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65.020.01 B 30 DB34 安 徽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4/T 18872013 沿淮淮北地区大豆轻简化高产栽培 技术规程 light and simplified cultivation technique of soybean for high yield in Yanhuai and Huaibei Region 2013-05-10 发布 2013-06-10 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34/T 18872013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提出,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斌、张磊、张丽亚、黄志平、李杰坤、胡国玉。DB34/T 18872013 1 沿淮淮北地区大豆轻简化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沿淮淮北地区大豆轻简化栽培技术的种植条件要求和从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控、收获全过程的栽培技术措施。本标准适用于沿淮淮北地区的大豆轻简化高产栽培。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407.2 经济作物种子 第2部分:油料类 NY 5332 无公害食品 大田作物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轻简化栽培技术 轻简化栽培技术是免耕、少耕、直播、生物化学调控、肥(药)缓释、机械化作业等轻简、省工、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3.2 旋、播、封闭一体机 旋耕、施肥、播种、喷药机械的组合,使耕地、基肥、播种、喷施苗前除草剂等4道作业一次完成,大大降低种植成本。4 产地环境条件 安徽省淮北地区的光照和有效积温均能满足大豆生长需要,淮北地区大豆产地的灌溉水质量、环境空气质量、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 NY 5332 的规定。5 产量指标 产量 160 kg200 kg/667m2,单位面积生产成本低于当地常规栽培条件 10以上。DB34/T 18872013 2 6 播前准备 6.1 品种选择 选用适合本地种植的国审、省审高产优质大豆品种。种子质量应达到 GB 4404.2 要求。6.2 种子处理 播前精选种子,剔除病粒、残粒、虫食粒等,拌种药剂和使用方法应符合表 1 的规定。表1 种子拌种方法 拌种药剂种类 用量g/hm2 用 法 钼酸铵 15 先用少量 40温水溶解,然后用清水配成 0.31.0水溶液,均匀喷洒到种子上,晾干后播种 硼砂 30 先用少量 40温水溶解,然后用清水配成 0.31.0水溶液,均匀喷洒到种子上,晾干后播种 硫酸锌 15 先用少量 40温水溶解,然后用清水配成 0.31.0水溶液,均匀喷洒到种子上,晾干后播种 35乙基硫环磷 种子重量0.5 均匀拌种 6.3 施肥 6.3.1 施肥量 每生产 100 kg 大豆籽粒需纯氮 5.3 kg、有效磷 1 kg、氧化钾 1.3 kg。6.3.2 基肥 播种前结合测土配方每 667m2 施基肥复合肥 20 kg(N:P:K=15:12:10)左右。7 播种 7.1 适期早播 6 月上旬6 月下旬均可播种。有条件时可浇水造墒,保证适期足墒早播。7.2 播种方式 采用旋、播、封闭一体机麦茬免耕直播。7.3 合理密植 根据品种特性,每 667m2 播量 5 kg7 kg,留苗 1.6 万2.0 万株。7.4 播种标准 播深 5 cm,行距 40 cm,株距 10 cm 左右。要求:播行直,下种均匀,播深一致,覆土严实。8 生长期田间管理 DB34/T 18872013 3 8.1 苗期管理(播种7月中旬)封行前,每 1 m2 杂草多于 50 株,可用化学药剂喷雾除草。药剂施用种类和使用方法应符合表 2规定。表2 化学除草药剂和使用方法 种类 适用时期 用量(ml/667m2)用 法 12.5盖草能乳油 出苗后封行前 4050 兑水40 kg,均匀喷洒土壤表面 5精禾草克乳油+25虎威水剂 出苗后封行前 精禾草克:4050 虎威:5060 兑水50 kg,均匀喷洒土壤表面 8.2 大豆花荚期管理(7月下旬8月中旬)8.2.1 化学调控 对于密度偏大、花荚期旺长的地块,盛花期每 667m2 可用缩节胺 1 g2 g 兑水 30 kg 或 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 50 g 兑水 50 kg 喷施茎叶防止旺长倒伏。8.2.2 病虫害防治 8.2.2.1 大豆主要病虫害 大豆主要病虫害有胞囊线虫病、蛴螬、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8.2.2.2 防治原则 采用农业综合防治方法防治大豆病虫害。(大豆病虫害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8.2.2.3 防治方法 达到防治标准(防治指标)时,可进行化学防治。药剂施用种类和使用方法应符合表 3 规定。表3 病虫害防治药剂及使用方法 种类 防治对象 适用时期 用量(667m2)用 法 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 蚜虫 苗期 6 g8 g 兑水30 kg40 kg喷雾防治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蚜虫 苗期 10 g20 g 兑水30 kg40 kg喷雾防治 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甜菜夜蛾、斜纹夜蛾 花荚期 30 ml 兑水40 kg50 kg喷雾防治 1阿维菌素乳油 甜菜夜蛾、斜纹夜蛾 花荚期 30 ml 兑水40 kg50 kg喷雾防治 8.2.2.4 水分管理 注意检查沟渠,确保畅通,旱灌涝排。8.3 大豆鼓粒成熟期管理 在 8 月下旬至成熟收获期,遇旱浇水,及时排涝。9 收获贮藏 9.1 适时收获 DB34/T 18872013 4 9.1.1 收获时期 10 月初,大豆籽粒变硬有光泽,豆荚内种子发出哗啦啦响声,为适宜收获期。机械收割宜在上午晾干露水后进行。9.1.2 收获方法 机械收割,收割高度 12 厘米左右。9.2 晾晒贮藏 脱粒后及时晾晒,待籽粒含水量降到 13以下时即可入库贮藏。_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