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医敷贴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DB45/T 2792-2023.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壮医敷贴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DB45/T 2792-2023.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壮医敷贴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DB45/T 2792-2023.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壮医敷贴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DB45/T 2792-2023.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壮医敷贴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DB45/T 2792-2023.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壮医敷贴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DB45/T 2792-2023.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CS 11.020 CCS C 05 45 广 西 壮 族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45/T 2792 2023 壮医敷贴 治疗护 理技 术操作规 范 Specification for nursing operation technologies of taping therapy of Zhuang medicine 2023-12-26 发布 2024-02-01 实施 广西壮族 自治区 市场监 督管理 局 发 布 DB45/T 2792 2023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 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 义.1 4 适应证与 禁忌证.2 适应证.2 4.1 禁忌证.2 4.2 5 基本要求.2 环境.2 5.1 操作人 员.2 5.2 健康教 育.2 5.3 6 敷贴操作.2 操作流 程.2 6.1 操作要 点.2 6.2 7 注意事项.3 8 并发症处 理.3 过敏.3 8.1 烫伤.3 8.2 附录 A(规范 性)壮医敷贴 治疗护理 技术操作 流程.4 DB45/T 2792 2023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 2020 标准化 工作导则 第1 部分:标准化文 件的结构 和起草规则 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 件的某些 内容可能 涉及专利。本文件 的发 布机构不承 担识别专 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广 西壮族自 治区中医 药管理局 提出、归 口并 宣贯。本文件起草 单位:广 西国际壮 医医院。本文件主要 起草人:林琴、黄 国东、胡 晓玥、杨 爽、陆莹、郑好 芳、甘小 玲、陈碧、黄美芳、曾惠坤、银宵、曾韵颖、黄秋霞、石梦锦。DB45/T 2792 2023 1 壮医敷贴 治疗护 理技术 操作规 范 1 范围 本文件界定 了壮医敷 贴疗法的 术语和定 义,规定 了壮 医敷贴治疗 护理技术 的适应证 与禁忌证、基本要求、敷贴 操作、注 意事项及 并发症处 理等方面 的要 求。本文件适用 于 广西壮 族自治区 行政区域 内 壮医敷 贴治 疗护理技术 操作。2 规范性引用 文件 本文件没有 规范性引 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 定义适用 于本文件。3.1 壮医敷贴疗 法 taping therapy of Zhuang medicine 将根据病症 选用的药 物研磨成 粉状,用 米酒、姜 汁或 米醋调和,敷贴于人 体特定部 位或穴位 上,通过手法刺激 及皮肤对 药物的吸 收,达到 预防和治 疗疾 病目的的一 种壮医外 治法。3.2 经筋手法 meridian sinew therapy 运用拇指的 指尖、指腹及拇 指与四指 的握合力,由轻 而重地以循、触、摸、按、切、拿、弹拨、推按、拨刮、钳掐、揉捏等 手法检查 和寻找身 体的压痛 点和筋结(颗粒 状、条索状、硬结 感等),并松解筋结,达到 舒筋活血、解痉止 痛的一种 方法。3.3 筋结 tendon knot 肌内组织劳 损后修复 和再生过 程产生的 颗粒状、硬 结 状、条索状物,触 压时感觉 疼痛或无 痛的有形可查的阳性 体征。3.4 阴证 yin syndrome 疾病过程中人体 脏腑功能 阴盛阳衰、正气不足、偏于 寒的证候,目诊 见眼睛巩 膜脉络色淡、弯曲、边界浑浊、散乱 或模糊不 清,末端有 瘀点、雾斑 或瘀 斑;甲诊见甲薄 而脆,色 淡或苍白,甚至易断 裂,按压甲 尖放 开后恢复 原色稍慢。3.5 阳证 yang syndrome 疾病过程中 人体脏腑 功能阳盛 阴衰、邪 气亢盛、正气 不虚、偏于 热的证候,目诊见 眼睛巩膜 脉络粗大,呈深红 色或红紫 色,曲张 明显;甲 诊见甲色 过深,呈鲜红色、深红色 或红紫色。DB45/T 2792 2023 2 4 适应证与禁 忌证 适应证 4.1 适用于内科、外科、妇 科、儿 科、五官科等 常见病、多 发病,如 咳嗽、气喘、痹病、中风、高血 压、失眠、呕吐、感冒、骨性关节 炎、肩周 炎、颈椎 病、乳腺增生、小儿疳积、小儿泄 泻、腮腺 炎、过敏 性鼻炎等。禁忌证 4.2 包括:妊娠、皮疹、对治疗 所用的药 物 及胶布 过敏者禁 用;局部皮肤溃 烂、开放 性创口或 感染性病 灶处禁用。5 基本要求 环境 5.1 清洁卫生、光线充足,室温24 28,必要时 用 屏风或围帘 遮挡。操作人员 5.2 执业护士或 执业医师。健康教育 5.3 向患者和照 顾者解释 操作的目 的、作用 和操作方 法,进行壮医 敷贴 治疗相 关知识的 教育。6 敷贴操作 操作流程 6.1 操作流程见 附录A。操作要点 6.2 6.2.1 制作药贴 6.2.1.1 阴证方用 15 25 米酒或浓 度宜为 50 的姜 汁加 入壮药粉调 至糊状;阳证方用 米醋加入 壮药粉调至糊 状。6.2.1.2 如治疗部位面积 较大,根据 治疗部位 面积裁剪玻 璃纸,将壮药糊平铺 于玻璃纸 上;如治疗 部位为穴位,将壮药糊 平铺于 中 央孔洞直 径为 2 cm 的一 次性穴位贴 片 中。6.2.2 清洁皮肤 用生理盐水 或温开水 清洁治疗 部位的皮 肤,必要时 剃 去毛发,清洁范 围应大于 敷贴面 积,污迹处用75酒精或 松节油擦 净。6.2.3 松解筋结 治疗部位有 筋结者,用经筋手 法揉按筋 结5 min 10 min。DB45/T 2792 2023 3 6.2.4 敷贴药物 阴证方药贴 可用微波 炉加热至 温热,先 将药贴背 面在 操作者的 前 臂内侧试 温,再将 药贴敷于 治疗部位或穴位;阳证 方药贴不 需加热,直 接 敷贴,面 积较大 的治疗部位 可用保鲜 膜及胶布 固定,成人 敷贴2 h4 h为宜,儿童敷 贴 不宜超 过1 h。7 注意事项 应告知患者敷贴 过程中 避 免剧烈运动,防止敷贴 脱落;如 出现皮肤瘙 痒、灼热、疼痛等不 适症状 7.1 应立即告知 医务人员,避免搔 抓。敷贴结束后 取下的药 贴应按医 疗废物处 理。7.2 敷贴后 4 h 内 不宜洗 澡。7.3 治疗期间清 淡饮食,忌食生冷 及酸辣刺 激之品。7.4 8 并发症处理 过敏 8.1 敷贴过程中 出现治疗 部位皮肤 瘙痒、疼 痛,或在 敷贴 后出现皮疹、瘙痒等 过敏症状,应立即 停止治疗,遵医嘱 给予抗过 敏药物,观察用药 效果 烫伤 8.2 患者感觉局 部温度过 高,或局 部皮肤出 现红肿、水疱,应立即停 止治疗,小水疱不 予处理,可自行吸收;大水 疱应先用 碘伏 消毒 局部皮肤,再用无 菌注 射器抽出疱 液,涂抹 烧伤膏,覆盖无菌 纱布保护 创面。DB45/T 2792 2023 4 A A 附录A(规范性)壮医敷贴治 疗护理技 术操作流 程 壮医敷贴治 疗护理技 术操作流 程见图A.1。图A.1 壮医敷贴治 疗护理技 术操作流 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