栓皮栎栽培技术规程DB50/T 1580-2024.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栓皮栎栽培技术规程DB50/T 1580-2024.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栓皮栎栽培技术规程DB50/T 1580-2024.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栓皮栎栽培技术规程DB50/T 1580-2024.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栓皮栎栽培技术规程DB50/T 1580-2024.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栓皮栎栽培技术规程DB50/T 1580-2024.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 川 山 矾 栽 培 技 术 规 程I C S 6 5.0 2 0.2 0C C S B 6 1重 庆 市 地 方 标 准DB50D B 5 0/T 1 5 8 0 2 0 2 4栓 皮 栎 栽 培 技 术 规 程2 0 2 4-0 4-1 1 发 布 2 0 2 4-0 7-1 1 实 施重 庆 市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发 布D B 5 0/T 1 5 8 0 2 0 2 4I前 言本 文 件 按 照 G B/T 1.1 2 0 2 0 标 准 化 工 作 导 则 第 1 部 分:标 准 化 文 件 的 结 构 和 起 草 规 则 的 规 定起 草。请 注 意 本 文 件 的 某 些 内 容 可 能 涉 及 专 利。本 文 件 的 发 布 机 构 不 承 担 识 别 专 利 的 责 任。本 文 件 由 重 庆 市 林 业 局 提 出、归 口 并 组 织 实 施。本 文 件 起 草 单 位:重 庆 市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院。本 文 件 主 要 起 草 人:孟 祥 江、薛 沛 沛、马 正 锐、夏 鹰、薛 兰 兰、何 邦 亮、师 贺 雄、陈 本 文、王 蕾、蒋 新 怡。D B 5 0/T 1 5 8 0 2 0 2 41栓 皮 栎 栽 培 技 术 规 程1 范 围本 文 件 规 定 了 栓 皮 栎(Q u e r c u s v a r i a b i l i s B l u m e)种 子 采 集 与 处 理、育 苗、造 林、未 成 林 地 管 理、抚 育 间 伐、病 虫 害 防 治、检 查 验 收 等 方 面 的 内 容。本 文 件 适 用 于 栓 皮 栎 的 栽 培。2 规 范 性 引 用 文 件下 列 文 件 中 的 内 容 通 过 文 中 的 规 范 性 引 用 而 构 成 本 文 件 必 不 可 少 的 条 款。其 中,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仅 该 日 期 对 应 的 版 本 适 用 于 本 文 件;不 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其 最 新 版 本(包 括 所 有 的 修 改 单)适 用 于 本文 件。G B 6 0 0 0 主 要 造 林 树 种 苗 木 质 量 分 级G B/T 6 0 0 1 育 苗 技 术 规 程G B/T 1 5 7 7 6 造 林 技 术 规 程G B/T 1 5 7 8 1 森 林 抚 育 规 程L Y/T 1 0 0 0 容 器 育 苗 技 术3 术 语 和 定 义本 文 件 没 有 需 要 界 定 的 术 语 和 定 义。4 种 子 采 集 与 处 理4.1 采 种 母 树 选 择选 择 实 生 起 源,树 龄 4 0 a 6 0 a,生 长 旺 盛、树 干 通 直 圆 满、无 损 伤 和 病 虫 害 的 植 株。4.2 采 种9 月 下 旬 至 1 0 月 上 旬,种 壳 棕 褐 色 或 黄 色 时,选 择 粒 大 饱 满、有 光 泽、颗 粒 较 重 的 果 实 采 收。4.3 种 子 处 理4.3.1 在 通 风 处 摊 开 阴 干 3 d 5 d,平 铺 厚 度 6 c m 9 c m,每 天 翻 动 2 次 3 次,至 种 壳 变 为 浅 棕 褐 色 时进 行 贮 藏。4.3.2 贮 藏 前 可 用 二 硫 化 碳、磷 化 铝 或 敌 敌 畏 密 闭 熏 蒸 2 4 h。贮 藏 时 应 定 期 检 查,及 时 处 理 霉 烂、虫蛀 或 鼠 害 等。4.4 种 子 贮 藏D B 5 0/T 1 5 8 0 2 0 2 424.4.1 室 内 沙 藏 法在 通 风 干 燥 的 室 内 或 棚 内,选 用 含 水 率 2 0%的 干 净 细 沙,一 层 沙 一 层 种 子 向 上 堆 积,每 层 厚 度 5c m 7 c m,堆 高 不 超 过 7 0 c m;或 将 沙 和 种 子 拌 匀 堆 藏,种 子 与 沙 比 例 为 1:2。在 沙 堆 上 每 间 隔 5 0 c m 竖立 草 把 以 利 通 气,下 部 到 坑 底,上 部 高 出 沙 丘 顶 2 0 c m,防 止 种 子 发 热 霉 烂。沙 堆 之 间 保 留 1 0 0 c m 宽的 工 作 步 道。4.4.2 干 藏 法4.4.2.1 普 通 干 藏:将 充 分 干 燥 的 种 子,装 入 麻 袋、箱、桶 等 容 器 中,置 于 低 温、干 燥、通 风 的 室 内短 期 贮 藏。4.4.2.2 密 封 干 藏:将 充 分 干 燥 的 种 子,装 入 已 消 毒 的 玻 璃 瓶、铅 桶、铁 桶、聚 乙 烯 袋 等 容 器 中,并放 入 木 炭、或 氯 化 钙、或 变 色 硅 胶 等 吸 湿 剂,然 后 加 盖,用 石 蜡、或 火 漆、或 粘 土 等 密 封。吸 湿 剂 的 用量:木 炭 约 为 种 子 重 量 的 2 0%;氯 化 钙 为 1%5%;变 色 硅 胶 约 为 1 0%。5 育 苗5.1 播 种 育 苗5.1.1 育 苗 时 间3 月 4 月 春 播,1 0 月 下 旬 1 1 月 秋 播,以 秋 播 为 宜。5.1.2 苗 床 准 备苗 床 宽 1 0 0 c m 1 2 0 c m,高 1 5 c m,长 度 依 地 形 和 用 苗 量 确 定。播 种 前 1 d 2 d 作 床,用 硫 酸 亚 铁 溶液 对 土 壤 进 行 消 毒,用 量 3 7.5 g/m2 7 5 g/m2,并 施 足 底 肥(磷 肥+复 合 肥)。5.1.3 催 芽干 藏 种 子 在 播 种 育 苗 用 4 0 温 水 浸 种 1 0 m i n,捞 出 装 筐,自 然 冷 却,置 于 阴 湿 环 境 中,每 天 用 4 0 温 水 冲 洗 1 次,连 续 4 d 5 d。沙 藏 种 子 采 用 湿 沙 层 积 催 芽,待 种 壳 开 裂 露 白 时 播 种。5.1.4 播 种开 沟 条 播 的 行 距 3 0 c m,深 度 5 c m 7 c m,种 子 间 距 1 0 c m。将 种 子 横 放 于 播 种 沟 沟 底,覆 土。每亩 播 种 量 1 7 5 k g 2 0 0 k g。播 种 后,用 秸 秆 或 地 膜 覆 盖。5.2 容 器 育 苗5.2.1 容 器 规 格容 器 直 径 1 0 c m 1 5 c m,高 1 5 c m 2 0 c m。材 质 应 为 可 降 解 材 料。5.2.2 营 养 土 配 制用 壤 土+1 0%腐 熟 厩 肥,或 5:3:2 的 泥 炭 土:堆 肥 土:珍 珠 岩 混 合。5.2.3 播 种营 养 土 装 至 容 器 3/4 处,横 向 放 置 种 子 2 粒 3 粒,再 覆 盖 营 养 土 压 实。D B 5 0/T 1 5 8 0 2 0 2 435.3 苗 期 管 理5.3.1 播 种 苗 管 理按 G B/T 6 0 0 1 规 定 执 行。5.3.2 容 器 苗 管 理按 L Y/T 1 0 0 0 规 定 执 行。5.4 苗 木 出 圃苗 高 4 0 c m、地 径 0.5 c m,生 长 健 壮、无 病 虫 害、充 分 木 质 化 的 苗 木。5.5 苗 木 检 验按 G B 6 0 0 0 规 定 执 行。6 造 林6.1 造 林 地 选 择海 拔 1 2 0 0 m 以 下 区 域。6.2 整 地采 取 带 状 或 块 状 清 林。坡 度 2 5 以 下 采 取 穴 状 整 地,坡 度 2 5 以 上 采 取 鱼 鳞 坑 整 地,挖 穴 规 格 4 0c m 4 0 c m 3 0 c m。6.3 造 林 时 间春 季 3 月 4 月,秋 冬 季 1 0 月 1 2 月。6.4 栽 植 密 度初 始 宜 密 植,郁 闭 成 林 后,再 进 行 间 伐。坡 度 2 5 以 下,株 行 距 宜 采 用 1.5 m 2 m 或 者 2 m 2 m,密 度 2 4 9 0 株/h m2 3 3 3 0 株/h m2;坡 度 2 5 以 上,株 行 距 1.5 m 1.5 m 或 者 1.5 m 2 m,密 度 3 3 3 0 株/h m2 4 4 4 0 株/h m2。6.5 造 林 方 法6.5.1 苗 木 起 苗6.5.1.1 播 种 苗 起 苗 前 1 d 浇 水 润 根。用 机 具 松 土 起 苗,保 留 主 根 2 0 c m 2 5 c m。随 起 随 运 随 栽。黄 心土 和 钙 镁 磷 按 1 0:1 混 合,加 入 适 量 A B T 生 根 粉 进 行 浆 根,浆 根 苗 木 用 地 膜 包 扎。6.5.1.2 容 器 苗 修 剪 容 器 外 须 根,随 起 随 运 随 栽。6.5.2 栽 植祼 根 苗 采 用“三 覆 两 踩 一 提 苗”方 法,使 须 根 伸 展,苗 木 端 正,根 系 与 土 壤 紧 密 接 触;栽 植 容 器 苗时,带 土 栽 植 压 实。栽 后 浇 水。对 死 亡 苗 木 及 时 补 植。D B 5 0/T 1 5 8 0 2 0 2 447 未 成 林 地 管 理7.1 除 草 松 土栽 后 连 续 3 a 对 冠 幅 投 影 面 积 内 的 区 域 进 行 除 草 松 土。第 一 年 分 别 在 4 月 5 月、6 月 和 8 月 进 行。第 二 年 分 别 在 4 月 和 6 月 进 行。第 三 年 在 6 月 进 行。7.2 平 茬造 林 初 期,对 主 干 不 明 显,或 萌 蘖 成 伞 状 的 丛 生 植 株,宜 采 取 平 茬 措 施。7.3 修 枝修 枝 季 节 宜 在 晚 秋 和 早 春 进 行。剪 除 树 根 处 的 萌 发 枝 和 树 干 上 的 霸 王 枝 以 及 枯 死 枝、病 虫 枝,保 留枝 下 高 为 树 高 1/3 到 2/5。修 枝 切 口 平 滑,不 伤 树 皮,不 留 茬。7.4 施 肥栽 植 后 前 3 a,每 年 3 月 份 在 树 冠 投 影 处 挖 穴 施 肥,施 复 合 肥 0.1 k g/株 0.2 k g/株,覆 土。8 抚 育 间 伐1 0 a 1 5 a 进 行 第 一 次 间 伐,保 留 9 0 0 株/h m2 1 1 0 0 株/h m2;2 5 a 3 0 a 进 行 第 二 次 间 伐,保 留 6 0 0 株/h m2 7 5 0 株/h m2。其 他 按 G B/T 1 5 7 8 1 规 定 执 行。9 病 虫 害 防 治遵 循“预 防 为 主,综 合 防 治”原 则,开 展 病 虫 害 防 治。虫 害 主 要 有 栗 实 象 鼻 虫(C u r c u l i o d a v i d i)、栎 褐 天 社 蛾(O c h r o s t i g m a a l b i b a s i s)、云 斑 天 牛(B o t o c e r ah o r s f i e l d i),病 害 主 要 是 松 栎 柱 锈 菌(C r o u a r t i u m q u e r c u m)引 起 的 栎 叶 锈 病。具 体 防 治 方 法 按 附 录 A执 行。1 0 检 查 验 收按 G B/T 1 5 7 7 6 规 定 执 行。D B 5 0/T 1 5 8 0 2 0 2 45附 录 A(规 范 性)栓 皮 栎 主 要 病 虫 害 种 类 及 防 治 方 法A.1 病 虫 害 种 类 及 防 治 方 法表 A.1 给 出 了 栓 皮 栎 主 要 病 虫 害 种 类 及 防 治 方 法。表 A.1 栓 皮 栎 主 要 病 虫 害 种 类 及 防 治 方 法病虫害种类 主要症状 防治方法栗实象鼻虫C u r c u l i o d a v i d i幼虫在种子果实内蛀食,受害种子未成熟时往往早落。特别是在种子堆积期间,温度升高,危害最严重。物理防治:利用成虫的假死性,清晨人工振动树体,捡拾落地成虫集中处理;温水浸种,将种子放在 5 5 温水中浸泡 1 0 m i n 或在 5 0 温水中浸泡1 5 m i n,杀死种子中的害虫。化学防治:成虫盛发期可用 9 0%敌百虫 1 0 0 0倍液或 2 0%杀灭菊酯 2 0 0 0 倍液树冠喷洒。二硫化碳熏蒸,把种子放在密闭室内或密闭容器内,在温度2 5 以下用二硫化碳 3 0 m l/m3处理 2 0 h,杀虫率在9 5%以上;溴化钾熏蒸,气温 2 3 时用 3 7.4 g/m3熏蒸 4 0 h,杀虫率 1 0 0%。栎褐天社蛾O c h r o s t i g m a a l b i b a s i s食叶害虫,常发生于 4月中旬至 5 月下旬,大发生时常把树叶吃光,严重影响栎树生长和栎实产量。物理防治:初龄幼虫群集时组织人工捕杀或灯光诱杀。化学防治:5 0%马拉松乳剂或 2 5%亚胺硫磷乳剂均 1 5 0 0 倍液喷杀。云斑天牛B o t o c e r a h o r s f i e l d i主要危害树干,成虫啃食新枝嫩皮,使新枝枯死,幼虫蛀食韧皮部,围绕形成层一周,将树吃死,后打洞钻入木质部,将树干吃空,遇风折断。物理防治:成虫发生盛期,组织人工捕杀;可用木锤击产卵刻槽,杀死虫卵及小幼虫,用铁丝从排泄孔刺杀幼虫。化学防治:主要采用虫孔注药,在幼虫危害期,用小型喷雾器、注射器从虫道注入 8 0%的敌敌畏或4 0%氧化乐果乳油或 1 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也可浸药棉塞孔,然后用粘泥或塑料袋堵注虫孔。松栎柱锈菌C r o u a r t i u m q u e r c u m此菌属于转主寄生菌,其性孢子和锈孢子阶段产生在多种松树的病枝干,夏孢子和冬孢子柱产生在栎类叶片,引起叶锈病。5 月下旬,栎叶背面出现鲜黄色小点(夏孢子堆),7 月上旬在夏孢子堆中生出许多褐色毛状物。物理防治:避免松树和栎类树种混交;在春季锈孢子器未成熟前,剪除松枝病瘤。化学防治:叶片发病初期喷 2 5%粉锈宁 1 0 0 0倍液,2 5%粉锈宁油剂 0.4 g/m2低容量喷药,7 0%甲基托布津 1 0 0 0 倍液;发病期间喷洒 5 0%的代森安1 0 0 倍液或 5 0%的退菌特 5 0 0 1 0 0 0 倍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