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北柴胡生产技术规程DB22/T 1070-2011.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绿色北柴胡生产技术规程DB22/T 1070-2011.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绿色北柴胡生产技术规程DB22/T 1070-2011.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绿色北柴胡生产技术规程DB22/T 1070-2011.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绿色北柴胡生产技术规程DB22/T 1070-2011.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绿色北柴胡生产技术规程DB22/T 1070-2011.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CS 65.020.20 B 05 备案号:37436-2013 DB22 吉林省 地方标准 DB 22/T 1070 2011 代替 DB22/T 1070-2004 绿色北柴胡生产技术规程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for green bupleurum chinense production 2011-12-01发布 2011-12-15实施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22/T 1070 2011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吉林省农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代替 DB 22/T 1070-2004,本标准为第一次修订,通过整合和修改,地标 DB22/T1070-2004其中部分内容与现标准相比较,主要修改内容如下:增加了“前言”章节;修改了“范围”章节的内容(见 1,2004年版的 1);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章节(见 2);修改了“生产用种(苗)”的内容(见 2004年版 5.1);在种子质量中,修改了“种子(苗)”标题及内容(见 5.2.1,2004年版 5.2.1);补充了“种子贮藏”条款的内容,增加了“种子 水 分 含 量”(见 5.3.4,2004年版 5.3.4);修改了“种子 催芽”条款中“方法”的内容,(见 5.4.2,2004年版 5.4.2);修改了“选 地”条款下的内容,增加了“荒坡 地”、“农 田 地”条款(见 6.1.1,6.1.2,及 2004年版 6.1);修改了“整地”条款下的内容,补充了“荒坡 地”、“农 田 地”的整地 方法,修改了整地标准的标题及内容(见 6.2,6.2.2,6.2.3,2004年版 6.2,6.2.2,6.2.3);在“播 种”章节中,删除 了“育 苗”条款,修改为“播 种”,补充了 播 种“时间”、“方法”条款中内容(见 7,7.1,7.2,2004年版 7,7.1,7.1.1,7.1.2);增加了“夏季播 种”条款(见 7.3);删除 了“育 苗”条款(见 2004年版 7.2);修改了“苗 期管理”条款下的内容(见 7.4,2004年版 7.3);删除 了“移栽”章节(见 2004年版 8);在“田间管理”章节中,修改了“施肥”项 下的内容,增加了 参考 标准 细化 了 施肥数 量和 时间(见 8,8.1,8.1.1 8.1.3,2004年版 9,9.1,9.1.19.1.4);对“灌溉 与 排涝”中 灌溉方法进行 了 细化,补充了 田间积水排涝时期(见 8.2,2004年版 9.2);修改了“中 耕除 草”项 下的内容,细化 了中 耕除 草的 原 则(见 8.3,2004年版 9.3,9.3.1);对“生 育后期管理”条款内容整 理,修改标题为“越冬管理”条款(见 8.5,2004年版 9.5);修改了“采收 及加 工”章节的部分内容,细化 了 采收方法 和分 选 标准(见 10,10.1,10.1.1,10.1.2,10.2.2,2004年版 11,11.1.1,11.1.2,11.2.2)。本标准起草 单位:吉林农业 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 人:于英 张永刚 武晓 林 于毅扉 王秀玉 庞佳莹 陈晓 林 陈名将 杨莉 本标准 于 2005年 1月 1日首 次 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DB22/T 1070 2011 1 绿色北柴胡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 定 了 绿色北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产地 环境、种子、选 地整地、播 种 技术、田 间管理、病虫 草 害防治、采收 加 工、包装 运输 和贮藏。本标准 适 用 于北柴胡 生产 技术 操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 列 文件 对于 本文件的 应 用 是必不可少 的。凡是注 日期 的引用文件,仅所注 日期 的版本 适 用 于 本文 件。凡是不注 日期 的引用文件,其 最新 版本(包 括所有 的修改 单)适 用 于 本文件。GB 3095 大 气 环境 质量标准 GB 5084 农 田灌溉水 质标准 GB 5749 生 活饮 用 水 卫 生标准 GB 15618 土壤 环境 质量标准 NY/T 393 绿色 食品 农 药使 用准则 NY/T 394 绿色 食品 肥 料使 用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 列 术 语 和 定 义适 用 于 本文件。3.1 北柴胡 bupleurum chinense 为 伞形科 柴胡 属植物,药 用部 位 为 北柴胡 的 多 年生 根。4 产地环境 4.1 空气质量 符 合 GB 3095要 求。4.2 水质量 农 田灌溉 用 水 符 合 GB 5084要 求,加 工 用 水 符 合 GB 5749要 求。DB22/T 1070 2011 2 4.3 土壤环境标准 要 求 产地 土 质为 微酸 性 或 中性 pH 6 7,土 质 疏松、透气 排水 良好 的 砂 质 壤土,周 围 没有污染源,没有 农 药残留污染。土壤 条件 符 合 GB 15618要 求。4.4 气候条件 适宜温带湿润气候,年 日 照 时数 2400 h 2800 h,年 平均温度 为 4 12,日 平均气温 10 的年 活动 积 温 2300 3400,年 降雨 量为 500 mm 900 mm,最热 月 平均气温 20 25,最冷 月 平均气温-5 10,无霜 期 110 d 160 d。5 种子 5.1 生产用种 吉林、辽宁、黑龙江、内 蒙古等 地产 北柴胡 种子。5.2 种子(苗)质量 5.2.1 种子质量 千粒重 0.9 g;发芽 率 50;种子 纯度 95以上。种子 水 分 含 量 10%左右。5.2.2 种苗 当 北柴胡 幼 苗 长到 3片 4片叶 时,可作 为种苗 移栽。5.3 良种繁育 5.3.1 留种 选 择二 年生 健壮 植 株 留 种,留 种 植 株 在 7月 中 旬 除 去顶 部 花序。5.3.2 育种田 育 种 田 与生产 田 需 间 隔离 200 m以上,开花 前和 开花 后进行 2次 去杂去劣,淘汰杂株,防 止混杂。5.3.3 种子采收 9月 中下 旬开始 分次 随 采 随 收,以 果实 见 黄褐 色 为 宜。采 种 时 注 意淘汰杂株、病 株。5.3.4 种子贮藏 以 干 藏 法 贮藏,放置 在 干燥荫凉处。种子 水 分 含 量 10%左右。5.4 种子催芽 5.4.1 时间 播 种前 处 理。5.4.2 方法 DB22/T 1070 2011 3 用 温 水 浸 种 24 h或 用 湿 河 砂 层 积 处 理 10 d,然 后 用 清 水 清洗。6 选地、整地 6.1 选地 6.1.1 荒坡地 选 择 坡 度 15 以 下的 缓 坡荒 地,土 质 疏松、透气 排水 良好 的 砂 质 壤土 为 宜。pH 6 7。6.1.2 农田地 选 择 排水 良好 的 平 地 或 坡 度 15 以 下的 缓 坡 地。前 茬 最好 为 玉 米、高粱、大 豆 等 大田 作物。要 求 土 质 疏松、透气 排水 良好 的 砂 质 壤土 为 宜。pH 6 7。6.2 整地 6.2.1 时间 于播 种前 进行 或 10月 上 中 旬至 土壤 结冻 前 结 合 秋翻 地 进行,翌 年 春 播 种。6.2.2 方法 6.2.2.1 荒坡 地:清 除灌 木、杂 草,耕 翻深 度 为 20 cm 30 cm,拣 出 树 根、石块 及 杂 物,耙 细 整 平,结 合整地 施 入厩 肥 或 堆 肥,每亩 施 腐熟厩 肥 1500 2000,横向做畦。6.2.2.2 农 田 地:土壤 晒垡耙 地 后,去 除 土 块、草 根 及前 茬 作物 的 根 茬 后,把腐熟 有 机 肥 均 匀撒 于 地 表,深翻 30 cm,耙碎 整 平,土 肥 均 匀混 合。未 施 农 家 肥 的 土壤 在 播 种前 结 合 作 畦 施 入磷 酸 二铵 300 kg/hm2 400 kg/hm2,均 匀混拌 在 表 土 10 cm以 内,然 后 作 畦待 播。6.2.3 整地要求与标准 畦 土 细 碎 疏松、无 树 根、草 根、石块 等 杂 物,土 与 肥 均 匀混拌,畦面 平 整。畦宽 120 cm 150 cm,畦高 25 cm 30 cm,畦 间 距 40 cm 50 cm,待 播 种。7 播种 7.1 时间 秋 播 10月 中下 旬 土壤 结冻 前;春 播 4月 中下 旬 土壤 化 冻 后。夏播 6月 下 旬 7月 上 中 旬。7.2 方法 7.2.1 条 播 按 行 距 15 cm 20 cm开 沟,够 宽 8 cm 10 cm,沟 深 1 cm 2 cm,将 种子 混拌 少 量 细 沙,均 匀撒入 沟 内,覆 土 0 5 cm 1 cm。7.2.2 撒 播 作 畦 时将 覆盖 用 土,堆放畦 间 距 上 面,搂 平 畦面,用 少 量 细 沙 与种子 拌匀,均 匀 地 撒 播 在 畦面 上,覆 土 厚 度不 超 过 0.5 cm 1cm,畦面 覆盖稻 草 或 地 膜保 湿。7.2.3 注意事项 DB22/T 1070 2011 4 秋 播 土壤 结冻 前 播 完,不宜 过 早;春 播 在 化 冻 后 顶 浆 播 种,不宜 过 晚。7.3 夏季播种 采 用 夏播 和 玉 米 间 作 的 方法,等 玉 米 苗 长到 40 cm 60 cm是 时,将 处 理 的 北柴胡 种子条 播 或 撒 播进玉 米 地 行间 里,覆 土 0.5 cm 1 cm。可 利 用 玉 米荫、汛 期 雨多温 高 湿度 大 的 自 然 条件,保证 柴胡 种子的 发芽 和出苗。7.4 苗期管理 出苗前 需 盖 草 或 地 膜,进行 保 温 保 湿;出苗 后 及 时 揭 去 覆 草 或 地 膜,结 合 墒情 及 时除 草 松土。间 苗补苗 待 苗 高 4 cm 6 cm时,进行间 苗、移栽、除 草,待 苗 高 10 cm时,结 合 松土 按 4 cm 6 cm株距 定 苗,查 苗补苗。8 田间管理 8.1 施肥 8.1.1 允许施用的肥料种 类 肥 料使 用 符 合 NY/T 394准则。8.1.2 数 量 厩 肥 15000 kg/hm2;厩 肥 15000 kg/hm2加 尿素 75 kg/hm2或 磷 酸 二铵 300 kg/hm2,再 加 适 量 微 生 物肥 料。8.1.3 时间 整地 时 结 合 深翻 施 足基 肥,施 优 质 有 机 肥 15000 kg/hm2。播后 若天 气 偏旱,应 勤浇 水 保 湿,直 到 出 苗,苗 齐 后 追 施 腐熟 粪 水 或 尿素 75 kg/hm2,坚持小 肥大水,开 沟浇 施。播 种 后 翌 年 春,返青 苗 2片至 3片叶 时,追 施 氮 肥 一次;7月 中下 旬 8月 上 中 旬开花 前,结 合 剪除 花 蕾,追 施 磷 酸 二铵 300 kg/hm2一次,促 根 快 长。8.2 灌溉 与 排涝 8.2.1 灌溉 8.2.1.1 灌溉 水标准 灌溉水 符 合 GB 5084要 求。8.2.1.2 方法 北柴胡 耐 干 旱。播 种 后 至 2对 真 叶 前,表 土 层 必 须保持 湿润 状态,出现 干 旱 现 象 及 时 浇 水,一次 灌透,以 接近 湿土 为 宜;每 年生 长 季 节 土壤 水 分 不 能满足 北柴胡 生 长需 要 时,亦 及 时灌水。上 冻 前 灌 一次封 冻 水。可 采 用 喷 灌 或 滴 灌。DB22/T 1070 2011 5 8.2.2 排涝 北柴胡 怕 涝。平 地及 低洼 地 必 须 有 排水 沟 等 排水 设 施,田间 不 能 积水。每 年 7月 8月 份 雨 季,多 发 生内 涝,此 期间 应 经常检查 田间,及 时排水。种 植 田水 分过 大时,可适当 增加 松土 次 数,加 速 水 份蒸 发。8.3 中耕除草 柴胡 苗 期 生 长 慢,于 植 株 封 行 前 适 时 中 耕除 草,使 地 面 疏松,无 杂 草;封 行后 视 草 情酌情 除 草中 耕。除 草要 早锄、勤锄、雨 后 必 锄,以 利 土壤透气 增 温,促 进 根 苗生 长。翌 年 还 需 中 耕除 草 2次 至 3次。8.4 去除花序 北柴胡 生 长 期间,在 7月 8月间人工 去 掉 花序。8.5 越冬 管理 在 9月 下 旬至 土壤 封 冻 前,割 除 地 上 部分,清 理田间,残 株 病 株 集 中 烧毁。并用 腐熟堆 肥 壅 于 根 际,护 根 防 冻,保 苗 越冬。9 病虫草害防治 9.1 允许 使 用的农 药 种 类 农 药使 用 符 合 NY/T 393准则。9.2 病害防治 9.2.1 种 类 根 腐 病、锈 病、斑枯 病 和 白粉 病 等。9.2.2 防治 方法 9.2.2.1 根腐病 排除水涝,发病 初 期 用 50多 菌 灵 800倍 1000倍液 灌 根。9.2.2.2 锈病 清 园,处 理病 残 株;发病 初 期 用 25 粉锈 宁 1000倍液 喷 雾 防治。9.2.2.3 斑枯病 清 园,处 理病 残 体,轮 作。9.2.2.4 白粉病 发病 初 期,用 50多 菌 灵 1000倍液 喷 雾;25 粉锈 宁 1000倍液 喷 雾。9.2.3 注意事项 DB22/T 1070 2011 6 禁 止 用 高 毒、高 残留、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农 药;多 菌 灵 最多使 用次 数 为 4 次,收 获 前 15 d禁 用;粉锈 宁 收 获 前 7 d禁 用;如用 药 后 遇 雨,晴 天 后 再 施 药。9.3 虫害防治 9.3.1 种 类 危 害 幼 苗的地下 害虫 有 地 老虎、蝼蛄、蛴螬 等,地 上 害虫 有 蚜 虫、红蜘蛛 等。9.3.2 防治 方法 使 用 拟 除虫 菊酯类杀 虫 剂 喷 雾 或 灌 根。9.3.3 注意事项 禁 止 用 高 毒、高 残留、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农 药;防治 地 上 害虫 喷 雾 时 叶片 正反 面 均 匀 喷药;防治 地下 害虫 可 随 浇 水进行灌 根。喷 药 后 遇 雨,晴 天 后 再喷。9.4 草害防治 9.4.1 除草 在 未 出苗前用 丁 草 胺 封 闭 喷 洒 于 畦面 和 作 业 道。在生 长 期 用 乙 草 胺 喷 杀 作 业 道 上 的 禾 本 科 杂 草。9.4.2 人工除草 在生 长 期 用 人工将 畦面 上 的 杂 草 除 掉。10 采收 及加工 10.1 采收 10.1.1 适宜 采收期 二 年生 北柴胡 10月 上 中 旬至 土壤 封 冻 前 采收 为 宜。10.1.2 采收方法 先 割 除 去 地 上 茎 叶,再 挖 出 根。若 用 全 草,一年生 北柴胡 在 秋 季 植 株 地 上 部 枯 萎 前、二 年生 北柴胡收 根 前 先 割 取 地 上 部 茎 叶,整 理成 把,尔 后 在 刨 根,各 自 晒干待 售。10.2 加工 10.2.1 清 选 采 挖 后,抖 去 泥 土,用 清 水 洗 净,加 工 用 水 质量 符 合 GB 5749标准。DB22/T 1070 2011 7 10.2.2 分 选 按 根 长 度、粗 度等 分 选。产 品以 粗、长、整 齐、质 坚 硬、不 易折断、无残 茎、无 须 根 者 为 佳。10.2.3 加工 方法 趁鲜切 去 根 头,去 须 根,置 太阳 下 曝 晒 或 烘 至 半 干,将 根 顺 直,捆成 小 把,再 晒 或 烘 至 全 干。11 包装运输 和贮藏 11.1 包装 11.1.1 包装材 料 新 的 纸箱 或 编织袋。11.1.2 包装 方法 包装 前 应 再 次 检查,清 除 劣 质 品 及 异 物,按 商 品 分 等 级 包装。11.1.3 包装记录 主要内容 有:品 名(药 材 名)、批号、规 格、重 量、产地、等 级、生产 日期、质 检 员。11.2 运输 11.2.1 运输工具 运 载 容 器 应 洁净而 有 较 好 通 气 性,防 雨。11.2.2 运输中 注意事项 批 量 运输 时,不应 与其 它 有 毒、有 害 物品 混 装,保持 干燥,遇 雨 时 要 严密 防 潮。11.3 贮藏 11.3.1 贮藏 库 要求 药 材仓 库 应 通 风、干燥、避光、最好有 空调 及 除 湿 设 备,地 面 为 混 凝 土或可 冲 洗 的地 面,并 具 有 防鼠 防虫 措 施。11.3.2 贮藏方法 药 材 包装 应 存 放 货架 上,与 墙壁 保持 50 cm距离,并 定期 抽 查,防 止 虫 蛀、霉 变、腐 烂 等。A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