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晚樱育苗技术规程DB13/T 1432-2011.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日本晚樱育苗技术规程DB13/T 1432-2011.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日本晚樱育苗技术规程DB13/T 1432-2011.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日本晚樱育苗技术规程DB13/T 1432-2011.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日本晚樱育苗技术规程DB13/T 1432-2011.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日本晚樱育苗技术规程DB13/T 1432-2011.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ICS 65.020 B 61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 14322011 日本晚樱育苗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eedling-raising technique of prunus lannesiana 2011-07-29发布 2011-08-15实施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13/T 14322011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河北省林业局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农业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新兵、史宝胜、王玉华、杨兰旗、刘冬云、张健强、李云涛、佟志彬、赵淑琴、张俊英。DB13/T 14322011 1 日本晚樱育苗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日本晚樱育苗的苗圃地选择和准备、嫁接育苗、苗木出圃等内容。本标准适应于河北省境内日本晚樱(Prunus lannesiana)的苗木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CJ/T 241999 城市绿化和园林绿地用植物材料 木本苗 3 苗圃地准备 3.1 苗圃地选择 交通便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壤深厚肥沃的中性沙质壤土作育苗地,含盐量一般小于 0.1,有灌溉条件。3.2 整地和施基肥 耕前撒施腐熟的基肥,每亩施 2 000 公斤左右,深度 2530厘米,耙平整细。4 嫁接育苗 4.1 砧木苗规格 砧木采用 12 年生毛樱桃(Cerasus tomentosa),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苗。砧木苗高 6080厘米,离地面 810 厘米左右处砧木粗度达到 0.30.5厘米时可进行嫁接。4.2 接穗选择 选择发育良好、芽眼饱满、充分木质化的 l 年生枝,粗度 0.51 厘米。4.3 采穗时间 枝接,一般在秋末落叶后或萌芽前采接穗;芽接,随采随接。4.4 接穗处理 枝接接穗采后每 100 条捆成 1 捆,标明地点、时间、品种,放入地窖或沟内用湿沙埋好贮藏。贮藏DB13/T 14322011 2 温度保持 0 5。嫁接前,将接穗剪成 10 厘米左右,蜡温在 80 90,速蘸进行封蜡;夏秋季芽接用的接穗应立即剪去叶片,芽接时的接穗最好随采随接。4.5 嫁接方法和时期 芽接一般在 7 月至8 月间进行,采用带木质芽接或“T”字形芽接;枝接一般在 3 月下旬至 4 月上旬进行,主要有劈接、腹接等方法。4.6 嫁接苗管理 4.6.1 补接 芽接后 15 天左右,枝接后 2030 天对嫁接未成活的进行补接。4.6.2 解绑缚物和剪砧 当年生苗在嫁接 35 天后,于接芽上 0.5 厘米处剪砧,剪砧后 58 天即可解除绑缚。培育二年生苗在接芽上 1 厘米处剪砧,1520 天即可解除绑缚。4.6.3 除萌与摘心 剪砧后及时除去接口附近的萌孽,只选留接穗上一个健壮、顺直的新梢,80 厘米时摘心。4.6.4 肥水管理 苗期追肥 23 次,时间为 5 月、6 月、7 月的下旬,追肥种类和追肥量分别为尿素 10公斤/亩、尿素15公斤/亩、复合肥 20公斤/亩左右。施肥后及时灌水。9 月份控制灌水,入冬前浇防冻水。4.6.5 其他管理 圃地每年进行 34 次松土除草。并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见附录 A)。5 苗木出圃 5.1 起苗、分级 起苗前 35 天灌透水。起苗时保持根系完整,地上部分不能有机械损伤。起苗后立即按生产需要进行分级,分级方法和标准参考 CJ/T 241999。5.2 假植、包装和运输 需假植的选择背风和排水良好的地方(冬季需向阳),挖深、宽各 1 m 的假植沟。苗木斜放于沟内,全部埋以湿沙或湿土。苗木包装和运输中质量管理参照河北省苗木质量管理办法。5.3 检疫 苗木出圃和外运时,按国家规定进行严格的检验检疫。DB13/T 14322011 3 A A 附 录 A(规范性附录)日本晚樱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 表A.1 日本晚樱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 防治对象 危害症状 防治方法 根瘤病 植株根部出现瘤状物,形态各异,大小不一,颜色为褐色至深褐色,表皮粗糙常出现龟裂状,发生的部位在地面或靠近地面的根颈部或砧木与接穗结合处。植株受侵害后常表现为生长不良、植株矮小。a.将受害轻微的植株掘起,冲净泥土,将根在1的硫酸铜溶液中浸泡 58 分钟,浸泡后冲洗,然后再栽植;b.严重的拔除销毁。炭疽病 发病初期幼嫩叶上着生有圆形病斑,病斑愈合后可形成穿孔,6月份以后叶片变硬,叶面上病斑粗糙,为褐色不规则状病斑。发病严重时,可引起大量落叶,并引起枯芽。a.用 70代森锰锌可湿性颗粒 1 000 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颗粒500 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颗粒1 000倍液交替喷施,连续喷34 次,每次间隔710天;b.冬季及时将落叶扫除并集中烧毁;c.发病期禁止对植株进行叶片喷雾。褐斑穿孔病 叶部初起着生有灰褐色圆形小点,随着病情发展逐渐形成直径3 cm左右圆形斑,病斑边界清晰,外部是紫褐色,中部白褐色,带有轮纹,病斑枯死脱落后形成不规则的穿孔。a.树木萌芽前喷晶体亚硫合剂 50100 倍液进行保护;b.发病后可喷施 50加瑞农 1 000 倍液进行防治,每10天一次,连续喷34次可有效控制此病情。蚜虫 主要危害樱花芽、新叶花蕾部位,以刺吸式口器吸吮植物体内的汁液,被害的植株部分生长缓慢,叶片皱缩卷曲,严重者脱落,花蕾被害则不能正常发育,导致脱落。蚜虫大量发生时,可喷 40氧化乐果 1 0001 500倍液,58月每15天喷 1次乐果、或10吡虫啉可湿性颗粒2 000倍液喷杀蚜虫。介壳虫 介壳虫成虫、若虫刺吸枝叶汁液使植株生长衰弱,同时有些种类分泌出大量排泄物,易诱发煤污病,影响其生长和开花。a.若虫孵化盛期是防治介壳虫的最有利时期,喷施25亚胺硫磷600800倍液或 40氧化乐果乳剂1 000倍液。b.在冬春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5柴油乳剂,消灭越冬若虫。舞毒蛾、黄刺蛾 幼虫主要为害叶片,食性杂,严重时可将全树叶片吃光。2.5溴氰菊酯3 0005 000倍液、20杀灭菊酯 1 000 倍液、75辛硫磷乳剂 2 000倍液。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