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65.020.20 B 31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 34/T 17762012 绿色食品 山药生产技术规程 Green food chinese yam prod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 文稿版次选择 2012-12-24发布 2013-01-24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4/T 17762012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安徽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安徽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宿州市埇桥区农委、宁国市菜篮子工作办公室等单位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才宇、赵贵云、朱培蕾、王建军、刘新宁、龚万海、方芹、马荣花。DB34/T 17762012 1 绿色食品 山药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山药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肥料和农药的使用原则及要求、生产管理技术措施、病虫害防治、采收和贮运。本标准适用于绿色食品山药的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T 1049 绿色食品 薯芋类蔬菜 NY/T 1056 绿色食品 贮藏运输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山药栽子 山药块茎先端有一潜伏芽和茎的斑痕,连同块茎的前端约 30 cm,通常用作繁殖材料,称“山药栽子”。3.2 山药段子 山药块茎中上部分切成段用作繁殖材料,称“山药段子”。3.3 零余子(山药豆)山药叶腋间着生的侧枝或气生块茎,可作繁殖材料,称“零余子”。4 产地环境 DB34/T 17762012 2 开沟或打洞栽培:宜选择地势高、地下水位在 2.0 m 以下,土层厚 1.5 m 以上的排灌方便、疏松肥沃的的非重茬砂壤土地块;管槽栽培:要求土层深厚、排灌方便、疏松肥沃的地块。环境质量都应符合 NY/T 391 的规定。5 肥料、农药使用的原则和要求 肥料使用的原则和要求、允许使用和禁止使用肥料的种类等按 NY/T 394 的规定执行。农药使用的原则和要求、允许使用和禁止使用农药的种类等按 NY/T 393 的规定执行。6 生产管理措施 6.1 品种选择 选择综合经济性状优良、抗病虫性及抗逆性强、适应性好的品种。山药栽子和段子的质量标准为:直顺,光滑,健壮无病、无损伤;种用零余子的质量标准为:具本品种典型性状,个大有光泽,无损伤、无病虫害。6.2 播种时期 10 cm 深土壤温度稳定在 10时即可播种,露地栽培一般在 4 月上中旬播种。6.3 块茎处理 6.3.1 晾晒 播前将用作种苗的山药块茎切段,切段长 7 cm10 cm,质量约 100 g,切口用生石灰或草木灰涂抹并进行适当晾晒。晾晒时间,山药栽子、零余子为 7 d10 d,山药段子 10 d15 d,以表皮现青、断面结干壳为宜。6.3.2 浸种 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波尔多液 500 倍浸种 10 min,也可用 70代森锰锌或雷多米尔 200倍液浸种 15 min20 min,浸好后晾干。6.3.3 催芽 在温棚内,把山药段子与山药栽子分别平放排紧,上覆 3 cm 厚的湿土,然后保湿催芽;或将浸湿的山药段子与山药栽子分别堆放在一起,下垫软草,上盖湿草,再覆盖塑料薄膜保温保湿催芽。山药段子比山药栽子早 2 d3 d 催芽。催芽温度保持在 25左右,温度超过 30时要及时放风。芽眼萌动并突出表皮至苗长 1 cm 时即可播种。6.4 栽培方法 常用的栽培方法有:开沟栽培、打洞栽培、管槽栽培等。因地制宜,选择适当的栽培方式。6.4.1 开沟栽培 冬季至清明前进行整地开沟,沟距 100 cm,沟深 100 cm,沟宽 30 cm,挖沟时将上层土与下层土分别堆在沟的两边,晾晒后进行回填,先将底层土整平踩实,再填下层土入沟,每填 20 cm 整平踩实DB34/T 17762012 3 一次,将上层土与腐熟的农家肥按 51 混合均匀后填平最后的 20 cm,层层整平踩实,直到与原田相平或略低为止。播种时顺垄开宽 10 cm15 cm,深 30 cm40 cm 的沟,栽前浇足底水,按株距 20 cm25 cm将栽子芽朝上平放沟中,然后覆土 10 cm15 cm 培成垄,垄两边用脚踩实。6.4.2 打洞栽培 按行距 100 cm、株距 20 cm25 cm 打洞,洞深 100 cm150 cm,洞直径 8 cm10 cm,洞内填过筛新土或用宽 20 cm 的地膜覆盖洞口并做好标记,将种茎的上端顺沟走向放在洞口上方,随即覆土起垄,垄高 10 cm15 cm。6.4.3 管槽栽培 6.4.3.1 管槽加工 选用内径 6 cm7 cm 的塑料管或其它合适管材,加工成长 1 m 的小段,并纵分为两个 U 型管槽,然后在管槽一端距端口 20 cm 处向端口斜切;在管槽的另一端至中间部位纵向打孔 6 排8 排,每排4 孔,孔径 1 cm,孔间距 3 cm。6.4.3.2 栽培 土壤解冻后,按宽 30 cm40 cm、深 50 cm60 cm、间距 120 cm150 cm 开沟,将管槽按 20 cm25 cm 间距、30角的斜度均匀摆放,使切口上端平齐。然后回填土层约 30 cm,踏实;将余下的一半田土,与腐熟的有机肥充分混匀后,填平栽培沟并作好标记。栽植时,沿标记行开沟,找到管槽,浇透底水,将种茎平行放于管槽上部,覆土做垄,垄高 10 cm15 cm。6.5 田间管理 6.5.1 植株调整 山药苗长约 30 cm 时,保留 1 个2 个健壮主蔓,并去除主蔓基部 1.5 m 以下的侧枝;及时摘除不作种用的零余子花蕾。6.5.2 搭架引蔓 当山药茎蔓长 25 cm30 时,及时引蔓上架。支架高度 120 cm150 cm,尽量增大上部开张度。注意在搭架时,不要将架材插在栽培垄上。6.5.3 中耕除草 幼苗出土后以及雨后或浇水后要及时中耕除草。中耕要浅,避免损伤种茎及藤蔓、茎叶。6.5.4 肥水管理 结合整地做栽培沟时施入基肥,将栽培沟两侧土壤深翻 20 cm30 cm,每 667m2 施入优质腐熟有机肥 3000 kg4000 kg,腐熟饼肥 50 kg60 kg,充分混合均匀;苗高 30 cm50 cm 时,进行第一次追肥,第二次在块茎盛长初期,每次每 667 m2 施优质腐熟有机肥 500 kg,复合肥 25 kg30 kg。山药生长后期,可用 0.3的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追肥。在大田四周开排水深沟,田间开浅排水沟,多雨季节要及时清沟排水;如久旱无雨,要适当浇水,但水量要小;山药块茎生长盛期须保持土壤湿润。DB34/T 17762012 4 7 病虫害防治 7.1 主要病虫害 山药主要病害有炭疽病、根腐病、叶斑病;虫害主要有:地老虎、蛴螬、斜纹夜蛾、叶蜂等。7.2 防治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综合应用各种防治措施,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措施,科学合理地使用化学防治。7.3 防治方法 7.3.1 农业防治 选用抗(耐)病品种,实行 2 a3 a 轮作换茬,深耕晒垡,培育壮苗,创造适宜的生态环境 加强栽培管理,清洁田园,用零余子(山药豆)繁殖更新老栽子,采用打洞栽培、管槽栽培、轮换定植沟、高支架等方法来减轻病虫危害。7.3.2 生物防治 保护利用食蚜蝇、蚜茧蜂、草蛉、瓢虫、赤眼蜂等天敌;利用多角体病毒、青虫菌、白僵菌、苏云金杆菌等病原微生物;使用印楝素、除虫菊素、鱼藤酮、苦参碱、康壮素、Bt 等生物源农药。7.3.3 物理防治 土壤晒垡冻垡,日光晒种,防虫网阻隔,银膜驱避,黄板诱杀,灯光诱杀等。7.3.4 化学防治 不准使用禁用农药,注意减少农药使用量级次数,严格控制农药使用浓度及安全间隔期。注意交替用药,合理混用。7.3.4.1 主要病害防治 炭疽病:用 50咪鲜胺乳油 1500 倍液喷雾。根腐病:用 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或 15恶甲甲霜灵水剂 500 倍600 倍液喷淋根基部,或 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喷雾防治。叶斑病:5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或 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喷施。7.3.4.2 主要虫害防治 地老虎、蛴螬:90的晶体敌百虫 1000 倍1500 倍液进行浇灌防治。斜纹夜蛾:用 5抑太保 1000 倍液,或 10除尽 1500 倍液、奥绿一号 1000 倍液等药剂防治。叶蜂:90的晶体敌百虫 1000 倍液喷雾防治。8 采收 产品质量应符合 NY/T 1049 的要求。8.1 时期 DB34/T 17762012 5 10 月下旬茎叶枯黄,块茎膨大缓慢时采收;或根据市场需求,从 8 月下旬开始提前采收。冬前不采收的山药,可在地表覆土 10 cm15 cm 防冻越冬,随时采收上市。8.2 方法 8.2.1 开沟 在垄的一端开挖约 50 cm60 cm 见方的土洞,再在洞边沿着山药两边铲出根旁泥土,直到沟底见到山药根状块茎尖。然后握住山药栽子上端,将山药二边侧根全部切断,固定泥土铲掉,再提住山药栽子下端,双手上下稍用力即可取出完整的山药,不可损伤表皮。8.2.2 打洞 将地上部清理干净,把培土的垄挖去,清除洞口附近的土,把山药轻轻从洞内取出,然后将洞口封号并标记,以备来年再用。8.2.3 管槽 将地上部清理干净,轻轻翻开园土,取出山药,留下膜槽,重新覆土,待下年再种;也可用竹刀在距离山药块茎先端 10 cm 处切断,留下栽子,取出山药,保留膜槽,经管理能再生长结薯。8.3 贮运 贮藏运输应符合 NY/T 1056 的要求。冬季贮藏要求地势干燥,避风向阳;室内沙埋贮藏温度控制在 5左右。_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