 开 口 菌 袋 密 集 摆放,菌 袋 间距 1 cm,菌 袋 上 覆 盖 塑 料 薄膜,塑 料 薄膜 上 再 覆 盖 稻 草 片。7 d 10 d床 内温度控 制 在 5 25 之 间,空 气 相 对 湿度保 持 在 80 85,空 气 相 对 湿度低 可 向床 面 灌水 增湿,下 雨 时 盖 塑 料 薄膜遮雨。5.12 出耳管理 5.12.1 分床 当 夜 间 最 低气温 稳 定 在 0 以 上,即 4月 下 旬 至 5月 上 旬 时 摆 袋。菌 袋 催 耳 后 接种 口 朝 地 面摆放在 畦床 上,袋 与 袋 间 隔 10 cm 15 cm。5.12.2 出耳管理 分 床 后 2 d 3 d开 始 喷 水,喷 水 在 早晚 进行,上 午 5 10时 和 下 午 15 18时 喷 水,雨 天 不 喷 水,阴天 少 喷 水,7 d 10 d加 大 喷 水 量。水质应 符合 GB 5749的规定。6 病虫 害 防治 DB22/T 1584 2012 5 6.1 病 害 病害防治 以“预 防 为 主,综 合 防治”为 原 则,使 用 药 剂 应 符合 NY/T 393的规定。6.1.1 杂 菌 菌 袋 易 发 生 木 霉、链孢霉 等 杂 菌,采 取 定 期 向 培养 室内 喷 洒克霉灵 水 溶 液消毒,杀 灭 杂 菌。同 时 加 强 通风,降 低 空 气 相 对 湿度 和 温度,控 制杂 菌 污染。6.1.2 病 害 出耳 期 间 可 发 生 细 菌 性 流耳、烂 耳 和 青苔 等,细 菌 性 流耳 喷 洒 农 用 链霉素 防治,青苔 喷 洒 1500倍 硫酸 铜 水 溶 液 进行 预 防和防治;并 采 取 定 期 消毒、挖 排 水 沟 降 湿等 措 施进行 预 防。6.2 虫 害 黑木耳出耳 期 间 有 螨类、线 虫、伪步 行 虫和 蛞蝓 等 为 害。螨类 采用 1000倍 三 氯 杀螨砜 水 溶 液 喷 雾;线 虫采用 0.5石灰 水 或 1 食 盐 水 喷 洒,喷 洒 3次;伪步 行 虫采用 500 800倍 除 虫 菊 防治;蛞蝓 采用 撒 石灰粉 趋避。采收 前 7 d 10 d停止 喷 药。7 采收干制 7.1 采收 当 耳 片 充 分 展 开、肉 质 肥厚、颜 色 为 淡 黑 褐 色、耳 根 收 缩变 细、腹 面 初现 白 色 粉 末状担孢 子 时 采收。采收 前 1 d傍 晚 轻微 喷 水,使 耳 片展 开,利 于采 耳。本 着“采 大 留 小”原 则 分 期采收,采收方 法 是 一 手 握 住 菌 袋,一 手 捏住 耳 片 基部 扭 下,不 碰 小 耳 芽。7.2 干制 采 后 将 耳 片 基部 处 理 干 净,及 时 将 耳 片摊 放在 筛 网 上 晾晒,不 能 集 中 堆 放,以 免形 成 拳 耳 影 响 质 量。如遇 雨 天 应 遮雨。当 耳 片 含 水 量 达到 14 以 下 时 即 可包装。A DB22/T 1584 2012 6 A B 附 录 A(规范性 附录)常 用栽培培养 基 配方 A.1 杂 木 屑 73.5,稻糠 20,玉米粉 3,豆粉 2,石膏粉 1,熟石灰 0.5,pH 6 6.5。A.2 杂 木 屑 43,玉米芯粉 42.5,麦麸 10,玉米粉 2,豆粉 1,石膏粉 1,熟石灰 0.5,pH 6 6.5。A.3 杂 木 屑 78.5,麦麸或米糠 20,石膏粉 1,熟石灰 0.5,pH 6 6.5。_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