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淮低洼地旱稻机直播高效生产技术规程DB34/T 1570-2011.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沿淮低洼地旱稻机直播高效生产技术规程DB34/T 1570-2011.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沿淮低洼地旱稻机直播高效生产技术规程DB34/T 1570-2011.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沿淮低洼地旱稻机直播高效生产技术规程DB34/T 1570-2011.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沿淮低洼地旱稻机直播高效生产技术规程DB34/T 1570-2011.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沿淮低洼地旱稻机直播高效生产技术规程DB34/T 1570-2011.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CS 65.020.20 B 05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 34/T 15702011 沿淮低洼地旱稻机直播高效生产技术规程 Mechanization Operating Techniacal Regulation with dry direct-sowing of rice in Low Marsh Land along the Huai River 2011-12-16发布 2012-01-16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4/T 15702011 I 前 言 为提高沿淮低洼地旱稻机直播轻简栽培技术,规范生产技术要求,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安徽农业大学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农业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武立权、朱德泉、黄义德、谈应权。DB34/T 15702011 1 沿沿淮低洼地旱稻机直播高效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沿淮低洼地区旱稻机直播高效生产技术指标,包括品种、整地、栽培技术、病虫草害防治等技术指标。本标准适用于沿淮低洼地旱稻机直播高效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GB/T 17891 优质稻谷 DB34/T 1228-2010 沿淮麦茬籼稻旱直播旱管生产技术 3 品种及产量指标 3.1 品种选用 籼稻选用绿旱 1 号和沪旱 15,粳稻选用徐旱 1 号。3.2 产量结构 见下表。表1 单位:667m2 品种类型 产 量(kg)有效穗数(万)每穗总粒数(粒)结实率()千 粒 重(g)籼稻 450 2730 9095 85 2526 粳稻 450 2325 100110 85 2526 4 播前准备 4.1 种子质量 选用的种子质量应符合 GB 4404.1 规定要求。4.2 种子处理 DB34/T 15702011 2 播种前 23 d,种子用“咪鲜胺”进行浸种,每 15 g 药品兑水浸稻种 46 kg,浸种时间掌握在 48 h 左右,以防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的发生。4.3 整地质量 小麦收获后及时进行整地,可用旋耕机灭茬旋整,也可先进行耕翻再旋平耙细,同时要开好墒沟、腰沟、田头沟,做到沟沟相通,灌排自如。4.4 肥料准备 产量 450 kg/667m2 左右稻田每 667m2 施纯氮 10 kg12 kg、五氧化二磷 5 kg7 kg、氧化钾 6 kg8 kg;尽可能多施有机肥作基肥,各地根据所用肥料种类(如不同品种的复合肥、碳铵、尿素、磷酸二铵等)及其有效成分折算实际施肥量,根据情况每 667m2 可补硅肥 4 kg5 kg、锌肥 1 kg2 kg。4.5 机型选择 适宜的旱作(稻)直播机。5 播种 5.1 播期 根据沿淮低洼地区以麦茬稻为主的茬口特点、气候特征和直播旱稻品种特性,籼稻最适抽穗期在 8月 20 日左右,粳稻适宜抽穗期在 8 月 25 日左右,故应在 6 月 15 日前播种。5.2 播量 机械条播行距 20 cm,播种量为 4.04.5 kg/667m2,播种深度为 2 cm。6 田间管理 6.1 查苗、补苗与间苗 出苗后及时查苗、补苗、疏苗,确保苗全、苗匀,因播种机故障原因造成的个别缺苗断垄或漏播,及时浸种催芽带水补种,杜绝 10 cm 以上的缺苗和 20 cm 以上的断垄现象。待秧苗长到 45 叶期,结合间苗,进行一次带水移栽补苗。6.2 肥料运筹 基蘖肥氮:穗肥氮8:2 或7:3;基肥施用方法为:有机肥 3000 kg,碳铵 40 kg 或尿素 15 kg,磷酸二铵 15 kg,氯化钾 8 kg;或者 NPK 15:15:15 复合肥 40 kg。穗肥总量为尿素 5 kg,氯化钾 5 kg。穗肥在抽穗前 20 d 左右施下。抽穗期及抽穗后一般不施氮肥,灌浆期每 667m2 酌情可用磷酸二氢钾 250 g 加尿素 500 g 兑水喷施。6.3 水分管理 播种后应当及时灌透水,促进出苗整齐,以保证有充足的基本苗。孕穗期灌一次透水,以增加穗粒数;抽穗期灌一次透水,增加结实率和千粒重。DB34/T 15702011 3 6.4 化学除草 在稻田整平播种后出苗前 35 d,每 667m2 用 60丁恶乳油 200250 g,对水 3040 kg 喷雾,进行“一封”;在秧苗 34 叶期,用 2.5五氟磺草胺(稻杰)油悬浮剂 60 ml 对水3 0 kg 均匀喷雾,进行“二杀”;分蘖末期阔叶杂草发生较多的田块,每 667m2 用 4-氨基-3.5-二氯-6-氟-吡啶-2-氧乙酸(20使它隆)100 g 对水喷雾,进行三补,配套人工拔草。6.5 病虫害防治 6.5.1 苗期 稻蓟马:稻蓟马秧苗叶尖卷曲率 10以上、百株虫量 300500 头时,用吡虫啉喷雾防治。条纹叶枯病:用吡蚜酮及时防治秧田及周围麦田灰飞虱。稻瘟病:有中心病团时,用三环唑喷雾防治。6.5.2 分蘖期 四(2)代稻纵卷叶螟:当百丛 12 龄幼虫达 6585 头时,用杀虫双防治。白背飞虱:当百丛有虫 15002000 头时,用扑虱灵或吡蚜酮防治。稻叶瘟:田间有发病中心病团时,用多氧清或三环唑防治。纹枯病:发病丛率达 1520时,用多氧清或井岗霉素防治。条纹叶枯病:用扑虱灵或吡虫啉及时防治水稻灰飞虱,严控浸染途径。6.5.3 拔节抽穗期 五(3)、六(四)代稻纵卷叶螟:百丛有虫 4060 头时,用杀虫双防治。褐飞虱:百丛有虫 15002000 头,有扑虱灵或吡虫啉防治。三化螟:当田间卵块达 50 块/亩时,用杀虫双防治。稻曲病:用井岗霉素预防。纹枯病:病丛率达 30以上时,用井岗霉素防治。穗颈瘟:用三环唑防治。以上可据发生具体情况,可在破口期前 812 d 把几种药剂混合兑水喷雾,以降低用药成本和次数。6.5.4 抽穗至成熟期 稻飞虱:如不是发生太重,可利用前期的残留药效压低虫口基数;如发生较重,用吡虫啉防治。纹枯病:病菌不浸染到倒三叶以上可不防;若病菌浸染到倒三叶以上,用多氧清或井岗霉素防治。白叶枯病:于发病初期用叶枯唑进行防治。稻粒瘟病:用三环唑进行防治。7 收获、贮藏 7.1 收获 DB34/T 15702011 4 当稻谷成熟度达到 8590时,抢晴收获。禁止在公路、沥青路面及粉尘污染严重的地方脱粒、晒谷。7.2 贮藏 在避光、常温、干燥和有防潮设施的地方贮藏。贮藏设施应清洁、干燥、通风、无虫害和鼠害。严禁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易发霉、发潮、有异味的物品混存。若进行仓库消毒、熏蒸处理,所用药剂应符合国家有关食品卫生安全规定。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