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涂层精制铸铁锅DB35/T 1115-2011.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无涂层精制铸铁锅DB35/T 1115-2011.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无涂层精制铸铁锅DB35/T 1115-2011.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无涂层精制铸铁锅DB35/T 1115-2011.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无涂层精制铸铁锅DB35/T 1115-2011.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无涂层精制铸铁锅DB35/T 1115-2011.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CS 97.040 Y68 DB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 11152011 无涂层精制铸铁锅 Refined Uncoated Cast Iron Pot 2011-03-07发布 2011-06-01实施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5/T 11152011 I 目 次 前言.I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产品分类.1 3.1 型式.1 3.2 规格.1 3.3 型号代号.2 4 要求.2 4.1 外观.2 4.2 锅径、锅深度公差要求.3 4.3 锅壁.3 4.4 锅边平面度.3 4.5 不渗水性.3 4.6 抗炸裂性.3 4.7 锅把、锅耳载荷力强度.3 4.8 酚醛塑料耐煮性.3 4.9 防锈性能.3 4.10 重金属限量.4 4.11 无涂层试验.4 5 试验方法.4 5.1 外观.4 5.2 锅径、锅深度公差要求.4 5.3 锅壁.4 5.4 锅边平面度.4 5.5 不渗水性.4 5.6 抗炸裂性.5 5.7 锅把、锅耳载荷力强度.5 5.8 酚醛塑料耐煮性.6 5.9 防锈性能.6 5.10 重金属限量.6 5.11 无涂层试验.6 6 检验规则.6 6.1 出厂检验.6 6.2 型式检验.7 7 标志、标签、使用说明书.7 DB35/T 11152011 II 7.1 标志、标签.7 7.2 使用说明书.7 8 包装、运输、贮存.7 8.1 包装.7 8.2 运输.8 8.3 贮存.8 DB35/T 11152011 III 前 言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进行起草。本标准由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本标准起草单位:三明佳美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三明市技术监督情报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建华、罗策。DB35/T 11152011 1 无涂层精制铸铁锅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涂层精制铸铁锅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以铸铁材料经铸造,表面采用物理方法处理等工艺制造,锅径范围为 100mm500mm,供饮食用的无涂层精制铸铁锅(以下简称锅)。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 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 2829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GB/T 6388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T 6543 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GB/T 6544 瓦楞纸板 GB/T 5009.81 不锈钢食具容器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3 产品分类 3.1 型式 3.1.1 按使用功能分为炒锅(C)、煎锅(J)、炖锅(G)、异形锅(Y)。3.1.2 按锅把、锅耳分为单把(B)、单把单耳(E)、双耳(S)。3.2 规格 3.2.1 按锅径分规格。3.2.2 锅径(D)与锅深(H)对应系列参数应符合表 1规定。DB35/T 11152011 2 表1 锅径(D)与锅深(H)对应系列参数 锅 深 H(mm)序号 锅径D(mm)0.24D 0.26D 0.28D 0.30D 0.32D 0.34D 0.36D 0.38D 0.40D 1 100 24 26 28 30 32 34 36/2 120 29 31 34 36 38 41 43/3 140 34 36 39 42 45 48 50/4 160 38 42 45 48 51 54 58/5 180 43 47 50 54 58 61 65/6 200 48 52 56 60 64 68 72/7 220 53 57 62 66 70 75 79/8 240 58 62 67 72 77 82 86/9 260 62 68 73 78 83 88 94/10 280 67 73 78 84 90 95 101 106 112 11 300 72 78 84 90 96 102 108 114 120 12 320 77 83 90 96 102 108 115 122 128 13 340 82 88 95 102 108 116 122 129 136 14 360 86 94 100 108 115 122 130 137 144 15 380 91 99 106 114 122 130 137 144 152 16 400 96 104 112 120 128 136 144 152 160 17 420 101 109 118 126 134 142 151 160 168 18 440 106 114 123 132 141 150 158 167 176 19 460 110 120 129 138 147 156 165 175 184 20 480 115 125 134 144 154 163 173 182 192 21 500 120 130 140 150 160 170 180 190 200 3.3 型号代号 公称锅深(mm)公称锅径(mm)按锅把、锅耳的分类,代号见3.1.2 按使用功能的分类,代号见3.1.1 示例:CB 400-120表示锅径为400mm,锅深为120 mm的单把炒锅。4 要求 4.1 外观 4.1.1 锅色泽应一致,内表面光滑,不得有浅窝、疙瘩。4.1.2 锅口应整齐,无毛刺、无裂纹。DB35/T 11152011 3 4.1.3 锅把、锅耳应端正,单把单耳、双耳应对称。4.1.4 锅把、锅耳与锅身连接牢固。4.1.5 铆钉应端正、伏贴。4.2 锅径、锅深度公差要求 4.2.1 锅径公差要求为(10.5%)D(10.5%)D。4.2.2 锅深度公差要求为(10.5%)H(10.5%)H。4.3 锅壁 锅壁应身薄底厚,对称部位厚薄偏差不得超过平均厚度的 25%。4.4 锅边平面度 锅边平面度偏差不超过锅径的 0.4%。4.5 不渗水性 按 5.5 试验,试验后锅背面及铆接处不得有渗水现象。4.6 抗炸裂性 按 5.6 试验,试验后锅不炸裂。4.7 锅把、锅耳载荷力强度 4.7.1 单把、单把单耳载荷力不低于(1)式规定;双耳载荷力不低于(2)式规定。2 13W W W+=.(1)2 12 3 2 1 W W W+=.(2)式中:W 载荷力;1W 试件自重力;2W 试件最大盛水重力。4.7.2 锅把、锅耳按 5.7 试验,试验后锅把、锅耳不松动、不变形,无裂纹。4.8 酚醛塑料耐煮性 锅把、锅耳及盖钮酚醛塑料件按 5.8试验,试验后应无裂纹、气孔、气泡、明显变色及刺激性气味。4.9 防锈性能 按5.9试验,试验后锅体不生锈。4.10 重金属限量 DB35/T 11152011 4 重金属限量应符合表 2规定。表2 重金属限量 单位为每升毫克 项 目 指 标 铅(以Pb计)0.05 铬(以Cr计)0.5 镍(以Ni计)0.5 镉(以Cd计)0.02 砷(以As计)0.04 注:浸泡条件均为4%(体积分数)乙酸,沸煮30min,室温放置24h。4.11 无涂层试验 按5.11试验,试验后无异味,无起皮、脱落现象。5 试验方法 5.1 外观 用目测、手感进行观察、比较。5.2 锅径、锅深度公差要求 锅径用相应精度的量具十字交叉测量,锅深用相应精度的量具测量。各取两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为锅径、锅深。5.3 锅壁 在距锅口 50mm100mm 的同一圆截面对称两点处测量锅壁,其偏差值按(3)计算:厚薄(厚薄)/8.(3)5.4 锅边平面度 将锅扣放在平板上用相应精度的量具测量。5.5 不渗水性 在锅内注入常温水至铆接部位以上,放置 3min,观察有无渗水现象。5.6 抗炸裂性 将锅放置在煤气灶上,加热至 330400时,停止加热,并立即向锅底倒入冷水骤激,以不炸裂为合格。向锅内放入冷水量应按表 3 要求。DB35/T 11152011 5 表3 试验时锅内放入冷水量 锅径(mm)放水量(kg)250 1 250 2 5.7 锅把、锅耳载荷力强度 锅把、锅耳荷载力强度试验要求按表 4 及图 1、图2 规定进行。表4 锅把、锅耳载荷力强度试验要求 名 称 载荷位置 载荷方向 载荷力N 载荷时间(min)双耳锅 见图1 与中心轴平行向上W=1/21W+3/22W 10 单把锅、单把单耳锅 见图2 与中心轴平行向下W=1W+32W 10 注:W 载荷力 注:1W 试件自重力 注:2W 试件最大盛水重力 图1 双耳锅载荷位置示意图 图2 单把锅、单把单耳锅载荷位置示意图 5.8 酚醛塑料耐煮性 将试样用中性洗涤剂和清水洗净,放入装有水的锅中,放到电炉具上加热,水沸时开始计时,30min后停止加热,取出试样后立即投入冷水中,冷却后取出试样检查。DB35/T 11152011 6 5.9 防锈性能 将5%的盐水溶液倒入锅内,水位高过锅深 1/2,放置72h 后将盐水倒掉,用清水冲洗干净,锅体不生锈。5.10 重金属限量 重金属限量按 GB/T 5009.81 规定执行。5.11 无涂层试验 将锅放在电炉具上干烧加热至 480以上,应符合 4.11 规定。6 检验规则 6.1 出厂检验 6.1.1 产品应经制造厂检验合格后,并附有合格证,方可出厂。6.1.2 出厂检验按 GB/T 2828.1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规定进行,检查项目、接收质量限 AQL、检验水平 IL 应符合表 5 规定。表5 出厂检验 序 号 项 目 本标准条款 IL AQL 1 色泽与表面 4.1.1 2 锅口 4.1.2 3 锅把、锅耳 4.1.3 4 锅把、锅耳与锅身连接 4.1.4 5 铆钉 4.1.5 6 锅径 4.2.1 7 锅深 4.2.2 8 锅壁 4.3 9 锅边平面度 4.4 10 不渗水性 4.5 I 6.5 6.1.3 如检查不合格时,可对该批产品进行 100%重检,剔除不合格品后产品再次提交试验,但必须使用加严检查抽样方案。再次提交的产品若仍不符合要求,则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品。6.2 型式检验 6.2.1 型式检验按 GB/T 2829 判别水平的一次抽样方案规定进行,每年进行一次。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原料来源、生产工艺或主要设备改变而对产品质量有较大影响时;b)长期停产(3个月以上)或主要设备大修恢复生产时;c)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DB35/T 11152011 7 d)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6.2.2 型式检验的样本应从出厂检验合格的批中随机抽取,先按出厂检验项目检查,RQL值为 6.5,再按表 6 规定的项目、不合格质量水平 RQL、判别水平 DL、判别组数 Ac、Re 进行检验。表6 型式试验 序号 项目 本标准条款 DL RQL 判别组数 Ac Re 1 抗炸裂性 4.6 2 锅把、锅耳载荷力强度 4.7 3 酚醛塑料耐煮性 4.8 4 防锈性能 4.9 5 重金属限量 4.10 6 无涂层试验 4.11 50 0 1 7 标志、标签、使用说明书 7.1 标志、标签 7.1.1 产品包装盒上应标明制造厂名、品名、型号规格、产品标准号等。7.1.2 包装箱上应标明品名、型号规格、数量、企业名称、厂址、出厂年月等。贮运图示标志应符合GB/T 191 的规定,收发货标志应符合GB/T 6388 的规定。7.1.3 包装内应附有合格证,合格证上应包括商标、合格证(字样)、检验员(签名或盖章)、制造日期、制造厂名。7.2 使用说明书 包装内应有使用说明书,说明书应包括使用前的准备工作、使用说明、清洗注意事项、产品标准号、制造厂名称、厂址和邮政编码。8 包装、运输、贮存 8.1 包装 8.1.1 盒装采用纸盒包装,纸盒应符合 GB/T 6544 的规定。8.1.2 简装采用塑料袋或塑料收缩包装。8.1.3 盒装或简装外用纸箱包装,纸箱应符合 GB/T 6543 的规定。8.1.4 纸箱用胶带封口后,用塑料打包带包扎。8.2 运输 8.2.1 运输时应轻拿轻放,严禁抛掷、踩踏和翻滚。8.2.2 运输途中应避免挤压、受潮及雨淋。DB35/T 11152011 8 8.2.3 严禁与腐蚀性物品混运。8.3 贮存 8.3.1 贮存场所应保持通风、干燥。8.3.2 产品存放离墙距离保持 200mm 以上,离地距离保持在 100mm以上,不得与有腐蚀性的物品混存。_ DB35/T 11152011 福建省地方标准 无涂层精制铸铁锅 DB35/T 11152011*2011年 8月第一版 2011年 8月第一次印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