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67.150 B 52 备案号:37388-2013 DB63 青海省地方标准 DB 63/T 11782013 青海湖裸鲤淡水池塘鱼种培育技术规范 2013-03-25发布 2013-04-15实施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63/T 11782013 I 前 言 本规范的编写符合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本规范由青海省农牧厅提出并归口。本规范起草单位: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史建全、祁洪芳、杨建新、张宏、柴长凯、俞录贤、毛月风、丰朝晖、惠金莉、岳德耀、赵秀梅、张惠琴、王红超、罗颖、杨惠琴、马玉亮、闫丽婷、吴洪芳、陈道琴。DB63/T 11782013 1 青海湖裸鲤淡水池塘鱼种培育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高寒池塘条件下青海湖裸鲤鱼种培育技术。本规范适用于青海湖裸鲤池塘鱼种培育。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3 环境条件 池塘东西走向;水源充足,注排方便;适宜面积0.2公顷0.3公顷,池水深1.8米2.0米;水源没有对渔业水质构成威胁的污染源;水质符合GB 11607的规定。4 池塘养殖 4.1 1龄鱼种培育 4.1.1 放养前的准备 4.1.1.1 整修:检查维修进出水口、渠系和加固池堤,清除池堤杂草、池中杂物,保留底泥 0.2 米左右。4.1.1.2 消毒:鱼苗池底留水 0.1 米0.2 米,每公顷用生石灰 900千克1050千克化水,趁热全池泼洒。4.1.1.3 施肥:鱼池消毒 1 天2天后,每公顷施腐熟的有机肥 3000千克4000千克。4.1.1.4 注水:鱼苗放养前 5 天7 天,使用 70 目筛绢滤水,将鱼苗池池水加深至 0.7 米0.9 米。4.1.2 鱼苗放养 放养的“水花”鱼苗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放养密度以自身的生产条件、养殖方式、技术水平和预期达到的鱼种规格而定,以120万尾/公顷225万尾/公顷为宜。4.1.3 放养时间 在7月8月份放养。4.1.4 饲养管理 DB63/T 11782013 2 鱼苗放养后的4周内,每日每万尾鱼苗使用0.5千克1.5千克黄豆磨成浆泼洒3次4次;第5周6周时,豆浆中加粉料;第7周10周时,用粉料拌均全池拨洒饲喂,并逐渐缩小饲喂范围,直到定点饲喂;第11周12周时,每日用粒径0.8毫米1.0毫米的颗粒料饲喂,12周时,鱼种规格可达到2.0克2.5克。4.1.5 日常管理 生长期间水源充足、有增氧设备,严防浮头泛塘,每3天5天加注一次新水,保持水质清新。坚持早、中、晚巡塘,观察水质及鱼的活动,及时清除蛙卵、杂草、检查鱼苗摄食、生长及病害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并作好记录。4.1.6 越冬管理 当鱼池水温下降至7时,准备越冬。池水保持1/3的老水,加注新水至鱼池最高水位,11月初水体开始结冰。根据经验,以原池越冬为好。裸鲤在冬季具有摄食行为,一般可投喂颗粒料,封冰后,打一直径2米3米的冰眼,上午10:00时,下午14:00时投饵两次,投喂量以80%池鱼摄食离去为宜。越冬期间,注意观察池水渗漏情况,并及时补注。下雪后,及时清扫冰面2/3的积雪,监测水体溶解氧、氨氮、硫化氢、pH,必要时充水增氧。4.1.7 春季管理与分塘 池塘冰盖消融,水温升至79以上时,鱼苗逐步正常摄食,加强饲喂,增强鱼体体质,个体重平均达3.5克,体长7.5厘米10厘米时可分塘,进行2龄鱼种培育、水库网箱鱼种培育及增殖放流。4.2 2龄鱼种培育 4.2.1 放养前的准备 同4.1.1。4.2.2 鱼种放养 每公顷放养3.5克的1龄鱼种3万尾6万尾。4.2.3 饲养管理 用蛋白质含量40%、粗脂肪8%、粗灰分18%、粗纤维5%、粒径为1.0毫米的颗粒饲料(粉料)投喂,日投饵量为鱼体重3%5%。4.2.4 日常管理和越冬管理 同4.1.5和4.1.6。4.2.5 疾病防治 可参照青海湖裸鲤疾病防治技术规范。_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