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huajinsc/ 1 / 37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2018 年 07 月 03 日 行业 研究 证券研究报告 电子元器件 行业深度分析 创新 驱动 : 生物识别 市场再迎机遇 投资要点 信息安全驱动, 生物识别技术应用 场景持续开拓 : 随着 数据和信息流的大幅度增加的时代,无论是企业团体还是个人大众,对于信息传输和处理中的安全隐患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于信息安全的保护措施也在不断 提升。 使用者身份确认是信息安全的首先步骤,而生物识别技术作为身份确认的方式,在可靠性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因而拥有了悠久的历史,并且随着技术的进步,以指纹、人脸、虹膜、语音等不同方式的生物识别技术 愈发向着便捷、高效、低成本、微小化等趋势演进,下游的应用场景也从传统的门禁、考勤等领域向移动终端、智能家居、智能汽车等领域快速渗透,认证、解锁、支付三大功能持续发展。 移动终端中生物识别技术 创新 变革持续推进 ,产业活力值得期待 : 在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智能移动终端中,生物识别技术从 2013 年之后开始了 快速的应用渗透,规模效应带来 的成本降低与渗透率的提升形成了良好的正反馈效应。进入到2017 年之后,全面屏的得到了各大终端厂商的青睐,生物识别技术也迎来了变革,主要的方向有以 iPhone X 配置的 Face ID 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路线,以及以 Vivo X21 为代表的屏下指纹识别技术应用路线两种方案 。我们认为,随着技术创新以及消费市场的接受度持续高企,移动终端市场的生物识别技术是目前行业最为值得起来的板块 。 人脸识别屏下指纹 各有千秋 , 未来值得期待: 从目前的市场情况看,两者各自拥有着不同的产业链布局,形成了各自的产业阵营, 中短期看,屏下指纹在 产业链环节上的成熟度预期较好,包括高通、 Synaptics、汇顶科技等国内外厂商均有着可行的解决方案,成本下降过程值得期待。尽管 3D Sensing 的人脸识别成本上较高,但是从长期看未来拥有着 AR 的潜在应用,结合人工智能带来的计算能力的大幅度提升,场景应用空间具备更大的 想象空间,因此也有着较好的成长前景 。 投资建议 : 根据 我们对于市场空间的测算,生物识别创新技术的未来硬件环节有着 60 亿美元以上的规模预期,从产业链的角度看,目前国内市场的参与者 仍然较为有限, 从传统识别的发展 路径看,国内厂商在模组制造开始,逐步通 过内生外延式的扩张进入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更高的环节,是较为理想的发展方式。我们重点推荐 已经有效切入屏下指纹和人脸识别模组的供应商欧菲科技( 002456.SZ),其他建议关注滤波片厂商水晶光电( 002273.SZ)、镜头厂商联创电子( 002036.SZ),以及港股的舜宇光学科技( 2382.HK)。 风险提示: 移动终端创新生物识别技术消费市场认可度低于预期;产业链供应体系成熟度低于预期;技术创新推进形成产业替代效应影响供应链厂商业绩。 投资评级 同步大市 -A 维持 首选股票 评级 002456 欧菲科技 增持 -A 一年 行业 表现 资料来源:贝格数据 升幅 % 1M 3M 12M 相对收益 1.68 -5.94 -6.42 绝对收益 -7.93 -17.71 -13.07 分析师 蔡景彦 SAC 执业证书编号: S0910516110001 caijingyanhuajinsc 021-20377068 报告联系人 陈韵谜 chenyunmihuajinsc 021-20377060 相关报告 电子元器件: 2018 年电子元器件行业中期策略:“消费”当下,“芯”系长远 2018-06-15 电子元器件:半导体供给维持扩张,智能终端逐步进入旺季 2018-05-28 电子元器件:颜值时代,外观件行业创新变革新机会 2018-05-22 电子元器件:半导体供给扩张,消费电子仍有创新驱动力 2018-05-14 电 子 元 器 件 : 时 过 于 期 , 否 终 则 泰 2018-05-07 -16%-10%-4%2%8%14%20%2017!-07 2017!-11 2018!-03沪深 300 电子元器件 行业深度分析 huajinsc/2 / 37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内容目录 一、核心投资逻辑 . 5 二、百花齐放的生物识别技术 . 6 (一)历史悠久但活力依旧的生物识别技术 . 6 1、生物识别技术的分 类:生物特征 v.s.行为特征 . 6 2、指纹:历久弥新的生物识别技术 . 7 2、人脸:最符合生活习惯的生物识别技术 . 8 3、其他:品类繁多的生物识别技术各有用武之地 . 10 (二)技术演 进:一切为了 “准确、高效 ” . 12 1、指纹识别的技术路线 . 13 2、人脸识别的技术路线 . 16 三、智能化生活普及,成就生物识别技术光明前景 . 18 (一)信息安全需求驱动产业规模持续扩张 . 19 (二)技术创新推 动生物识别向多方下游市场渗透 . 21 1、移动终端,生物识别技术短期内持续渗透的主要方向 . 21 2、 “以指为鉴 ”,人脸识别迎来移动端大时代 . 22 3、创新演进,全面屏时代指纹识别推陈出新 . 26 4、智慧家庭,生物识别成为信息守护者 . 27 5、智能汽车,不可忽 视的重要应用场景 . 29 6、安全升级,多重识别悄然推进 . 30 四、投资建议 . 31 (一)移动终端创新生物识别技术的空间测算 . 32 (二)投资建议 . 33 1、欧菲科技( 002456):生物识别模组的龙头企业 . 33 五、风险提示 . 35 图表目录 图 1:生物识别引领下的生活潮流 . 6 图 2:指纹识别发展路径 . 8 图 3:人脸识别发展路径 . 9 图 4:人脸识别的应用案例 . 9 图 5:虹膜的纹理及近红外光条件下拍摄的虹膜图像 . 10 图 6:三 星 S8 搭载虹膜识别 . 10 图 7:指静脉读取示意图 . 11 图 8:指静脉识别终端 . 11 图 9:车载语音识别系统 . 11 图 10:苹果智能音箱产品 HomePod . 11 图 11:生物识别 技术处理流程图 . 12 图 12:指纹识别技术数据处理过程 . 13 图 13:指纹识别处理过程 . 13 图 14:指纹识别的信息采集方式演变历程 . 13 图 15:光学指纹识别原理 . 14 图 16:电容式指纹识别原理 . 14 行业深度分析 huajinsc/3 / 37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图 17:苹果 Touch ID 电容 +射频识别原理图 . 15 图 18:超声指纹识别原理 . 15 图 19:近红外光技术和热红外光技术比较 . 17 图 20:热传感识别模式 . 17 图 21:苹果 iPhone X 的 “前刘海 ” . 18 图 22:技术的成熟带动全球人脸识别错误率不断降低 . 18 图 23: 2007-2020 年全球生物市场规模与预测 . 19 图 24: 2015-2020 年全球生物识别细分市场规模预测 . 19 图 25:生物识别技术行业细分市场 水平应用细分市场 . 19 图 26:生物识别技术行业细分市场 垂直应用细分市场 . 19 图 27: 2014 年全球生物识别地区结构 . 20 图 28: 20152020 年全球生物识别市场份额变化 . 20 图 29:全球生物识别市场规模及预测( 2015 2020E) . 20 图 30: 2002-2021 年中国生物识别技术市场规模与预测 . 20 图 31:目前人脸识别领域主要应用场景 . 21 图 32:全球语音识别行业市场格局 . 21 图 33:全球移动识别市场的应用( 2015 2020E) . 21 图 34:指纹识别解锁支付示例 . 21 图 35: 2011 年推出指纹识别功能手机 MOTO MB860 . 22 图 36: 2013 年 9 月苹果推出指纹识别手机 iPhone 5s . 22 图 37:指纹识别在智能手机中的渗透率 . 22 图 38:智能手机指纹识别模组价格变动(美元) . 22 图 39:中国移动支付金额及笔数( 2013 2017) . 23 图 40:第三方移动支付金额及占第三方支付比例( 2013 2017) . 23 图 41:主要第三方支付机构上线指纹支付时间线 . 23 图 42: iPhone X 搭载人脸识别 Face ID . 24 图 43: iPhone X 人脸识别模组拆解 . 24 图 44:华为荣耀 V10 搭载人脸解锁功能 . 24 图 45:华为保时捷版 Mate RS 搭载人脸、屏下指纹、后置指纹 . 24 图 46:苹果 iPhone X 的 Animoji . 25 图 47:苹果 iPhone X 的增强现实仿生游戏 . 25 图 48:华为海思麒麟 970 芯片的人工智能理念 . 25 图 49:高通骁龙 845 芯片的人工智能理念 . 25 图 50:华为 Mate 10 终端 AI 应用 . 26 图 51:华为荣耀 V10 终端 AI 应用 . 26 图 52:屏下指纹识别方案示意图 . 26 图 53: Vivo X21 屏幕指纹识别版本 . 27 图 54:华为保时捷版 Mate R 拥有双重指纹识别 . 27 图 55:全球智能家庭数量( 2016 2021E) . 28 图 56:全球智能家居互联终端数量( 2016 2021E) . 28 图 57:央视新闻报道摄像头泄密事件 . 28 图 58:央视报道泄密事件主因是弱口令密码 . 28 图 59:主要汽车解锁方式的产业发展阶段示意图 . 29 图 60:生物识别在汽车市场应用规模( 2015 2021E) . 29 图 61: 2016 年全球汽车市场生物识别技术占比 . 29 行业深度分析 huajinsc/4 / 37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图 62:大陆集团指纹识别启动按钮示意图 . 30 图 63:大陆集团人脸识别后视镜示意图 . 30 图 64:捷豹路虎的多项感应技术示意图 . 30 图 65:福特汽车生物识别专利示意图 . 30 图 66:多重生物识别 市场应用规模( 2015 2020E) . 31 图 67: 2015 年多重生物识别市场的占比 . 31 图 68: 2016 年多重生物识别市场下游应用占比 . 31 图 69: 2016 年多重生物识别市场下游区域分布占比 . 31 图 70:结构光人脸识别模组成本占比 . 32 图 71:结构光人脸识 别的产业链供应商 . 32 图 72:过往 3 年年度营业收入(百万元)及增长率 . 34 图 73:过往 3 年年度净利润(百万元)及增长率 . 34 图 74:过往 3 年季度营业收入(百万元)及增长率 . 35 图 75:过往 3 年季度净利润(百万元)及增长率 . 35 表 1:人脸识别对比指纹识别的发展条件 . 5 表 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