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67.140.10 X55 DB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 12252011 代替 DB35/T 121.7-2001 闽北水仙 初制加工技术规范 2011-12-31发布 2012-03-15实施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5/T 12252011 I 前 言 本标准按 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进行规范。本标准是对DB35/T 121.7-2001闽北水仙初制加工技术规范的修订。本标准与前版的主要差异:1)修改了机械做青时间。2)修改了杀青的要求。本标准由福建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建瓯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建瓯市茶厂、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建瓯市龙兴茶叶有限公司、福建省建瓯市龙山茶叶有限公司、福建御壶春茶叶有限公司、建瓯市鹭苑茶业有限公司、建瓯市成龙茶厂、建瓯市苑北茶叶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邱荣健、肖弘、郭雅玲、吴光兴、吴族良、胡守久、严林华、刘成龙、吴振群、余荣清。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DB35/T 121.7-2001闽北水仙初制加工技术规范。本标准首次发布时间为2001年5月1日,2011年12月第一次修订。DB35/T 12252011 1 闽北水仙 初制加工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闽北水仙初制加工的做青、杀青、揉捻、烘干、初制厂房的设计要求及初制机具的配备。本标准适用于闽北水仙茶的初制加工。2 做青 2.1 常规做青 2.1.1 萎凋 2.1.1.1 技术要求 a)减重率:为茶青重量 1015,失水均匀;b)感官要求:顶二叶下垂,叶面失去光泽,散发青香。2.1.1.2 操作方法 a)日光萎凋(晒青)时间:应避免强阳光曝晒,除正午阳光太强不宜晒青外,其它日照时间可进行,历时30min60min;操作:把茶青均匀薄摊在笳篱、水筛或竹席、布席上,及时轻手翻动;温度:叶面温度35以下;摊叶量:每篱面积约1.6,摊叶0.71。或每平方米摊叶0.50.7,厚度23。b)室内热风萎凋 吹风温度:3240;摊叶量:每篱摊叶11.5,厚度35,或每平方米摊叶0.50.7,厚度23;操作:翻松后均匀摊放,适时翻动。2.1.2 凉青 2.1.2.1 技术要求:减重率小于茶青重量的,叶色由暗转亮,叶态由软转硬,俗称“还阳”。2.1.2.2 操作:把晒青后茶青移入室内,翻松后均匀摊放散热,防止风吹,日光照射,促进梗叶水分的平衡,凉青时间 0.5h左右。2.1.3 摇青 2.1.3.1 技术要求 a)减重率:为茶青重量的。b)感官要求:叶脉透明,叶面黄亮,叶缘红边明显。带有“三红七绿”,叶缘向背卷,呈汤匙状,透发兰花香,叶质柔软。DB35/T 12252011 2 2.1.3.2 操作方法 a)摇青转数掌握先少后多,摊叶厚度先薄后厚,静置时间先短后长的原则;b)操作要参考气候环境因素灵活掌握。2.2 机械做青 2.2.1 技术要求 a)减重率为茶青总重量的 1218;b)感官要求:按本标准 2.1.3.1的 b)款要求。c)技术要求:全程做青历时 8h10h。2.2.2 操作方法 投入(整筒4/5)转动 慢转 转动 静置+翻动 茶鲜叶萎凋凉青做青机筒吹热风吹冷风摇青凉青(全程机摇 次数8次12次)。3 杀青 3.1 技术要求 3.1.1 减重率为鲜叶重量的 1822,含水率小于 60%。3.1.2 叶质柔软,叶色转暗呈黄绿色,嫩梗折弯不断,青气消失,清香显露,带有熟香味。3.2 操作方法:a)温度:滚筒杀青机的筒壁温度 260300;b)采用高温杀青,先高后低,先闷后透。4 揉捻 4.1 技术要求:杀青叶揉捻成条。4.2 操作方法:采用热揉、快揉、逐步加压的方法,时间 5min10min。5 烘干 5.1 初烘 5.1.1 技术要求 a)掌握“高温薄摊快速,适当保持水分”的原则;b)减重率在 2529,含水率 45%50%。5.1.2 操作方法 a)烘干机烘焙:温度 120150,摊叶厚度 2,时间 10min15min;DB35/T 12252011 3 b)焙笼烘焙:温度 80100,摊叶厚度,适时翻动。5.2 复烘 5.2.1 技术要求 a)茶叶含水量 7以内;b)感官达到色泽乌润,气味清纯。5.2.2 操作方法 a)烘干机烘干:在第一次复烘后,中间须摊凉hh,烘干温度 100120,时间minmin,中间摊凉hh 后,烘至达到技术要求。b)焙笼烘干:在第一次复烘后,中间须摊凉hh,烘干温度 7090,适时翻动,中间摊凉hh,烘至达到技术要求。6 初制厂房的设计要求及初制机具的配备。初制厂房的设计要求及初制机具的配备见附录A和附录B。DB35/T 12252011 4 A A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初制厂房的设计要求 A.1 初制厂房 A.1.1 厂址选择 厂址应选在位置适中,茶青来源集中、交通方便、水源充足、无污染源、地下水位低、无洪水之患、地基坚实、有发展余地的地点。A.1.2 车间建筑设计 初制厂的车间建筑设计,应根据闽北水仙各工序的特点进行合理安排,要求上下各工序能毗邻衔接。A.1.2.1 做青室 要求凉爽,室温稳定(2026),湿度适宜(7080),隔热性能好,屋向朝北,门窗能密闭,最好设有隔热降温装置。A.1.2.2 杀青室 要求空气流通,上设天窗,下砌梅花窗。A.1.2.3 揉捻室 要求室内阴湿,屋向朝北,室内设有天花板,门窗宜大。A.1.2.4 烘焙室 A.1.2.4.1 焙笼烘焙,烘焙室应能密闭,以利保温。A.1.2.4.2 机械烘焙,空气流通,屋顶需设天窗。A.1.2.5 动力房 要求空气流通、干燥,并尽量靠近各作业机。A.1.2.6 毛茶仓库 应建在地势较高处,室内保持干燥密闭,室内地平面比室外地平面高5060,底部架空,并开通风洞,以防地下水气渗入室内,或地面采用防潮底,一般不设窗或设少量高翻窗。A.1.2.7 审评室 要求屋向朝北,空气新鲜,装采光天窗,光线柔和充足。A.1.2.8 厂房面积 DB35/T 12252011 5 估算原则根据春茶日产量和所配备的机具、设备需占地面积,作业通道和堆放原料、半成品所需的面积进行估算。A.1.2.8.1 生产车间面积估算 应不少于全部作业机占地面积总和的倍。A.1.2.8.2 全厂建筑总面积估算 年产量(t)2560倍()A.2 初制机具配备原则 以春茶最高日产量,机具日使用率进行配备。A.2.1 晒凉青机具 A.2.1.1 大型初制厂(指春茶一季产量达10t干毛茶以上,下同)按凉青所需机具的60配备。A.2.1.2 中型初制厂(指春茶一季产量达2.5t10t干毛茶,下同)按凉青所需机具的70配备。A.2.1.3 小型初制厂(指青茶一季产量在2.5t干毛茶以下,下同)按凉青所需机具的8090配备。A.2.2 摇青机具 A.2.2.1 大型厂以摇青叶总量和摇青机具每天使用率80配备。A.2.2.2 中型厂以摇青叶总量和摇青机具每天使用率70配备。A.2.2.3 小型厂以摇青叶总量和摇青机具每天使用率5060配备。A.2.3 做青机具 以摇青叶总量和做青机每天使用率7090配备。A.2.4 杀青机具 A.2.4.1 大型厂以做青叶总量和杀青机具使用率50配备。A.2.4.2 中型厂以做青叶总量和杀青机具使用率40配备。A.2.4.3 小型厂以做青叶总量和杀青机具使用率30配备。A.2.5 揉捻机具 A.2.5.1 大型厂以杀青叶总量和揉捻机具每天使用率60配备。A.2.5.2 中型厂以杀青叶总量和揉捻机具每天使用率50配备。A.2.5.3 小型厂以杀青叶总量和揉捻机具每天使用率3040配备。A.2.6 烘焙机具 A.2.6.1 大型厂以烘焙机具每天使用率3040配备。A.2.6.2 中型厂以烘焙机具每天使用率3040配备。A.2.6.3 小型厂以烘焙机具每天使用率30配备。DB35/T 12252011 6 B B 附 录 B(资料性附录)闽北水仙茶初制机具 B.1 晒凉青机具 水筛、笳篱、活动茶架、固定茶架、茶青笼。B.2 摇青机具 茶筛、手动摇青机、电动摇青机。B.3 做青机具 a)6CZ型乌龙茶综合做青机。b)6CZ1200 型乌龙茶综合做青机。c)6CZ100 型乌龙茶综合做青机。d)抽湿机、空调机 B.4 杀青机具 a)6CS-90B型滚筒杀青机。b)6CS-110型滚筒杀青机。c)6CWS-110型滚筒杀青机。d)6CWS-85型滚筒杀青机。B.4.1 揉捻机具 a)6CWR-30型揉捻机。b)6CWR-35型揉捻机。c)6CWR-40型揉捻机。d)6CWR-45型揉捻机。e)6CWR-55型揉捻机。B.5 烘焙机具 a)6CH系列茶叶烘干机。b)手摇式烘干机械。c)焙笼。_ DB35/T 12252011 福建省地方标准 闽北水仙 初制加工技术规范 DB35/T 12252011*2012年 5月第一版 2012年 5月第一次印刷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