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 二维判断法DB34/T 2330-2015.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 二维判断法DB34/T 2330-2015.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 二维判断法DB34/T 2330-2015.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 二维判断法DB34/T 2330-2015.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 二维判断法DB34/T 2330-2015.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ICS 01.120 A 00 DB34 安 徽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4/T 23302015 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 二维判断法 Evaluation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GrowthTwo-dimensional Judgment Method 文稿版次选择 2015-03-27 发布 2015-04-27 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34/T 23302015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安徽安泰克国际技术转移有限公司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安泰克国际技术转移有限公司、安徽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安徽省标准技术中心、安徽经信资信评估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省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合肥工业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成、吴飞、龚新涛、张亚屏、王立平、陈泽儒、伍雪洁。DB34/T 23302015 II 引 言 中小企业是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促进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关系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任务。如何实现中小企业成长性的科学评价,是当前非常重要课题。目前国内外对中小企业成长性的评价方法主要有加权评分法、隶属函数评估法、突变级数法等。本标准参照了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中小企业司等联合课题组研究的 GEP 评价方法和浙江省中小企业局与浙江省统计局研究的浙江成长型中小企业评价认定方法(ZJGEP),根据安徽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和合肥工业大学等单位对安徽省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的研究成果,采用了二维判断法对中小企业成长性指标进行计算,即通过时间年份维度和空间行业维度进行评价。本标准为各类组织对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活动提供具体的、操作性强的评价方法。本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可帮助各类组织以一种便捷、高效、规范的方式开展评价活动,有助于中小企业的更好更快发展。DB34/T 23302015 1 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 二维判断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二维判断法的术语和定义、计算模型、指标量化、权重赋值、得分修正与数据采集原则。本标准适用于中小企业成长性的自我评价,也可作为第三方进行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的方法依据。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DB34/T 2332 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 指标体系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二维判断法 通过对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指标按照时间年份维度和空间行业维度两个方面进行计算的方法。4 计算模型 4.1 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指标选取 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指标参照 DB34/T 2332 的规定。4.2 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计算模型 中小企业成长性得分按公式(1)计算:mii iW S S1.(1)式中:S 成长性得分;iS 第 i个一级指标的得分;iW 第 i个一级指标的得分对成长性得分的影响权重;m 一级指标个数。DB34/T 23302015 2 一级指标得分按公式(2)计算:njij ij iW S S1.(2)式中:ijS 第 i个一级指标下的第 j个二级指标量化值;ijW 第 j个二级指标对一级指标 i的影响权重;n 第 i个一级指标下二级指标个数。5 指标量化 5.1 定性指标 对于以下定性指标采用模糊评价法,设定参考标准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并量化:企业所在行业利润成长性;企业所在行业所处阶段;国家对该行业的产业政策;企业所处地区经济水平;企业经营者素质;企业质量管理;管理层文化程度;信息化程度;市场体系建设;品牌知名度。5.2 定量指标 5.2.1 数据前处理 所有采集的定量指标原始数据应对变化异常值、极值、边界值进行处理。5.2.2 数据年份维度处理 5.2.2.1 成长指数法 以下定量指标采用成长指数法处理:销售额成长水平;销售利润成长水平;净利润成长水平;总资产成长水平;固定资产成长水平。成长指数法计算按公式(3)进行:)lg()lg()lg(2 lg)lg(2 lg2 1 22 1 2 1 T T TT T T T TPX X XX X X X XG.(3)DB34/T 23302015 3 式中:PG 成长指数;TX T 年期指标数据;5.2.2.2 比重法 以下定量指标采用比重法处理:总资产周转率;利润留成率;投资内在价值;每百人专利申请数;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比重;新产品销售收入占销售收入比重;技术改造费用占销售收入比重;高层次人才比重;营销队伍文化水平;广告费用占销售收入比重;市场调研费用占销售收入比重;培训费用占销售收入比重;技术人员比重;大专以上员工占总员工比重;员工年平均收入增长率;劳动生产率提高率。比重法计算按公式(4)进行:22 1 T TTfX XXG.(4)式中:fG 比重指数;TX T 年期指标数据;5.2.2.3 平均值法 以下定量指标采用平均值法处理: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平均值法计算按公式(5)进行:32 1 T T T vX X X G.(5)式中:DB34/T 23302015 4 vG 平均值指数;TX T 年期指标数据;5.2.3 数据行业维度处理 5.2.3.1 区间型变量单项功效系数法 对以下经过年份维度处理的定量指标采用区间型变量单项功效系数法按公式(6)处理: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利润留成率。min min minup minup max max),100()()(G G G),100()()(G G a a G G G Ga a G G G GSdo wnupk.(6)式中:kS 经区间型变量单项功效系数法处理后指标得分;G 单项指标指数(PG、fG、vG);maxG、minG 行业内指标最大值和最小值;upG、do wnG 设定的行业内上限值和下限值;a 功效系数。5.2.3.2 极大型变量单项功效系数法 除采用区间型变量单项功效系数法处理外,其它定量指标均采用极大型变量单项功效系数法按公式(7)处理:maxmax min max min,100),100()()(G GG G a a G G G GSl.(7)式中:lS 经极大型变量单项功效系数法处理后指标得分;G 单项指标指数(PG、fG、vG);maxG、minG 行业内指标最大值和最小值;a 功效系数。DB34/T 23302015 5 6 权重赋值 应有不少于 1000 家企业样本数据为基础进行指标权重分析,各级指标宜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赋予权重值。7 得分修正 最后成长性修正得分可根据评价企业所在的行业特点进行修正,按公式(8)进行:S Q.(8)式中:Q 成长性修正得分;S 成长性得分;、修正系数。8 数据采集原则 遵循真实、准确、客观的原则,采集企业财务、管理、技术等信息,作为企业或第三方评价的输入值。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