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 京茄20号DB63/T 1200-2013.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茄子 京茄20号DB63/T 1200-2013.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茄子 京茄20号DB63/T 1200-2013.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茄子 京茄20号DB63/T 1200-2013.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茄子 京茄20号DB63/T 1200-2013.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茄子 京茄20号DB63/T 1200-2013.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CS 65.020.20 B00/29 备案号:37410-2013 DB63 青海省地方标准 DB 63/T 12002013 茄子 京茄 20号 2013-03-25发布 2013-04-15实施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63/T 12002013 I 前 言 本标准编写符合GB/T 1.1一2009给出的规则。本标准由青海省农牧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园艺所,青海省种子管理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杜中平、聂书明、徐海勤、张广楠、王丽慧、谭龙、杨吉祥、吕青松。本标准授权青海省种子管理站负责解释。DB63/T 12002013 1 茄子 京茄 20号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茄子京茄20号的植物学性状、生物学特性及适宜种植地区,对经济性状、栽培技术要点及生产能力作了说明。本标准适用于青海省各级种子、农业科研、教学、生产、农技推广部门对该品种的鉴别、检验、推广、收购和销售。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DB63/T 138-1992 青海省茄子品种观察记载标准 3 技术内容 3.1 品种来源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园艺所于2008年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引进,2012年11月29日青海省第八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定通过,审定编号青审菜2012005。3.2 特征特性 3.2.1 观察与记载 植株性状的观察与记载按照DB63/T 138-1992规定执行。3.2.2 植株性状 株高216.00厘米35.48厘米,开展度61.30厘米15.02厘米;茎及叶柄表面着生灰色短毛;最大叶长33.00厘米5.14厘米,叶宽21.31厘米2.56厘米;叶色青绿色,单叶互生,叶形长椭圆形,叶柄长15.00厘米2.56厘米;果柄及萼片呈鲜绿色,无刺。3.2.3 花果性状 花单生,花色紫色,雄蕊5个,着生于花冠筒内侧。花药二室,为孔裂式开裂。花药的开裂时期与柱头的授粉期相同,自花授粉;始花节位4节-8节,花色紫色。果形棒状,果实黑紫色,果皮光滑油亮,果长25.00厘米4.97厘米,果实横径6.00厘米1.14厘米。3.2.4 种子性状 种子近似肾形,表面光滑、有光泽、呈黄色,千粒重4.50克0.50克。3.2.5 经济性状 DB63/T 12002013 2 每株结果数15个4个,单果重215.00克35.50克,每1000克果实中,含维生素C 8.65毫克,可溶性蛋白3.14克,碳水化合物2.96%,可溶性糖2.96%。3.2.6 熟性及生育期 中晚熟。播种至出苗期8天3天,期间10的有效积温9418.5;出苗到定植期(5片-6片真叶)45天6天,期间10的有效积温62350.5。定植到开花结果期25天5天,期间10的有效积温48625.4。开花结果期到采收期20天8天,期间5的有效积温53538.5;采收期到终收期90天25天,期间10的有效积温1215.85.6。生育期220天45天。3.2.7 抗逆性 耐旱性中,耐热性强,耐寒性弱。3.2.8 抗病性 抗绵疫病、黄萎病。3.3 栽培技术要点 定植前施农家肥120.000吨/公顷-150.000吨/公顷(8000.00千克/亩-10000.00千克/亩),纯氮0.173吨/公顷(11.50千克/亩),五氧化二磷0.345吨/公顷(23.00千克/亩)、氧化钾0.144吨/公顷(9.60千克/亩)。起垄栽培、地膜覆盖,垄高20.00厘米,垄宽50.00厘米,垄距70.00厘米,株距为40.00厘米-45.00厘米。开花坐果前保持土壤湿度在60.00-65.00;开花坐果后在70.00-80.00。多次追肥,生长过程中叶面追施0.30%-0.50%的磷酸二氢钾2次-3次。幼苗期白天温度保持在25.00-30.00,夜间18.00-24.00;结果初期白天温度25.00-28.00,夜间17.00-22.00;盛果期白天温度25.00-30.00,夜间16.00-20.00,维持相对空气湿度在60.00-70.00。双干整枝,保持植株通风透光,吊秧。“对茄”坐果后,摘除“门茄”以下所有侧枝和叶片。3.4 生产能力及适宜地区 3.4.1 生产能力 高水肥条件下产量75.000吨/公顷82.500吨/公顷(5000.00千克/亩5500.00千克/亩),中等水肥条件下67.500吨/公顷75.000吨/公顷(4500.00千克/亩5000.00千克/亩),一般水肥条件下60.000吨/公顷67.500吨/公顷(4000.00千克/亩4500.00千克/亩)。3.4.2 适宜地区 适宜在青海省内保护地种植。DB63/T 12002013 3 A A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品种观察地点基本情况 A.1 地点 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二十里铺镇莫家庄村。A.2 时间 2010年。A.3 主要生态因素 海拔2309.00米。年平均气温4.70,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的初日为3月26日,终日为10月28日,期间积温2724.70;稳定通过5的初日为4月15日,终日为10月10日,期间积温2485.90;年降水量343.00毫米。无霜期为124天。土壤类型为栗钙土,土种为白黄土,质地粉砂壤。土壤有机质1.740,全氮0.127,全磷0.298,全钾2.380,碱解氮93.00毫克/千克,速效磷49毫克/千克,速效钾146.00毫克/千克。地区类型属于湟水流域,栽培方式为温室。DB63/T 12002013 4 B B 附 录 B(资料性附录)生产能力情况 B.1 一般水肥条件下产量 60.000吨/公顷67.500吨/公顷(4000.00千克/亩4500.00千克/亩),2010年在大通县同创示范基地种植0.300公顷(4.50亩),折合产量67.230吨/公顷(4482.00千克/亩)。B.2 中等水肥条件下产量 67.500吨/公顷75.000吨/公顷(4500.00千克/亩5000.00千克/亩),2010年在大通县佳兴示范基地种植0.190公顷(2.80亩),折合产量72.450吨/公顷(4830.00千克/亩),2010年在平安县沈家村种植0.370公顷(5.50亩),折合产量80.430吨/公顷(5362.00千克/亩)。B.3 高水肥条件下产量 75.000吨/公顷82.500吨/公顷(5000.00千克/亩5500.00千克/亩),2010年在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园艺所试验基地2号温室种植0.027公顷(0.40亩),折合产量90.150吨/公顷(6010.23千克/亩)。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