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油综合能耗限额DB46/ 236-2012.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炼油综合能耗限额DB46/ 236-2012.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炼油综合能耗限额DB46/ 236-2012.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炼油综合能耗限额DB46/ 236-2012.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炼油综合能耗限额DB46/ 236-2012.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炼油综合能耗限额DB46/ 236-2012.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CS 27.010 F01 备案号:35753-2013 DB46 海南省地方标准 DB 46/2362012 炼油综合能耗限额 2012-12-04发布 2013-01-10实施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46/2362012 I 前 言 本标准的第4章是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本标准由海南省节能监测中心提出。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海南省节能监测中心、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标准与信息所、海南省标准化协会、中国石化海南炼油化工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家林、冯农基、唐国平、余欢、何晓明、张华云、杜磊、周然、孙林芳、修振东、黄旭东、张向东、韩笑。DB46/2362012 1 炼油综合能耗限额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炼油单位综合能耗限额的术语和定义、限额指标、统计范围、计算方法以及节能管理与措施。本标准适用于海南省范围内的炼油生产企业。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589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T 3486 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 GB/T 12497 三相异步电动机经济运行 GB/T 13462 电力变压器经济运行 GB/T 13466 交流电气传动风机(泵类、空气压缩机)系统经济运行通则 GB 17167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 18613 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 19153 容积式空气压缩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 19761 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 19762 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 GB 20052 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 3 术语和定义 GB/T 258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炼油综合能耗 炼油综合能耗的定义为“统计对象在报告期内,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的综合(如各种燃料、电力和耗能工质等,不包括作为原料用途的能源,按照实际能量换算系数进行综合计算得到的能源消耗量)。3.2 炼油单位综合能耗 统计对象(炼油企业中炼油装置、辅助系统或全厂)在报告期内,以单位原油、原料油加工量或产品产量所表示的能耗量。3.3 DB46/2362012 2 石油炼制品 将原油进行蒸馏或裂化、焦化等加工炼制出来的各种产品,包括液化气、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溶剂油、润滑油、石蜡、石油脂类、石油芳烃、石油沥青、白油、石油焦等。4 限额指标 炼油单位综合能耗限额值应符合表1的要求。表1 炼油单位综合能耗限额值 单位 限额值 千克标油/吨原料油 70 5 统计范围 包括炼油型生产装置以及为之服务的辅助系统(储运、污水处理、空压站、空分站、化验、研究、仓库、消防、生产管理等)所消耗的能量,以及热力损失、输变电损失及热交换量和煤、焦、重油、天然气等制氢装置,不包括化工型生产装置与所消耗的能量以及作为原料用途的能源。6 计算方法 6.1 炼油综合能耗计算 炼油综合能耗计算通式,按式(1)计算:Q MiRi E+=(1)式中:E 统计对象综合能耗,千克标油/年(月、季);Mi某种能源或耗能工质的实物消耗或输出量,吨(千瓦小时)/年(月、季);Ri对应某种能源或耗能工质的实际能量换算系数,千克标油/吨(千瓦小时)耗能工质;Q 与外界交换的有效能量折为一次能源的代数和,千克标油/年(月、季),向统计对象输入的实物消耗量和有效热量计为正值,输出为负值。6.2 炼油单位综合能耗的计算 炼油单位综合能耗的计算通式,按式(2)计算:GEe=(2)式中:e 统计对象的单位综合能耗,千克标油/吨;E统计对象综合能耗,千克标油/年(月、季);G 统计对象的原油加工量(或原料加工量、产品产量),吨/年(月、季)。DB46/2362012 3 6.3 计算说明 6.3.1 装置开停工和检修所消耗的能量均应计入装置或辅助系统能耗中。6.3.2 装置热进料或热出料热量计入能耗时,只计算高出如下规定温度的那部分能量。汽油 60 柴油 80 蜡油 90 重油 130 6.3.3 输入、输出温度在 60以上的互供低温余热按 50%计入能耗;加热炉烟气或再生烟气输出高于150的烟气热量,直接供其它装置或单元有效利用时计入能耗输出。6.3.4 储运系统能耗包括原油及半成品、成品接卸、输转、调合过程中所消耗的各种能源和耗能工质的能量。6.3.5 污水处理场能耗包括污水提升、隔油、浮选、生化、活性炭吸附及超滤反渗透、中水回用、污泥脱水及焚烧等过程能量消耗的总和。6.3.6 辅助系统的能耗中如空压站、空分站、机修、化验、仓库、研究、消防等,可合并一项计算。6.3.7 全厂电量按主变压器前电表计量,装置电量按分变压器后电表计量。输变电损失与散热损失均计入能耗中。6.4 外购能源及自产二次能源、耗能工质折标煤油系数 6.4.1 企业自产的电力、蒸汽、新鲜水、循环水等按实际消耗能量计算的等价折标准煤系数。6.4.2 外购能源、耗能工质折标煤系数按附录 A 折算 6.4.3 对水、电、蒸汽等消耗同时有外购和自产的情况计算时,能量换算系数应取等价折标准煤系数与附录 A 折标准煤系数二者的加权平均值。6.4.4 自用燃料(燃料油、燃料气等)、催化烧焦的换算系数按附录 A 折算。7 节能管理与措施 7.1 节能基础管理 7.1.1 企业应根据 GB 17167 的要求配备能源计量器具并建立能源计量管理制度。7.1.2 企业应按要求建立能耗统计体系,建立能耗统计、能耗计算和考核结果的文件档案,并对文件进行受控管理。7.1.3 企业定期对炼油企业中各装置的单位综合能耗进行考核,并把考核指标分解落实到各单元,建立用能责任制度。7.2 节能技术管理 7.2.1 企业应对照行业的先进目标,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与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利用夹点技术优化换热网络,改进生产流程与工序;在各生产工序中采取有效措施,实现优质、高效、低耗和清洁生产;对各种设备及管网应加强维护改进,防止跑、冒、滴、漏。7.2.2 按照 GB/T 3486 合理用能的原则,热电联产,各种热能梯级利用;通过热联合与热直供,减少低温输出;合理回收余热余压。7.2.3 企业生产通用设备应在经济状态运行。对电动机的经济运行管理应符合 GB/T 12497 的规定;对交流电气传动风机(泵类、空气压缩机)系统的经济运行管理应符合 GB/T 13466 的规定;对电力变压器的经济运行管理应符合 GB/T 13462 的规定。7.2.4 采用高效的设备,提高设备能效。DB46/2362012 4 a)电动机的能效应达到 GB 18613 节能评价值的水平;离心泵的能效应达到 GB 19762 节能评价值的水平;通风机的能效应达到 GB 19761 节能评价值的水平;容积式空气压缩机的能效应达到GB 19153 节能评价值的水平。b)企业应提高变电和配电设备的能效,配电变压器的能效应达到 GB 20052 节能评价值的水平。c)用高效节能设备,更新淘汰低效率设备。7.3 生产过程 7.3.1 企业在各生产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生产系统正常、连续和稳定运行,提高系统运转率,实现优质、低耗和清洁生产。7.3.2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防止出现设备意外停机,经常开停设备的情况。7.3.3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加强用水管理,减少水耗,并充分把中水利用于生产和绿化。DB46/2362012 5 A A 附 录 A(规范性附录)耗能工质平均折标准油参考系数 表A.1 耗能工质平均折标准油参考系数 耗能工质名称 折标准油系数,千克标油/吨(千瓦小时)耗能工质 新鲜水 0.15 循环水 0.10 除氧水 9.20 0.25软化水 0.25 3.4凝结水 3.65 海水 0.07 2.3软化水 2.30 7.4凝结水 7.65 电 0.26 3.9MPa蒸汽 88 1.0MPa蒸汽 76 9.2MPa蒸汽 92 燃料油 1000 燃料气 950 石油焦 800 催化烧焦 950 外输热量 1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